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2.12.26 15:17

  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制:3 年

  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以吴明红、张勇、王勇、刘浩、潘登余、陈双强、车海龙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依托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射线应用研究所、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为培养基地,重点研究绿色能源化工技术、高分子化工、生物化工、催化过程、精细化工产品和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能源、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本学科点在能源电池材料制备及工业化应用、高分子的可控聚合和应用、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环境污染物控制的化工过程四个特色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点拥有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和上海市等地方重大、重点及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年科研经费达到5000万元以上,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科研奖项。

  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

  2.化学工艺

  3.生物化工

  4.应用化学

  5.工业催化

  6. 辐射化学与应用

  7. 特种聚合物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

  8. 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与应用

  9. 高分子与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应用

  10. 能源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

  11. 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及相关生物医学应用

  12. 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13. 环境污染控制的化工过程

  14.能源电池材料制备及其工业化应用

  指导教师:

  张勇、王勇、焦正、曹傲能、王海芳、李珍、刘建勇、潘登余、刘浩、赵兵 、徐刚、阮秀秀、陈双强、吴超、唐量、王亮、郑柯文、孙炜伟、邓小勇、李小伟、蒋永、车海龙、程伶俐、马红娟、赵微、罗稳、赵婧、陈沁、陈雨、张娟、陈付学、高海燕、廖新化、闫建设、陈红霞(本年度不招生)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基础

  3. 3018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实行申请—考核制。具体细则如下:

  一、申请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招生简章规定的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 申请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以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在核心或SCI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其他研究成果等。

  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 425 分(折合百分制60分),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4. 报考就业方式一般应为非定向就业,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二、申请材料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②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看学位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位验证报告,具体申请操作方法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下载);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 SCI、EI 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专业,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截止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三、申请程序

  1. 报名程序以及时间节点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统一执行。

  2. 由学科招生资格审核工作小组按照一级学科专业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确定面试名单,通知进行面试(具体时间请关注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及报考学院网站)。

  3.申请者参加化工学科举行的英语测试、化工专业基础、化工专业综合知识测试。测试时间请及时关注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及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官网(http://ece.shu.edu.cn/)。考核科目为化工专业基础、化工专业综合,为闭卷考试,试题总分各为 100分。

  4.参加化工学科举行的综合面试。面试总分为200分,其中英语听说能力面试100分,专业综合知识面试100分。

  5. 根据当年博士生名额与综合排名,按照一级学科专业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确定最终通过“申请考核制”考生名单,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的60%者不予录取。

  6. 对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7. 通过综合考核的考生,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级部门审核。

  四、其他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环化楼510室,200444,顾俭老师收,15195987946

  参考书目:

  《高等有机化学:结构、反应与机理》 (杨定乔,汪朝阳,龙玉华 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 )。

  《仪器分析》第五版(华东理工大学 胡坪、王氢 编;高教出版社出版,2019年3月)。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曹傲能

  曹傲能(男),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ChemMedChem国际顾问编委。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讲师,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客座副教授。200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1月至今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蛋白质折叠和纳米生物医学研究,包括蛋白质折叠及其进化机制、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纳米材料生物功能设计以及纳米靶向载药系统等。提出了“分子构象工程”概念,并首次通过构象工程方法,在纳米粒子上对无活性的多肽柔性片段进行精确的构象调控而产生生物功能,创造了一类全新的纳米人工抗体——金抗体;提出了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片段”假说与蛋白质进化的“石器时代”假说,揭示了蛋白质结构与折叠的秘密。先后主持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课题及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已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201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3),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5277-102;Email:ancao@shu.edu.cn

  车海龙

  车海龙 (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年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9-2020年在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加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目前主要从事聚合物可控合成与组装、刺激响应高分子及大分子纳米组装器件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著10篇,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相关研究成果入选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Web of Science),并被 JACS Spotlights等进行专题报道。研究方向:聚合物可控合成;高分子自组装;智能响应高分子;大分子纳米器件

  联系方式:hche@shu.edu.cn

  陈付学

  陈付学(男),教授,1993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遗传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2003年间在美国Georgia State University从事细胞与分子生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科技部“973”项目、上海市教委、农委项目多项。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目前主要从事儿童自闭症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以采集患病儿童家庭采样入手,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儿童自闭症候选基因,从分子、细胞与基因编辑小鼠等层次阐明其在神经元可塑性、突触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在小鼠神经环路中的功能,进而解析患病儿童与自闭症易感基因的关联及机制。在Circ Res.、Cell Physiol.、Biol Chem.、NeuroReport.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联系方式:021-66135167 Email:chenfuxue@staff.shu.edu.cn

  陈红霞

  陈红霞(女),教授,1996年获郑州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03和2008年分别获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和药学博士学位。2009年加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的研究工作,包括纳米和超分子光学传感器、蛋白芯片、食品安全和临床疾病检测的传感界面等领域,成功构建了尿液中结核标志物检测,癌症标志物及癌细胞检测等多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主持有国家自然基金三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三项,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等。获2016,2018和2019年度年上海大学科研创新贡献奖(理工类)最佳论文二等奖,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浙江)一等奖,上海大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指导的研究生有四人次获得国家研究生奖学金,三人荣获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近年来在包括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IF9.518),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Analyst等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联系方式:021-66137539 Email:hxchen@shu.edu.cn (本年度不招生)

  陈沁

  陈沁(女),教授。1993,1999年分别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加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目前承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从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包括过敏原的检测及其机理研究、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发现和机理研究以及食品安全预警方法的研究等。先后在Food 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Electrophoresis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专利10项,授权专利2项,同时担任NOTULAE BOTANICAE HORTI AGROBOTANICI(ISSN 0255-965X)杂志的编委。

  联系方式: 021-66134332 E-mail: chenqincc@shu.edu.cn

  陈双强

  陈双强(男),博士、教授(东方学者,洪堡学者),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化工系,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获材料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1月至8月在悉尼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员;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获得洪堡学者称号并被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2017年9月获得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计划“东方学者”。近年来,陈教授共获得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70篇(引用数达8000次;单篇论文最高被引500次,7篇入选十年ESI高被引论文)。其论文都发表在纳米材料和电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如:Adv. Mater. (5篇),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3篇), Adv. Sci.(2篇), Nano Energy(2篇), Small, Energy Stor. Mater.(2篇), Chem. Eng. J.等,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30余篇。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次,并担任2017、2018年第二、三届中国(国际)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分会主席。主要从事于锂/钠离子电池、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碳材料、能源储存与转化、电催化等方面研究。目前培养4名博士生和9名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Email:chensq@shu.edu.cn

  陈雨

  陈雨(男),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项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百人计划”入选者。陈雨是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子影像及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Science Bulletin》Executive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Editorial Board Member、《无机材料学报》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等。陈雨的主要研究工作围绕生物医用微/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生物医学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包括分子影像、药物靶向输运、脑神经疾病、组织工程、肿瘤诊疗等,发展了多种新型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体系,并发展了多种高效的肿瘤治疗模式(光热、光动力学、磁热、声动力学、放疗增敏、催化医学、免疫治疗、协同治疗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150余篇(IF>10的论文9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3), Advanced Materials (26), Chemical Reviews (1),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 J. Am. Chem. Soc. (4), Angew. Chem. Int. Ed. (3), Nano Letters (2),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6), ACS Nano (8), Nano Today (4), Chem. (1), Small (3), Biomaterials (15),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 (1)等,论文被引用17000余次,H-index为68,连续入选2018年和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3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Highly Cited Paper)。曾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5)、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4/5,2014)、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5)、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2015)、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4)、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8)、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4)、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2014)、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17)、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2)、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青年五四奖章(2015)、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2016)等。

  联系方式:021-66133201 Email: chenyuedu@shu.edu.cn

  程伶俐

  程伶俐(女),博士,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0年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17年、2018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伯恩茅斯大学进行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功能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光催化功能材料,电化学功能材料及气敏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以及重大横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4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和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1)。

  联系方式:021-66137797;Email:chenglingli@t.shu.edu.cn

  邓小勇

  邓小勇(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本科(2003)、硕士(2006),上海大学博士(2010)。2009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12年入选嘉定区青年领军人才,2012年获优秀博士后。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修饰、生物医学应用及相关毒理学研究。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项,其他项目3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多项。在Nature Biotechnology,PNAS,Advanced Science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论文他引2600余次,H因子22。研究工作曾经被入选Nanotechnology杂志的年度论文,被Science,Nature子刊作为领域重要研究亮点进行了介绍。美国休斯顿Methodist医院研究所博士后(2010-2012)。研究领域:纳米医药、纳米抗菌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

  招生专业方向:欢迎化学、材料、生物、化工专业考生报考。

  联系方式:xydeng@shu.edu.cn

  高海燕

  高海燕(女),教授,博士。1997,2001年分别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7月进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绿色保鲜及食品感官研究工作,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分会理事、上海食品学会理事。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国家十三五、十二五、十一五科技支撑及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上海市国际合作、国内合作、上海科委重点专项及企业横向项目多项,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Journal of Food Science》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授权专利4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大学优秀教师”称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科技创新奖”等奖项。近年培养或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25名。

  联系方式:021-66135172 Email:gaohy@shu.edu.cn

  蒋永

  蒋永(男),1983年9月,工学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电化学功能材料及动力电池研究及应用开发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能源与海洋重大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重大横向课题多项。多次荣获上海大学科研卓越贡献奖、最佳论文奖、科研创新贡献奖等。在Nano Energ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ACS Nano,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材料和电化学领域知名刊物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55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累计被引20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2项,已获19项授权。目前主要从事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等电化学功能材料和新型储能器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包括高离子传导的聚合物电解质、全固态电解质,金属锂/钠负极结构设计,固态电极和电池开发制造技术。

  联系方式:021-66137508,jiangyong2008@shu.edu.cn

  焦正

  焦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环境功能材料。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面向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材料科学为基础,开展吸附材料、催化材料、传感材料、生物复合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环境领域应用研究,聚焦环境污染监测、工业污染治理、CCUS等工程技术前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效吸附与催化材料、传感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工业废气治理技术、CCUS技术、先进环境监测技术

  联系方式:021-66135160;Email:zjiao@shu.edu.cn

  李小伟

  李小伟 (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智库环境材料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2021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进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4年、2018年分别在德国达姆斯特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进行访学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泥生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泥微塑料环境风险与防控技术,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特别资助及国际交流(学术会议)等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新冠疫情”应急攻关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标志性成果总结凝练等,在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城市污泥厌氧消化理论与实践》、《环境微塑料概论》等著作或教材4部。兼任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奖励及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学位评审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联系方式:021-66137746;Email:lixiaowei419@shu.edu.cn

  李珍

  李珍(女),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自然杂志》副主编。研究方向为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在新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三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教委创新项目以及重大横向项目等多项课题,并参加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技术发明二、三等奖。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mal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Carbo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八十余篇,论文总引用超过六千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

  联系方式:021-66137795,lizhen@shu.edu.cn

  廖新化

  廖新化(男),教授,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2005-2013年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及肾病研究所、美国贝勒医学院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任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加入上海大学。主要研究成体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近年来在利用化学药物靶向肿瘤干细胞、基因和干细胞治疗皮肤相关疾病(脱发、白发,皮肤遗传病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一项科技部“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近5年来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中国实验动物协会ESCI期刊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MEM)编委。

  联系方式:021-66137016 Email:liao_xinhua@hotmail.com

  刘浩

  刘 浩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相继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进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从事能源材料研发(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和电催化材料)。目前承担上海市东方学者人才计划。迄今为止,共参与发表SCI论文超60余篇,主要发表于国际知名杂志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ISI总引用次数超过5300次,h-index=32。获得过奖励包括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青年研究员奖,中国教育部“优秀自费留学生奖”,上海市东方学者等。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7488;Email: haoliu@shu.edu.cn

  刘建勇

  刘建勇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2014年分别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访学和合作研究。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元金属LDH“核化”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协同产甲烷菌激活”(21377079)、“利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液调控合成SCFAs-LDH作为生物反硝化缓释碳源” (51578329)、上海市科委“高压脉冲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厌氧产甲烷性能”(16010500200)等课题的研究。在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环境领域国外主流SCI源刊发表论文近50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60,被引次数超过850次,3项国家发明专利被授权。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废物、废水的资源/能源回收利用,LDH作为环境功能材料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污水中生物营养物质的去除。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有18人毕业,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后1人。

  联系方式:021-66137769,liujianyong@shu.edu.cn

  罗稳

  罗稳(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和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分别获本科和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学院,获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2021年获得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Ambizione Fellow项目资助,任研究科学家。2021年入职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入选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和上海市海外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包括CO2电催化还原和加氢还原以及模型催化剂的设计和表面催化等。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CS Nano、Adv. Energy Mater.、Cell Rep. Phys.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撰写专著2章,其中多篇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和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先后承担瑞士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重点仪器专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余人。

  联系方式:wenluo@shu.edu.cn

  马红娟

  马红娟(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0年起在日本原子力研究开发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就职。2021年入职上海大学。长期从事核技术应用,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及能源利用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基金项目,产学研基金项目等。目前担任亚洲核技术论坛(FNCA),辐射在农业、医学、环境中的应用项目协调员,担任海水提铀创新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ergy Environ. Sci.、J. Mater. Chem. A、Carb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指导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奖等。主讲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核科学创新思维与视野拓展》。研究兴趣:1)辐射高分子材料改性;2)金属离子吸附分离材料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 hongjuanma@shu.edu.cn

  潘登余

  潘登余(男),研究员。1995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获材料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1995年于安徽机电学院工作,2003-2007年于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7至今在上海大学工作,2010年破格晋升研究员。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在光电、能源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多篇,引用超过3000次,单篇最高引用700余次。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和王宽诚育才奖。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后1名。

  联系方式: 13764716193;Email: dypan617@shu.edu.cn

  阮秀秀

  阮秀秀(女),教授。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保研,硕博连读。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11-2015.11,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资助,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学。合作导师为土壤矿物化学领域的知名学者Ray. L. Frost教授。合作发表多篇SCI论文。目前承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7085、废弃生物质水热炭化过程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形成机理及其反应活性研究、2016/01-2019/12;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ZR1415600、电镀废水中碳黑多元 LDO 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2014/07-2017/06。

  研究方向: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功能型生物炭材料的开发及环境应用、新型LDH类污染控制材料。培养学生情况:已毕业学硕4人,专硕2人,硕转博1人。在读硕士5人。

  联系方式:021-66137742/15026973679 ;ruanxiuxiu@shu.edu.cn

  孙炜伟

  孙炜伟(女),1982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聚焦在各类配位聚合物材料、有机框架材料在能源电池、氢能存储、气体吸附等相关领域的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等多项课题。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ESI高倍引论文3篇,封面论文2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000次。申请发明专利6项,应邀参加国际国内相关领域报告近10次。指导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一等奖和一等学业奖学金等。

  联系方式:vivisun@shu.edu.cn;电话:(021)66137483。

  唐量

  唐量(男),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现任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2012-2013年起在意大利特伦托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13年回上海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新)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其高效控制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承担重大产学研项目10余项,累计进校金额1000余万元,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ppl. Catal. B-Envir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热点论文1篇。指导的学生获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一等奖和一等学业奖学金等。主讲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研究兴趣:1)(新)污染物环境行为及效应;2)基于功能材料的环境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3)基于双碳目标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

  联系方式:Tel: 021-66137508;Email: tang1liang@shu.edu.cn

  王海芳

  王海芳(女),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1991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7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9年起在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任教授。1996-1997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进行同位素多示踪技术的生物环境应用研究。2005-2006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Clemson大学化学系主要进行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和生物效应研究。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和纳米专项课题。已经在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60多篇,引用16000多次;发表的论文多篇入选高被引用论文和热点论文;1篇论文入选“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201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4),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5)。目前是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及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期刊Nanomedicine (Lond)编委。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8026;hwang@shu.edu.cn

  王亮

  王亮(男),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2014年在上海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和博士后研究,随后留校任教,在美国莱斯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一直开展碳纳米功能材料的绿色可控制备与环境催化应用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基金。近年来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和Materials Toda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ESI高倍引论文8篇,封面论文6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4000次(Google Scholar),H指数为39。担任《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和《发光学报》青年编委以及《Molecules》客座编辑等。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一等奖和一等学业奖学金等。研究兴趣:1、结构明确的碳量子点精准合成新策略;2、碳量子点的功能化与环境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应用;3、碳量子点诱导二维纳米异质结合成与环境电催化水分解应用;4、碳量子点纳米异质结在环境光催化中应用。

  联系方式:Email: wangl@shu.edu.cn

  王勇

  王勇(男),1976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1997年和200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新加坡和麻省理工学院联盟工作任职Research Fellow;2007年回国到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任职教授至今。目前主要从事各种能源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电化学储能应用的研究,担任8本学术刊物的编委,在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Adv. Energy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了130多篇SCI论文,这些论文共被他引超过1万次,其中ESI高引用论文有16篇,个人H因子目前为59,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多名,10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在读博士生5人。

  联系方式:021-66137723, yongwang@shu.edu.cn

  吴超

  吴超(男),工学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相继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进入上海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存储机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研究项目,目前在Adv. Mater.,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Chem. Mater., Small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超过3000次,H-index为30。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7527, Email:chaowu@shu.edu.cn

  徐刚

  徐刚(男),博士,研究员, 上海大学上海射线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获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负责的国际辐射加工及辐射技术环境方面的培训班及研讨班。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从事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环境风险评价、高级氧化等降解处理及其降解特性分析,以及生物毒理等方面研究工作。目前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其中11名已经获得硕士学位,在读硕士生8名;合作培养博士生7名,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学生3名,在读4名。

  联系方式: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环化楼905 Email:xugang@shu.edu.cn

  闫建设

  闫建设 (男),教授。2005年于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分别于2005-2006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2006-2012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课题组组长(PI)。2017年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PI。首先发现了一条全新的、进化上保守的调控细胞迁移的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研究论文被Faculty of 1000推荐为“must read paper”,获得NIH 2011年 The Fellows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运用现代高分辨光学活体成像技术结合小鼠疾病模型,在单细胞及活体动物水平上对细胞迁移进行实时动态的研究,深入了解细胞迁移过程中信号分子的时空调节机制,为相关病理研究及新药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领域包括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免疫细胞迁移调控炎症反应以及GPCR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担任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近年来在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ell Biology,Science Signaling,Molecular Carcinogenesis等领域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以及上海市科委、教委、卫计委等多项研究课题。

  联系方式:021-66136515 Email: jiansheyan@shu.edu.cn

  张娟

  张娟(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2010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6年访学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10余项。担任《Molecules》杂志编委、上海市食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传感与智能分析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iosens. Bioelectron.(IF: 10.257)、Adv. Funct. Mater.(IF: 16.836)、Theranostics(IF: 11.556)、Chem. Eng. J. (IF: 13.273)、Anal. Chem.(IF:6.785)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6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等奖励。

  联系方式:021-66137037 Email:juanzhang@shu.edu.cn

  张勇

  张勇 (男),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在微纳米光功能材料和器件制备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hemical Review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50多篇,论文引用超过11000次,有28篇文章的单篇引用超过100次,H指数55,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受邀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分会主席或作大会特邀报告40余次,研究成果被媒体广泛报道,获颁多项科研奖励和学术荣誉,并和美国、瑞典、法国等多个国家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目前主要从事新型高效发光纳米材料编码技术和基于手机平台检测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指导的博士后和研究生中,部分人已成为浙江师范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副教授、新加坡科技局材料研究与工程所研究员、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和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等。

  联系方式:021-66136279;Email:yongzhang@shu.edu.cn

  赵兵

  赵 兵 (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1-2002年于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后返回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工作。2005年进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射线应用研究所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从事纳米电化学能源材料(包括:石墨烯基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能源系统(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研究;重点关注基于石墨烯基的新型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储能相关机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创新项目以及校企合作开发等多项课题。目前已在:ACS Nano, 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Electrochimica Acta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等荣誉及称号。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7798;Email: bzhao@shu.edu.cn

  赵婧

  赵婧(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2006,2011年分别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加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检测分析研究,以电化学技术为主要表征手段,已构建多种针对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生物化学分析新方法,为肿瘤疾病的早期发现与精准分型提供技术支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两项以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教委创新项目各一项,参与获得了2014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it.、Adv.Funct.Mater.、Theranostics、Biosens. Bioelectron.、和Anal. Chem.等专业领域内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100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200次。

  联系方式:021-66138133 Email:jingzhao@t.shu.edu.cn

  赵微

  赵微(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2006年入选中德科学中心林岛学者项目,2008年-201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于德国乌尔姆大学表面化学与催化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2020年任职于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历任副研究员、特任研究员。2021年至今就职于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江苏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等。近年来,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Chem. Sci.,Anal. Chem.等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H-index=30。

  研究方向:高时空分辨电化学成像与测量,电催化,光催化。招生专业方向:欢迎化学、化工、材料、物理专业考生报考。联系方式:wei_zhao@shu.edu.cn

  郑柯文

  郑柯文(男),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进行有机药物分子设计和合成研究;2006年7月至今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人体早期健康效应研究、功能有机物的设计与合成及生理活性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聚焦该类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赋存、迁移转化以及环境归趋,探索该类污染物的环境污染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 2、环境污染与人体早期健康效应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体内外暴露途径、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通过体内、体外暴露检测,污染物DNA的损伤和修复,污染物及其与DNA加合产物在人体的代谢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分析检测,研究污染物的分子致毒机理;3、功能有机功能小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通过计算机设计及有机合成有机小分子实现对气体小分子,ROS以及特殊生理指标的小分子或相关的酶活性检测,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健康效应研究提供支撑。

  联系方式:Tel:021-66137753;Email: zhengkw@shu.edu.cn


MORE+

    资料下载
    MORE+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