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理化所2022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1.12.09 13:2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理化技术研究所是以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为学科背景,以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职责使命的研究机构。重点开展光化学转换和光电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移转化,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源头创新;着力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件核心关键技术,保持和扩大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致力推进低温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大科学工程和航天工程等重要领域的跨越性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将理化技术研究所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化学/功能材料与技术、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低温科学(工程)与技术、国家安全相关技术、生物基材料与医用技术装备。全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组。

  2022年,理化所继续通过“申请-考核”制进行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拟在光学和化学专业招收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具体招生导师参见附件目录),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学和材料与化工专业不招收普通招考研究生。所有专业均可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不参与“申请-考核”制,须按全校普通招考的方式参加全校统一考试,具体博士生招生数以校招办实际批准数为准。 理化所2022年博士招生目录详见网页:https://admission.ucas.ac.cn/info/ZhaoshengDanweiDetail/9adf9e50-424b-44c8-b2dc-900ef9344373/8003022022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可查看此目录。

  理化所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一致,考生须知的培养目标、报考条件与要求、体检、收费及待遇、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及其他相关政策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为准 (https://admission.ucas.ac.cn/ShowArticle/Article/047420c8-14ba-442f-b09c-ee3b2f2c29f3/041914da-b4f4-47ab-b09a-a55d941da111)。

  一、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考生要事先联系报考导师(报考的导师当年必须有博士招生名额),并提出报考申请。每名导师最多同意其招生名额3倍人数的考生报考。考生获准后,则报考导师须为考生提供书面同意报考意见。所有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

  (一)网上报名时间: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1年12月12日-2022年1月12日。本次网报只适用于普通招考研究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申请-考核制方式考生)。

  (二)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选择“普通招考”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应在于2022年1月12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向理化所教育处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需有考生本人签字);

  2.两名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人需写明邮箱以及联系电话(附件1);

  3.《理化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含考生自述,包括科研经历、研究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报考导师推荐意见等)(附件2);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提交本科及硕士或博士阶段的课程成绩单和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或博士阶段的学位论文全文;

  5.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本科课程成绩单、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硕士在学期间的课程成绩单、学生证复印件、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报告,并在博士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原件;

  6.能证明考生学术水平的其它材料,如发表的学术论文、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报告、专利、获奖情况等;

  7.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8.考生组织关系或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签字、盖章的考生政审表(附件3);

  9.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并在报到前查验学历证书和认证报告的原件和补交复印件)。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教育处(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

  (四)理化所教育处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综合考核通知书。

  二、招考方式及时间安排

  普通招考“申请—考核”考试方式(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暂不涉及)。

  (一)资格审核

  1.形式审核:招生领导小组指定的招生工作人员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包括对报考材料进行真实性、完备性、规范性等方面审核。

  2.学术审核:由招生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学术审核。审核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淘汰率。

  (二)综合能力考核:

  综合能力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笔试:考试科目为一门,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主要内容:博士研究工作计划方案撰写、英文文献阅读理解等。时间180分钟,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不及格(百分制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面试:面试考核内容包括外国语能力考核、专业基础考核、专业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

  外国语能力考核:针对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

  专业基础考核:考生以PPT形式(10分钟)介绍本人的硕士研究工作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将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报告内容:个人简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成绩、研究课题、成果、研究兴趣及对拟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考官就其硕士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及对拟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等内容开展提问。满分100分。

  专业能力考核:考生回答考核小组专业提问。重点就其自述中的科技特殊才能进行考察,包括考生对本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考查考生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满分100分。

  综合素质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人文素质以及举止、表达和礼仪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

  考生复试成绩=英语成绩*30%+专业基础成绩*30%+专业能力成绩*40%,复试成绩不及格(百分制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名称和时间、地点由研究所另行通知考生。

  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规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不参与“申请-考核”制,须按全校普通招考的方式参加全校统一考试。

  (三)考核时间

  考核时间预计为2022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录取及报到

  1.理化所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的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

  3.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4.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四、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考生可通过理化所网页查阅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联系方式等相关招生信息。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4.寄送材料请选用邮政EMS,请勿使用其他各种快递,谢谢合作!

  热忱欢迎立志深造的青年报考理化所! 如有疑问,请联系中科院理化所招生办公室。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邮 编:100190

  网 址:http://www.ipc.ac.cn

  联系人:代丹

  电 话:010-82543452

  E-mail: yzb@mail.ipc.ac.cn


MORE+

    资料下载
    MORE+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