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应用心理硕士初试考347心理学综合的院校名单
2025年应用心理硕士初试考347心理学综合的院校名单汇总年份省名城市名学校属性院校编码院校名称2025安徽合肥市医药/医学类10369安徽中医药大学2025安徽合肥市211,双一流10357安徽大学2025安徽芜湖市师范类10370安徽师范大学2025安徽芜湖市医药/医学类10368皖南医学院2025安徽淮北市师范类10373淮北师范大学2025安徽蚌埠市医药/医学类10367蚌埠医科大学2025安徽合肥市医药/医学类10366安徽医科大学2025安徽安庆市师范类10372安庆师范大学2025安徽合肥市农业类10364安徽农业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部队院校91001国防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985,211,双一流10027北京师范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语言类10032北京语言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211,双一流10053中国政法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双一流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985,211,双一流10001北京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211,双一流10022北京林业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211,双一流10043北京体育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双一流10028首都师范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985,211,双一流10003清华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211,双一流10034中央财经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985,211,双一流10002中国人民大学2025福建福州市师范类10394福建师范大学2025福建福州市211,双一流10386福州大学2025福建福州市医药/医学类10392福建医科大学2025福建漳州市师范类10402闽南师范大学2025福建保定市10075河北大学2025甘肃兰州市师范类10736西北师范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985,211,双一流10558中山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医药/医学类12121南方医科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211,双一流10574华南师范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11078广州大学2025广东湛江市医药/医学类10571广东医科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师范类10588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1184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5广东广州市双一流10570广州医科大学2025广东深圳市10590深圳大学2025广西桂林市师范类10602广西师范大学2025广西南宁市师范类10603南宁师范大学2025贵州贵阳市师范类10663贵州师范大学2025贵州贵阳市医药/医学类10662贵州中医药大学2025贵州贵阳市医药/医学类10660贵州医科大学2025贵州遵义市师范类10664遵义师范学院2025海南海口市师范类11658海南师范大学2025海南三亚市民办院校13892三亚学院2025河北承德市医药/医学类10093承德医学院2025河北唐山市10081华北理工大学2025河北石家庄市师范类10094河北师范大学2025河南新乡市医药/医学类10472新乡医学院2025河南郑州市211,双一流10459郑州大学2025河南信阳市师范类10477信阳师范大学2025河南新乡市师范类10476河南师范大学2025河南南阳市师范类10481南阳师范学院2025河南开封市双一流10475河南大学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医药/医学类102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医药/医学类11230齐齐哈尔医学院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10212黑龙江大学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医药/医学类10226哈尔滨医科大学2025湖北十堰市医药/医学类10929湖北医药学院2025湖北武汉市11072江汉大学2025湖北武汉市211,双一流10511华中师范大学2025湖北荆州市10489长江大学2025湖北武汉市医药/医学类10507湖北中医药大学2025湖北武汉市10524中南民族大学2025湖北武汉市艺术类10522武汉体育学院2025湖北武汉市10512湖北大学2025湖南长沙市985,211,双一流91002国防科技大学2025湖南长沙市211,双一流10542湖南师范大学2025湖南衡阳市师范类10546衡阳师范学院2025湖南长沙市医药/医学类10541湖南中医药大学2025吉林长春市985,211,双一流10183吉林大学2025吉林长春市211,双一流10200东北师范大学2025江苏徐州市师范类10320江苏师范大学2025江苏南京市双一流10315南京中医药大学2025江苏南京市985,211,双一流10284南京大学2025江苏常州市11463江苏理工学院2025江苏南京市211,双一流10319南京师范大学2025江苏南京市985,211,双一流10286东南大学2025江苏南通市10304南通大学2025江苏苏州市211,双一流10285苏州大学2025江西南昌市师范类10414江西师范大学2025江西南昌市医药/医学类10412江西中医药大学2025江西南昌市211,双一流10403南昌大学2025江西赣州市医药/医学类10413赣南医科大学2025辽宁大连市师范类10165辽宁师范大学2025辽宁沈阳市10175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25辽宁沈阳市师范类10166沈阳师范大学2025辽宁沈阳市医药/医学类10159中国医科大学2025辽宁沈阳市艺术类10176沈阳体育学院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师范类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2025青海西宁市师范类10746青海师范大学2025山东济南市师范类10445山东师范大学2025山东青岛市11065青岛大学2025山东潍坊市医药/医学类10438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5山东烟台市10451鲁东大学2025山东济南市10427济南大学2025山东济宁市师范类10446曲阜师范大学2025山东聊城市10447聊城大学2025山东滨州市医药/医学类10440滨州医学院2025山东临沂市10452临沂大学2025山西太原市双一流10108山西大学2025山西太原市医药/医学类10114山西医科大学2025陕西咸阳市医药/医学类10716陕西中医药大学2025陕西西安市211,双一流10718陕西师范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985,211,双一流10269华东师范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985,211,双一流10246复旦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985,211,双一流10247同济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985,211,双一流10248上海交通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艺术类10277上海体育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师范类10270上海师范大学2025四川成都市师范类10636四川师范大学2025四川南充市师范类10638西华师范大学2025四川成都市985,211,双一流10610四川大学2025四川绵阳市10619西南科技大学2025四川泸州市医药/医学类10632西南医科大学2025四川成都市211,双一流10613西南交通大学2025四川成都市10656西南民族大学2025四川成都市医药/医学类13705成都医学院2025四川德阳市1062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5天津天津市师范类10065天津师范大学2025天津天津市211,双一流10062天津医科大学2025天津天津市部队院校91042武警后勤学院2025天津天津市师范类10066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5天津天津市艺术类10071天津体育学院2025天津天津市985,211,双一流10055南开大学2025天津天津市985,211,双一流10056天津大学2025天津天津市双一流10063天津中医药大学2025西藏拉萨市211,双一流10694西藏大学2025新疆石河子市211,双一流10759石河子大学2025新疆乌鲁木齐市师范类10762新疆师范大学2025云南昆明市医药/医学类10678昆明医科大学2025云南昆明市10691云南民族大学2025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0679大理大学2025云南昆明市师范类10681云南师范大学2025浙江杭州市985,211,双一流10335浙江大学2025浙江温州市医药/医学类10343温州医科大学2025浙江杭州市10338浙江理工大学2025浙江杭州市财经类10353浙江工商大学2025浙江杭州市师范类10346杭州师范大学2025浙江绍兴市10349绍兴文理学院2025浙江金华市师范类10345浙江师范大学2025浙江杭州市10337浙江工业大学2025浙江宁波市双一流11646宁波大学2025浙江温州市10351温州大学2025浙江湖州市师范类10347湖州师范学院2025重庆重庆市部队院校91012陆军军医大学2025重庆重庆市医药/医学类10631重庆医科大学2025重庆重庆市师范类10637重庆师范大学2025重庆重庆市211,双一流10635西南大学不考347心理学综合的院校名单汇总年份省名城市名学校属性院校编码院校名称2025山东济南市医药/医学类10441山东中医药大学2025北京北京市医药/医学类10025首都医科大学2025上海上海市211,双一流91020海军军医大学2025陕西西安市211,双一流91030空军军医大学2025江苏南京市双一流10312南京医科大学
2024年11月18日 18:00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独到且略显偏执。 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第二,将人视为一个能力系统,能量遵循守恒原则,一处能量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释放。 第三,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的,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基本的和普遍存在的,原则上得不到解决。 2. 人格结构 ★★★★★ (1)解剖模型(地形学模型) 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并把这种划分称为解剖模型。 意识指的是人们可觉察到的想法。随着新的想法涌出,其他想法消失,意识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当一个人说“我心里想”的时候,指的是自己意识到的部分。但在大脑储存的信息中,意识处理的信息只占很小的比例。 前意识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调集无数的想法到意识中,例如早餐吃了什么?三年级的老师是谁?这些大量的可再现的信息构成了前意识。由前意识进入意识是很容易的。前意识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履行“检查官”的职责,不让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 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是弗洛伊德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将无意识的内容提取进入意识是极其不容易的,而无意识内容决定了人的许多日常.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8日 07:49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六大流派对抑郁的看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六大流派对抑郁的看法“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当今社会,抑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都对其原因做了解释。六个人格流派对抑郁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看来,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例如,他们可能想向家人大打出手。但是一个正常人就不会有这种感觉。精神分析学家还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些愤怒感就转向内心,人就“向自己出气”。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这是一种无意识水平的表现。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考查的是导致抑郁的学习经验的类型。行为主义者认为,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也就是说,你觉得没意思,不想做事,是因为你没有看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做的事情。在令人厌恶的情境中,人们感觉自己干什么都无能为力。这一理论认为,处于不可控制的事件中,会使人产生一种无助感,并且泛化到其他情境中,形成典型的抑郁综合征。 一些认知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进一步采纳了这种解释。这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另一些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用一种好似抑郁过滤器的东西来理解和加工信息。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因此,抑郁的人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他们所遇到的人和环境也好像总是在提醒他们想起那些悲伤、不快的时刻。简而言之,人之所以变得抑郁,是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要产生抑郁的思想。 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用自尊来解释抑郁。就是说,经常为抑郁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像人格的其他概念一样,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都是相当稳定的。人本主义流派的行为治疗专家在为遭抑郁困扰的患者治疗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他们接纳自已,甚至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特质理论家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当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今后情绪的好指标。几位研究者测量了一群中年男性的抑郁水平,30年后进行重测。结果发现,两次测量中这些男人的抑郁水平分数有高相关。还有一项研究发现,被研究者7岁时的行为可以预测他们18岁时的抑郁水平。 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生来就具有这种脆弱性的人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在面临压力生活事件时做出抑郁的反应。有这种遗传倾向的一些人在生活中会不断地体验到忧郁心境。 综上,两个问题六个流派均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可能性一:只有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可能性二:六个流派都说对了一部分,六种(或更多)不同的原因导致了攻击行为或抑郁。可能性三:六种解释并不互相矛盾,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譬如,攻击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反映了某种攻击性特质(特质理论),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认知解释),因为他们过去就这样被人打过(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生物学流派),但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精神分析流派),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人本主义流派),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由此看来,每个流派对我们理解攻击行为都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六大流派对抑郁的看法”,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8日 07:49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自我心理学 ★★★★★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埃里克森是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人们有能力克服人格和社会出现的危机,从而获得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危机是一个使我们从逆境中获胜并主宰自我和世界的机会。 2. 人格的毕生发展 ★★★★★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将持续终生,并划分出8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很重要。在8个不同阶段会面临两个不同的前进方向,代表人格发展的危机或转折点。积极地解决危机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顺利渡过这一阶段,且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消极解决危机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并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1)婴儿期(0—2岁) 主要任务: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母亲对婴儿的照料总是充满了关爱,让宝宝的各种需要都能得到适时适量的满足,婴儿就能获得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会扩展到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使婴儿感受到世界和人是可靠的。反之,婴儿会产生基本不信任感。基本信任感占据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危机得以顺利解决,人格中就能形成一种品质:希望(hope)。 (2)儿童早期(2—4岁) 主要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这时候的孩子慢慢学会了走路、说话,想要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如果父母很有耐心,能够体会孩子的处境,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就能感受他是有能力控制自己和环境的,反之,凡事只要孩子做错,就大声呵斥,或者过于保护,就会导致孩子滋生羞耻感。自主感占主导地位则意味着危机的成功解决,从而会产生一种自主选择和自我控制的决心,即意志(will)。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 主要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能走、能跳、能跑,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流畅,想象也更加丰富,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喜欢去探索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能积极地给予儿童表达自己的机会,给他自由去做事情,这样儿童将会勇于尝试,获得主动感。相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自主行为都持一种否定态度,那么儿童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产生罪恶感。如果主动自发感超越了罪恶感,就能获得一个适应性的自我品质:目的(purpose)。 (4)学龄期(7—12岁) 主要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需要认真学习的时候,他们需要接受一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通过学业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如果儿童在刻苦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获得老师和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就会产生勤奋感。相反,如果老师和父母一味地打压儿童的信心,或者对他们期望过高,会导致儿童的自卑感。在这一阶段,除避免儿童自卑之外,还需要防止走向另一极端,即勤奋感过度发展。适当勤奋感占优势的儿童能够发展出新的品质:能力(competence)。 (5)青年期(12—18岁) 主要任务: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12—18岁的青少年已经脱离了儿童期,进入了青春期,这时他们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潜伏的性冲动也再次出现。在这一阶段里,青少年需要把前四个阶段不断变化的经历和体验统整起来,把自己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统整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全且健康的自我同一性。反过来,如果一个青少年找不到充分的信息来认识自己,就会陷入“角色混乱”。如果成功获得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人格中就会出现一种品质:忠诚(fidelity)。 (6)成年早期(18—25岁) 主要任务: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青少年步入成人社会,拥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开始寻找人生的伴侣,为了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就必须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同一性,从而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如果个体之前获得的同一性相当牢固坚定,个体就会敢于冒这个风险,愿意主动亲近别人,相信自己终会被对方接纳。相反,如果一个青年没有获得同一性,则会不愿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若亲密感超越了孤独感,则说明成功地度过了这一阶段的危机,随之发展出新的心理品质:“爱”(love)。 (7)成年中期(25—50岁) 主要任务: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个时期,青年成了父母,也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希望为孩子们创立良好的成长环境,埃里克森认为这就具备了繁殖力。繁殖就是具有创造力和建设性,而不一定是要有子孙。与繁殖相对应的危险状态是停滞,停滞感源于无所事事和枯燥乏味的生活,觉得生命没意义。如果繁殖感战胜停滞感,那么获得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7日 08:49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1. 人性观 阿德勒抛弃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弗洛伊德过于狭隘地强调生物本能的决定论。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引导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2. 人格界定 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他对人格的看法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所以,阿德勒认为更应该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3. 人格动力 ★★★★ 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4. 人格结构 ★★ 阿德勒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人格模型,而是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以描述和解释人格。 (1)生活风格 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阿德勒将生活风格分为四种: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这些生活风格取决于两个维度:社会兴趣和活动度。社会兴趣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关心程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情况。活动度是个体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总能量。 支配—统治型。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容易发展成虐待者、违法者和药物滥用等。 索取型。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依赖别人照顾他们。在富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少需要为自己努力做事,也很少意识到他们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回避型。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他们常常是自我关注的、幻想的,他们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优越。 社会利益型。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4种生活风格中,前3种是适应不良或错误的,只有第四种才是适当的。 阿德勒提出了解一个人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 ①出生顺序。阿德勒认为,即使是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出生顺序不同,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例如,长子经常遭受失败的命运,害怕竞争;次子则喜欢竞争,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最后出生的儿童常受到娇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造就异乎寻常的性格。 ②早期记忆。阿德勒认为,既然“生活风格是在一个人追求优越的奋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那么,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可以发现过去的记忆和现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的记忆带有主观选择性、创造和想象的成分,因此,通过早期记忆可以发现个体所感兴趣的东西,“使我们找到通往他的个性的一条线索”。 ③潜意识梦境的分析。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是一种整体观,他认为意识和潜意识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潜意识梦境也是个体生活风格的表现。通过梦的分析,也能发现人的生活风格,揭示个体心灵深处为之奋斗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7日 08:49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弗洛姆具有积极的人性观,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富于创造性、能主动发挥潜能、与他人关系良好的性格,而这些可以由社会变革达到。 弗洛姆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驱力之一是趋乐避苦,且人还能通过创造性地利用自己的能力,来体验幸福和快乐。人类本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爱,爱能增进喜悦和快乐。一个人创造性地发挥潜能与创造性地爱,最能使人拥有持久的幸福。 2. 社会潜意识 ★★★★ 弗洛姆认为,要达到解除潜意识压抑的目的,就要研究社会潜意识。 社会潜意识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他指出,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因此必然会想方设法不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这种社会的不合理,必须把人们的怨恨情绪压抑下去。 3. 人类的需要 弗洛姆提出人的六种基本需要。 (1)关联的需要。人类相对于自然是那么的渺小,个体由此产生了独特而强烈的孤独感,为了克服孤独感,也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与他人合作,建立亲密良好的联系。 (2)归根的需要。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失去了自然的根,但还是希望有所归依,需要归属于某些事物,这就是归根的需要。 (3)超越的需要。是指人类由于天赋的理性和才智,不甘于被动消极的角色,渴望超越动物的无助境地,改变环境。 (4)认同的需要。人在脱离自然和母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人们需要回答“我是谁”的这个问题,即认同的需要。 (5)方向构架和献身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以建立起有意义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从而描绘我们所处的位置,指引我们的行为,赋予生命某种意义,并为之献身,这就是方向构架和献身的需要。 (6)刺激和被刺激的需要。它不是指引发生物驱力的简单刺激,而是朝向一个生活目标的刺激,是推动一个人努力发展自己的刺激,这种需要具有社会动机的激励作用。 4. 人格类型 为了满足上述需要,克服因孤独而引起的焦虑,人们会遵循不同的方向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倾向于何种方式取决于我们成长的经历。这里,弗洛姆将人格类型分为六种。 (1)获得型。这种人相信他所需要的东西——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包括友谊、爱情、知识等等),都在他自身之外,他要从外部获得。 (2)掠夺型。这种人不是等待别人给予什么,而是对他人巧取豪夺。 (3)贮藏型。这种人认为外部世界具有威胁性,对他人常存疑虑,所以倾向于贮存、节省、占有与吝啬。 (4)市场型。对一些人而言,最值得关心的事情是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看来,个人的价值是由外界和他人决定的,自己就像是一件商品,因此难免会过分在意被人的看法。 (5)官僚型。这一类型的人特点是个体完全被权利和官僚体系所控制,同时自己也拥有支配别人的某些权利,他们常常使用官样文章和政治手段来宣泄自己虐待狂般的敌意。 (6)建设型。以上提到的五种都是非建设型的性格取向,与之相对,建设型的人能够充分发展和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潜能,无论是身体、心智、还是情感,都是健全的。 (二)理论评价 1. 贡献 (1)弗洛姆把心理现象放到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无疑大大拓宽了精神分析以及整个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2. 缺陷 (1)他的社会变革论毕竟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因此这样的社会改革理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 (2)在弗洛姆的著作中,似乎缺少定量的分析和研究。 (3)和霍妮一样,弗洛姆没能提出一个完整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5日 07:49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1. 人性观 霍妮对人的本性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发展着自己的独特潜能,但人格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当我们积极成长的内在力量受到外界社会力量的阻碍时,病态的行为就有可能出现。 2. 基本焦虑和安全感的需求 ★★ 霍妮认为,人生最根本的奋斗是对安全感的追求;人们的不安全感来源于早期亲子关系。 基本罪恶→基本敌意→基本焦虑 儿童的基本需要是获得生理上的安全和满足,需要的满足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行为称为“基本罪恶”,包括冷漠、羞辱、反复无常、不尊重儿童需要等。 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而儿童又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其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即儿童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潜伏着敌意的世界上所体验到的孤独和无能的感情。 3. 神经症 霍妮把神经症看做是人际关系失调所致,这种失调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患者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 这些儿童往往在那种制造焦虑的家庭中长大,并且会很快形成一种应对有威胁的成人的对策,这些对策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从积极角度讲,这些对策能有效减缓焦虑,从消极角度讲,他们逐渐习惯于依赖这些对策,甚至把他们应用于家庭外的其他人身上。 霍妮根据避免焦虑的不同方式划分出神经症患者的三种交往方式:接近人群,反对人群,脱离.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5日 07:49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华生的行为学习论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华生的行为学习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华生认为人性无善恶,性善或性恶乃是由于个体受到环境影响、后天塑造的结果,环境是人格的塑造者,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取决于其从刺激与反应间所学到的联结。 2. 人格界定 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或者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3. 人格发展 华生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属于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华生认为人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改变的。他特别强调童年期人格变化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人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改变一个人人格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他所处的环境。 4. 异常行为的形成与改变 ★ 华生是第一个提出异常行为是经过条件反射而习得的学者。如华生对小阿尔伯特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及琼斯对彼得恐惧情绪的消除实验都支持了使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可以使个体形成或改变一种异常行为。 (二)理论评价 1. 贡献 (1)行为主义促使心理学走上客观化道路。华生明确提出心理学要以客观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否定内省法,强调客观的观察方法,主张要从多方面收集资料,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一个分支的客观心理学得以建立。 (2)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张研究人的外在的、可见的行为。 2. 缺陷 (1)全盘否定意识和本能,陷入机械唯物论; (2)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华生的行为学习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4日 16:37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1. 理论特色 (1)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2)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3)强调自尊心的培养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 (4)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 2. 重要贡献 ★ (1)把潜意识理论的开拓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潜意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里程碑: ①弗洛伊德冲破了漠视和否定潜意识领域的理性主义的禁锢,创立个体潜意识理论体系。 ②荣格冲破了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的狭隘性观念,创立集体潜意识学说,沟通了个体与群体在心理上的内在联系,肯定了包含着人类祖先在内的各个世代经验的社会遗传和历史沉淀的重要功能。 ③弗洛姆把精神分析潜意识移植于人类社会的结构之中,创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强调了潜意识的个体所有性和群体共有性,突出了潜意识在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中的社会性。 (2)拓展了新的理论领域,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联系 创立了自我心理学和性格类型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了人际关系学、跨文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心理历史学的发展。 (3)丰富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发展了精神病学中心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3. 主要缺陷 (1)没有脱离精神分析的理论主体 表现在新精神分析仍然保持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潜意识、压抑、抵抗、自由联想和防御机制等,还表现在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框架。 (2)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构想 新精神分析者弗洛姆对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蓝图有所构想,应当充分肯定其中有些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提出的以“爱”的宗教为动力,以“心理革命”为途径,以实现“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为目标的主张,实质上不外乎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改良主义。 (3)理论仍具神秘色彩 精神分析运动本来就带有半宗教的性质,弗洛伊德把潜意识奉为神灵,对梦境、口误、笔误等过失行为的解释也表现出神秘主义的色彩。新精神分析依然大量沿袭这些方法,在治疗中广泛使用,终究没有脱离神秘主义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4日 16:37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班杜拉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人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不能把人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原因。他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在先天与后天问题的争论上,班杜拉认为大部分行为(除了基本反射动作以外)都是学来的,先天因素作用不大。 2. 理论要点 (1)观察学习 班杜拉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被称为观察学习/替代学习。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①注意过程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 影响因素:榜样行为的特性:例如独特简单的活动容易成为观察的对象,榜样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等;榜样的特征:例如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观察者的特点:例如信息加工能力强的个体倾向于模仿别人。 ②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语言和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3日 07:50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与华生一致,斯金纳认为人性无善恶好坏之分,是“中性的”。一个人出生时是没有善或者恶,他以后所获得的善或恶乃是行为的结果。每个人人格中所谓的意欲、倾向、素质等都是习得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寻求所谓的人性。 2. 人格概念 斯金纳认为,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如果能够认识、操纵和预测人的行为,那么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 3. 人格的结构 斯金纳并不热衷于探讨人格结构,他认为自我、特质和需求都是不必要的概念,只要用操作性的方法就可以预测和控制可被接受的行为。 4. 人格的形成与改变 ★★★★ 斯金纳认为,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是强化。 (1)强化及其类型 ★★★★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使用强化物将某种适宜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过程即强化。 强化分为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愉快的刺激增强反应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逃避条件作用指厌恶刺激出现,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得以逃避,则该反应在该情景下出现概率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指厌恶刺激即将出现,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该情境下出现概率增加。 强化还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包括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 (2)惩罚及其种类 ★★★★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随机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惩罚可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惩罚I)是指通过呈现厌恶刺激,降低行为反应概率;负惩罚(II)是指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3日 07:50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总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总体评价“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1. 贡献 (1)行为主义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行为主义以其客观严谨的研究方法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步入科学殿堂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2)行为治疗的实用性。第一,行为治疗利用行为基准线和客观标准来评估治疗效果;第二,行为治疗技术容易操作,治疗周期短。 (3)行为主义研究领域的广泛性。行为主义学派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简单的反射活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迷信行为,以及适应不良行为的习得和消除,等等。 (4)行为主义理论简洁、明了。行为主义应用操作条件作用、强化以及习惯的形成等来说明学习的过程,比较简单、明了,而且整个学习过程都可以在客观观察的实验情景中进行,在重视实验研究的年代,自然备受人们的推崇。 2. 缺陷 (1)错误地将人类等同于动物。行为主义者对人类心理的研究,往往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人类是不能简单等同于动物的。人类的行为更多地受自我意识支配,人有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利。人是有理性的,而不是仅仅受初级需要、内驱力所驱动的简单的有机体。 (2)行为评估信度、效度的质疑。行为主义者常常以行为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荣。事实上,行为评估本身非常复杂,包括许多技巧的结合,与所谓严谨、客观或心理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相差甚远。 (3)行为主义对人格的描述过于窄化。行为主义对人格的看法过于简化,因而不可避免会忽略许多重要现象。行为主义者虽然也曾谈及思考、情绪以及意识水平等,但是他们对其关注的程度是微乎其微的。 (4)忽视人格的稳定性。由于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总体评价”,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2日 07:50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多拉德和米勒刺激—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多拉德和米勒刺激—反应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学习四要素 ★★★★★ 多拉德(John Dollard)和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认为人格是习得的,学习由四个因素组成: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内驱力是指促使有机体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刺激。可以分为内部的(如饥饿、渴)和外部的(如寒冷、炎热、焦虑、荣誉);还可以根据内驱力是否是先天的分为原始内驱力(饥饿、渴、疼痛)和二级内驱力(焦虑、金钱、荣誉)。内驱力是人格的能量来源。 线索是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做出反应,以及做出何种反应的刺激。内驱力驱使行为,线索则指导行为采取适当的方向。 反应是人格主要的结构性概念,它是由内驱力和即时的线索诱发出来的,旨在降低或消除内驱力强度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奖赏就是强化,指任何能够使得某一特定刺激或线索所引发的反应频率增加的东西。强化物可以是原始的,也可以是二级的。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只要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要素,学习就会发生。所以他们说:“只有当一个人想要些什么(内驱力)、注意些什么(线索)、做些什么(反应)以及获得些什么(奖赏)时,学习才会发生。”而唯有如此,个体的人格才会有所发展、变化。 2. 人格发展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习惯的获得,而这些习惯彼此有相互关联,形成一种有层次的组织或重要性次序。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格发展的途径是学习。 3. 人格适应 同弗洛伊德一样,二者认为冲突是适应不良的主要特征。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互不相容的反应趋向相互竞争时,就会出现冲突。二者认为冲突可分为四种类型: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4. 挫折—攻击假说 ★★★ 攻击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反之,挫折的存在总要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挫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引起攻击行为,多拉德、米勒认为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挫折感的强度、受挫折的范围、遭受挫折的次数、对攻击行为后果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多拉德和米勒刺激—反应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2日 07:50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罗特的控制点理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1. 人性观 (1)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议题上,罗特倾向于自由选择和行动。 (2)大部分人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 (3)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 2. 人格基本概念 ★★★ 罗特认为,要预测人类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要考虑两个因素,情境因素和认知因素。与认知因素有关的还有四个基本概念:行为潜能(BP)、预期(E)、强化价值(RV)和心理情境,并提出了一个公式: 应用心理考研 人格心理学 2022考研备考 行为潜能(behavior potential,BP)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可能选择表现的所有行为,其中某一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乃是基于自己对情境的主观印象。因此,行为潜能不仅受刺激情境影响,也同时受人们对情境的主观认知所影响。 预期(expectancy,E)指的是人们对在特定情境中的某种行为性质的认知或信念。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刺激的简单认知或命名;二是对行为强化结果的期待;三是对强化系列(奖惩)的期待。预期是一种主观概率,依据类似(但不是相同)情境的类化程度而定。此外,预期可分为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前者是对某种特殊情境的预期,后者是运用于多种情境中的预期,是个体对于行为是否能引发奖罚所持有的一般性信念,它在人们面临新情境时特别重要。例如,一位男生对外语学习成绩的特殊预期很低,但是对于理科类的课程有着高成就的类化预期。 强化价值(reinforcement value,RV)是指当各种强化概率相同时,对某种强化的偏好程度。 心理情境(psychological situation):罗特认为,人们处于一个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环境的连锁反应状态中,而且这些环境本身也是持续互动的。他称之为心理情境,也就是指我们体验到的有意义情境。 3. 人格结构 罗特没有对人格结构进行针对性阐述,但他提出了两种类特质,也叫问题解决的类化预期:人际信任和控制观。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对他人言语承诺的信赖程度。 控制点(或控制源),也可称为强化的内外控,是指个体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内控者相信凡事都是由自己控制的,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即将行为的结果视为自己的努力或个人特质。内控者面对问题更倾向于主动去解决,外控者则可能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罗特的控制点理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1日 07:50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提升学历和能力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近几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考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同学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领取考研专硕备考资料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凯利对人性的假设是,人即科学家。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主要运作原则是一样的,他们不断地经历各种事情,形成自己看世界的观点,并用已有的人生经验去预测未来,控制事件,调控行为。凯利将人视为科学家,引出了他对人性的几点看法: ①把人看成是朝向未来的。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一套理论预测世界,个体能够用预测对未来形成建构。 ②人对环境有主动形成表征的能力,而不只是被动的反应。 ③人既是自由的,又是被决定的。人能自由去解释事件,但是同时又为建构所局限。 ④在人格的独特性与普遍性方面,凯利采取中立的立场。由于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他们的行为和人格也就不同。同时,人也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相似的建构,表现出相似的人格特征。 2. 人格概念 ★★ 对于凯利来说,人格的核心概念就是建构。建构或构念,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观点,是人们用来对事件整理分类的一种概念,也是人们看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每一个建构就是一种观点、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一种模式,它能对现实作出预测。 3. 人格结构 (1)依据建构的作用:核心建构与外围建构 核心建构,是个体行为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建构,它是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或同一性的关键结构。 外围建构,是较易改变的建构,不起决定作用的建构。 一个人如果以诚信为核心建构,他在解释事件和评价人时,总会首先关注到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真诚正直,这个人表现有时粗心,有时细心,粗心-细心就是一个外围建构。 (2)依据建构的通透性:可渗透性建构与非渗透性建构 可渗透性建构,是指能容纳新成分进入其适用范围的建构。 非渗透性建构,是拒绝新的成分进入其领域的建构。 一个思想开放的人,即具有可渗透性建构的人,他可以容纳不同的意见和吸收不同的见解。相反,思想保守的人会表现出僵化、封闭、固执、刻板等。 (3)依据建构的可变性:紧缩建构与松散建构 紧缩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测绝无改变的建构。 松散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期可随时间、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建构。 具有紧缩建构的人会用同一建构去预测不同事情,一个灵活变通的人会考虑到环境的因素来适度地调整自我的建构。 (4)依据建构的表达方式:言语建构与前言语建构 言语建构,是有一定文字符号来表达的建构。 前言语建构,是通过非文字符号来表达的建构。它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言语尚不发达,他们仍运用表情、动作来描述和预测事件,成年人也会使用前言语建构。 (5)依据建构的层次:主导建构与从属建构 主导建构,是包含其他建构在内的上位层次的建构。 从属建构,是被包含在别的建构(主导建构)中的下位层次建构。 例如,“好—坏”可以是核心主导建构,“幽默—严肃”常是外围从属建构。描述人的“细心—粗心”、描述物的“精—糙”可能是包含在“好—坏”这一主导建构的从属建构。人格描述中的“外向—内向”就是一个主导建构,它的下位包含了“合群—孤僻”、“善言—缄默”、“活泼—安静”等。 4. 基本假设与推论 凯利以一种高度组织化且结构化的方式提出他的人格理论。他的整个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和十一项推论。 基本假设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在这一基本假设下,凯利提出了十一项推论: (1)结构推论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事件的反复建构来预测事件。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就是人们经过对自然界反复感知而总结出的经验,这一建构并用于作为天气的预测。 (2)个性推论是指人们在事件建构上的互不相同。人有个体差异,每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分析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构系统。 (3)组织推论是指为了预测事件个体会发展出一个包含各种有序的独特的建构群。每个人建构的组织方式不同,对事件或人的解释也不同。如果一个人建构组织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就会体验到内心的重重矛盾,对未来做出不准确的预测。 (4)二分推论是指个人建构系统由有限的二分性建构所组成。所有建构都具有两极:相似极和相异极,称为建构极。形成一个建构需要三个要素,两个相似的要素和一个与前两个不同的相反要素。如,在同班同学中,A同学与B同学都很开朗,但是C同学与他们不同,性格封闭。 (5)选择推论是个人在二分建构中做出选择,是确定建构还是扩展建构。人们在解释和预测世界时,会有两条选择途径:一条是确定且安全的,另一条是扩展 但冒险的。如学生在解题时,常会在是使用老师教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2025年04月21日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