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管理学考研:周三多笔记之激励理论
2018.12.01 10:20

  下面是新东方在线为同学们整理的周三多《管理学》复习笔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第十四章 激励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2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是有轻重的某一层次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

  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最基本的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等。

  安全需要——1:现在的安全需要。如:就业保障2:未来的安全需要。如:失业后的生活保障

  感情需要——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在感情上有所归属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

  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希望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理想。

  根据上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类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等特征。

  二:期望理论——V·弗鲁姆

  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与对下述三种联系的判断

  1:努力——绩效的关系。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绩效水平?

  2:绩效——奖赏的关系。当达到这一水平时,会得到什么样的奖赏?

  3:奖赏——个人目标的关系。这一奖赏能否满足个人的目标?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

  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

  目前国内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的期权奖励就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

  三:公平理论——亚当斯p433

  认为:人们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判断获得报酬的公平性

  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来判断自己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性。

  纵向比较:自己的目前和过去的比较

  四: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得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行为对他有利,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至消失

  (一)正强化

  ——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1:连续的,固定的强化 2:间断的,时间和数量不固定的强化

  (二)负强化

  ——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消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五:激励模式

  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还受到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和受到奖励概率的影响

  2:个人实际达到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努力的程度,还受到个人能力大小,以及任务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的影响

  3:个人所应得到的报酬应当以实际达到的工作绩效为价值标准。

  4:个人对于受到的奖励是否满足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受激励者对所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

  5:个人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