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资讯中心 > 小学 > 五年级 > 语文 > 复习资料 > 正文
2018年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十)

2017.10.30 12:43

  新东方在线小学网整理了2018年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供同学们复习,预祝考生取得好成绩。更多内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小学网。

  2018年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十)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部分

  (一)生字

  1、易读错

  哟——拼音是yō ,学生易错写成yōu

  目的地——的读作dì

  踮起脚尖——踮读作diǎn

  暂时——暂读作zàn

  某——读作mǒu

  奔向那里——奔 读作bèn

  沉甸甸——叠词读作一声

  全班之冠——冠 读作guàn

  分外——分 读作fèn

  禁不住——禁 读作jīn

  (多音字)

  《水浒传》《济公传》——传 读作zhuàn

  绿林好汉——绿 读作lù

  一百单八将——将 读作jiàng

  恰似、如饥似渴——似 读作sì

  似的——似 读作shì

  美差——差 读作chāi

  差不多——差 读作chà

  2、易写错

  饿、惧、檐、酸、撑、豫、零、某

  方法:笔画较多的字,教师可板书师范,同时用红笔标出易错笔画,进行强调。同时记忆时也可引导学生采用形声字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3、形近字

  惧 诵 编 娱

  具 涌 偏 蜈

  (二)难理解的词语

  窃——原意是指偷盗,但在本文中是指作者只读书不买书。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的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贯通——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绿林好汉——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一百单八将——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

  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

  鲜味——即新鲜的味道。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一阕—— 一首。阙,量词。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悲欢离合——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三)日积月累

  1、课后积累

  《窃读记》课后第二、三题均提出了积累要求。

  表现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

  ①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②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

  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②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③ 吓雨天,六颗天。

  ……

  2、园地积累

  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

  [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这些句子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四)语文常识

  1、《窃读记》作者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相关背景

  季羡林 文学翻译家、学者。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1930年就读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济南任中学教员。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从事印度语言及佛典研究工作。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下属的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印度语言、文学及历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著有《印度简史》、《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等,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

  《三国演义》 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他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小说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复杂的军事和政治之争,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再现了这一历史风貌。

  《水浒传》 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小说塑造了108个农民起义英雄形象。

  《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 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

  《古文观止》 自清初定稿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甚广。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学习文言文散文的入门读物。熟读了其中的文章,就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

加载更多
课程推荐
加载更多课程>> 进入小学选课中心

微信扫码免费领取

小学1-6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

资料下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