2023考研311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复习知识点-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2022.05.20 18:42

  考研教育学综合复习考试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311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复习知识点-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考研311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复习知识点-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1. 论人性

  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董仲舒严格将人性与善区别开来,人性与善的关系是可能性与现实性,根据和结果的关系,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董仲舒明确将人性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等级,“有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 “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

  “中民之性”,就是万民之性,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2. 教育作用

  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圣人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斗筲之人的感情欲望强烈而很难进行自我节制,注定要向恶的方向发展,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具有“中民之性”的人是教育的主要对象。董仲舒的人性论破坏了先秦原始平等的人性论,并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23考研311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复习知识点-论人性与教育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考研教育学复习指导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