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宝文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宝文”文章。 李宝文 硕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8514电子邮件: bwli@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2000年获得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本科学士学位 2003年获得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4月至今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平陆运河复杂巨系统内外关系研究, 2025-2026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平陆运河系统工程与协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 2024-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成品油二次配送优化技术, 2025-202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支持多粒度协同计算的交通系统一体化信息模型, 2023-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2023年朔黄铁路煤炭运输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2024-202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面向2035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布局的战略研判和路径选择研究, 2023-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战略规划研究, 2023-2023 其它(科技处): 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研究, 2022-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低碳服务区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2022-2023 其它(科技处): 科技群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和重点改革路径, 2022-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朔黄铁路研究院2022年运输产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与保障措施研究, 2022-2024 其它(科技处): 北京市物流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2022-2022 其它(科技处): 国内外重点科技创新评估报告综合分析与评述, 2022-2023 其它(科技处): 京津冀地区降低物流成本研究, 2021-2022 国家铁路局其他科技项目: 基于统计数据的铁路货运市场供需协调性研究, 2021-2022 其他部市(科技处): 新时代科技社团创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2022 其它: 丰台区商贸物流发展研究, 2020-2021 其它: 共建“世界科学与技术共同体”初步研究, 2020-2020 其它: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2020-2020 其它: 区域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需求分析, 2020-2020 其它: 科技革命发展态势研究, 2019-2020 其它: 北京市物流基地(中心)运营发展指引, 2019-2019 其它: 开展冬奥餐饮物流调研, 2019-2019 其它: 新时期首都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 2019-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空港综合交通协同运行智能调度技术研究, 2019-2022 其它: 北京城市副中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建设研究, 2019-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交运营关键流程评价模型研究, 2019-2022 其它: 北京市怀柔区物流业发规划编制项目, 2019-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多态化物流在途风险研判及联合应对机制研究, 2019-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CBD末端物流体系研究项目, 2019-2021 国际合作: 纵向预研基金—国际合作—KTF18001531, 2018-2019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市场综合监管与部门行业监管的协调机制研究, 2018-2020 其它: 北京市城配领域纯电动物流车应用研究, 2018-2019 国际合作: 北京市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第三次民意调查, 2018-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科学行车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2018-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交线路运营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2018-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海铁多式联运信息互联标准服务制定技术服务, 2018-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标准线路智能行车计划编制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2018-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CBD慢行交通系统改善方案研究项目, 2018-2020 其它: 北京城市副中心末端物流配送设施规划, 2018-2018 其它: (大兴区)应急应战条件下运力动员保障预案, 2018-2019 国际合作: 北京市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第三次民意调查——预调查, 2017-2017 其它: 北京市物流规划需求研究与分析, 2018-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纯电动物流车城市2B&2C融合共配研究, 2017-2018 其它: 北京市东城区末端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2018-2019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转预研基金—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 2018-2020 国际合作: 纵向预延基金—国际合作—KTF17001531, 2018-2019 其它: 北京市快递末端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2017-2018 科技部“其他项目”: 大科学工程建设与共享国际合作重大问题研究, 2017-2020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永旺公交场站信息中心需求分析研究, 2017-2019 其它: (大兴区)应急应战条件下兵员运输保障预案, 2017-2019 其它: 利用铁路货场资源服务于城市配送问题研究, 2017-2019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通州区物流体系研究, 2017-2018 国际合作: 北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第二次民意调查及舆情分析, 2016-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交通信号设施状态分析与测试, 2013-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城市配送领域的电动车辆调度优化研究, 2016-2017 其它: 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 2016-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香河万通商贸城项目可行性研究, 2016-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汽车租赁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2016-2017 北京市科委: 北京城市食品冷链共同配送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2015-2018 基础研究项目: 互联网+环境下2B及2B与2C融合的城市冷链共同配送模型和策略研究, 2016-2017 国际合作: 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公众接受度研究, 2015-2017 检索论文(自然)基金: 2015年高水平论文奖励立项毕军, 2016-2017 科技部: 边疆区域物流枢纽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2014-2016 北京市科委: 纵向预研基金-市科委- KYSH04001531, 2015-2017 科技部“863”: 公共交通车站枢纽融合调度信息的数据分析与发布技术研究, 2015-2017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 2015-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城市道路交通诱导信息时空发布策略研究, 2016-2018 其它: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 2015-2016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平谷马坊物流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 2015-2015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公益性物流设施建设和管理发展模式研究, 2015-201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货星人”同城货运智能配送平台设计, 2015-201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2015-2015 科技部“科技支撑”: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与任务分配技术研究, 2014-2018 科技部“科技支撑”: 警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路警联动联控技术及系统-2, 2014-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动态车辆乘客信息发布系统研究, 2014-2014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城市物流设施建设用地容积率研究, 2014-201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于SOA架构的信息资源平台票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2014-2015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北京公交集团运营组织与调度指挥系统调度和票务部分技术服务合同, 2014-2014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博大世通国际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定向购销业务可行性研究, 2014-2014 北京市科委: 面向中小电商企业的城市共同配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13-2014 北京市科委: 面向中小电商企业的城市共同配送机制与模式研究, 2013-2014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上海纯电动车充电站车辆监控系统维护服务—2013 , 2013-2013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 2013-2013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北京物流金融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运营推广模式研究, 2013-2014 基础研究项目: 重型货车密集条件下小车司机的驾驶行为研究, 2013-2014 基础研究项目: 电动车辆锂电池组寿命状态非线性建模与预测方法研究, 2013-201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交集团调度转发平台新增接入和转发车载电池数据项目, 2012-2013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运作机制研究, 2011-201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公交线路行车计划辅助编制系统研究, 2012-2012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基于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的商贸物流平台可行性分析, 2012-2012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基于sockets实时通讯的客户端设计与研究, 2012-201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交集团运营组织与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部分技术服务(二期), 2012-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 2012-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承载力理论与结构优化方法, 2012-2016 北京市科委: 电动汽车城市物流配送运营调度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2011-2013 北京市科委: 北京市公共领域电动汽车GIS监控系统研究, 2011-2012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纯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 2011-2011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电动汽车数据服务管理系统, 2011-2012 科技部“863”: 主动诱导服务式信息发布装置的研制, 2011-2013 科研专项: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机理研究, 2011-2013 重大资助项目: 公共交通多线路间协同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2011-2014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北京公交集团运营组织与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部分技术服务, 2011-2011 科技部“科技支撑”: 大宗物品全程电子商务精准信息服务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 2011-2013 基础研究项目: 基于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加权复杂网络稳定性研究, 2011-2012 北京市科委: 公共交通多线路协同调度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 2011-201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交三级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数据接入交通行业数据中心, 2010-2011 北京市科委: 北京城市新一代交通管理技术综合应用与规划研究, 2010-2011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大陆桥集装箱过境运输管理办法调研, 2010-2011 北京市科委: 建设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路径研究, 2010-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连云港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中长期规划-八个专题研究报告, 2010-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车辆智能识别检测系统信息应用水平与发展研究, 2010-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电动汽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2010-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公交三级调度系统架构调整优化项目, 2010-2010 科技部“科技支撑”: 基于交通流相变的区域交通诱导模型研究, 2009-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神华榆林大保当物流园区项目可研需求分析与业务功能规划编制, 2009-2010 重大资助项目: 电动汽车电力能源补给系统综合优化及产业推广研究, 2009-2011 重大资助项目: 不同交通方式网络的需求承载机理与效率量化模型研究, 2009-2011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无宽带网络条件线路(车队)运营调度系统和考勤系统软件研发, 2009-2010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暂停立项): 纯电动车车载信息采集及传输终端, 2009-2010 北京市科委: 面向ITS应用的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研究, 2009-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北京市开展汽车安装酒精浓度自检装置可行性研究, 2009-2009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神华榆林大保当物流园区业务营销策划及流程设计, 2009-2009 科技部“科技支撑”: 奥运公交电子地图交换平台研究, 2008-2009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奥运公交业务流程调查, 2008-2009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连云港现代化港口功能研究, 2008-2008 北京市科委: 优化北京商务发展环境研究, 2008-2009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渤海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 2008-200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低成本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与估计, 2008-2009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综合考核分析研究, 2007-200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怀柔物流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 2008-200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北京公交集团票务系统, 2007-2008 博士点基金: 基于TPT理论的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 2008-201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奥运电动汽车调度监控系统, 2008-200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车载信息采集及传输终端研制, 2008-200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分析及配套政策研究, 2007-2008 北京市科委: 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效果评价及建设策略研究, 2007-2008 科技部“科技支撑”: 奥运地面公交智能调度、运力资源优化配置与应急联动系统研究, 2007-2008 科技部“科技支撑”: 居住区噪声模拟软件的开发, 2007-200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公交集团运营调度系统一期总体方案研究, 2007-2007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暂停立项): 实时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评估--(2), 2007-200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电池-电容混合型电动汽车电力市场分析与配套政策研究, 2007-200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中意合作项目公交管理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006-200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市交通委应急指挥系统方案设计研究项目, 2005-200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徐州市道路货运管理信息平台规划, 2006-200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连云港中云台区域性国际物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前期研究, 2006-2007 科技部: 北京市电动汽车运行示范工程的总体实施规划(863), 2003-200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矿区专用铁路车号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系统, 2004-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开发, 2003-2003 科技部: 现代物流关键技术在北京奥运物流中应用的框架研究, 2003-2003 北京市科委: 北京市清洁汽车重点推广应用城市-北京市清洁汽车推广实施方案及对策研究, 2003-200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电动汽车智能调度系统研究开发, 2003-2004 北京市科委: 北京市电动汽车运行考核试验研究, 2004-2005 北京市科委: “863”北京市工况下电动汽车运行考核试验研究, 2003-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大屯矿区铁路运输设备管理系统, 2004-2005 北京市科委: 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 2004-2005 科技部: 新时期科技计划的评价体系研究, 2004-200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元宝山露天矿采场边坡持水状态下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优化研究, 2004-2005 科技部: 多式联运条件下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2004-2005 北京市科委: 北京市推广使用LPG汽车的综合对策研究, 2004-2005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北京市发展虚拟物流企业的策略及对策研究, 2005-200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淮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现车管理系统研究, 2005-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中铁快运货物追踪信息系统, 2005-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新亚欧陆桥沿线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 2005-2005 北京市科委: 北京奥运电动汽车智能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市科委子项目), 2005-2007 科技部“科技支撑”: 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科技攻关子项目), 2004-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我国发展无线射频技术战略研究, 2005-2006 科技部“科技支撑”: 储运业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 2004-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徐州市道路货运市场管理与发展研究, 2005-200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公共电汽车线路评价系统, 2005-200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陆桥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合作机制研究, 2005-200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市交通科技需求分析, 2006-2006 校科技基金: 基于TECC的城市交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2006-2007 校科技基金: 基于ARM 技术的嵌入式定位导航仪系统的研制, 2006-2007 校科技基金: 奥运大车(T4)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2006-2006 校科技基金: 公交区域实时智能调度理论研究, 2006-2007 教育部“重点”: 城市环路交通流现状跃迁机理的定性定量研究, 2006-200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ST-PDL项目技术咨询, 2005-200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 2006-2006 教学工作 主要教授课程:交通运输经济学、管理学、工程伦理、民航法规、民航运输综合实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交通运输政策法规、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论文/期刊 孟宪振,李欢,贾一林,卫振林,李宝文.基于LEAP模型的煤炭综合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9(46) 奇格奇,黄爱玲,王海星,李宝文.基于线上教育新模态的学生数据画像理论与实证研究.信息系统工程,2024,2(None) 贾一林,卫振林,李宝文.大型煤炭综合运输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23,17(2023) 徐婷,温常磊,张香,李宝文,王健,张亚坤.基于GMM-CHMM的城市道路换道行为识别.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0,1(20) 王凡,陈志辉,李宝文.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共享分析与建设推进建议研究.中国科技纵横,2019,15(0) 奇格奇,张子贤,卫振林,李宝文.基于语义挖掘的快递运输货品风险评价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1,4(21) 王传涛,蔡晓飞,李宝文.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for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2016,4(31) 胡卉,李宝文,陈翔.ADAPTABILITY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IN URBAN TRAFFIC: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EHNICKI VJESNIK-TECHNICAL GAZETTE,2016,1(23) 陶文钊,卫振林,李宝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城市食品冷链共同配送定价.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1) 卫振林,王传涛,李宝文.Supply chain decision-making game considering fund constraints of food manufacturers.Agro FOOD Industry Hi Tech,2016,6(27) 黄爱玲,李宝文,马继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城市公共交通”教学改革探索.科教文汇,2014,285(21) 卫振林,黄爱玲,李宝文,韩晶.《环境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及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3(29) 李宝文,艾姝琳.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第6期(11卷) 朱广宇,雷黎,毕军,李宝文.一种关于汽车整车不确定需求的组合预测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8(37) 李宝文,郭文双,申金升.国外先进技术汽车的现状与展望.世界环境,2001,3(72) 李宝文.Business Proces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n Road Traffic Law Enforcement of the Beijing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 (ICTTS 2014),2014 李宝文.A Comparison Study of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s Using Microscopic Simulation.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Ⅱ,2014 李宝文,薛宝华,史岩,邢进元.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与研究.第十二届多国城市交通学术会议,2011 专著/译著 关伟,马继辉,黄爱玲,宋丽英,徐猛,李宝文,王海星,任华玲.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理论、建模及应用[M]。国内:清华出版社,2010-05 李宝文,武旭等.交通政策法规[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1 李宝文,王传涛等.企业发展战略[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5 雷黎,李宝文,黄爱玲.交通政策法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9 李宝文,武旭等.交通政策法规(第2版),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宝文”,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3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春艳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春艳”文章。 李春艳 博士、副教授、副主任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电子邮件: chyli@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电子商务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数据中心网络优化改造研究及技术服务, 2024-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信创环境的中间件、数据库双活、集中式存储网络 架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信创数据库双活容灾的数据复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2024-2026 自然科学横向-国铁集团: 信息公司经营类信息资源共享及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2024-2025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基于非线性匹配的车载设备线路检测数据与轨道几何数据映射关系研究, 2024-2026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铁路信息基础设施数智化运营体系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铁路IT机房信息装备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2024-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工务专业站段安全与风险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研究, 2024-202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系统, 2024-20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复杂事件场景下的应急响应自主决策与现场临境处置技术, 2022-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集装箱公司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商贸物流园区节点动态感知与仓配运智能调度应用示范, 2021-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配送业务信息化管理和技术研究,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集装箱箱修厂布局及箱修厂分布合理性研究,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化顶层设计研究, 2022-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安全社区平台升级优化项目, 2021-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面向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实时安全评估的大数据融合技术研究-1, 2022-2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面向高速铁路轨道系统实时安全评估的大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2022-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新一轮线网技术专题研究(运营类)运输服务项目-05, 2021-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铁路运输的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 2020-202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强化集中统一指挥和效益导向机制的调度生产组织模式研究, 2020-2021 国家铁路局: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监管中的应用分析论证, 2020-202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我国高速铁路优惠票价体系及定价机制研究, 2020-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密钥泄漏分析工具软件委托技术服务, 2020-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委托技术服务, 2020-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通用集装箱地板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2019-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省应急广播基础情况调研, 2019-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面向短文本的网络舆情情感分析原型系统研发及试验, 2019-201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行包票据电子化和信息系统升级方案关键技术的研究, 2019-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中国交建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运营及维护管理方案研究, 2018-202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面向铁路客运经营与服务的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2017-202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铁路多式货物联运适配系统技术任务三, 2017-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铁路多式货物联运适配系统技术课题, 2017-202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智能运营服务技术研究——智能铁路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7-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数据驱动的城市公交-地铁系统协同优化与管理, 2018-202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市场的铁路客货运营管理技术研究--旅客运输市场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2016-2019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研究, 2016-2018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铁路客货运市场动态监测总体方案研究, 2016-2018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票额集中管理条件下的席位智能动态分配策略研究, 2015-201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新一代客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铁路客运移动商务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5-201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新一代客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客运营销辅助决策技术研究, 2015-2018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铁路客运收益管理研究, 2015-2017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客运服务相关技术研究--武广郑西高速铁路营销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5-2016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沈阳)铁路客货运市场监测评价研究, 2015-2018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铁路运输市场监测与评价研究, 2015-201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北京城市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咨询, 2014-202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货运市场动态监测总体方案研究, 2014-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新一代客票系统技术深化研究--面向新一代客票系统的客运收益管理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4-2017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票额集中管理条件下的席位智能动态分配策略研究, 2013-2015 北京市教委: 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开发, 2014-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运产品优化与收益预测研究, 2013-201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流基本规律研究, 2013-201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运产品分类与评价研究, 2013-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多等级票价下的票额投放策略研究, 2013-2014 北京市教委: 北京城区非公交优先方向信号补偿技术及实验, 2013-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新一代客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铁路客运移动商务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2-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新一代客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客运营销辅助决策技术研究, 2012-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拥挤收费的返还策略对交通需求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3-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运收益管理研究, 2012-201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票分销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 2012-2013 科技部“科技支撑”: 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城轨交通线网运输能力计算与运力资源配置评估关键技术, 2011-2013 基础研究项目: 成网条件下旅客列车相关性分析及席位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2012-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客运管理与服务技术研究——高铁售票策略动态优化和旅程规划关键技术的研究, 2011-201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客运服务相关技术研究--武广郑西高速铁路营销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0-201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策略研究, 2010-2010 重大资助项目: 中国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2009-2010 科技部“科技支撑”: 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3, 2010-201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旅客列车能力全程利用最大化研究, 2009-2010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信息应用相关技术研究--铁路客户电子商务支付关键技术研究, 2009-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智能公交管理策略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2009-201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信息共享技术研究--客运专线信息流程与信息共享的研究, 2008-200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运输管理技术研究-铁路专业运输物流资源综合利用及物流信息服务系统规划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 2008-2009 科技部“863”: 公众交通出行全程动态智能向导技术, 2007-200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运专线信息化集成系统总体方案, 2005-2006 校科技基金: 电子商务中安全交易协议的研究, 2004-2006 教学工作 主讲: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智能运输系统设计与集成、数据传输与计算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论文/期刊 杨枝蕊,李春艳.高速铁路优惠票产品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交通世界,2021,29(None) 张敏,李春艳.中铁快运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12(41) 李仕毅,刘仍奎,李春艳,王福田.Recovery Measure of Tamping on Different Track Geometry Irregularity Indexes.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SYSTEMS,2019,11(145) 张敏,李春艳,王福田.铁路工务应急定位与导航服务系统.铁路计算机应用,2018,12(27) 李仕毅,李春艳,包文艳,王福田.神朔铁路线路捣固作业维修质量评价方法.铁道建筑,2018,12(58) 李春艳.可信赖计算平台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计算机工程,2006,No.24(Vol.32) 陈彤,李春艳,马敏书.A User-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Considering Interest Attenuation for Short Video Recommendation.2024 5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NIT),2024 田琳,李春艳.Optimization of Railway Container Loading Quality Audit Process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ject Management(ISPM 2024),2024 赵泽瑜,李春艳.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speed Rail Pricing and Pricing Strategy Considering Civil Aviation Competition.The 2021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21 李春艳,杨枝蕊.Product design and price strategy of high-speed railway travel package.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ject Management, ISPM 2021,2021 杨枝蕊,李春艳.Analysis of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of Hotel Reviews Based on Multinomial Naive Bayes.PervasiveHealth: Pervasiv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2020 邵佳慧,李春艳.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Vehicle Selection in Urban Distribution Scene.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19 马敏书,刘军,李春艳.A Study of a Railway Traffic Demand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2010 Joint Rail Conference,2010 李春艳.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Public Travel Based on SOA.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2010 李春艳,马敏书,李晓俊.APPLICATION RESEARCH ON REVENUE MANAGEMENT IN CHINA HIGH SPEED RAILWAY.2010 Joint Rail Conference(JRC2010),2010 李春艳,宋晓芳,李晓俊.SEATS ALLOTMENT OPTIMIZATION FOR CHINA RAILWAY OPERATION MANAGEMENT.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2010 李春艳,承向军.Classif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Public Travel.2010 WA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CIE2010),2010 李春艳,guoyizun.Risk Evaluation for Host System Based on Theory of Evidence.8th AC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tworking, and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uting,2007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春艳”,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3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峰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峰”文章。 李峰 博士、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电子邮件: fengli0925@bjtu.edu.cn 通讯地址:邮编: 教育背景 2006/09 – 2011/0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2023/06-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 2023/01-2023/06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15/04 – 2022/12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2014/06 – 2014/1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院,研究助理 2011/01 – 2015/03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科学研究院,讲师 研究方向 系统科学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复杂交通系统建模与调控 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与集成 招生专业 系统科学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系统科学博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列车运行调整与列车运行协调控制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2012-2015(主持) 2、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Disruption场景下列车应急调度策略研究,2015-2017 (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Disruption下轨道交通应急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2016-2019 (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中断场景下的客流疏散研究,2020-2024 (主持) 5、国家重点实验室:Disruption条件下铁路网络承载能力评价和列车应急调度策略研究,2016 (主持) 6、国家重点实验室:Disruption场景下机车运用、乘务计划和时刻表调整的一体化模型和算法研究,2017-2018 (主持) 7、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实测数据的高铁网络列车运行控制及组织优化问题的研究,2016-2017 (参加) 教学工作 论文/期刊 1、Xiaojing Chen, Feng Li*, Bin Jia, Jianjun Wu. Optimizing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in an automotive Ro-Ro terminal, 2021.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143: 249-281.Top-1 Journal in Transportation and related areas.(SCI,SSCI) 2、Xiaojing Chen, Feng Li*, Bin Jia, Jianjun Wu. Data-driven optimization: A flexible route pricing method for Non-Truck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s, 2022.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 2022, (161), 102678.(SCI,SSCI) 3、Feng Li, Zi-You Gao*, Wang, David Z. W.et al. A subjective capacity for single-track railway system with δ-balanced traffic and λ-tolerance level, 2017.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105(5):43-66.Top-1 Journal in Transportation and related areas.(SCI,SSCI) 4、陈晓静,李峰*, 高自友. 应对紧急附加订单的汽车滚装堆场车位合并分配优化,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 38 (5): 1249-1262. 5、Gaowei Xu, Feng Li*, Jiancheng Long, and Ding Han. Train movement simulation by element increment method, 2016.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50:2060–2076. (SCI). 6、Feng Li, Jiuh-Biing Sheu,and Zi-You Gao. Solving the Continuous Berth Allocation and Specific Quay Crane Assignment Problems with Quay Crane Coverage Range,2015. Transportation Science ,Vol.49, No.4, Page 968-989,INFORMS top-tier journal in Transportation.(SCI,SSCI) 7、Feng Li, Jiuh-Biing Sheu,and Zi-You Gao. Deadlock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train optimal travel mechanism in single-track railway system, 2014.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Vol.68, Page 385-414.Top-1 Journal in Transportation and related areas.(SCI,SSCI) 8、Feng Li, Ziyou Gao, Keping Li,and Lixing Yang. Efficient scheduling of railway traffic based on global information of train, 2008.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Vol.42, Page 1008-1030.Top-1 Journal in Transportation and related areas.(SCI,SSCI) 9、Feng Li, Ziyou Gao, Keping Li, and Wang, David Z. W. Train routing model and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rain scheduling problem, 2013.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139, Page 81-91.(SCI) 10、李峰,高自友,李克平。固定闭塞系统中列车流的特性分析,2007.物理学报, Vol.56,Page 3158-3165.(SCI) 11、Feng Li, Zi-You Gao, and Bin Jia. Traffic behavior in the on-ramp system with signal controlling, 2007. Physica A, Vol.385, Page 333-342. (SCI) 12、Feng Li, Xiu-Yuan Zhang, and Zi-You Gao. The effect of restricted velocity in the two-lane on-ramp system, 2007. Physica A, Vol.375, Page 827-834. (SCI) 13、Lixing Yang, Feng Li, Ziyou Gao, and Keping Li. Discrete-time movement model of a group of trains on a rail line with stochastic disturbance, 2010. Chinese Physics B, Vol.19: 100510. (SCI) 14、Jian-Feng Zheng, Ziyou Gao, Baibai Fu,and Feng Li. Cascading failures in congested complex networks with feedback, 2010.Chinese Physics B, Vol.18: 4754. (SCI) 15、滕亚帆, 高自友, 贾斌,李峰。信号灯控制下的主道双车道入匝道系统交通流特性研究,2008. 物理学报,Vol.57, Page 1365-1374. (SCI) 专著/译著 专利 (1) 一种规避列车运行死锁状态的方法及列车运行全局优化控制方法; (2) 一种基于装船作业的汽车滚装堆场车位分配优化方法; (3) 基于卸船作业的汽车滚装堆场车位分配方法与装置。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1)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列车运行组织优化理论与方法; (2)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规模汽车物流低碳化与智能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 (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规模汽车物流高效运作成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 指导学生获奖: (1) “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 (2) 第九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全国三等奖; (3) 第十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全国二等奖; (4) 第十一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全国三等奖; 社会兼职 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等多个交通领域顶级期刊审稿专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峰”,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3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蒋熙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蒋熙”文章。 蒋熙 博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51688547电子邮件: xjiang@bjtu.edu.cn 通讯地址:邮编: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近年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面向泰国高速列车的高速列车运用与乘务计划教学实验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2019-2022,主持 2. 北京市交通委: 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及空间梯度规律研究, 2019-2020,主持 3. 专利转化项目: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客流拥堵的前瞻性关联控制方法, 2019-2021,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城市轨道系统安全保障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12, 2016-2020,主持 5. 广州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客流组织与综合运维保障技术研究平台-03, 2017-2020,主持 6.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轨运营大数据应用——基于数据的城轨路网运营状态模型构建、分析与评估平台, 2018-2020,主持; 7.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于行为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拥堵状态演化规律研究, 2016-2017,主持 8. 科技部“科技支撑”: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 --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仿真评估系统构建,2011-01-01--2013-12-31,主持 9. 国家重点实验室:突发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客流动态分布建模与仿真技术,2013-01-01--2014-12-31,主持 10.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研究——铁路行车组织与运行调整技术优化的研究,2010-01-01--2011-12-30,主持 11. 铁道部科技司:运营管理相关技术研究—城市地铁运营管理应急组织研究-1,2011-06-01--2012-12-31,主持 12.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交建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运营及维护管理方案研究, 2018-2021,参加 1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基于发达完善路网下的运输生产力布局优化研究, 2018-2019,参加 14. 北京交通委: 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规律挖掘分析, 2018-2019,参加 15.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关键理论研究项目, 2017-2018,参加 16. 北京市科委: 北京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技术创新和行业服务协同模式机制研究与实践, 2014-2016,参加 17. 科技部“科技支撑”: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关键技术 与系统研制--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决策支持中心总体架构 ,2011-01-01--2013-12-31,参加 …… 教学工作 铁路运输组织学; 交通运输系统模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蒋熙”,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2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元华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元华”文章。 贾元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7146电子邮件: yhjia@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系统工程所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铁道运输专业本科、硕士毕业; 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铁道部科技司:电子商务条件下转变货运发展方式关键技术研究——电子商务条件下铁路局物流综合管理技术研究,2013-06-20--2014-12-20,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锦龙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技术咨询,2013-07-20--2014-07-20,30.0万元,主持 其它: 北京市轨道交通周边绿化相关技术要求,2013-06-06--2013-12-30,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疆塔县老并-走克本矿区采选冶投资项目交通条件及经济效益咨询研究,2013-01-08--2013-03-01,3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2011-11-01--2012-12-31,12.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研究补充合同,2011-04-29--2011-09-30,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津晋高速公路(天津西段)项目后评价,2010-12-21--2011-03-30,16.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京津高速公路(滨海新区段)交通量预测与效益评估,2012-06-18--2012-08-31,26.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区域路网交通态势分析模型参数现场标定试验,2011-01-15--2011-12-31,2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交通量预测咨询报告,2010-12-27--2011-03-31,26.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我国煤炭运输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研究,2011-07-18--2011-12-31,11.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湖北省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建设研究,2010-10-25--2011-05-31,28.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对策研究,2009-10-30--2010-04-20,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10-01-01--2010-10-31,379.54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红河州“十二五”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研究,2010-01-18--2010-07-30,40.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公路水路交通应急能力建设研究,2009-01-01--2010-06-30,8.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奥运时期都市圈综合交通系统动态适应性研究与分析,2010-01-01--2010-12-31,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华电集团煤炭物流发展规划研究,2009-12-18--2010-05-30,23.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我国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与评价新方法的发展战略研究,2009-11-15--2010-06-30,2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西部地区“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发展阶段性特征研究,2009-08-01--2010-03-31,38.0万元,主持 国际合作:不同交通方式能耗与排放因子及其可比性研究,2009-01-01--2009-12-31,54.5688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天津市公路现代化研究,2008-11-04--2009-06-30,3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与综合交通体系合理衔接研究,2008-10-25--2009-05-30,2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管理对策研究,2008-08-31--2008-12-31,1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常设展览26标段“交通之便展区1”展项,2008-08-01--2009-08-30,6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运输收入分析系统,2008-01-01--2008-12-31,15.0万元,主持 科技部“863”: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动态交通共享与协同控制技术研究,2007-12-15--2009-12-31,91.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枢纽规划及能力配置研究--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方案研究(一),2007-09-01--2008-03-30,1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莲花池西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专项研究,2007-09-01--2008-01-30,2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深化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相关问题的研究,2007-08-01--2008-12-31,15.0万元,主持 其它部市:我国煤电运输资源合理结构配置问题研究,2007-08-01--2007-12-31,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福建龙蒲高速公路投资效益评估报告,2007-08-01--2007-10-20,12.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四川叙永至大村地方铁路项目投资效益评估报告,2007-08-01--2007-10-20,18.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2007-03-01--2007-08-30,18.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清分清算方案,2006-12-08--2007-12-15,17.8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中心站与城市交通换乘及其效果评价研究,2006-01-01--2007-12-31,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重庆高速公路营运及联网收费管理制度研究,2006-07-01--2007-07-30,22.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武汉市圈交通发展对策研究,2006-05-01--2006-09-30,21.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网运输组织系统研究——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管理模式及安全保障对策措施研究,2005-05-01--2005-05-31,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高速公路社会经济与综合运输影响评价专题报告,2005-06-01--2005-12-30,2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长大干线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定量研究--2,2004-01-12--2005-12-31,6.0万元,主持 其它部市:构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研究,2004-01-01--2005-12-28,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京沈高速公路(天津段)后评价研究,2004-05-01--2005-03-31,40.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厦门海沧大桥后评估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专题报告,2003-12-01--2004-07-01,18.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重庆-长寿高速公路后评价专题研究报告,2003-10-01--2004-05-01,28.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延庆旅游开发区公路项目预可研报告,2003-08-01--2003-10-31,17.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沈阳环城高速公路后评价专题研究,2003-08-01--2003-10-01,8.0万元,主持 科技部:铁路运输信息化的研究-决策支持与综合应用系统的研究,2003-01-01--2004-12-31,34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高速公路后评价影响评价问题研究,2003-03-01--2003-10-01,12.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京通快速路管理咨询,8.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哈局运输调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2000-10-12--2001-10-12,2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及数据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研究,2002-04-01--2003-04-01,25.0万元,主持 科技部:现代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研究与开发,2001-11-12--2003-12-31,12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实施资产经营条件下的货运经营管理指标体系及调控机制研究,2001-01-01--2001-12-31,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津滨快速轻轨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调查与分析,2001-03-19--2001-04-10,2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调度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及实施方案研究,2000-06-01--2000-12-30,18.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计算机编制全路列车编组计划总体方案研究,1999-05-01--1999-12-01,4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京沪高速公路项目(天津南段)评价咨询协议,1999-05-01--2000-12-01,7.0万元,主持 教学工作 交通运输经济学(本科); 经济学(本科); 交通项目评估与管理(本科); 工科本科生研究型学习能力建设(本科新生讲座); 项目评估与管理(硕士); 前沿技术讲座(硕士); 论文/期刊 期 刊-> 李健,贾元华,陈峰.高速公路转向快速路的匝道控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09,28(5),466:470 期 刊-> 李健,贾元华,姚小白,敖谷昌,陈峰.互通式立交网络流的协同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06,35(3),39:45 期 刊-> 李健,贾元华,陈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科学解决方法[J]。综合运输,2011-07,无(7),57:62 期 刊-> 陈峰,贾元华,牛忠海,易惠欣,宋惠娟.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结合部匝道控制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02,11(1),108:113 期 刊-> 王欣2,贾元华,马晓飞.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的寻租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4,28(8),27:30 期 刊-> 陈峰,贾元华,李健,郝琪.结合部区域入口匝道协调控制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12,34(6),46:50 期 刊-> 郝琪,贾元华.公路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12,无(220), 期 刊-> 刘奕,贾元华,朱俊峰.提高春运综合交通服务保障能力的对策[J]。综合运输,2009-12,3(331), 期 刊-> 刘奕,贾元华,朱俊峰.综合运输通道结构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综合运输,2009-12,8(336), 期 刊-> 敖谷昌,贾元华.基于连通能力的区域公路网的连通度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2,33(6), 期 刊-> 敖谷昌,贾元华.基于尖顶突变理论理论的混合机动车流参数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12,29(10), 期 刊-> 徐淑雨,贾元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公路项目社会效益评价[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12,6(1), 期 刊-> 徐淑雨,贾元华,高岩.高速公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6-12,无(1), 期 刊-> 许薇,贾元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博弈分析[J]。交通科技,2006-12,无(2), 期 刊-> 贾元华,刘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绩效与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12,29(6), 期 刊-> 王作功,贾元华.关于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问题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5-12,无(12), 期 刊-> 王作功,刘奕,贾元华.我国证券市场体制性缺陷与投资风险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2,15(12), 期 刊-> 税常峰,贾元华.铁路旅客运量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研究[J]。综合运输,2005-12,无(3), 期 刊-> 税常峰,贾元华.高速公路后评价中社会效益的定量化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12,无(10), 期 刊-> 刘奕,贾元华.环城高速公路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12,5(2), 期 刊-> 冯璐,贾元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运需求的影响分析[J]。货物运输,2005-12, 期 刊-> 申景亮,贾元华.论高速公路在控股收益条件下的运营管理[J]。技术经济,2004-12,无(4), 期 刊-> 李超,贾元华.基于GIS的交通信息WEB对外发布系统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12,4(3), 期 刊-> 李素芬,房生修,贾元华.铁路旅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12,27(5), 期 刊-> 周元峰,贾元华,房生修.铁路旅客满意度模糊测评方法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12,27(5), 期 刊-> 刘艳慧,贾元华.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探讨(03.12)[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12,3(4), 期 刊-> 李素芬,房生修,贾元华.铁路旅客满意度评测指标体系研究(03.11)[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12,27(5), 期 刊-> 周元峰,贾元华,房生修.铁路旅客满意度模糊测评方法研究(03.11)[J]。北方交通大学报,2003-12,27(5), 期 刊-> 贾元华,刘艳慧,田景禧.城市交通仿真系统柔性构建技术研究[J]。技术经济,2002-12,177(9), 期 刊-> 贾元华,刘艳慧.关于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理论方法的探讨[J]。技术经济,2002-12, 期 刊-> 姚新宇,贾元华,腾志民.铁路运输成本目标管理及动态控制机制的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2-12,24(2), 期 刊-> 贾元华,康彦民,王志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12,26(2), 期 刊-> 贾元华,罗江浩.企业化经营模式下收费公路财务评价新思路的探讨[J]。技术经济,2002-12, 期 刊-> 谢海红,贾元华,王颖.编组站运营管理指标体系研究[J]。铁道学报,2002-12,24(3), 期 刊-> 贾元华,罗江浩,赵仲华.我国收费公路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适应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12,19(2), 期 刊-> 贾元华,王志强,李为为.关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规划发展问题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 期 刊-> 贾元华,李为为.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0-12,5(3), 期 刊-> 贾元华,崔士伟,刘新建.关于贷款修建高速公路收费方案研究[J]。北方交大学报,2000-12,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安文娟,张娜,牛忠海.Research of Short-term Traffic Flow Forecast Method Based on the Kalman Filter。Towards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ICCTP 2011),南京,960:960,2011-08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李健,尹曦辉,牛忠海.Design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 Method for Ramp Metering。2011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南京,966:966,2011-01 会议论文-> 李健,贾元华,陈峰.Ramp Coordinated Metering Strategy and Method for Urban Periphery Road Networks。Proceeding of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EEE PEITS),Shenzhen, Nov 20-21, 2010 ,185:185,2010-12 会议论文-> 李健,贾元华,王作功,陈峰,敖谷昌.A Novel Parameter for Ramp Metering and Evaluation。Proceeding of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EEE PEITS),Shenzhen, Nov 20-21, 2010 ,181:181,2010-12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李健,安文娟,李超.Research on Dynamic Traffic Flow Modeling of Junction based on Elma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henzhen, Nov 20-21, 2010,458:458,2010-11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牛忠海,易惠欣.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Based on the Hash-tree。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hengdu, Nov 16-18, 2010,413:413,2010-11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易惠欣,麦麦提明,牛忠海.Research of Short-term Traffic Flow Forecast Method Based on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hengdu, China, December 17-19, 2010 (ISAI 2010),499:499,2010-12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尹曦辉,张亮亮.Research of Traffic State Division Methods in junction network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henzhen, China, December 17~18, 2010,279:279,2010-12 会议论文-> 王欣,贾元华.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Niche Ecostate-ecorole Theory and DEA Model。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CMS2010,无锡,2010-12 会议论文-> 陈峰,贾元华,李健,敖谷昌.SVM Based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and Simulation for Urban Expressway and Periphery Freeway。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杭州,2010-12 会议论文-> 王作功,贾元华,李健.Research on Investment Risks of the Expressway in China by using of Scale Matching Coefficient。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 & Global e-Business,Incheon,Korea,2009-12 会议论文-> 李健,贾元华.Rational Analysis on Government Traffic Investment in Typical Province of China。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成都,2009-12 会议论文-> 李健,贾元华.Continuous Traffic Flow Dependency Analysis of Urban Periphery Freeway Consecutive Section base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VolumeⅢ),Ulsan, South Korea,2009-12 会议论文-> 宋惠娟,贾元华.Study on Traffic Data Pre-Proces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RTMS。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VolumeⅢ),Ulsan, South Korea,2009-12 会议论文-> 王欣,贾元华.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ectiveness。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Economics Management,厦门,2009-12 会议论文-> 曹劲劲,贾元华.Research on the Traffic Situa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he Urban Periphery Road Network。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VolumeⅢ),Ulsan, South Korea,2009-12 会议论文-> 王欣,贾元华.Research on Service Patent Licensing Risk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2009 IEE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San Francisco,,2009-12 会议论文-> 贾元华,罗江浩.未来京沪通道内高速铁路的客运市场占有率预测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实践.发展,2000-12 专著/译著 贾元华,罗江浩.铁路项目评估与管理[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徐文学、贾元华等.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M]。国内: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0 徐文学,贾元华等.高速公路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3 谢海红,罗江浩,贾元华.交通项目评估与管理[M]。国内: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1, 贾元华.城市交通经济学[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03 专利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200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2009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2013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社会兼职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公路学会规划专业委员会理事; “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编委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元华”,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2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林柏梁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林柏梁”文章。 林柏梁 博士、教授、博导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87149(内线)电子邮件: bllin@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1991~1994,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运输管理工程) 工作经历 2012~ 至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二级 2008~2012,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三级 2000~2007,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2004~2007,教育部“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2001,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教授 1997~2000,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1995~1997,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铁公水) 1988~1991,长安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268207):复杂运输条件下高速动车组运力资源配置与运用优化研究,2023~2026,参加,2/9 2. 沈阳局集团公司科研计划课题:沈阳局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研究(2020Y12),2020~2021,主持子课题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201402)课题二:铁路客货运效益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2018~2021,参加(主持子任务) 4. 神华铁路货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课题:企业自备载运工具共管共用运输组织模式研究,2018~2019,主持 5. 国家铁路局课题:新建铁路分流相关通道运量区域路网层面损益评价研究,2017,主持 6.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基于时效性的铁路行车组织新方法研究,2015,分课题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公铁两网之间大宗货流转移及调控机理,2014-01-01--2017-12-31,主持 8. 铁道部科技司:电子商务条件下转变货运发展方式关键技术研究——"实货制"条件下铁路路网瓶颈区段流量动态推算技术, 2013-06-01--2014-12-31, 主持 9. 延长石油集团铁路运销公司:基于自备车过轨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延长公司过轨运输组织方案优化设计, 2012-07-01--2014-07-31, 主持(子课题) 10.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多元化经营与物流相关技术研究——大宗货物直达运输方案组织及运力配置关键技术, 2012-06-01--2014-12-31,主持(子课题)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的国铁运输网主干通道能力集中释放下流量转移问题研究,2012-01-01--2015-12-31,主持 12.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力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企业自备车经铁路过轨运输管理体系及运输组织优化研究,2013,主持(子课题) 13. 济南铁路局:胶济客专能力分析与扩能系统, 2012, 主持 14. 铁道部科技司:动车组维修技术深化研究——动车组检修基地检修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2012, 主持 15. 校科技基金:铁路运输集结与车流中转的组合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2012,主持 16. 铁道部科技司: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及集疏运技术的研究,2011,主持(子课题) 17.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研究——路网中煤运通道的流量分配及优化技术研究,2010,主持 18.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研究——路网运输能力协调配置及列车编组计划网络优化技术研究,2010,主持 19. 铁道部科技司:运输组织与能力相关技术研究——大型港口后方辐射区域始发直达和空车运输组织技术研究,2009,主持 2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广义最短路下的地级市支点网络客流量分配研究,2009,主持 21. 铁道部科技司:列车编组计划技术研究——始发直达列车与重载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匹配技术研究,2009,主持 23. 博士点基金:减少铁路空车无效运行里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09,主持 23. 铁道部科技司:运力资源优化相关技术研究—编组计划大编组站作业分工和中远程直达的联合优化技术,2009,主持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运输组织学、铁路行车组织、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筹学 研究生课程: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硕士)、运输资源配置理论与应用(博士) 近几年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去向: 2023 张泽锡(博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 娟(博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崔明慧(硕士):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悦箐(硕士):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22 赵伊楠(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 赵小红(硕士):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刘 畅(硕士):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 杨 帆(硕士):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左淑婷(硕士):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黄麒儒(硕士):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郭妍宇(硕士):山西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0 李兴奎(硕士):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俊潇(硕士):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卢 巍(硕士):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齐璐璐(硕士):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曹文斌(硕士):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杨 沐(硕士):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9 武建平(博士):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刘思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 段井松(硕士):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张晶晶(硕士):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徐蕾杰(硕士):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张宇宁(硕士):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陈敬欣(硕士):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汪 松(硕士):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8 王家喜(博士):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肖 杰(博士):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 畅(博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孙 敏(硕士):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王胜男(硕士):中国铁路武汉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 梁 晋(硕士):曼迪匹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论文/期刊 部分论文 [1] Boliang LIN, Yaoming SHEN, Zhongkai WANG, Shaoquan NI, Yinan ZHAO. An iterative improvement approach for high-speed train maintenance schedul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3, 173: 292-312. [2] Boliang LIN, Zhenyu WANG. Optimising railcar transfer chain via fuzzy programming and a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Operations & Logistics, 2023, 10(1): 2269076. [3] 郭倩倩, 王振宇, 林柏梁. 离所时间限制下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23, 45(11):11-19. [4] 林柏梁, 沈姚铭, 钟文健, 王振宇, 郭倩倩. 车底数最小化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2023, 44(05):210-221. [5] 武建平, 聂英杰, 林柏梁, 汤杰. 基于Pareto最优的动车组高级修轮廓计划多目标决策研究[J]. 铁道学报, 2023, 45(06):1-8. [6] Boliang LIN, Yinan ZHAO, Jian LI, Ruixi LIN. Fuzzy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the electric multiple unit circulation planning problem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22, 2676(7):456-467. [7] 林柏梁, 孟羽菲, 赵小红. 铁路大宗货物直达运输与牵引重量损失的平衡[J]. 铁道学报, 2022, 44(10):9-16. [8] 林柏梁, 古玉雪, 孟羽菲, 赵伊楠. 逐级分拣与快递服务网络设计优化[J]. 物流研究, 2022, (03):64-74. [9] 赵娟, 林柏梁, 刘畅, 侯富全. 考虑集结时间的中欧班列直达与中转运输优化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2022, 43(05):157-164. [10] 沈姚铭, 林柏梁, 薛锦波, 王忠凯, 孟羽菲. 高铁动车组长周期高级修计划优化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2, 22(04):396-407. [11] 张泽锡, 钟文健, 林柏梁. 带时间窗的卡车编队路径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2, 22(05):253-263. [12] 林柏梁, 赵小红, 孟羽菲. 多供应商大宗整列直达列车联动发车分析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2, 39(03):17-23. [13] 施俊庆, 陈林武, 林柏梁, 孟国连, 夏顺娅. 基于Q学习算法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2022, 43(01):163-170. [14] Boliang LIN, Yinan ZHAO. Synchronized optimization of EMU train assignment and second-leve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cheduling[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21, 215:107893. [15] Boliang LIN, Yinan ZHAO, Ruixi LIN, Chang LIU. Integrating traffic routing optimization and train formation pla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21, 93:811-830. [16] Boliang LIN, Ruixi LIN. The black hole of logistics costs of digitizing commodity money[J]. arXiv preprint arXiv, 2021, 2103.11772. [17] Jiaxi WANG, Yinan ZHAO, Manfred GRONALT, Boliang LIN, Jianping WU. Synchronized optimization for service scheduling, train parking and routing at high-speed rail maintenance depo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1, 23(5):4525-4540. [18] 林柏梁, 张泽锡, 王振宇. 综合考虑区段列车与直达列车的编组计划优化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21, 42(06):171-180. [19] 林柏梁, 王振宇, 倪少权, 赵伊楠.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中的机车交路影响研究[J]. 铁道学报, 2021, 43(10):1-11. [20] 林柏梁, 沈姚铭, 王忠凯, 赵伊楠, 王振宇. 带资金预算约束的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21, 43(09):1-8. [21] 杨帆, 赵伊楠, 范丁元, 左淑婷, 刘畅, 杨沐, 倪少权, 林柏梁. 基于库存理论的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1, 43(02):103-109. [22] Boliang LIN, Yinan ZHAO, Ruixi LIN, Chang LIU. Shipment path planning for rail networks considering elastic capacity[J].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zine, 2020, 14(3):160-174. [23] Boliang LIN, Yinan ZHAO, Ruixi LIN. Optimization for courier delivery service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frequency delay[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0, 139:106144. [24] Boliang LIN. Optimization of express train service network: under the competition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J]. arXiv preprint arXiv, 2020, 2006.11460. [25] 武建平, 何君礼, 林柏梁, 王辉, 张旭辉, 王忠凯. 动车组高级修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J]. 铁道学报, 2019, 41(07):1-9. [26] Yinan ZHAO, Boliang LIN. The multi-shipment train form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along the ordered rail stations based on collection delay[J]. IEEE Access, 2019, 7:75935-75948. [27] Boliang LIN, Siqi LIU, Ruixi LIN, Jiaxi WANG, Min SUN, Xiaodong WANG, Chang LIU, Jianping WU, Jie XIAO. The location-allocation model for multi-classification-yard location proble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9, 122:283-308. [28] Boliang LIN, Jianping WU, Ruixi LIN, Jiaxi WANG, Hui WANG, Xuhui ZHANG. Optimization of high-leve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cheduling for high-speed trains[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19, 183:261-275. [29] 张晶晶, 林柏梁, 武建平. 摘挂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8, 27(07):40-44. [30] Jie XIAO, Boliang LIN, Jiaxi WANG. Solving the train formation plan network problem of the single-block train and two-block train using a hybrid algorithm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tabu sear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8, 86:124-146. [31] Jie XIAO, Joern PACHL, Boliang LIN, Jiaxi WANG. Solving the block-to-train assignment problem using the heuristic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and tabu sear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8, 108:148-171. [32] 李建, 林柏梁, 武建平. 基于里程最大化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7, 26(07):32-36. [33] 孙敏, 林柏梁, 彭文高, 肖杰, 王家喜.铁路高附加值货流改编链优化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7, 26(07):84-88. [34] Boliang LIN, Chang LIU, Huijun WANG, Ruixi LIN. Modeling the railway network design problem: A novel approach to considering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7, 56:95-109. [35] Boliang LIN, Jiaxi WANG, Huasheng WANG, Zhongkai WANG, Jian LI, Ruixi LIN, Jie XIAO, Jianping WU. Inventory-transportatio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for maintenance spare parts of high-speed trains[J]. Plos one, 2017, 12(5), p.e0176961. [36] Boliang LIN, Siqi LIU, Ruixi LIN, Jianping WU, Jiaxi WANG, Chang LIU. Modeling the 0-1 Knapsack Problem in Cargo Flow Adjustment[J]. Symmetry, 2017, 9(7), p.118. [37] 王家喜, 林柏梁, 王忠凯, 李建. 动车所调车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 16(06):122-127+141. [38] 王忠凯, 史天运, 林柏梁, 张惟皎, 李樊, 王辉. 动车组高级检修车间调度问题的优化模型及算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6, 37(06):82-89. [39] 陈雷, 林柏梁, 温旭红, 王龙, 李建. 低碳运输下陆路运输系统货流转移及流量分配综合优化[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03):671-674. [40] 王龙, 林柏梁, 马建军, 闻克宇. 铁路网瓶颈区段动态车流推算及运力资源分配优化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6, 37(03):116-123. [41] 温旭红, 林柏梁, 陈雷. 基于树形结构的铁路车流径路优化模型[J]. 铁道学报, 2016, 38(04):1-6. [42] 肖杰, 林柏梁, 王家喜, 刘畅, 李建.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综合优化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6, 37(02):128-136. [43] Jiaxi WANG, Boliang LIN, Junchen JIN. Optimizing the shunting schedule of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depot using an enhanc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J].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2016. [44] Jian LI, Boliang LIN, Zhongkai WANG, Lei CHEN, Jiaxi WANG. A pragmatic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otor train set assignment and maintenance scheduling problem[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6. [45] Jie XIAO, Boliang LIN.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the one-block and two-block train formation plan[J].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 Planning & Management, 2016, 6(3):218-236. [46] 李建, 林柏梁, 田亚明, 王家喜, 陈伟建. 铁路货运直达列车运行线优化选择模型与算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06):15-20. [47] 李建, 林柏梁, 耿令乾, 陈雷, 王家喜, 武建平. 基于交路接续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05):172-177+194. [48] 陈雷, 林柏梁,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考虑碳排放的公铁两网之间货流转移[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5(05):1002-1007. [49] 陈雷, 林柏梁,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铁路网最大货运发送量和流量分配综合优化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 15(04):45-50. [50] 王龙, 马建军, 林柏梁, 李建, 张锦, 倪少权. 全路空车动态调配及路网分界口排空流量测算方法[J]. 铁道学报, 2015, 37(06):1-9. [51] 陈雷, 林柏梁,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基于碳减排政策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选择优化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03):70-75. [52] 田亚明, 林柏梁. 既有线运能释放及机车交路延长条件下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的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2015, 36(01):119-125. [53] 王龙, 马建军, 林柏梁, 陈雷, 温旭红. 铁路网重空车流径路整体优化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4, 38(06):12-18. [54] 李建,林柏梁,彭辉, 倪少权, 王龙. 车辆改编隐性成本对编组计划优化的影响[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7(06):85-90. [55] 陈雷, 林柏梁,张锦, 王龙, 李建. 考虑库存费用的电厂煤炭铁路配送方案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13, 35(11):7-13. [56] 王龙, 马建军, 林柏梁, 倪少权, 吕红霞. 装车地直达和技术直达及区段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3, 13(05):127-133+144. [57] 温旭红, 林柏梁, 王龙, 陈雷, 纪丽君. 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理论的铁路车流分配及径路优化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7(03):117-121. [58] Boliang LIN, Zhimei WANG, Lijun JI, Yaming TIAN, Guoqing ZHOU. Optimizing the freight train connection service network of a large-scale rail syste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2, 46(5):649-667. [59] 王志美, 林柏梁, 杨富社. 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下的支路通行能力仿真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02):127-133. [60] 王志美, 林柏梁, 陈雷, 王龙, 温旭红, 李建. 多点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12, 33(06):108-114. [61] 李莎, 虞楠, 林柏梁, 田亚明. 编组站布局规划与铁路车流组织联合优化双层规划模型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 34(10):45-51. [62] 程维生, 林柏梁. 全路主要编组站改编负荷变化特征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 34(03):61-64. [63] 林柏梁, 田亚明, 王志美. 基于最远站法则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双层规划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05):108-113. [64] 田亚明, 林柏梁, 纪丽君. 基于多商品流和虚拟弧的铁路车流分配点-弧、弧-路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11, 33(04):7-12. [65] Ruijun GUO, Boliang LIN. Gap acceptance at priority-controlled intersections[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1, 137(4):269-276. [66] 纪丽君, 林柏梁, 乔国会, 王金宝. 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的铁路网车流分配和径路优化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03):107-110. [67] 田亚明, 林柏梁. 判定技术直达去向合理性的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02):116-120. [68] 田亚明, 林柏梁, 王志美. 考虑始发直达比重的编组站改编能力优化模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 11(03):65-70. [69] 王志美, 林柏梁, 刘希元. 牵引定数不统一的港口后方腹地车流组织优化[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1, 35(03):62-67. [70] 田亚明, 林柏梁. 中国铁路货运网编组站布局特性[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1, 35(03):46-52. [71] 林柏梁, 纪丰民, 温旭红, 常珊. 靶点的辐射分布特征及靶蛋白识别研究[EB/OL].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03-16]. 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103-679. [72] 林柏梁, 纪丰民, 喻浴飞, 常珊. H1N1病毒HA蛋白与抗体相互作用分析[EB/OL].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04-02]. 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104-58. [73] Boliang LIN, Junwei LI, Lijun JI, Yongchang HUANG. A statistical theory to aggregation in one-dimensional freeway traffic[J].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 2010, 141:1104-1115. [74] 郭瑞军, 林柏梁. 环形交叉口交织区车流运行特性的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0, 10(03):29-34. [75] 林柏梁, 田亚明, 李沛恒, 王志美, 纪丽君. 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车流量下限标准判断系统设计[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0, 19(06):22-24. [76] Junwei LI, Boliang LIN, Zhihui SUN, Xuefei GENG. An estimation model of time-varying origin-destination flows in expressway corridors based 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7):2069-2078. [77] 纪丽君, 林柏梁, 乔国会, 田亚明. 战略装车点多点选址模型及算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9, 33(06):31-35. [78] 邵琳, 林柏梁.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 铁道学报, 2009, 31(05):84-89. [79] 纪丽君, 林柏梁, 王志美. 基于物流成本的装车地车流组织优化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9, 31(02):1-6. [80] Boliang LIN, Junwei LI, Yongchang HUANG. Train aggregation in a railway subsystem by Markov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08, 19(03):485-493. [81] 纪丽君, 林柏梁. 战略装车点选址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8, (05):8-11. [82] 林柏梁, 乔国会. 基于线路能力约束下的铁路空车调配迭代算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08, (01):93-96. [83] 范振平, 梁栋, 林柏梁, 马骁. 技术计划车种代用的重空车辆调配综合优化研究[J]. 铁道学报, 2007, (06):7-11. [84] 范振平,梁栋,林柏梁, 马骁. 车种代用情况下的空车调配模型的改进[J]. 中国铁道科学, 2007, (06):109-112. [85] 曹学明, 林柏梁. 基于滞留费用的空车调配优化方法[J]. 铁道学报, 2007, (04):18-22. [86] 严贺祥, 林柏梁, 梁栋. 铁路网多项目多阶段投资规划模型[J]. 铁道学报, 2007, (03):19-24. [87] 梁栋, 林柏梁. 铁路空车调配的多阶段策略优化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7, (01):1-6. [88] 曹学明, 林柏梁, 刘晗, 严贺祥. 基地直达车流组织优化[J]. 铁道学报, 2007, (01):16-20. [89] 严贺祥, 林柏梁, 郑晋荣, 张运河.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编组站的择优比对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01):124-131. [90] 梁栋, 林柏梁. 铁路运输动态车流组织的策略优化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1):77-84+106. [91] 花伟, 林柏梁. 基于可变情报板发布车流诱导信息的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04):34-36. [92] 曹学明, 林柏梁, 严贺祥. 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J]. 铁道学报, 2006, (04):6-11. [93] 张运河, 林柏梁, 梁栋, 高红艳. 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J]. 铁道学报, 2006, (04):22-26. [94] 梁栋, 林柏梁. 技术站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理论及模型研究[J]. 铁道学报, 2006, (03):1-5. [95] 严贺祥, 林柏梁,高红艳, 梁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编组站分类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 (06):105-107. [96] 梁栋, 林柏梁, 严贺祥, 李俊卫. 车种代用情况下的铁路空车调配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 (04):1-5. [97] 花伟, 林柏梁. 考虑行车状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 物理学报, 2005, (06):2595-2599. [98] 果鹏文, 褚江, 林柏梁. 用振荡法解大规模路网上的空车调配问题[J]. 中国铁道科学, 2002, (04):113-119. [99] 花伟, 林柏梁. 具有反馈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统计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4, (06):66-69. [100] 高德辉, 林柏梁, 张超. 青藏铁路格拉段货物列车开行方案[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3, (02):52-53. [101] 林柏梁, 徐忠义, 黄民, 果鹏文. 路网发展规划模型[J]. 铁道学报, 2002, (02):1-6. [102] 林柏梁, 徐忠义, 黄民, 纪嘉伦, 果鹏文. 编组站布局规划模型[J]. 铁道学报, 2002, (03):5-8. [103] Boliang LIN. A tree-type car route guidance models for ITS[J],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 2002, 620-625. [104] 纪嘉伦, 林柏梁, 李福志, 果鹏文. 用重心优化方法求解铁路网上空车调配问题[J]. 铁道学报, 2001, (03):109-113. [105] 果鹏文, 林柏梁, 余洋. 大规模路网上空车调配的区段中心优化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01, (02):125-131. [106] 李鹏, 吴小强, 林柏梁.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载与非重载去向开行方案比较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00, (03):40-45. [107] 林柏梁. 机车长交路条件下的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无调作业参数模型[J]. 铁道学报, 1999, (06):6-9. [108] 林柏梁, 杨富社, 李鹏. 基于出行费用最小化的公交网络优化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1999, (01):81-85. [109] 林柏梁, 胡安洲. 重空车流运行组织的协同优化理论及模型[J]. 铁道学报, 1998, (05):10-15. [110] 林柏梁, 陈竹生. 路网编组站间重载列车去向优化分布模型[J]. 铁道学报, 1998, (02):21-26. [111] 林柏梁, 胡安洲. 大规模铁路网上点、线运输能力协调利用的模糊整数规划方法[J]. 铁道学报, 1997, (04):10-16. [112] 林柏梁, 朱松年, 陈竹生, 彭辉. 路网上车流径路优化的0-1规划模型及其合理径路集生成算法[J]. 铁道学报, 1997, (01):9-14. [113] 林柏梁. 具有非线性改编费用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J]. 铁道学报, 1996, (S1):37-42. [114] 林柏梁. 直达与区段列车编组计划及车流径路的整体优化方法[J]. 铁道学报, 1996, (05):5-12. [115] 林柏梁, 朱松年. 路网上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整体优化[J]. 铁道学报, 1996, (01):1-7. [116] 林柏梁, 朱松年, 史德耀, 何世伟.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模型[J]. 中国铁道科学, 1995, (02):108-114. [117] 林柏梁, 朱松年. 优化编组计划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及模拟退火算法[J]. 铁道学报, 1994, (02):61-66. [118] 林柏梁, 熊天文, 朱志国. 给定调车线数量条件下的列车编组方案优化[J]. 中国铁道科学, 1993, (04):23-31. [119] 林柏梁. 0—1规划的一维搜索[J]. 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4):67-76. 专著/译著 林柏梁 著. 高速铁路动车组错峰运用优化理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11 林柏梁 著. 铁路车流理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2-12 张秀媛, 刘剑峰, 陈庚, 林柏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分析[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1 杨浩, 林柏梁, 纪嘉伦, 韩学雷, 张超, 何世伟, 孙晚华.铁路运输组织学[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08 专利 软件著作权 1. 林柏梁, 沈姚铭. 动车组高级修能力均衡协调辅助决策日均里程测算软件V1.0(2022SR0423194) 2. 林柏梁, 李兴奎, 张泽锡, 赵伊楠. 大宗阶梯直达开行方案辅助设计原型系统V1.0(2020SRBJ0623) 3. 林柏梁, 李兴奎, 张泽锡, 赵伊楠. 非班列吸引区高附加值货物留轴运输组织模式决策系统V1.0(2020SRBJ0222) 4. 林柏梁, 张泽锡, 李兴奎. 大宗货运点到点直达产品辅助设计原型系统V1.0(2020SRBJ0221) 5. 林柏梁, 武建平, 刘思琦, 赵伊楠, 刘俊潇, 段井松, 李兴奎, 卢巍. 区域铁路网修建捷径通道分流损益评价系统V1.0(2019SRBJ0574) 6. 林柏梁, 武建平, 刘思琦, 赵伊楠, 段井松, 刘俊潇, 李兴奎, 卢巍. 基于0-1背包模型的半孔区域路网分流损益评价系统V1.0(2019SRBJ0121) 7. 林柏梁, 武建平, 刘思琦, 赵伊楠, 段井松, 李兴奎, 刘俊潇,卢巍. 单孔区域铁路网流量调整系统V1.0(2019SRBJ0120) 8. 林柏梁,武建平, 刘思琦, 王家喜, 刘畅. 铁路列流调整系统V1.0(2016SRBJ0392) 9. 林柏梁, 陈雷, 李建, 温旭红. 低碳运输下公铁两网之间货流转移方案优化设计系统V1.0(2016SRBJ0252) 10. 林柏梁, 王龙. 铁路网瓶颈区段车流动态推算系统V1.0(2014SRBJ0823) 11. 林柏梁, 王龙, 李建, 陈雷, 温旭红. 铁路空车动态调配优化系统V1.0(2014SRBJ0240) 12. 林柏梁,陈雷, 李建, 王龙, 温旭红.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动车所日常检修周计划优化编排系统V1.0(2014SRBJ0200) 13. 林柏梁,李建, 王龙, 陈雷, 温旭红, 王家喜, 刘畅. 动车组一级修调车作业计划优化调整系统V1.0(2013SRBJ0833) 14. 林柏梁, 王鹏, 田亚明, 王志美, 纪丽君.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表格计算法逐步寻优系统V1.0(2011SRBJ4799) 15. 林柏梁, 王龙, 王志美, 陈雷. 跨局列车编组计划调整网络审批系统V1.0(2011SRBJ4801) 16. 林柏梁, 田亚明, 王志美, 纪丽君, 陈雷.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路网重车流提报统计系统V1.0(2011SRBJ4800) 17. 林柏梁. 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车流量下限标准判断系统V1.0(2009SRBJ6739) 18. 林柏梁. 中国铁路网分界口列流图生成系统(2009SRBJ6761) 19. 林柏梁. 车流去向范围站名集打印系统V1.0(2006SRBJ2247) 获奖与荣誉 1.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成就奖(2015) 2.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2) 1.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运能释放后区际通道与集疏运系统能力优化配置研究”,第三获奖人(2018) 2.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动车组高级修错峰维修计划研究”,第二获奖人(2017) 3.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既有繁忙干线铁路货运组织及集疏运技术的研究”,第二获奖人(2014) 4.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型港口后方辐射区域始发直达和空车运输组织技术研究”,第二获奖人(2014) 5.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自备铁路车辆经国家铁路过轨运输管理办法及运输组织优化”,第五获奖人(2014) 6.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铁路网配流与负荷图谱形成技术及应用”,第一获奖人(2014) 7.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动车组检修计划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第一获奖人(2013) 8.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铁路网货流分析与网络配流系统”,第二获奖人(2012) 9.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编组计划大编组站作业分工和中远程直达的联合优化技术”,第一获奖人(2011) 1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铁路运输集结成本与压缩物流中转时间的联合优化技术” ,第一获奖人(2011) 11. 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国家铁路网列车直达与车流中转组合优化关键技术” 第一获奖人(2011) 12.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可视化的铁路网货流图、车流图、列流图和编组站负荷分布图研究”,第一获奖人(2009) 13.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太原铁路局列车编组计划图形化管理信息系统”,第二获奖人(2009) 14.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路局列车编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第一获奖人(2008) 15. 济南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济南局内列车编组计划计算机编制系统”,第一获奖人(2000) 16. 铁道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模拟退火理论在优化编制编组计划中应用的研究”,第一获奖人(1999) 社会兼职 国际交通运输领域著名刊物《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及国内铁路公路运输领域重要刊物审稿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博士点基金函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网评专家库成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林柏梁”,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2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利民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利民”文章。 贾利民 博士、研究员、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3824电子邮件: lmjia@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1110室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 年月学校专业学位 1984.7上海铁道学院铁道信号工学学士 1987.7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工学硕士 1991.10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工学博士 2004.6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经理人工商管理EMBA 工作经历: 1991年10月~1992年10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10月~1994年10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4年10月~1995年07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7月~2000年8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智能系统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8月~2001年3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付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3月~2003年9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2004年6月,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2004年6月,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4月~2004年10月, 铁道部铁道科技研发中心信息技术部,主任 2002年4月~2004年10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2003年9月~2004年10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今,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今, 北京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3月~今,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2013年~今, 国家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2012年~今,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交通控制与安全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测控工程 招生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 科研项目 承担主要科研任务情况 项目名称立项编号经费(万元)起止年月项目性质及来源担任角色(主持/参与) 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2008BAG11B003000(国拨)2008.09- 2010.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 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2009BAG12A104980(国拨)2009.01- 2011.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持 交通状态获取的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优化与融合2006AA11Z231862006.11- 2008.12国家863计划主持 面向列车群的一类智能混杂系统建模及分析理论的研究60674001262007.01- 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北京市区域交通状况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无1812007.08- 2008.05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主持 CRH5型高速动车组故障数据分析研究无982013.06- 2014.06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主持 CRH2型高速动车组故障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无942012.01- 2012.12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主持 CRH3型高速动车组故障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无482011.02- 2011.12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主持 Railway Asset Condition Analysis &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for Emergency ResponsesJSA20100200133.62010.02- 2010.12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主持 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2011AA1105008000(国拨)2011.01- 2013.12国家863计划项目责任专家 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2011BAG01B022000(国拨)2011.01- 2013.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责任专家 交通安全信息集成、分析及平台构建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2009BAG13A011891(国拨)2009.01- 2011.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责任专家 城轨交通轨道安全状态移动检测系统研制2011BAG01B04270(国拨)2011.01- 2013.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 高速铁路移动试验平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2009BAG11B02235(国拨)2009.08- 2012.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2007BAA12B07100(国拨)2008.04- 201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 青藏铁路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研究2006BAC07B0315(国拨)2006.12- 2008.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 交通状态综合感知传感网络构建及管理技术2012AA11240176(国拨)2012.03- 2014.12国家863计划参与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监测检测状态接入网技术2011AA11A102320.1(国拨)2011.12- 2014.12国家863计划参与 分布式交通系统信息互操作技术--开放式互操作模型及平台构建技术2007AA11Z22628(国拨)2008.06- 2009.12国家863计划参与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关键装备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与验证2007AA11Z247170(国拨)2008.01- 2010.03国家863计划参与 基于位置信息的交通出行行为分析方法的研究61104164242012.01- 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模糊随机混合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61074151342011.01- 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监控信息智能集成模型及理论的研究60674002242007.01- 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高速列车群运行安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研究NCET-08-0719502009.06- 2011.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参与 智能铁路发展战略及关键 技术研究2010X008152010.09- 2011.12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参与 安全技术应用研究——数字化预案的大型客站联控应急救援技术研究2009X007-A602009.05- 2010.12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参与 信息应用相关技术研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铁路现有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智能化分析的研究2009X012-J502009.05- 2010.12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参与 具体项目详细列表如下: 基本科研业务费:城轨列车车门系统的故障解耦及隐患挖掘技术,2014-01-01--2014-12-31,3.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佳讯飞鸿2,2013-04-07--2013-12-31,1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在途监测与诊断信息的安全性评估与动态提取及大容量存储与传输技术研究,2011-06-01--2013-12-31,33.33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山东神戎2,2013-04-08--2013-12-3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矿山应急预案管理及救援决策系统研究与开发,2012-08-08--2013-12-31,42.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浙江宇视,2013-04-25--2013-12-31,5.0万元,参加 国家软科学计划:科技促进节能减排机制与政策研究,2013-01-01--2013-12-31,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和普威视,2013-04-07--2013-12-3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赛克瑞斯,2013-03-28--2013-12-20,3.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世纪瑞尔 ,2013-03-20--2013-12-3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世纪东方2,2013-04-12--2013-12-31,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运行系统能源效率评估模型研究,2012-12-18--2013-12-18,6.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鲸鲨2,2013-03-28--2013-12-20,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松下安防摄像机高铁行业测试项目,2013-03-18--2013-04-30,2.5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1-1 ,2012-02-01--2013-12-31,1530.25万元,参加 博士点基金:基于安全域估计的轨道交通列车关键设备在线安全评估方法研究,2013-01-01--2015-12-31,12.0万元,参加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城市轨道列车安全检测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2012-12-31--2015-12-31,28.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基础设施监测检测状态接入网技术-1,2011-12-18--2014-12-18,320.1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辽宁奇辉2,2012-07-01--2012-12-30,2.5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中软,2012-07-15--2012-10-15,5.0万元,参加 其它部市:城市交通运行服务水平评价,2012-04-28--2012-12-31,7.9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CRH2型动车组故障数据处理分析研究,2012-01-01--2012-12-01,94.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易程,2012-07-10--2012-12-3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青藏铁路地理信息联动查询系统,2012-05-03--2012-12-31,2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 --国铁华晨,2012-06-05--2012-09-05,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世纪东方,2012-05-22--2012-08-21,1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综合感知传感网络构建及管理技术,2012-03-01--2014-12-31,76.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山东神戎,2012-05-30--2012-11-30,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智能交通,2012-04-16--2012-07-15,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 --鲸鲨软件,2012-06-04--2012-09-03,5.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7,2010-10-11--2013-09-30,5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5,2011-01-01--2013-12-31,10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4,2011-05-01--2013-12-01,12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3,2012-02-01--2013-09-30,3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城轨列车传感网接入节点、复合节点与测试评估平台,2011-06-06--2013-12-31,412.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佳讯飞鸿,2012-05-23--2012-08-30,10.0万元,参加 其它部市: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应用顶层框架设计研究,2012-04-02--2012-06-20,2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中兴力维,2012-05-18--2012-08-17,1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走行系鲁棒检测、滤波和网络化在途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制,2011-06-01--2013-12-31,182.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辽宁奇辉,2012-03-25--2012-04-30,5.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无线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流信息综合获取方法研究,2012-03-01--2013-03-31,3.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河南辉煌,2012-02-15--2013-02-28,10.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双百”人才计划D类,2010-06-01--2013-05-31,4.5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中关村开放实验室,2012-02-24--2012-12-31,3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动力系隐患挖掘与评估技术研究,2011-01-01--2013-12-31,20.3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列车走行部件监测技术研究,2011-01-01--2013-12-31,1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城轨列车走行系缺陷地面监测与诊断系统,2011-01-01--2013-12-31,3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安防和乘客异动在途监测系统研制,2011-01-01--2013-12-31,1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隐患挖掘与评估预警系统研制,2011-01-01--2013-12-31,1063.7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城轨列车系统综合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研制,2011-09-01--2013-12-31,182.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青藏铁路应急预案的一体化数字管理系统,2011-06-01--2012-12-31,16.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测试,2011-11-25--2011-12-31,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线踏勘调查分析服务,2011-09-29--2011-12-31,3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运力运量情况调查分析服务,2011-09-29--2011-12-31,4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乘客行为属性调查分析服务,2011-09-29--2011-12-31,46.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重点车站客运组织(限流)调查分析服务,2011-09-29--2011-12-31,49.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互联互通技术咨询,2011-12-09--2012-12-31,1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运营管理相关技术研究-城市地铁运营管理应急组织研究-2,2011-06-01--2012-12-31,5.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理论及技术,2011-12-09--2013-01-31,21.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状态检测与在途预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2011-09-01--2012-12-31,21.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规交通轨道安全状态移动检测系统研制,2011-01-01--2013-12-31,27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青藏视频互联互通视频代理设备采购合同,2011-11-23--2014-11-22,65.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位置信息的交通出行行为分析方法的研究,2012-01-01--2014-12-31,24.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CRH3型动车组故障数据处理分析研究,2011-02-25--2011-12-24,48.0万元,主持 基本科研业务费:城轨交通路网运营安全综合评估的复杂系统方法,2011-07-01--2012-07-01,1.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智能铁路发展战略及关键技术研究,2010-09-06--2011-12-31,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三期工程科学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系统110个路口仿真方案设计与技术服务 ,2011-05-09--2012-04-30,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京尚公路施工过程信息远程协同管理与综合展现平台开发与应用,2011-06-25--2016-06-30,478.9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浅埋软土地层大直径泥水盾构综合施工技术研究,2010-10-01--2012-12-31,66.8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青藏铁路格拉段视频监控系统扩容工程(甲供)物资设备,2011-03-02--2012-03-01,200.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高速铁路开行方案车流网生成与动态演化理论与应用,2011-04-01--2011-12-31,2.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2011-04-01--2012-12-31,2.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发展市场应用需求分析和预测,2011-01-01--2011-12-31,100.0万元,参加 北京市科委:基于承载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应用的通信网络研究,2010-08-01--2011-07-01,25.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试验平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2009-08-01--2012-07-31,235.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系统安全行为机理及安全保障基础理论研究,2011-01-01--2012-12-31,40.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系统故障诊断和失效预测基础理论研究,2011-01-01--2012-12-31,15.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列车安全状态检测的车载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2011-01-01--2012-12-31,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矿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研发,2010-12-02--2013-08-31,42.0万元,参加 北京市科委:城市路网交通负荷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2010-08-01--2010-11-01,90.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模糊随机混合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2011-01-01--2013-12-31,3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技术服务,2010-09-26--2010-12-31,4.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10-06-10--2010-12-3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出租行业运营数据采集分析和安全监管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2010-06-12--2010-12-31,20.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问题研究,2010-06-20--2011-12-31,80.5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运输组织保障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任务1),2008-09-01--2010-12-31,514.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大断面土质隧道变形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关键技术研究,2010-03-05--2011-06-01,13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风险防范与评估技术,2010-01-01--2010-12-31,28.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IBM联合研究协议,2010-02-12--2010-12-31,33.6万元,主持 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多交通参数估计的传感器布局优化问题研究,2009-12-01--2011-12-01,2.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10-03-31--2010-12-31,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10-03-16--2010-12-3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基于WebGIS的大桥健康状态自动监测系统研究,2010-04-26--2010-12-31,40.8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10-02-05--2013-12-31,30.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轨道交通安全状态检测的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01-01--2010-12-31,2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 -1,2009-01-01--2011-12-31,1280.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6,2009-01-01--2011-12-31,10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技术服务,2010-01-19--2010-12-31,8.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基于高精度GPS/GIS三维信息的检测数据动态可视化展现及全息展示技术研究,2009-09-01--2011-12-31,15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检测数据相关分析研究,2009-09-01--2011-12-31,10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10-01-14--2010-02-28,30.0万元,参加 其它部市: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2009-12-11--2011-05-01,3.0万元,参加 其它:100%低地板轻轨车牵引传动系统研究,2009-10-10--2010-07-10,3.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09-11-30--2009-12-31,22.5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09-11-30--2009-12-31,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09-11-10--2009-12-31,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09-11-09--2009-12-3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测试,2009-11-02--2009-12-31,12.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安全技术应用研究——数字化预案的大型客站联控应急救援技术研究,2009-05-27--2010-12-31,6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信息应用相关技术研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铁路现有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智能化分析的研究,2009-05-27--2010-12-31,50.0万元,参加 北京市教委:基于GIS/GPS城市交通指挥调度系统,2009-01-01--2009-12-31,2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2009-08-05--2009-12-31,120.0万元,参加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高速列车群运行安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研究,2009-06-17--2011-12-31,5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应急管理及突发事件统计分析体系研究,2009-06-01--2010-12-31,14.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载检测数据关联分析及在途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9-04-01--2012-03-31,60.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设计与列车群运行建模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60.0万元,参加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复杂系统的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分析理论,2009-04-01--2012-03-31,8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验证试验,2008-11-01--2009-06-30,1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应急预案管理研究,2008-01-01--2009-12-30,17.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新型直流电机运输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2008-09-01--2010-12-30,2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京泸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技术体系的研究,2008-01-01--2010-12-30,10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基金:铁路运输安全工程,2007-12-01--2009-06-30,1.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程潮铁矿安全生产事故管理预警体系研究,2008-04-01--2012-04-30,29.8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关键装备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与验证,2008-01-05--2010-03-30,17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分布式交通系统信息互操作技术--开放式互操作模型及平台构建技术,2008-06-01--2009-12-30,28.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广州地铁地理信息系统(GIS)项目,2008-05-13--2008-12-31,4.0万元,主持 其它部市: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应急指挥系统,2008-03-01--2009-03-31,20.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牵引传动系统状态参数监测系统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2008-04-01--2010-10-31,3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2008-04-01--2010-10-31,10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区域交通状况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2007-08-30--2008-05-30,181.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长大深埋隧道岩爆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2008-01-01--2008-12-31,29.5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2006-10-01--2008-03-30,2.0万元,主持 铁道部业务局: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的研究,2008-03-01--2009-12-30,5.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青藏铁路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研究,2006-12-01--2008-12-30,1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青藏铁路应急救援体系及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2006-06-07--2007-12-31,40.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突发事件下车辆监控信息综合应用与实时交通信息应用,2007-09-28--2008-12-30,4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编制,2006-10-20--2007-06-30,5.0万元,主持 教育部“创新团队”:列车运行组织及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007-01-01--2009-12-31,150.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北京奥运车辆监控调度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研究,2006-10-31--2007-12-31,2.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交通状态获取的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优化与融合,2006-11-01--2008-12-01,58.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面向列车群的一类智能混杂系统建模及分析理论的研究,2007-01-01--2009-12-31,26.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规划与实施方案,2005-07-01--2005-12-3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青藏铁路线路视频监视系统监控中心项目设备采购,2006-11-01--2006-12-15,41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青藏铁路物资设备采购,2006-02-10--2009-03-15,37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青藏铁路物资设备采购,2006-02-20--2009-03-31,42.2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集中调度优化理论与技术研究--子项目,2006-01-01--2007-12-31,3.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张石高速公路化稍营至蔚县(张保界)隧道群第三方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分析及系统开发研究,2006-04-15--2008-06-30,52.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2006-01-01--2006-12-31,28.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2006-01-01--2007-12-31,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青藏铁路信息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2005-12-01--2006-05-31,280.0万元,主持 其它部市:面向奥运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一体化智能移动终端研制--2,2005-09-01--2006-03-31,4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程潮铁矿采矿指标优化综合研究,2005-07-01--2006-12-31,19.5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原型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2002-06-01--2004-12-31,10.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与关键技术的研究,2004-01-01--2007-12-01,20.0万元,主持 校科技基金: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共用信息共享平台体系框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2005-04-01--2007-04-01,2.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京沪高速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2005-01-01--2005-06-30,40.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铁一院信息化平台应用及安全等综合解决方案的研究,2004-06-01--2004-11-01,32.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铁一院信息化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2004-06-01--2004-11-01,25.0万元,主持 教学工作 论文/期刊 期 刊-> 孙晓亮,贾利民,董宏辉,秦勇,郭敏.Urban expressway traffic state forecasting based on multimode maximum entropy model[J]。中国科学,2010-12,53(10),2806:2808 期 刊-> 王洋,徐杰,贾利民,郭建媛,康亚舒.Research on Emergency Plan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Speed Railway[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05,706(708),2099:2102 期 刊-> 魏秀琨,郭昆,贾利民,刘光武,袁敏政.Fault Isolation of Light Rai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D-S Evidence Theory and Improvement Application Case[J]。Journal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2013-11,2013(5),245:253 期 刊-> 谢征宇,贾利民,秦勇,王力,于革.铁路客运枢纽视频监控采集点布设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7,44(vol.44 (Suppl.2) ),254:257 期 刊-> 谢征宇,贾利民,秦勇,王力.Background Modeling of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High-speed Railway Transport Hub Video Surveillance[J]。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3-05,8(9),44:52 期 刊-> 康亚舒,徐杰,贾利民,郭建媛,张新.Review and Perspective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About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s for UMT Station[J]。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3-11, 254( 254),771:778 期 刊-> 王莉,秦勇,徐杰,豆飞,贾利民.中国铁路车流网拓扑性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s1(32),84:88 期 刊-> 王莉,秦勇,徐杰,贾利民.Tube-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2012-12,s2(21),151:158 期 刊-> 王艳辉,肖雪梅,贾利民.互操作信任的模糊变权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06,49(6),1235:1242 期 刊-> 张媛,秦勇,邢宗义,贾利民,程晓卿.Roller bearing safety region estimation and stat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LMD–PCA–LSSVM[J]。Measurement,2013-04,3(46),1315:1324 期 刊-> 张媛,秦勇,贾利民.基于危险点分布比率SVM分类的轨道不平顺峰值安全域估计[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3(11),4533:4541 期 刊-> 张媛,秦勇,邢宗义,贾利民,陈波.基于EMD-PCA-LSSVM方法的滚动轴承安全域估计和状态辨识[J]。高技术通讯,2013-05,23(5),525:532 期 刊-> 张媛,秦勇,邢宗义,贾利民,陈波. 基于LMD-PCA-LSSVM的滚动轴承安全域估计和状态辨识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3-10,32(20),172:178 期 刊-> 张媛,秦勇,邢宗义,贾利民,程晓卿.Safety region estimation and state identification of rolling bearing based on statistical feature extraction[J]。Shock and Vibration,2013-04,20(5),833:846 期 刊-> 魏强,魏秀琨,贾利民.FBG传感器在铁路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铁路,2013-09,2013(9),96:99 期 刊-> 王莉,秦勇,徐杰,贾利民.A Fuzzy Optimization Model for High-Speed Railway[J]。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2012-12,827073(2012),1:22 期 刊-> 魏秀琨,贾利民,柳海.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of rai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based on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J]。Vehicle System Dynamics,2013-03,51(5),700:720 期 刊-> 魏秀琨,贾利民,刘丽华.Fault Diagnosis for High Order Systems Based on Model Decompos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2013-01,11(1),75:83 期 刊-> 王洋,贾利民,徐杰,郭建媛,康亚舒.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客流诱导系统设计[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10,第21卷(2012年第10期),55:58 期 刊-> 王艳辉,肖雪梅,贾利民,王博彬.高速列车群运营安全保障仿真模拟试验平台设计[J]。中国铁道科学,2012-01,32(6),134:140 期 刊-> 程晓卿,贾利民,秦勇,张颖.铁路应急管理研究[J]。铁道学报,2012-03,34(3),7:13 期 刊-> 董宏辉,孙智源,葛大伟,秦勇,贾利民.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铁路入侵物体目标识别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11-03,32(2),131:135 期 刊-> 董宏辉,李海舰,贾利民,徐东伟,史元超,秦勇.基于道路检测器的交通信息空间特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10,37(10),1500:1504 期 刊-> 董宏辉,孙晓亮,贾利民,秦勇.多模态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05,41(3),645:649 期 刊-> 王艳辉,孙倩,李静,贾利民,蔡国强.铁路货运车辆运行状态安全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J]。铁道学报,2011-04,Vol.33(2011·No.4),38:45 期 刊-> 蔡国强,贾利民,杨建伟.Improved Wavelet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pplicationin on fault Diagnosis of Railway Rolling Bearing[J]。JDCTA,2010-12,4(2), 期 刊-> 蔡国强,贾利民,杨建伟.Improved Wavelet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pplicationin on fault Diagnosis of Railway Rolling Bearing[J]。JDCTA,2010-12,4(2), 期 刊-> 董宏辉,贾利民,孙晓亮,李晨曦,秦勇.城市道路宏观路网交通状态评价方法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0-12,29(4), 期 刊-> 董宏辉,葛大伟,秦勇,贾利民.基于智能视频分析的铁路入侵检测技术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12,31(2), 期 刊-> 董宏辉,贾利民,孙晓亮,李晨曦,秦勇,郭敏.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预测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2,10(2), 期 刊-> 张和生,周卓楠,潘成,杨军,贾利民.交通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的微粒群优化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0-12,31(9), 期 刊-> 王卓,贾利民,秦勇.铁路行车事故预测分析方法分析与比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2,19(8), 期 刊-> 王卓,贾利民,秦勇.城市轨道交通危险因素分析与评价[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12,31(5), 期 刊-> 王卓,贾利民,秦勇.Study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heory for a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J]。Journal of rail and rapid transit,2009-12,223(1), 期 刊-> 叶华,张和生,郑巨明,贾利民,王强.面向交通状态获取的嵌入式TCP通信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9-12,30(4), 期 刊-> 揭志熹,张和生,贾利民,梁玉庆.CAN总线技术在交通状态获取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2,17(10), 期 刊-> 张和生,曹迅恺,王金东,贾利民.牵引设备安全评估实验系统的感应电动机优化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9-12,24(2), 期 刊-> 韦洁,张和生,贾利民.面向状态监测的改进主元分析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23(7), 期 刊-> 王卓,贾利民,秦勇.RAILWAY PASSENGER TRAFFIC VOLUME PREDICTIO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J]。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12,21(1), 期 刊-> 徐杰,贾利民,秦勇,王艳辉,王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平台系统集成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7-12,29(3), 期 刊-> 蔡国强,贾利民.基于决策树的轨道交通安全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2007-12,17卷(11期), 期 刊-> 徐杰,贾利民,秦勇.铁路智能运输系统通用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铁道科学,2006-12,27(3), 期 刊-> 王卓,贾利民.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设计与优化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12,6(5), 期 刊-> 王卓,贾利民.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结构设计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6-12,27(2), 期 刊-> 程晓卿,孙全欣,贾利民.Decision Assistant System of the Preplan for Railway Accident Rescue Based on Case-Based Reasoning[J]。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tudies proceedings of ICTTS 2006,2006-12,论文集(论文集), 期 刊-> 王艳辉,贾利民,秦勇,王卓.基于B/S模式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J]。工矿自动化,2005-12,10(3), 会议论文-> 马慧茹,贾利民,张星臣,程晓卿.Study on Passenger Service Quality Gap Model and Management Selection Area in Rail Transit。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3,武汉,1:1,2013-03 会议论文-> 魏秀琨,郭英,贾利民,柳海.Fault Detection of Rai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CPCA。2013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Fault-Tolerant Systems,Nice,700:700,2013-10 会议论文-> 马慧茹,贾利民,张星臣.Passeng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Control in Rail Transit based on Gap Model 。2013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CCC,西安,8172:8172,2013-07 会议论文-> 魏秀琨,刘琰,孙衢,贾利民,汪煜婷.Rail Vehicle Ride Comfort Prediction Based on Bogie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25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贵阳,3810:3810,2013-04 会议论文-> 魏秀琨,郭昆,贾利民,柳海.Fault Isolation for Light Rai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25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贵阳,3532:3532,2013-04 会议论文-> 王洋,徐杰,贾利民,郭建媛,康亚舒.Investigation on Passenger Guidance System for URT under Emergency Conditions。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ICIS and IDCTA),韩国济州岛,449:449,2012-06 会议论文-> 豆飞,贾利民,徐杰,康亚舒.Research on Train Dispat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Passenger Flow during Holiday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ity of Modern Railway,南昌,767:767,2012-09 会议论文-> 田书广,王艳辉,贾利民,秦勇,祝凌曦.The Application of Tube Rail Integrated Pro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ope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anchang,China,213:213,2012-05 会议论文-> 黄雅坤,王艳辉,祝凌曦,贾利民,秦勇.Risk Assessment of TubeRail Operation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anchang,China,220:220,2012-05 会议论文-> 魏秀琨,贾利民,柳海.Data-Driven Fault Detection of Vertical Rai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UKAC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2012,Cardiff,589:589,2012-09 会议论文-> 魏秀琨,柳海,贾利民.Fault Detection of Urban Rai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Acceleration Measurements。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高雄,1129:1129,2012-07 会议论文-> 郭建媛,贾利民,徐杰,康亚舒.Schedule-Based Passenger Assignment for Emergency in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Modern Railway,南昌,816:816,2012-09 会议论文-> 郭建媛,贾利民,徐杰,秦勇.An Algorithm for Trip Planning with Constraint of Transfer Connection in Urban Mass Transit Network 。2012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 Engineering & Science,桂林,341:341,2012-10 会议论文-> 王艳辉,肖雪梅,贾利民,张晨琛.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of Safe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Railways 2011, Including 2011 Thomas B. Deen Distinguished Lecture ,Washington,49:49,2012-03 会议论文-> 王艳辉,肖雪梅,贾利民,秦勇.The Research on Searching Path Algorithm of Interoperable Recommendation Trust Based on MMAS。2010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ICCMS 2010),三亚,2010-12 会议论文-> 魏秀琨,蔡国强,秦勇,贾利民.Robust Fault Detection Dynamic Observer Design for LTI Systems。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徐州,江苏,2010-12 会议论文-> 蔡国强,李熙,贾利民,秦勇,周莉茗.Interconnecting Approach of Train Network in Marshalling。Interconnecting Approach of Train Network in Marshalling,三亚,2010-12 会议论文-> 王艳辉,肖雪梅,贾利民.Research on Interoperation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OBAC and Dynamic Trust Management。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Data Mining(SEDM 2010),成都,2010-12 会议论文-> 范会川,魏秀琨,贾利民,秦勇.Fault Detection of Railway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 Education,合肥,2010-12 会议论文-> 魏秀琨,秦勇,贾利民.Robust Fault Detection Observer for Discrete LTI Systems。the 29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北京,2010-12 会议论文-> 蔡国强,贾利民.Railway Rolling Bearing Faults Diagnosis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and Probabilistics Neural Network。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nt and Engineering,武汉,2010-12 会议论文-> 董宏辉,贾利民,江伟,秦勇.A Perceptual Experiment Analysis on Level of Service in the road traffi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09,中国 成都,2009-12 会议论文-> 董宏辉,贾利民,孙晓亮,秦勇,李晨曦.An Experiment Study on Level of Service for the Regional Road Traffic。2009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中国 天津,2009-12 会议论文-> 董宏辉,秦勇,贾利民.Chinese Prosodic Word Prediction Using the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2009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中国 天津,2009-12 会议论文-> 董宏辉,贾利民.Road Traffic State Prediction with a Maximum Entropy Method。2009 Fif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NC, IMS and IDC,韩国 首尔,2009-12 专著/译著 孟学雷,贾利民,秦勇,突发事件条件下的列车运行组织【M】。国内: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贾利民,魏秀琨,秦勇,姚德臣,梁瑜,轨道交通列车轴承与悬挂系统故障诊断【M】。国内: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贾利民,董宏辉,徐东伟,李海舰,孙晓亮,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感知、评价与服务【M】。国内: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Limin Jia,et al,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377, Proc.of EITRT2014,Electrical Traction【Proc】。国外:Springer,2015 Yong Qin,Limin Jia,et al,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378, Proc.of EITRT2014,Transportation【Proc】。国外:Springer,2015 Limin Jia,et al,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87, Proc.of EITRT2013,Vol.1【Proc】。国外:Springer,2014 Limin Jia,et al,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88, Proc.of EITRT2013,Vol.2【Proc】。国外:Springer,2014 贾利民,张遂征,袁宝军, 信息互操作系统理论与实现方法[M]。国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8 魏秀琨,秦勇,贾利民.鲁棒故障检测与故障估计理论及应用[M]。国内:科学出版社,2012-06 王艳辉,贾利民,秦勇,祝凌曦,孙倩.铁路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06 贾利民,王艳辉,程晓卿,陈兰华.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10 贾利民,王艳辉,祝凌曦,张晨琛,肖雪梅.信息系统互操作理论、技术与交通应用[M]。国内:科学出版社,2010-05 贾利民,王卓.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01 贾利民,张尊栋.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多模态结构动态性研究[M]。国内:科学出版社,2013 贾利民,程晓卿等.现代铁路应急管理[M]。国内:科学出版社,2011 Zhu Wang, Limin Jia,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ITS)【M】。国外: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 Ltd,2011 贾利民,秦勇等.铁路信息系统架构【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贾利民,蔡国强.铁路运输安全工程【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贾利民,王卓,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优化设计理论【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专利 获得授权专利情况 授权号类别(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发明人或设计人排序授权时间授权国别或组织 ZL200910079438.2发明贾利民(1)、董宏辉等2012.7中国 ZL201010239795.3发明贾利民(1),李海舰,董宏辉,李科峰,徐东伟,秦勇,孙晓亮2012.6中国 ZL200910235862.1发明秦勇,贾利民(2),江伟,董宏辉,刑宗义,高军伟,裴贺蕊,张新媛,李晨曦2012.1中国 ZL200810223538.3发明贾利民(1)、王艳辉、祝凌曦、吴玉兰、郭晓妮2012.1中国 ZL200910093253.7发明贾利民(1)、董宏辉、张烨、郭敏、李晓峰、承向军、王绍科、贺丽红2011.11中国 ZL200710120817.2发明贾利民(1);蔡国强;秦 勇;王艳辉;徐 杰;柴园园2011.8中国 ZL200910078177.2发明张和生、贾利民(2)、叶华、国斌、王强、郑巨明、揭志熹、董宏辉、邓文2011.5中国 ZL200810240264.9发明贾利民(1)、王莉、徐杰、秦勇、孟学雷、周韬、程晓卿、陈彩霞、孙彩红、谢正媛、胡风山2011.1中国 ZL200810246542.1发明贾利民(1)、蔡国强、秦勇、李熙、高军伟、杨晓明2011.1中国 ZL200910080436.5发明贾利民(1)、董宏辉、张和生、秦勇、李海舰2011.1中国 ZL200910077682.5发明张和生、贾利民(2)、董宏辉2010.11中国 ZL200710120818.7发明贾利民(1);蔡国强;秦 勇;王艳辉;张尊栋;柴园园2010.7中国 ZL200810115163.9发明刘志刚、贾利民(2)、卢西伟、赵明花、张钢、王磊、刁利军、沈茂盛、狄威、牟富强、李哲峰、林文立、梅樱、罗荣娅2010.7中国 ZL200810103934.2发明刘志刚、贾利民(2)、赵明花、卢西伟、沈茂盛、张钢、狄威、刁利军、牟富强、王磊、李哲峰、林文立、梅樱、罗荣娅2010.6中国 ZL200710120829.5发明贾利民(1)、蔡国强、秦 勇、王艳辉、张 烨、周慧娟2009.9中国 ZL200710119768.0发明贾利民(1)、秦 勇、蔡国强、李 熙2009.6中国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 1995年获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1995年被评为首批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2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2003年首批入选国家人事部“铁路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山西青年科学家奖和山西青年科技奖、2012年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013年获青海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社会兼职 1、全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交通运输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特聘专家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责任专家 4、国家科技部《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装备研制》总体专家组组长 5、“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6、“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7、“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 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总体专家组组长 9、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规划交通领域专家组副组长 10、国家技术预测交通领域专家组组长 11、《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评估交通领域专家组副组长 12、ITS China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常务理事 13、中国电工学会轨道交通电气技术专委会主任 14、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 15、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6、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7、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8、《Int. J. of Intel. Inf. Proc.》、《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模糊系统与数学》、《中国铁道科学》等期刊编委 19、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20、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21、国家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22、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3、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4、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ITS)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5、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 26、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27、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委员 28、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委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利民”,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1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姜锐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姜锐”文章。 姜锐 博士、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7375电子邮件: jiangrui@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1998/09 2003/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1994/09 1998/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 工作经历 2015/10 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2010/06 2015/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6/04 2010/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2003/07 2006/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师 2008/09 2009/09,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JSPS postdoc fellowship) 2008/06 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访问学者 2007/05 新西兰Massey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5/03 2006/04,德国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洪堡研究员(Humboldt research fellow) 2004/10 2005/02,德国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系统科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复杂交通系统建模与调控 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与集成 大数据与智能系统 招生专业 系统科学硕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系统科学博士 科研项目 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移动互联及自动驾驶环境下新型混合交通流的实验分析、仿真建模与管理优化, 2020/01 -2024/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综合灾害环境下人员与交通行为规律及仿真系统, 2017/06 - 2020/1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交通供需不确定条件下的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和复杂性分析, 2017/01 - 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交通流和相关复杂系统、2015/01-201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车辆排队和拥堵传播效应的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2014/01-201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步交通流的机理研究、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交通流相变特性的机理研究、2005-2007 973项目、大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应急策略分析、2012/01-2016/12、(子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交通流稳定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2013/01-2015/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排它过程的非平衡特性研究、2010/01-2011/12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交通流复杂动力学特性及相关交通管控策略研究、2007/01-2010/12 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混合交通流研究、2008/01-2010/12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基于三相交通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特性研究、2006/06-2008/12 参加: 973项目、2006CB705502、道路交通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2006/09-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交通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2006/01-2009/12 教学工作 论文/期刊 主要论文: Xiao Han; Yun Yu; Bin Jia; Zi-You Gao*; Rui Jiang*; H. Michael Zhang; Coordination Behavior in Mode Choice: Laboratory Study of Equilibrium Transformation and Selec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1, 30(10): 3635-3656 Rui Jiang*; Mao-Bin Hu; Qing-Song Wu; Wei-Guo Song ; Traffic Dynamics of Bicycle Flow: Experiment and Modeling, Transportation Science, 2017, 51: 998-1008 Junfang Tian, Bin Jia*, Shoufeng Ma, Chenqiang Zhu, Rui Jiang*, YaoXian Ding (2017)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 Dynamical 2D Speed-Gap Relation. Transportation Science 51, 807-822. Shi-Teng Zheng; Rui Jiang*; Jun-Fang Tian*; H.M. Zhang; Zhen-Hua Li; Lan-Da Gao; Bin Jia;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lightly congested flow,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1, 149: 1-19 Junfang Tian; Chenqiang Zhu; Danjue Chen; Rui Jiang*; Guanying Wang*; Ziyou Gao ; Car following behavioral stochasticity analysis and modeling: Perspective from wave travel tim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1, 143: 160-176 Ning Guo; Rui Jiang*; S.C. Wong*; Qing-Yi Hao; Shu-Qi Xue; Yao Xiao; Chao-Yun Wu;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s of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in mixed flow conditions in uni-and bidirectional flows on a shared pedestrian-cycle roa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0, 139:259-284 Qiumin Liu; Rui Jiang*; Ronghui Liu; Hui Zhao*; Ziyou Gao; Travel cost budget based user equilibrium in a bottleneck model with stochastic capac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0, 139: 1-37 Junfang Tian; H.M. Zhang*; Martin Treiber; Rui Jiang*; Zi-You Gao; Bin Jia ; On the role of speed adaptation and spacing indifference in traffic instability: Evidence from car-following experiments and its stochastic mod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9, 129: 334-350 Jin-Yong Chen; Rui Jiang*; Xin-Gang Li*; Mao-Bin Hu; Bin Jia; Zi-You Gao ; Morning commute problem with queue-length-dependent bottleneck capac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9, 121: 184-215 Junfang Tian; Rui Jiang*; Bin Jia; Ziyou Gao; Shoufeng Ma ; Empi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concave growth pattern of traffic oscilla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6, 93: 338-354 Junfang Tian, Guangyu Li∗, Martin Treiber, Rui Jiang∗, Ning Jia, Shoufeng Ma (2016)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simulat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phase transitions and concave growth pattern of oscillations in traffic flow.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Methodological 93, 560-575 Rui Jiang*, Mao-Bin Hu, H.M. Zhang, Zi-You Gao, Bin Jia, Qing-Song Wu (2015) On some experimental features of car-following behavior and how to model the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Methodological 80, 338-354 Rui Jiang, Qing-Song Wu* (2003). Study on propagation speed of small disturbance from a car-following approac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Methodological 37, 85-99 Rui Jiang, Qing-Song Wu*, Zuo-Jin Zhu (2002) A new continuum model for traffic flow and numerical tes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Methodological 36, 405-419 Xiong BK; Jiang R*; Li XP (2022) Managing merging from a CAV lane to a human-driven vehicle lane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human driv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42, 103775 Zheng ST; Jiang R*; Tian JF*; Li XP; Treiber M; Li ZH; Gao LD; Jia B (2022) Empi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growth pattern of traffic oscillations upstream of fixed bottleneck and model tes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40,103729 Guo N; Jiang R*; Wong SC*; Hao QY; Xue SQ; Hu MB (2021) Bicycle flow dynamics on wide roads: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25,103012 Cheng-Jie Jin, Rui Jiang*, S.C. Wong*, Siqi Xie, Dawei Li, Ning Guo, Wei Wang (2019). Observ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edestrian flows under high-density conditions based o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09, 137-154 Rui Jiang*; Cheng-Jie Jin; H.M. Zhang; Yong-Xian Huang; Jun-Fang Tian; Wei Wang; Mao-Bin Hu; Hao Wang; Bin Jia (2018) Experiment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raffic flow instabil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94: 83-98 Yong-Xian Huang, Rui Jiang*, HM Zhang, Mao-Bin Hu, Jun-Fang Tian, Bin Jia, Zi-You Gao (2018).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odeling of car-following behavior under high speed situ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97, 194-215 Ning Guo, Qing-Yi Hao, Rui Jiang*, Mao-Bin Hu, Bin Jia (2016) Uni- and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 in the view-limited condition: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71, 63-85 Rui Jiang, Jin-Yong Chen, Zhong-Jun Ding, Da-Cheng Ao, Mao-Bin Hu, Zi-You Gao, Bin Jia (2016) Network operation reliability in a Manhattan-like urban system with adaptive traffic ligh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69, 527-547 Cheng-Jie Jin, Wei Wang, Rui Jiang*, H.M. Zhang, Hao Wang, Mao-Bin Hu (2015)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hyper-congested traffic from empir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60, 324-338 Chen-Yang Yan, Rui Jiang*, Zi-You Gao, Hu Shao (2015) Effect of speed limits in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56, 94-119 Xiong BK; Jiang R* (2022) Speed Advice for Connected Vehicles at an Isolated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in a Mixed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Stochasticity of Human Driven Vehic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3, 11261-11272. Ling X; Hu MB*; Jiang R*; Wu QS (2010) Global dynamic routing for scale-free networks. Phyical Review E 81,016113 Jiang R; Wu QS*; Wang BH (2002)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simulating traf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on-ramp and main road. Phyical Review E 66, 036104 Rui Jiang, Qing-Song Wu*, Zuo-Jin Zhu (2001)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 for a car-following theory. Phyical Review E 64, 017101. full publication list: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P-8022-2015 专著/译著 李力,姜锐,贾斌,赵小梅,现代交通流理论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专利 姜锐; 黄永现; 一种用于抑制道路交通幽灵堵塞的方法, 2021-2-9, ZL2018 1 0869032.3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2003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 博士论文被评为2004年度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及2005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1年获安徽省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姜锐”,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1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纪寿文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纪寿文”文章。 纪寿文 博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51684091, 13910780769电子邮件: shwji@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8711B房间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纪寿文,山东招远人。1998~2001年原吉林工业大学博士,从事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 智能交通的车辆无人驾驶方向学习研究。2002~2004年清华大学博士后,从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战略研究。2004年-至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教,从事交通规划与管理、智能物流、供应链、信息化领域教学和研究。目前兼任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物流分会专家成员,交通部发改委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专家成员、商务部供应链示范工程专家成员、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办公室铁路国际联运专家、UNDP中国区专家,商务部对外援助物资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电子商务标准化委员会总体组专家。 工作经历 2002.4~2004.4, 清华大学 博士后 2004.5~2012.12,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任副所长 2013.1~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 物流工程系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招生专业 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电子商务硕士 科研项目 科研方向: 1、物流工程与管理(智慧物流与供应链) ——智慧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物流/供应链系统(区域、城市)规划; ——物流领域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无人堆场优化调度研究 ——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基于anylogic、flesim等软件) ——供应链实时监测、协同管理、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物流(供应链)金融技术、应用 2、交通规划与管理(物流方向、综合运输方向) ——多式联运:联运系统规划,联运装备、技术与政策研究 ——中欧班列:班列运营方案规划与设计 ——运输经济:机场、港口、铁路区域经济效益分析 3、交通规划与管理(智慧交通方向) ——智慧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智能交通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大数据分析技术 ——车辆无人驾驶视觉导航与自主控制研究 4、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 ——电子商务与物流集成模式与技术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 ——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 博士生培养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物流方向、综合运输方向、智能交通方向) 研究方向:智能物流、智能交通、多式联运、供应链的规划、管理、优化、数据科学技术 招生对象: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工程博士、科研博士 招生人数:每年1-2名 硕士生培养 学硕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综合运输、智能交通、物流与供应链、多式联运等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电商物流集成、电商规划设计等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物流管理、人工智能与控制、管理科学方向) 招生人数:每年本人招收4名,课题组招收8-10名。招生时先报名者先确认招收资格。 培养模式:结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研一以上课为主,研二以科研、毕业大论文、小论文为主,研三以实习和找工作为主。 毕业去向:央企、国企、外企、研究机构、公务员、出国 专硕招生专业: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智慧物流,物流运筹与优化,物流园区规划、企业物流规划等方向) ——交通运输专业(智能交通、轨道交通、民航交通等方向) 招生对象:夏令营学生、保研学生、考研学生。本科专业不限,学校不限。欢迎跨专业学生 招生人数:每年本人招收4名,课题组招收8-10名。招生时先报名者先确认招收资格。 培养模式:结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研一以上课为主,研二以科研、毕业大论文为主,研三以实习和找工作为主。 毕业去向:央企、国企、外企、研究机构、公务员、出国 典型科研项目: 1. 1999年参与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TS)体系框架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 2000年参与了国内首台视觉导航AGVS研制,完成了复杂环境下导航路径视觉识别技术、自主控制技术研究工作; 3. 2002年参与了平湖物流基地规划(后更名为华南城),提出商贸型物流园理念,完成了物流功能区空间布局规划和交通仿真工作。 4. 2003年参与起草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参编了物流员、助理物流员、物流师、高级物流师培训教材,并进行了多期高级物流师培训。 5. 2007年主持完成了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规划,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提出了临港物流产业园理念。 6. 2011年完成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研究,国内较早对枢纽机场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引致效应进行系统分析。 7. 2013年完成了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区规划,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多区”模式,提出建设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哈霍尔果斯东大门陆港、哈国阿腾科里陆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成为“一带一路”首个落地实体物流项目,签约仪式得到中哈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 8. 2015年完成了新疆国际货运班列规划、大连港构建中俄欧国际物流大通道规划等研究,提出了国际货运班列集结、合作开行理念。 9. 2016年完成了“供应链物流实时监测、跟踪与管理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比较系统的研究了铁路燃油、快消品、集装箱、医药冷链、危险品、快递等典型行业供应链监测、跟踪与管理技术。 10.2019年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开放司招标课题“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研究成果被“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68号文)采用。2020年该成果获得国家发改委机关研究二等奖。 11.2020年提出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中欧班列集成信息平台”、“中欧班列高质量指数”的建议,并被国家发改委采用,参与了首批集结中心的评审工作。 12.2021年、2019年分别参加了第二批、第一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评审,总结提出多式联运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3. 2022年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开放司课题《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发展评估与布局优化》,对第一批集结中心的建设成效进行系统评估,并提出了第二批集结中心建设建议。 14. 2023年主持完成了《南京地方铁路有限公司数字物流供应链平台V1.0》,基于信息化技术推动业务创新的理念,规划设计了南京地方公司的数字物流供应平台系统、业务转型和创新体系。 15. 2023年开始主持广西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课题《平陆运河江海联运关键技术研究》《平陆运河建设与经济、资源多目标协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工程特大件运输装载受力预测及安全运输加固技术研究与示范》《平陆运河城区复杂河段精细化施工及物资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 具体科研项目: 一、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与中欧班列方向 1. 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畅通与便利化研究,主持。 2. 服务于安徽制(智)造长三角—“一带一路”国际走廊 中欧班列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3. 襄阳(襄州)公铁水联运国际陆港总体规划方案研究,参加。 4. Technology for high-speed freight and passenger train traffic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参加。 5. 以营口港为桥头堡的中俄欧海铁联运大通道研究,主持。 6. 大连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中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规划,主持。 7. 海铁联运冷藏集装箱班列运输操作规范,主持。 8. 中铁铁龙国际集装箱业务箱管和境外物流运营平台搭建、国际化发展战略报告完善技术咨询服务,主持。 9. 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主持。 10.“十四五”山东“齐鲁号”班列发展规划,参加。 11.“十四五”江苏国际班列发展规划,参加。 12.新疆中欧班列发展规划,主持。 13.伊宁中欧班列发展规划,主持。 14.奎屯中欧班列发展规划,主持。 15.营口国际班列发展规划,主持。 16.新疆乌鲁木齐国际班列发展规划,主持。 17.编制石家庄中欧班列初期运营分析报告,主持。 18.新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物流园建设项目,主持。 19.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TB315002534,主持。 20.纵向预研基金-科技支撑计划-KTB314001534,主持。 21.列车编组计划技术研究——列车编组计划多方案求解理论及其在区域路网上的运用研究,主持。 22.铁路运营安全技术研究-现代化危险品发送区铁路运输安全技术与铁路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主持。 二、物流工程与管理:智慧物流(供应链)系统规划设计、物流园区规划、物流系统仿真 23.供应链物流实时监测、跟踪与管理技术研究,主持。 24.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参加。 25.冬奥会交通与安保协同管控——多态化物流在途风险研判及联合应对机制研究,参加。 26.储运业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参加。 27.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科技攻关子项目),参加。 28.新亚欧陆桥沿线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主持。 29.陆桥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合作机制研究,参加。 30.大陆桥集装箱过境运输管理办法调研,主持。 31.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TB315009534,主持。 32.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TB16001531,主持。 33.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TB315005534,主持。 34.北京新机场快递园区功能规划研究,主持。 35.北京新机场快递园区发展规划,主持。 36.北京新机场廊坊临空产业发展研究,参加。 37.北京丰台区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参加。 38.北京城市副中心末端物流配送设施规划,参加。 39.北京城市食品冷链共同配送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参加。 40.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参加。 41.北京市怀柔区物流业发规划编制项目,参加。 42.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参加。 43.北京CBD末端物流体系研究项目,参加。 44.首都城市副中心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主持。 45.首农食品南口农产品冷链交易配送中心概念规划,主持。 46.建设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路径研究,主持。 47.怀柔物流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主持。 48.《北京物流蓝皮书 2012》报告编写,主持。 49.连云港中云台区域性国际物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前期研究,主持。 50.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主持。 51.连云港新丝路国际物流园区规划功能调整研究,主持。 52.江苏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主持。 53.关于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规划深化研究报告,主持。 54.连云港援建霍尔果斯项目需求及投资分析,主持。 55.连云港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中长期规划-八个专题研究报告,主持。 56.连云港现代化港口功能研究,主持。 57.安顺智慧农产品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参加。 58.大同煤矿集团企业内部资源分析及业务发展目标、业务架构,主持。 59.烟草行业智慧物流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主持。 60.新河内陆港可行性研究,主持。 61.滨州市高新区综合物流园总体规划,主持。 62.基于资产全寿命的供应商履约评价与风险预警,主持。 63.基于anylogic的动态沙盘智能物流仿真建模研究,主持。 64.兰州铁路局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参加。 65.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主持。 66.和硕铁路物流园区项目规划,主持。 67.建设奎屯国际内陆港规划研究,主持。 68.交通物流园区绩效动态监测与跟踪评价研究,主持。 69.博大世通国际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定向购销业务可行性研究,参加。 70.广饶国际物流园区综合发展规划,参加。 71.西部港口物流作业机械状态智能化监控技术研究,主持。 72.我国钢铁企业海外发展产业运输链研究之非洲铁路规划的初歩研究,参加。 73.神华榆林大保当物流园区项目可研需求分析与业务功能规划编制,主持。 74.神华榆林大保当物流园区业务营销策划及流程设计,主持。 75.鄂尔多斯市煤化工物流总体规划,主持。 76.华北国际商贸物流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主持。 77.鹤山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参加。 78.优化北京商务发展环境研究,主持。 79.渤海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主持。 80.宁夏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主持。 81.苏州市综合物流园后续发展战略咨询与方案策划,主持。 82.亿利资源集团销售物流系统方案规划可行性研究,主持。 83.JIT模式下物流模态与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研究,主持。 84.徐州市道路货运市场管理与发展研究,主持。 85.铁路第三方物流企业流程再造仿真研究,主持。 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智慧交通、民航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86.温州市智慧交通顶层设计研究(一期)咨询项目,主持。 87.北京临空经济区的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策略研究,主持。 88.空港综合交通协同运行智能调度技术研究,参加。 89.平谷区智能交通专项规划,参加。 90.城市公交线网调整优化技术研究--以南宁城市公交为例,主持。 91.全球环境基金“缓解大城市拥堵 减少碳排放项目”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大纲研究,参加。 92.北京城市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咨询,参加。 93.广西城市公交线网调整优化技术指南,主持。 94.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开发,参加。 95.北京城市新一代交通管理技术综合应用与规划研究,参加。 96.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参加。 97.奥运交通管理指挥调度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评价研究,参加。 98.城市快速路主铺路交通流协同联动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参加。 99.面向ITS应用的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研究,参加。 100. 道路交通与安全杂志稿件审编,参加。 101. 基于TPT理论的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参加。 102. 具有多匝道口的城市快速环路交通拥堵形成机理及疏导控制技术研究,参加。 103. 城市环路交通流现状跃迁机理的定性定量研究,参加。 104. 上海机场区域经济贡献和影响力评估课题项目,主持。 105. 首都机场区域经济影响研究咨询,主持。 106. 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TB316002534,主持。 107. 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BB315004534,主持。 108. 纵向预研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KTB315006534,主持。 四、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平台规划设计、大数据分析 109. 连云港港口集团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主持。 110.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模式研究(自筹经费),主持。 111. 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交换基础网络发展及应用服务模式研究,主持。 112. 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模式研究,主持。 113. 广西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主持。 114. 基于物联网的烟草物流信息协同管理及服务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115. 南宁航道数字信息整合,主持。 116. 福建省交通运输云平台(应用平台服务层)可行性研究报告,主持。 117. 福建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资金申请报告,主持。 118. 福建省交通物流信息服务项目建设方案,主持。 119. 福建省“十二五”交通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及推进方案,主持。 120. 纯电动物流车配送运营调度平台企业子系统研发,主持。 121. 大宗物品全程电子商务精准信息服务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参加。 122. 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信息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参加。 123.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交换技术研究,参加。 124. 车辆智能识别检测系统信息应用水平与发展研究,参加。 125. 车载信息采集及传输终端研制,参加。 126. 宁波综合运输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研究,参加。 127. 徐州市道路货运管理信息平台规划,主持。 128. 奥运大车(T4)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参加。 129. 天津滨海新区物流信息平台技术咨询,主持。 130. 我国发展无线射频技术战略研究,主持。 131. 北京奥运电动汽车智能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参加。 132. 基于国产LINUX的数字物流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应用推广研究-3,参加。 133. 中铁快运货物追踪信息系统,主持。 教学工作 本科课程:物流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工程专业)、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专业),数据自动采集与识别(电子商务专业),EDI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专业) 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物流信息化及其实施,物流流程设计及优化,第三方物流理论及实践,电子商务物流集成模式与关键技术、交通信息采集与物联网技术 论文/期刊 郭栋,纪寿文,姚彦珂,陈诚.A Decentralized Path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24,1879-0755(Volume 117, July 20) 刘煜邦,纪寿文,苏增蓉,郭栋.Multi-objective AGV scheduling in an automatic sorting system of an unmanned (intelligent) warehouse by using two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and a multi-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PLOS ONE,2019,12(14) 纪寿文.“一带一路”连云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货类货量发展展望.大陆桥视野,2015,9(0) 黄智星,纪寿文.物流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研究.物流技术,2015,7(34) 赵倩儒,纪寿文,赵文鹏,德鑫林.A Multilayer Genetic Algorithm for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and Dual Automated Yard Cranes Coordinated Scheduling.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20,None(2020) 杜佳伟,田辉,谢银,姜彩良,纪寿文.中欧陆海快线跨国供应链流程建模与分析.综合运输,2021,10(43) 康颖丰,纪寿文,武靖宇,杜佳伟.中欧班列创新发展思路研究.中国储运,2021,12(None) 章凯,金懋,康乃馨,陈洪婷,纪寿文.考虑岸桥作业顺序的场桥优化调度研究.中国储运,2020,10(None) 刘洋,金懋,李茂斌,康乃馨,纪寿文.电商大规模库存调拨策略研究.中国储运,2020,9(None) 张露阳,纪寿文,陶毅.VMI模式下铁路燃油库存管理研究.物流科技,2016,9(39) 杜佳伟,田辉,谢银,姜彩良,纪寿文.中欧陆海快线跨国供应链流程建模与分析.综合运输,2021,10(43) 康颖丰,纪寿文,武靖宇,杜佳伟.中欧班列创新发展思路研究.中国储运,2021,2021(12) 纪寿文,栾迪,陈铮荣,郭栋.Integrated scheduling in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 considering AGV conflict-free routing.TRANSPORTATION LETTER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21,7(13) 赵倩儒,纪寿文,赵文鹏,德新玲.A Multilayer Genetic Algorithm for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and Dual Automated Yard Cranes Coordinated Scheduling.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20,NOV 17 2020(2020) 李聪聪,纪寿文,张喜,王海平,李东风.An Effective and Secure Key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Message Delivery in Autonomous Vehicular Clouds.SENSORS,2018,9(18) 赵明静,纪寿文,卫振林.Risk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 Express Logistics for Public Safety: A Chinese Perspective.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20,1(2020) 赵明静,纪寿文,卫振林.Risk prediction and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 logistics to public security based on PSO-GRNN algorithm.PLoS ONE,2020,10(15) 刘煜邦,纪寿文,苏增蓉,郭栋.Multi-objective AGV scheduling in an automatic sorting system of an unmanned (intelligent) warehouse by using two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and a multi-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PLOS ONE,2019,12(14) 纪寿文,王晓静,赵文鹏,郭栋.An Application of a Three-Stage XGBoost-Based Model to Sales Forecasting of a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9,None(2019) 纪寿文,栾迪,陈铮荣,郭栋.Integrated scheduling in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 considering AGV conflict-free routing.TRANSPORTATION LETTER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20,无(无) 李茂斌,纪寿文,刘刚.Forecasting of Chinese E-Commerce Sales: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RIMA, 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Neural Network, and a Combined ARIMA-NARNN Model.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8,None(None) 赵倩儒,纪寿文,郭栋,杜学敏,王洪璇.Research on Cooperative Scheduling of Automated Quayside Cranes and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s in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9,None(2019) 陈洪婷,纪寿文.基于乘客出行时间的公交站距优化研究.城市公共交通,2018,8(0) 陈铮荣,纪寿文.基于ANYLOGIC的分拣中心作业流程仿真优化.中国储运,2018,2(0) 王致远,纪寿文,余博文.Short-Term Traffic Volume Forecasting with Asymmetric Loss Based on Enhanced KNN Method.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9,None(None) 李聪聪,张喜,纪寿文,王海平,李东风,刘慧勇.An Effective and Secure Key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Message Delivery in Autonomous.Sensors,2018,9(18) 纪寿文,张露阳,于朝朝.动态物流联盟单环节任务分配问题研究.物流技术,2016,2016.7(35) 王致远,纪寿文.基于演化博弈的铁路燃油一体化供应模式实施研究 .物流科技,2016,2016年09期(第39卷) 张露阳,纪寿文.VMI模式下铁路燃油库存管理研究.物流科技,2016,2016第9期( 第39卷 ) 刘玉萍,纪寿文.铁路燃油传统供应模式与一体化供应模式分析研究.物流科技,2016,2016第8期(第三十九卷 ) 高瑞萍,纪寿文,田睿琪.基于控制塔的乳制品供应链可视可控可追溯系统构建研究.物流科技,2016,2016第八期(39卷) 田甜,纪寿文.铁路燃油供应链协同度评价研究.物流科技,2016,2016第8期(总第252期)(第39卷) 高瑞萍,纪寿文.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快递末端网点优化整合.物流技术,2016,2016第7期(第35卷) 纪寿文,李玲利.Revenue allocation research on bulit-in outsourcing alliance of logistics based on game theory.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2013,15(5) 纪寿文,吴雅霜.Risk Evaluation of the Cross-border Network Purchasing through Agents Based 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2013,15(5) 纪寿文,田英.Study on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Control Tower System.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3,24(13) 王林帅,纪寿文.基于tara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设施仿真优化研究.物流技术,2012,2012年第11期,总第266期(2012年第31卷) 纪寿文,李冉.物联港规划与建设.物流技术,2011,No.01 2011(Vol.30) 孟嘉铭,纪寿文.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研究.物流科技,2011,158(34) 魏斌,纪寿文,申金升.配送中心布局及设备配置仿真优化.物流技术,2010,3-4(29) 纪寿文,夏恒良.“三元双日”物流配送中心常温库仿真及优化--利用taraVRbuilder建模.物流技术,2010,3-4(29) 王钰铮,纪寿文.义乌小商品城网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流程集成优化研究.物流技术,2010,3-4(29) 赵文鹏,纪寿文.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随机(s,S)库存系统仿真及优化研究.物流技术,2010,3-4(29) 曹明秀,关忠良,纪寿文,薛辉.资源型城企物流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物流技术,2008,2008年第6期(第27卷) 郭海涛,关伟,纪寿文.从三个层面上分析RFID在我国物流信息化过程中的发展.物流科技,2005,8(28) 卫振林,纪寿文.北京发展虚拟物流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6(259) 赵明静,卫振林,纪寿文.Analyzing the causation of public accidents caused by urban logistics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202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Big Data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MLBDBI),2021 黄静云,纪寿文,谢海垚,王晓华.Research on Cross-selling in the Express Delivery Enterprise Based on Data Mining.200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VOLS 1 AND 2,2008 刘畅,李亚丹,纪寿文.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Explosive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PTS 1-4,2012 纪寿文,李玲利.Game analysis on built-in outsourcing alliance of logistics.RESEARCH I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PTS 1-3,2014 章志华,纪寿文,于朝朝,田英,高扬华.Tobacco Industry Collaborating Supply Chain Research and Strategy.MATERIAL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E, PTS 1-3,2013 宗高勤,纪寿文.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supply chain system based on production decision.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 纪寿文,王慧婷,姚彦斌.Study on Railway Container Station Efficiency Analysis.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RESEARCH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2015 赵文秀,毕建国,纪寿文.SLP-based Layout Planning of Ying Kou Port Trading Logistics Park.《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纪寿文,付琪敏,吴雅霜.Research on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李方,纪寿文.Demand Forecastof Beijing New Airport Express Park Based on Exponential Smoothing Method.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ECED2015)),2016 纪寿文,马歆.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 in Channel Allocation of OFDMA System.《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纪寿文,田睿琪,张松博.Research on the Service Mode of the “Online Store”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Based on IDEF0.《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纪寿文,王鸽,雷黎,陶毅.A research into the VMI model of railway fuel stock control.《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纪寿文,王荃菲.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E-commerce Express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赵悦,纪寿文.A Positive Analysis of the Pedestrian Flow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Video Processing Technology.《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纪寿文,赵悦,张松博.Promotion Mode Research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The 2n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and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年第二届电子商务与当代经济发展国际会议,2016 王致远,纪寿文.Research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latform Design of Railway Oil Supply Chai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E-learning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6 张乔禹,纪寿文,张松博.The Pricing Research of Platform Service when the Amount of people in queue is unpredictable.2nd Annual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16 丁大川,赵文秀,纪寿文.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Railway Fuel Supply System under the Integration Pattern Based on Petri Net.The 2nd 2016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16 张露阳,于朝朝,纪寿文.Research on Multi-link Task Assignment in Dynamic Logistics Alliance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The 2n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16 孔令勤,田睿琪,纪寿文.Research on Inventory and Transportatio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for Train Fuel Supply under VMI Model.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6 田甜,付琪敏,纪寿文.Research on the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Dairy-product Supply Chain Members Based on Game Theory.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6 高瑞萍,纪寿文,张海涛.Study on Service Pricing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latform of Railway Oil Supply Chain.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E-learning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6 王妍子,霍慧,于朝朝,纪寿文.Research on the Partner Selec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ynamic Logistics Allian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6 刘玉萍,纪寿文,孙晓媛.Research on Trust Mechanism of Dairy-product Supply Chain Members Based on Game Theor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and Trade (ICET2016),2016 纪寿文,李聪聪,陈佳娟.Study o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with supply chain profit model of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based on TOC operation mode.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EIME 2013,2013 纪寿文,李聪聪.Railway passenger trains information inquiry system based on short message modem.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y,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IISME 2013,2013 张朝栋,纪寿文.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 (HS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2014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5 纪寿文,滕挥云.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PMT 2013),2013 纪寿文,黄婷婷.Study o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PMT 2013,2013 纪寿文,孙晓媛.Research on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retail industry based on O2O.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3rd,2013 纪寿文,李慧.R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Based on Industrial Clusters.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PMT 2013),2013 纪寿文,李玲利.Game analysis on bulit-in outsourcing alliance of logistics.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PMT 2013),2013 纪寿文,张娜.Studies on Small Pieces of Cargo Distribution by Intercity Passenger Bus.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PMT 2013),2013 于朝朝,纪寿文.The Two-Step Pric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Region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Game Theory.2012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CAMMP 2012,2013 纪寿文,冯倩,王钰铮,王雪松.The Research on Pricing Customizing Service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2013 International Forum on Mechan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IFMME 2013,2013 纪寿文,李亚丹.The Building Research of Dairy Products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2nd Global Conference on Civil,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GCCSEE 2013,2013 田英,纪寿文.Modeling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display industry based on ARIS.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Materials, CEAM 2013,2013 纪寿文,于朝朝,章志华,高扬华.The double-closed-loop quality model of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supply chain based on quality house.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3,2013 陈佳娟,张松博,纪寿文,郭宇飞,苏增蓉.Study on region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pricing strategy based on bilateral market theory.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3,2013 纪寿文,田英,张志华,陆海良.Research on the FMCG supply chain quality control tower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3,2013 纪寿文,苏增蓉,章志华.The Causal Tracing Method of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Logistics Quality based on Extended Spanning Tree.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3,2013 纪寿文,陶毅,陈佳娟,郭英.Research on Inventory and Transportatio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for Railway Fuel Supply.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3,2013 纪寿文,赵伶珊.Key Factors Analysis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CCET 2012,2013 纪寿文,张舜,林枫.Resea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chemical logistics park internal areas layout.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CCET 2012,2013 纪寿文,王侃,颜骙.Logistics Reorganization of Supermarket Chains Based on Agriculture Super Docking.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CCET 2012,2013 纪寿文,李晓亭,王勇.The research of order pick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Jointown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center.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CMIT 2014),2014 纪寿文,冯秋星.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National Public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2014 纪寿文,金石,吕凯.Research on Multimodal Transport Shortest Path Based on the Genetic Algorithm.第四届土木工程与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2014 ICCET),2014 黄颖,陆正业,纪寿文.Study of Railway Passenger Flow Forecasting Based on Season Index.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14 余博文,纪寿文,张光辉.Data Processing in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and overall analysis.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14 黄颖,姚凤金,纪寿文./Queuing Theory Based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icket Office.2014第二届电气与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ICEEECS 2014),2014 李晓亭,钟琳,纪寿文. Applied-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willingness of Online Group Buying for college students.2014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14 纪寿文,冯秋星.Study on the causal feedback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service innovation factor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2014第二届电气与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ICEEECS 2014),2014 胡杰,杨雄,纪寿文. Data Processing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Park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EIME 2014),2014 纪寿文,胡杰,李纯芳.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ng relations between capital airpor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14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MIT 2014),2014 纪寿文,吴席,王云飞,苏刚.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cargo space allocation based on Jointown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center.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CMIT 2014),2014 吴席,纪寿文,南岚.Data Processing in Optimization and Design of Regional Layout Based on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EIME 2014),2014 纪寿文,张振勇,高丽佳.Impact analysis of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on import-export trade.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CMIT 2014),2014 纪寿文,刘弟,苏增容.Analysis of Current Correlation of the Capital Airport and the Airport Economic Zone.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CMIT 2014),2014 张振勇,陆正业,纪寿文.Data Processing in the indirect benefits of Logistics Park—Taking Beijing Airport Logistics Park as example.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CMEME2014),2014 纪寿文,李堂奎,陈光平,苏刚,张秦川.ANN Forecast Algorithmic Model for Port Logistic Demand Research.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2014 张朝栋,纪寿文,党舒平.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Electricity with Monitor Integrating Forecasting and Status Estimation Functions and the Relevant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EIME 2014),2014 孙凯迪,纪寿文.Analysis of LOGINK Service Innovation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duct Hierarchy.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EIME 2014),2014 张娜,纪寿文,袁哲.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traceable information sharing.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Mechanical Instrument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CPMIMT 2014),2014 吴雅霜,纪寿文,游永海.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Dairy Products Double Channel Supply Chain.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Mechanical Instrument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CPMIMT 2014),2014 李玲利,纪寿文,王林帅.Study on dynamitic mechanism of LOGINK service innovation based on system dynamitic.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Mechanical Instrument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CPMIMT 2014,2014 李慧,纪寿文,张瞬.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Dairy Products Logistics Quality Traceability System.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Mechanical Instrument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2014 王慧婷,纪寿文,钟林.IDEF-based Procedure Analysis and Restructuring Design of the Online Overseas Purchasing Agent Business.2014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2014 金石,纪寿文.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haring value of dairy producers and retailers.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EIME 2014),2014 黄婷婷,纪寿文,王林帅. Research on dynamic relation model of LOGINK service innovation.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Mechanical Instruments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2014 纪寿文,孙凯迪,吕凯.The research on transportation modes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model i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CCET 2014),2014 纪寿文,游永海.Research on Port Freight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 (PFTA).ICETCE 2012,2012 纪寿文,张舜.Design Research on Link Performance Function in Port Freight Traffic Flow Assignment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Technology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2 纪寿文,夏玉中,王雪冰.The Research on Business Progress Reengineering of EC Retailer Facing VMI.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2 纪寿文,赵伶珊,吴煜博,田雅.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Petrochemical Logistics based on the Petri Net.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2 纪寿文,袁哲,吴煜博,田雅.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the Petrochemical Trade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2 纪寿文,王林帅,丁凯.Study on freight traffic flow of port.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 纪寿文,马慧娟,武文玲.The Research on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 Integration Mode of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 纪寿文,谢清霞,房圆晨.System Dynamics Based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 纪寿文,游永海,才笑琦.Research on selecting distribution mode of B2C business based on the GAHP and gray correlation method.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 纪寿文,邓婷,董延涛.Research on Green Supply Chain Operating Model of Electronic Manufacture Industry.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 纪寿文,谢清霞,董延涛.Green Supply Chai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Electronics Manufacturers.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 纪寿文,王薇,董延涛.ILP Model Research of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Green Supply Chain Inventory & Transportation Decision-Making.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 纪寿文,林枫,王雪冰.BP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research of the home appliance VMI order quantity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2012 纪寿文,王侃,武文玲.The Technology Structure Study on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System Integration of Household Appliance Manufacturers.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2012 纪寿文,陈诚,武文玲.Optimization of E-Commerce Logistics Process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Based on ARIS.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2012 纪寿文,夏恒良,孟嘉铭,韩向宇.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1,2011 纪寿文,孟嘉铭,王钰铮,韩向雨.Study on Game Design-making for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Joint Development.ICMSE2011,2011 纪寿文,王钰铮,夏恒良.Research 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Wholesale Market's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第二届IEEE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国际会议(ICEE2011),2011 纪寿文,赵文鹏.港口功能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2010.中国(昆明)运输.物流.物流技术装备国际学术会议,2010 赵文鹏,纪寿文.Stochastic(s,S)Inventory System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Third Internatiional Conference o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2010 纪寿文,李冉,孟嘉铭.The Comparative Study of“Analysis and Design of Logistics System” of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the related courses of MIT.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 纪寿文,黄婷婷,李冉.Research o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Integrated Experiment System Design for Traffic adn Transportation Experiment Center.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 纪寿文,刘刚,李兆生.Influence Factors Research of Traffic Flow Caused by Constructing New Container Logistics Park in Port.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2010 纪寿文,李兆生.Researching on Forecasting the Freight Traffic Volume of Pork New Container Logistics Park.2010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2010 纪寿文,卫振林,申金升.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线区域现代物流业合作与发展的总体框架规划研究.中国物流学术前沿会议,2008 纪寿文,卫振林.2007年物流追踪技术设备发展回顾与2008年展望.中国物流发展,2008 纪寿文,卫振林.2007年危险化学品物流发展回顾与2008年展望.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8 黄静云,纪寿文.Study on Association Relation Between Urban Economy Growth and Logistics Development.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Supply Chain,2008 黄静云,纪寿文,刘洋,王晓华.Study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 Upgrade.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s,2008 谢海垚,纪寿文,申金升,韩向雨.Research on Traffic Volume Forecast and Assignment of Logistics Park.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2008 黄静云,纪寿文,王晓华,王伟.Study on Logistics Demand Prediction of Beijing Exurbs Based on Improved Grey Prediction Model.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2008 刘洋,纪寿文,谢海垚,旷绚.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ervice Industry in Beijing Based on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BP Neural Network.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2008 谢芳,纪寿文,佟路,马金锋.Research of Working-areas Layout Study Method in Logistics Park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2008 黄爱玲,纪寿文,申金升.Strategic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 Industry in Area along NELB1.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2008 王传涛,纪寿文,申金升,魏炜.Supply Chain Model in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2008 谢芳,纪寿文,刘洋.Research of coupling relation between city logistics and economy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2008 黄静云,纪寿文,谢海垚,王晓华.Research on Cross-selling in the Express Delivery Enterprises Based on Data Mining.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08),2008 纪寿文.The Research of Customer Loss Ques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Data Mining.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 and Services Management,2005 专著/译著 纪寿文 李涛 郑恩梅 谢芳。《物流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11 王喜富 纪寿文 秦璐 沈喜生。《现代物流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0 纪寿文 房圆晨。《过程管理—供应链的增值》,物资出版社,2010-09 卫振林 纪寿文 黄爱玲。物流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01 纪寿文 卫振林 陈佳娟。集装单元化运输与装备,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01 纪寿文 王涛。《物品配送员》,邮电出版社,2006 王东 纪寿文。高级物流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8 姚宗明 纪寿文。.物流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4 张健雄 纪寿文。助理物流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4 刘渝 纪寿文。物流师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3 周岳亮 纪寿文。物流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3 纪寿文等。《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海天出版社,2004 纪寿文等。《物流软件操作》,海天出版社,2004 缪立新 纪寿文。《仓储与配送管理》,海天出版社,2004 专利 软件著作权 铁路燃油库存运输联合优化系统 V1.0 基于VMI模式的铁路燃油库存决策支持系统 V1.0 获奖与荣誉 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2010) 学生最喜爱的老师(2008、2009年度) 物流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三等奖(2013年) 社会兼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技术专家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专家 商务部等8部委供应链示范工程专家 科技部现代服务业物流方向专家 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办公室铁路国际联运专家 国家电子商务标准化委员会总体组专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纪寿文”,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1日 07: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斌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斌”文章。 贾斌 博士、教授、系统科学学院副院长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4240电子邮件: bjia@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2000/09 – 2003/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 1997/09 – 2000/07,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 1993/09 – 1997/07,内蒙古科技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3.06-至今, 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12 – 至今,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虚体),副院长 2016.11 –2023.05,交通运输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 2013.07 – 2014.08,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2010.12 – 至今,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06 – 2010.11, 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12 – 2008.05, 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01 – 2005.11, 交通运输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系统科学 系统理论与复杂性 复杂交通系统建模与调控 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与集成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系统科学硕士 系统科学博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面向极端灾害的城市交通系统安全运营与韧性恢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2023.01-2026.12, 200万,主持 复杂环境下城市多模式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与协同管理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01-2023.12,50万,主持 复杂环境下城市多模式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与网络协同设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03-2021.12,478万,主持 基于微观仿真与数理解析的航空乘客登机过程优化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01-2018.12,60万,主持(后评估特优) 综合灾害环境下人员与交通行为规律及仿真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01-2020.12,500万,参加(排序3) 城市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2017.01-2022.12, 735万,参加(排序4) 移动互联及自动驾驶环境下新型混合交通流的实验分析、仿真建模与管理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01-2024.12,245万,参加(排序2) 基于数据驱动的城轨路网客流OD特性分析与动态估计模型研究,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01-2021.12,20万,主持 交通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出行选择行为的实验研究及复杂性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7.01-2021.12, 230万,参加(排序3) 复杂交通系统建模、优化与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持,2013.01-2015.12,100万,主持(后评估优) 基于出行行为的综合交通网络多方式选择与分配模型及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2012.01-2016.12,60万,主持 交通诱导信息对出行方式选择影响的定量分析技术及系统研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子任务,2012.01-2015.12,20万,主持 城市交叉路口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01-2013.12,30万,主持 中国交通运行环境下的混合交通流建模及演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6.01-2008.12,17.5万,主持(后评估特优)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8.01-1010.12,50万,主持 典型交通瓶颈处混合交通流的演化机理与控制策略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01-2010.12,4万,主持 大城市交通需求的引导理论与方法,国家973计划课题,2012.01-2016.12,800万,参加(排序3) 城市快速路系统多匝道协同优化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01-2013.12,18万,参加(排序2) 城市交通系统的时空复杂性与结构瓶颈演化,国家973计划课题,2006.09-2010.08,360万,参加(排序3) 城市交通网络优化与管理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6.01-2010.12,80万,参加(排序5) 城市交通瓶颈处车流复杂特性研究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5.01-2007.12,14万,参加(排序2,后评估特优) 交通瓶颈诱导的车流复杂动态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3.01-2005.12,25万,参加(排序3)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交通流理论》、《现代交通科学前沿导论》 研究生课程:《交通流理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系统模拟》 论文/期刊 1. Xiaojing Chen, Feng Li*, J.H. Jiang, Bin Jia*, Jianjun Wu, A. Lim, 2022. Data-driven optimization: a flexible route pricing method for Non-Truck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161:102678.(SCI) 2. Yitao Yang, Bin Jia*, Xiaoyong Yan*, Jiangtao Li, Zhenzhen Yang, Ziyou Gao. Identifying intercity freight trip ends of heavy trucks from GPS dat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22, 157: 102590.(SCI) 3. Yang Yitao, Jia Bin*, Yan Xiaoyong*, Jiang Rui, Ji Hao, Gao Ziyou. Identifying intracitry freight trip ends from heavy truck GPS trajectori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2022, Dio.rog/10.1016/j.trc.2022.103564(SCI) 4. Xiaoting Shang, Guoqing Zhang∗ , Bin Jia, Mohammed Almanaseer, The healthcare supply location-inventory-routing problem: A robust approac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22,158: 102588.(SCI) 5. Zhu Ling, LI Shukai*, Hu Yuting and Jia Bin*, Robust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for train timetabling andshort-turning strategy in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s, Transportmetrica B: Transport Dynamics, 2022, https://doi.org/10.1080/21680566.2022.2048120.(SCI) 6. Xuecheng Shang, Xingang Li*, Dongfan Xie, Bin Jia, Rui Jiang, Feng Liu. A data-driven two-lane traffic flow model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Physica A, 2022, 588: 126531. 7. Yong Yang , Rui Jiang *, Xiao Han *, Bin Jia , Ziyou Gao,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odeling of departure time choice behavior in the bottleneck model with staggered work hours, 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 2022, 27: 79-94.(SCI) 8. 贾斌*, 朱凌, 李树凯, 刘家林, 城市轨道交通小交路计划与客流控制协同优化策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2, 22(1): DOI:10.16097/j.cnki.1009-6744.2022.01.000. 9. Du Jun, Jia Bin*, Jiang Rui, Zheng Shiteng, Impact of leading speed pattern on oscillation evolution in stochastic linear car-following models, Physica A, 2022, 594:127031(SCI) 10. Chen Xiaojing, Li Feng, Jia Bin*, Wu Jianjun, Gao Ziyou. Liu Ronghui, Optimizing storage location assignment in an automotive Ro-Ro termin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21,143:249-281. 11. Zheng, S. T., Jiang, R.*, Tian, J. F.*, Zhang, H. M., Li, Z. H., Gao, L. D., Jia, B.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Light Congested Flow,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21,149: 1-19.(SCI) 12. Marouane Bouadi, Bin Jia*, Rui Jiang, Xingang Li & Ziyou Gao, Optimizing sensitivity parameters of automated driving vehicles in an open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system, Transportmetrica A,2021, https://doi.org/10.1080/23249935.2021.1896592(SCI) 13. Liu Jialin, Jiang Rui, Li Xingang, Jia Bin*, Liu Zheng, Bouadi Marouane, Lane-based multi-class vehicle collaborative evacuation management, Transportmetrica B, 2021,10:1-24.(SCI) 14. Yun Yu, Xiao Han, Bin Jia, Rui Jiang, Zi-You Gao, H. Michael Zhang. Is providing inaccurate pre-trip information better than providing no information in the morning commute under stochastic bottleneck capac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2021, 126: 103085.(SCI) 15. Xiao Han, Yun Yu, Bin Jia, Zi-You Gao, Rui Jiang, H. Michael Zhang. Coordination behaviors in travel mode choice: laboratory study of equilibrium transformation and selec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1. DOI: 10.1111/poms.13454.(SCI) 16. Xiaoting Shang, Kai Yang*, Bin Jia*, et al. Heuristic algorithms for the bi-objective hierarchical multimodal hub location problem in cargo delivery systems.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21, 91: 412-437. (SCI) 17. Xiaoting Shang, Kai Yang*, Bin Jia*, Ziyou Gao. The stochastic multi-modal hub location problem with direct link strategy and multiple capacity levels for cargo delivery systems. Transportmetrica A: Transport Science, 2021, 17(4): 380-410. (SCI) 18. Xiaoting Shang, Kai Yang*, Bin Jia*, Ziyou Gao.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cluster-based hierarchical hub location problem for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1, 155: 107181. (SCI) 19. Xiaoting Shang, Bin Jia*, Kai Yang*. A credibility-based fuzzy programming model for the hierarchical multimodal hub location problem with time uncertainty in cargo delivery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2021, 12: 1413-1426. (SCI) 20. Shang, XT; Yang, K; Jia, B ; Gao, ZY. The stochastic multimodal hub location problem with direct link strategy and multiple capacity levels for cargo delivery systems. Transportmetrica A: Transport Science, 2020(SCI). 21. Huang, QX; Jia, B; Qiang, SJ; Jiang, R; Liu, F ; Gao, ZY. Simulation Evaluation of Threshold-Based Bus Control Strategy Under the Mixed Traffic Condition.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zine,2019. 22. Xu, Y (Xu, Yan); Jia, B (Jia, Bin); Li, XP (Li, Xiaopeng); Li, MH (Li, Minghua); Ghiasi, A (Ghiasi, Amir). An integrated micro-macro approach for high-speed railway energy-efficient timetabling proble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2020,1(112),88–115. 23. Tian, B (Tian, Bo); Jiang, R (Jiang, Rui); Hu, MB (Hu, MaoBin); Ding, ZJ (Ding, ZhongJun); Jia, B (Jia, Bin). Cluster mean field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in totally asymmetric simple exclusion processes on two intersected lattices.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20,1(541). 24. Pang, MY (Pang, MengYuan); Jia, B (Jia, Bin); Xie, DF (Xie, DongFan); Li, XG (Li, XinGang). A probability lane-changing model considering memory effect and driver heterogeneity.Transportmetrica B-Transport Dynamics,2020,8(1),72-89. 25. Xue, SQ (Xue, Shuqi); Jiang, R (Jiang, Rui); Wong, SC (Wong, S. C.); Feliciani, C (Feliciani, Claudio); Shi, XM (Shi, Xiaomeng); Jia, B (Jia, Bin). Wall-following behaviour during evacuation under limited visibility: experiment and modelling.Transportmetrica A-Transport Science,2020,16(3), 626-653. 26. Tian, B (Tian, Bo); Jiang, R (Jiang, Rui); Hu, MB (Hu, MaoBin); Ding, ZJ (Ding, ZhongJun); Jia, B (Jia, Bin). Totally asymmetric simple exclusion processes on two intersected lanes.EPL,2019,128(4). 27. Tian, JF (Tian, Junfang); Zhang, HM (Zhang, H. M.); Treiber, M (Treiber, Martin); Jiang, R (Jiang, Rui); Gao, ZY (Gao, ZiYou); Jia, B (Jia, Bin). On the role of speed adaptation and spacing indifference in traffic instability: Evidence from car-following experiments and its stochastic mode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19,1(129),334-350. 28. Xie, DF (Xie, DongFan); Fang, ZZ (Fang, ZheZhe); Jia, B (Jia, Bin); He, ZB (He, Zhengbing). A data-driven lane-changing 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9,1(160),41-60. 29. Zheng, ST (Zheng, ShiTeng); Jiang, R (Jiang, Rui); Jia, B (Jia, Bin); Tian, JF (Tian, Junfang); Gao, ZY (Gao, Ziyou). The Impact of Stochasticity on Traffic Flow Dynamics in Macroscopic Continuum Mode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20(录用). 30. Ning Guo, Rui Jiang*, Qing-Yi Hao, Mao-Bin Hu, Bin Jia,Impact of holding umbrella on uni- and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Transportmetrica B-Transport Dynamics, 2019, 7(1):897-914. (SCI) 31. Shuqi Xue, Rui Jiang*, Bin Jia*, ZiYang Wang, Xuan Zhang, Pedestrian counter flow in discrete space and time: experiment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A modelling, Transportmetrica B-Transport Dynamics,2019, 7(1):169-184.(SCI) 32. Ying Zheng, Xingang Li*, Bin Jia*, Rui Jiang,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s' evacuation dynamics with underground flood spreading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on, 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2019, 94: 149-161. (SCI) 33. Yongxian Huang, Rui Jiang*, H.M. Zhang, Maobin Hu, Junfang Tian, Bin Jia,ZiyouGao,Experimental study and modeling of car-following behavior under high speed situ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8, 97:194-215. (SCI) 34. Yuqing Wang, Jixin Wang, Wanhe Li, Chaofan Zhou, Bin Jia*, Analytic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f driven diffusive system with asymmetric heterogeneous interactions, Scientific Reports, 2018(8): 16287. (SCI) 35. Shengjie Qiang*, Bin Jia, Qingxia Huang, A stochastic airplane boarding model in a framework of ASEP with distinguishable partic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8 , 29(10): 1850093. (SCI) 36. Ying Zheng, Xingang Li*, Nuo Zhu, Bin Jia, Rui Jiang, Evacuation dynamics with smoking diffusion in three dimension based on an extended Floor-Field model, Physcia A, 2018, 507: 414-426. (SCI) 37. Xuan Zhang,Bin Jia*, Rui Jiang, Impact of safety assistance driving systems on oscillation magnitude,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in a car platoon,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8, 505: 995-1007. (SCI) 38. Rui Jiang*, Chengjie Jin, H. M. Zhang, Yong-Xian Huang, Junfang Tian, Wei Wang, Maobin Hu, Hao Wang, Bin Jia.Experiment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raffic flow instabil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8, 94(SI): 83-98. (SCI) 39. Ning Guo*, Hao-XiangLiu, RuiJiang, BinJia, MaobinHu, Improving heuristics-based model to reproduce lane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8, 29 (8): 1850069. (SCI) 40. YuQing Wang, ChaoFan Zhou, ZiAng Zhu, Jiawei Wang, Zimeng Wang, Chen-Hao Fang, Bin Jia*, A macroscopic model for VOC emissions process complemented by real data,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8, 32(19): 1850209. (SCI) 41. Yina Wu*, Abdel-Aty Mohamed, Yaoxian Ding, Bin Jia, Qi Shi, Xuedong Yan, Comparison of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dilemma zone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simulation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8, 116(SI):69-78. (SSCI) 42. Yuqing Wang*, Xingjian Chu, Chaofan Zhou, Bowen Yan, Bin Jia*, Chenhao Fang, Wave dynamics in an extended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 with periodic boundaries,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8, 32(16): 1850168. (SCI) 43. Yu-Qing Wang, Bo-Wen Yan, Chao-Fan Zhou, Wei-Kang Li, Bin Jia*,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model,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8, 32(9): 1850118. (SCI) 44. Yu-Qing Wang, Chao-Fan Zhou, Wei-Kang Li, Bo-Wen Yan, Bin Jia*, Ji-Xin Wang, Stability analysis and wave dynamics of an extended hybrid traffic flow model,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8, 32(5): 1850055.(SCI) 45. Shengjie Qiang, Bin Jia*, Qingxia Huang, Rui Jiang. Simulation of free boarding process using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passenger dynamics. Nonlinear Dynamics, 2018,91(1):, 257-268.(SCI) 46. Yu-Qing Wang,Chao-Fan Zhou,Bin Jia*, Hua-Bing Zhu,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degradable networks with modified BPR,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7, 31(36): 1750353. (SCI) 47. Qingxia Huang,Bin Jia*, Rui Jiang,Shengjie Qiang,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in a bidirectional A/B skip-stop bus service,IEEE Access, 2017, 5: 15478-15489. (SCI) 48. Yu-Qing Wang,Xing-Jian Chu,Chao-Fan Zhou,Bin Jia*, Sen Lin,Zi-Han Wu,Hua-Bing Zhu,Zi-You Gao, Evolvement law of a macroscopic traffic model accounting for density-dependent relaxation time,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7,31: 1750291.(SCI) 49. Shengjie Qiang,Bin Jia*, Qingxia Huang,Evaluation of airplane boarding/deboarding strategies: A surrogate experimental test, Symmetry-Basel, 2017, 9(10): 222.(SCI) 50. Yan Xu,Bin Jia*, A. Ghiasi, Xiaopeng Li,Train routing and timetabling problem for heterogeneous train traffic with switchable scheduling rul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7, 84:196-218.(SCI) 51. Shuqi Xue, Rui Jiang*, Bin Jia*, Ziyang Wang, Xuan Zhang,Pedestrian counter flow in discrete space and time: experiment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A modeling, Transportmetrica B-Transport Dynamics, 2017, 7(1): 169-184. (SCI) 52. Shuqi Xue,Bin Jia*, Rui Jiang, Xingang Li, Jingjing Shan, An improved Burgers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bicycle flow,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7, 487:164-177. (SCI) 53. Xiaoyan Sun, Xiao Han,Jianzhang Bao, Rui Jiang*, Bin Jia*, Xiaoyong Yan, Boyu Zhang, Wenxu Wang, Ziyou Gao,Decision dynamics of departure times: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7, 487:74-82.(SCI) 54. Qingyi Hao*, Rui Jiang*, MaobinHu , Jia Bin, Dual phase separation in a two-dimensional driven diffusive system, Physics Letters A, 2017, 381: 1543-1547. (SCI) 55. HongzeZhang, RuiJiang*, MaobinHu,BinJia,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inimum traffic delay at a three-phase signalized T-type intersection,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7, 31(6): 1750063. (SCI) 56. BoTian, RuiJiang, MaobinHu*,BinJia*,Spurious symmetry-broken phase in a bidirectional two-lane ASEP with narrow entrances, Chinese Physics B, 2017, 26(2): 020503. (SCI) 57. YuqingWang*,BinJia*, RuiJiang, ZiyouGao, Wan-He Li, Ke-Jie Bao, Dynamics in multi-lane TASEPs coupled with asymmetric lane-changing rates, Nonlinear Dynamics, 2017, 88: 2051–2061. (SCI) 58. YuqingWang*, ChaofanZhou, BowenYang, DechenZhang, JixinWang,BinJia*, ZiyouGao, QingsongWu,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hybrid traffic model accounting for safe velocity,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17, 31(11): 1750104. (SCI) 59. YingZheng, Bin Jia*, XingangLi, RuiJiang,Evacuation dynamics considering pedestrians’ movement behavior change with fire and smoke spreading, Safety Science, 2017, 92:180-189.(SCI) 60. JunfangTian*,BinJia, ShoufengMa, ChenqingZhu,RuiJiang,YaoXianDing,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dynamical 2D speed-gap relation, Transportation Science, 2017,51(3):807-822.(SCI) 61. ShuqiXue*, BinJia, RuiJiang, A behaviour based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pedestrian counter flow, 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 2016,11: 113204.(SCI) 62. YanXu,BinJia*, MinghuaLi, XingangLi, An improved discrete-time model for heterogeneous high-speed train traffic flow,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2016, 65(3): 381-392.(SCI) 63. ShengjieQiang,BinJia*, RuiJiang, QingxiaHuang, Radwan, ZiyouGao, Symmetrical design of strategy-pairs for enplaning and deplaning an airplane,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16, 54:52-60.(SSCI) 64. ShengjieQiang,BinJia*, QingxiaHuang, ZiyouGao, Mechanism behind phase transitions in airplane boarding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6, 27(6):1650061.(SSCI) 65. ShuqiXue,BinJia*, RuiJiang, JingjingShan, Pedestrian evacuation in view and hearing limited condition: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and memory, Physics Letters A, 2016, 380:3029-3025.(SCI) 66. NingGuo, QingyiHao, RuiJiang*, Maobin Hu,BinJia, Uni- and b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 in the view-limited condition: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71(1):63-85.(SCI) 67. XinLi, XingangLi*, YaoXiao,BinJia, Modeling mechanical restric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ar and heavy truck in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a traffic flow model,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6, 451: 49-62.(SCI) 68. JunfangTian, RuiJiang*,BinJia, ZiyouGao, ShoufengMa, Empi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concave growth pattern of traffic oscillation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6,93: 338-354(SCI) 69. RuiJiang, JinyiChen, ZhongjunDing, DachengAo, MaobinHu, ZiyouGao,BinJia*, Network operation reliability in a Manhattan-like urban system with adaptive traffic ligh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69(1):527-547.(SCI) 70. HongzeZhang, RuiJiang*, MaobinHu,BinJia,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inimum traffic delay at a two-phase intersection considering the dynam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que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6,27(10): 150-166.(SCI) 71. QingyiHao, RuiJiang*, MaobinHu,BinJia, WenxuWang*.Exponential decay of spatial correlation in driven diffusive system: A universal feature of macroscopic homogeneous state, Scientific Reports,2016, 6(1): 19652.(SCI) 72. JunfangTian, RuiJiang, GengLi*,MartinTreiber,BinJia, ChengqingZhu.Improved 2D intelligent driver model in the framework of three-phase traffic theory simulating synchronized flow and concave growth pattern of traffic oscilla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16,41(1): 55-65.(SSCI) 73. XiaobaoYang*, MeiHuan,BinJia.The effects of traffic wardens on the red-light infringement behavior of vulnerable road user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16,37(2): 52-63.(SSCI) 74. YanXu, ChengxuanCao*, BinJia*, GuangzhiZang,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container allocation problem with random freight demands in synchromodal Transportation,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 11:1-13. (SCI) 75. ShengnanLi, XingangLi*, YunchaoQu, BinJia, Block-basedfloorfieldmodel for pedestrian’s walking through corner,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5,432: 337-353.(SCI) 76. JiangRui*, Mao-Bin Hu, H.M. Zhang, Zi-You Gao, Bin Jia, Qing-Song Wu, On some experimental features of car-following behavior and how to model them,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5,80: 138-154. (SCI) 77. YongjiLuo*, BinJia, JunLiu, W. H. K.Lam, Xin-gangLi, ZiyouGao,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ar and bicycle in heterogeneous traffic,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15; 49:29-47. (SCI) 78. Junfang Tian*, Martin Treiber, Shoufeng Ma, Bin Jia, Wenyi Zhang, Microscopic driving theory with oscillatory congested states: Model and empirical verific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5, 71:138-157. (SCI) 79. ShengjieQiang, BinJia*, DongfanXie, ZiyouGao, Reducing airplane boarding timeby accounting for passengers' individual properties: A simulation based on cellular, Journal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14, 40: 42-47. (SSCI) 80. Hong-QiangFan, Bin Jia*, Jun-FangTian, LifenYuan,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 at a non-signalized intersec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game theory,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4, 415:172-180. (SCI) 81. JunfangTian*, NingJia, NingZhu, BinJia, ZhenzhouYuan, Brake light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 advanced randomization for traffic breakdow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4, 44: 282-298. (SCI) 82. Rui Jiang*, Mao-Bin Hu, H. M. Zhang, Zi-You Gao, Bin Jia, Qing-Song Wu, Bing Wang, Ming Yang, Traffic experiment reveals the nature of car-following, Plos One, 2014, 9(4): e94351. (SCI) 83. RuiJiang*, MaobinHu, BinJia, ZiyouGao, A new mechanism for metastability of under-saturated traffic responsible for time-delayed traffic breakdown at the signal, 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2014,185:1439-1442. (SCI) 84. ChenjuanZhu, BinJia*, LinghuiHan, ZiyouGao, Parking pricing and model split under uncertainty,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4: 679719. (SCI) 85. Tian Junfang, Yuan Zhenzhou, Jia Bin and Wang Tao, Dynamic Congested Traffic States of Density Difference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with On-Ramp.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3, 23: 941238. (SCI) 86. Tian Junfang, Yuan Zhenzhou, Jia Bin, Fan Hongqiang, Phase transitions and the Korteweg-de Vries equation in the density difference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of traffic 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rden Physics C ,2013, 24(03): 1350016. (SCI) 87. Fan Hong-Qiang, Jia Bin, Li Xingang, Tian Jun-Fang , and Yan Xue-Do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 at Nonsignalized T-Shaped Intersection with U-Turn Movements,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3, http://dx.doi.org/10.1155/2013/856416, (SCI) 88. Zhu Chengjuan, Jia Bin, Han Linghui, Gao Ziyou, Commuting Pattern with Park-and-Ride Option for Heterogeneous Commuters,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3, http://dx.doi.org/10.1155/2013/185612,(SCI) 89. Luo Yongji, Jia Bin , Li Xingang, Wang Can, Gao Ziyou, A realistic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of bus route system based on open boundar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2012, 25:202-213. (SCI) 90. Tian Junfang, Yuan Zhenzhou, Treiber Martin, Jia Bin(贾斌), Zhang Wenyi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in the fundamental-diagram approach reproducing some findings of the three-phase theory , Physica A, 2012,391(11): 3129-3139. (SCI) 91. Tian Junfang, Yuan Zhenzhou, Jia Bin(贾斌)et al.,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the density difference in the modified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of traffic flow, Physica A, 2012,391(19): 4476-4482. (SCI) 92. Tian Junfang, Yuan Zhenzhou, , Jia Bin(贾斌), Fan Hongqiang, Wang Tao,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in the fundamental diagram approach reproducing the synchronized outflow of wide moving jams, Physics Letters A, 2012, 376(44): 2781–2787. (SCI) 93. Zhu Nuo, Jia Bin(贾斌),Shao Chunfu, Yue Hao, Simulation of pedeastrian evacuation based on an improved dynamic parameter model, Chinese Physics B, 2012,21(5):050501. (SCI) 94. 孙泽、贾斌、李新刚,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行人和机动车相互干扰模拟研究,物理学报,2012,61(10): 100508. (SCI)。 95. 范宏强、贾斌、李新刚、田钧方,无信号T 型交叉口交通流特性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12(1):185-192. 96. Hao Qingyi, Jiang Rui, Hu Maobin, Jia Bin(贾斌), and Wu Qingsong, Pedestrian flow dynamics in a lattice gas model coupled with an evolutionary game, Physical Review E, 2011, 84, 036107 (SCI). 97. Zhu Nuo, Jia Bin(贾斌),Shao Chunfu, Pedestrian evacuation based on a dynamic parameters model,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2011,97-98: 956-959.(EI, ISTP) 98. Zheng Ying,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Zhu Nuo. Evacuation dynamics with fire spreading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on . Physica A. 2011, 390(18-19):3147-3156. (SCI) 99. Tian Jun-Fang,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A new car following model: comprehensive optimal velocity model, 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 2011, 55(6): 1119-1126.(SCI) 100. Zhao XiaoMei, Xie Dongfan, Jia Bin(贾斌), et al.,Disorder structure of free-flow and global jams in the extended BML model,Physics Letters A, 2011, 375(7):1142-1147. (SCI) 101.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Chen Tao, Jiang Rui and Gao Ziyou,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 time gap dependent randomization under Kerner's three-phase traffic theory, Transportmetrica, 2011, 7(2):127-140 (SCI) 102. 李晓雪, 贾斌, 李新刚. 公交线路对双车道交通流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5): 182-187. 103. Li Xingang, Gao Ziyou, Jia Bin(贾斌), et al., Traffic dynamics of an on-ramp system with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Chinese Physics B, 19( 6): 060501 (SCI) 104. Tian Jun-Fang,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and Gao Zi-You, Flow difference effect in the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Chinese Physics B, 2010, 19(4) . 040303. (SCI ) 105.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Jiang Rui, Gao Ziyou, Traffic behaviors around the weaving section in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rden Physics C, 2010, 21(3),409-422 (SCI ) 106. Tian Jun-Fang,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and Gao Zi-You , A new car-following model considering velocity anticipation, Chinese Physics B, 2010, 19(1), 010511. (SCI ) 107. Li Xingang, Gao Ziyou, Zheng Jianfeng, Jia Bin(贾斌),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raffic flow with speed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0, 21(2), 177-188.. (SCI) 108. 张建鹏; 廖唱; 杨远舟; 贾斌,BRT信号优先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s1):61-67. 109. 朱诺; 魏丽英; 邵春福; 贾斌,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国家级公路网布局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4),118-124. 110. Zhao, Xiao-Mei, Jia, Bin(贾斌), Gao, Zi-You, Jiang, Rui. Traf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motorized vehicles and nonmotorized vehicles near a bus stop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ASCE, 135(11), pp 894-906, 2009(SCI). 111. Tian Junfang, Jia Bin(贾斌), Li Xingang, Zhao Xiaomei, Gao Ziyou, Synchronized traffic flow simulating with cellular automata model,Physica A,388: 4827-4837,2009.(SCI 2009-187) 112. 贾斌、李新刚、姜锐、高自友,公交车站对交通流影响模拟分析(1.277),物理学报,58(10), 6845-6851, 2009. (SCI ) 113. Zhuang Q, Jia B(贾斌)and Li XG, A modified weighted probabilistic cellular automaton(2.103), Chinese Physics B, 18(8): 3271-3278, 2009. (SCI) 114. 庄倩,贾斌,李新刚,考虑从众效应的入匝道系统建模与模拟,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39(增刊2):52-57,2009。(EI ) 115. Li XG, Gao ZY, Jia B(贾斌)and Zhao XM,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unsignalized T-shaped intersection(0.84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rden Physics C, 20(4):501-512, 2009. (SCI) 116. Li XG, Gao ZY, Jia B(贾斌)and Zhao XM, Modell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torized vehicle and bicycle by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model(0.84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rden Physics C, 20(2): 209-222, 2009. (SCI) 117. Li XG, Gao ZY, Jia B(贾斌)and Jiang R, Deceleration in advance in the Nagel-Schreckenberg traffic flow model(1.43), Physica A, 388: 2051-2060, 2009. (SCI) 118. 王玉明, 毛保华, 关伟, 贾斌. 灾害条件下运输中断引起的生产损失估算模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 9(2), 134-140. 119. Chen T,Jia B(贾斌),Li XG, Jiang R, Gao ZY, Synchronized flow in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with time headway dependent randomizatio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5(8): 2795-2798, 2008.(SCI ) 120. Jiang R, Hu MB, Jia B(贾斌), Wang RL, Wu QS, Enhancing highway capacity by homogenizing traffic flow. Transportmetrica 4 (1): 51-61, 2008 (SCI). 121. Jiang R, Wu QS, Jia B(贾斌), Intermittent unstable structures induced by incessant constant disturbances in the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car-following model. Physica D, 37: 467-474, 2008. (SCI) 122. 李新刚、高自友、赵小梅、贾斌,混合非机动车流的多值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研究,物理学报,57(8):4777-4785,2008。(SCI) 123. 滕亚帆、高自友、贾斌、李峰,信号灯控制下的主道双车道入匝道系统交通流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57(3):1365-1374,2008。(SCI) 124. Jia B(贾斌), Li XG., Jiang R and Gao ZY, Multi-valu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mixed bicycle flow, 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B, 56(3):247-252, 2007. (SCI) 125. Jiang R, Hu MB, Jia B(贾斌), Wang RL, Wu QS, Phase transition in a mixture of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vehicles and manual vehicles,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B, 58: 197–206, 2007. (SCI ) 126. Li F, Gao ZY,Jia B(贾斌), Traffic behavior in the on-ramp system with signal controlling, Physica A,385:333-342, 2007. (SCI) . 127. Jiang R, Hu MB, Jia B(贾斌), Wang RL and Wu QS, Spatiotemporal congested traffic patterns in macroscopic version of the Kerner-Klenov speed adaptation model, Physics Letters A, 365(1-2), 6-9, 2007. (SCI) 128. Jiang R, Hu MB,Jia B(贾斌),Wang RL,Wu QS,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and periodic structure in a multilane system, Physical Review E, 76, 036116, 2007. (SCI) 129. Jiang R, Hu MB, Wang RL,Hu MB, Jia B(贾斌)and Wu QS, 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in a two-lane system with parallel update, J. Phys. A: Math. Theor. 40, 9213-9225, 2007. (SCI ) 130. Zhao XM, Gao ZY and Jia B(贾斌), The capacity drop caus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intersection and the bus stop in a CA model, Physica A, 385(2), 645-658 2007. (SCI ) 131. 陈漩、高自友、赵小梅、贾斌,反馈控制双车道跟驰模型研究,物理学报,56(4):2024-2029,2007(SCI ) 132. Li XG., Gao ZY Jia B(贾斌),and Jiang R, Segregation effect in symmetric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two-lane mixed traffic, The 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B, 54: 385-391, 2006. (SCI ) 133. Li XG., Jia B(贾斌), Gao ZY and Jiang R, A realistic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a traffic model considering aggressive lane-changing behavior of fast vehicle, Physica A 367, 479-486, 2006. (SCI ) 134. 贾斌,交通瓶颈及其诱导的交通流状态复杂特性研究进展,2005中国科学院优博论丛:262-272,主编:白春礼,科学出版社,2006.03。 135. Jiang R, Hu MB, Jia B(贾斌), Wang RL, Wu QS,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delay in the Nagel-Schreckenberg traffic flow model, 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B 54: 267-273, 2006. (SCI ) 136. 吴清松、姜锐、李晓白、贾斌、胡茂彬,微观宏观方法相结合推进交通流理论新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5(3):108-115,2005。 137. Jia B(贾斌), Jiang R, and Wu QS, The effects of accelerating lane in the on-ramp system, Physica A 345: 218-226 2005. (SCI) 138. Jia B(贾斌), Jiang R, and Wu QS, Honk effect in the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traffic flow, Physica A 348: 544-552 2005. (SCI ) 139. Jia B(贾斌), Jiang R, Gao ZY and Zhao XM, The effect of mixed vehicles on traffic flow in two lan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16(10), 1617-1627, 2005. (SCI) 140. Jia B(贾斌), Jiang R, and Wu QS, Traffic behavior near an off ramp in the cellular automaton traffic model, Physical Review E 69, 056105, 2004. (SCI ) 141. Jia B(贾斌), Jiang R and Wu QS, A realistic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traffic 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15: 381-392 2004. (SCI) 142. Jiang R, Jia B(贾斌), Wang XL,Wu QS, Dangerous situations in the velocity effect model, Journal of Physics A-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37 5777–5787, 2004. (SCI) 143. Jiang R, Jia B(贾斌), Wu QS, Stochastic multi-valu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s for bicycle flow, Journal of Physics A-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37 (6): 2063-2072, 2004. (SCI ) 144. Jiang R, Jia B (贾斌)and Wu QS,The lane expansion effect of the tollbooth system on the highw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15 (5): 619-628, 2004. (SCI ) 145. Jia B(贾斌), Jiang R and Wu QS, The traffic bottleneck effect caused by the lane closing in th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14, 1295-1303 2003. (SCI) 146. Jiang R, Jia B(贾斌), Wu QS, The stochastic randomization effect in the-on-ramp system: Single-lane main road and two-lane main road situa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A-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36 (47): 11713-11723 , 2003. (SCI ) 147. Jiang R, Hu MB, Jia B(贾斌), Wu QS, Realistic bus route model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of the bus,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34 (3): 367-372, 2003. (SCI) 专著/译著 邵春福,魏丽英,贾斌.交通流理论[M]。国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05 李力,姜锐,贾斌,赵小梅.现代交通流理论与应用[M]。国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1 贾斌,高自友,李克平,李新刚.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系统建模与模拟[M]。,科学出版社,2007-10 专利 1. 高自友,贾斌,李克平,“一种入口匝道与主干道汇合处的信号控制方法”,授权号:ZL 2004100092902,授权日期:2006.02.01。(发明专利) 2. 贾斌,强生杰,黄青霞,高自友,“一种高效的民航客机登机方法”,授权号:2014 1 0652847.8,授权日期:2017.01.11. 3. 贾斌,丁遥先,高自友,李新刚,“一种城市道路信号指示灯辅助系统”,授权号:ZL201510264580.X,授权日期:2018.02.13. 4. 李峰,高自友、吴建军、陈晓静、贾斌,一种规避列车运行死锁状态的方法及列车运行全局优化控制方法,授权号:ZL201810996994.5,授权日期:2019.01.18.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2019(主要成员) 大城市复杂交通流特性分析与管控策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2018(排序3) 面向需求科教融合创新城市交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二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2017(排序4)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北京交通大学专项奖,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16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5 Fan Hongqiang, Jia Bin(贾斌)*, Tian Junfang, Li Xingang(李新刚),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ized T-shaped intersection, Best Paper Award,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Optimization,2012. Zhu Chengjuan, Jia Bin(贾斌)*, Han Linghui,User equilibrium model with stochastic travel times: including parking space searching and access times,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四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2013。 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的演化机理研究,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1(排序4) 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理与疏解方法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排序6)。 中国运行环境下的混合交通流建模及演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评估,特优,2010,主持。 城市交通瓶颈处车流复杂特性研究与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评估,特优,2009,参加(排序2)。 “交通瓶颈处车流复杂动态特性的元胞自动机模拟”,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 2010年入选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C类人才奖励计划。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社会兼职 目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复杂系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理事、中国系统科学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国际学术期刊《Transportmetrica B》副主编、《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斌”,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0日 07:4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传峻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传峻”文章。 贾传峻 博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电子邮件: chjjia@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1993.9-1997.7 北方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 学士学位 2000.9-2003.4 北方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硕士学位 2003.9-2007.1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5 — 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讲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控制与安全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北京交通大学:新增包头市茂川石化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 ,2014-02-20--2015-02-19,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黑河销售分公司嫩江油库专用线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 ,2014-01-20--2015-01-20,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客货运营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2013-06-01--2014-12-31,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疆金吐哈化工运输有限公司新增共用单位专用铁路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13-01-28--2014-01-27,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沈阳铁道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13-01-01--2014-01-01,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液化天然气(LNG)铁路安全运输可行性研究,2013-06-01--2013-12-31,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中油北京销售有限公司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 ,2012-12-28--2013-12-27,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专用线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 ,2012-07-05--2013-07-04,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天津滨海联合石化物流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12-05-16--2013-05-15,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专用铁路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10-03-18--2010-12-30,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增天津全程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10-01-14--2011-01-13,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锡林郭勒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专用线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9-10-23--2010-10-22,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增加办理集装箱运输硫磺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9-07-29--2010-07-28,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荆门荆铁佳洲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品名及专用线共用单位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9-02-24--2010-02-23,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西安中立石油化工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改扩建运输安全综合预分析报告,2009-02-09--2010-02-08,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福建省建昌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12-23--2009-12-22,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增重庆市万州区龙港铁路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专用铁路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12-23--2009-12-23,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广西超智铁路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品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10-20--2009-10-19,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广西北峰星燃气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共用单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11-18--2009-11-17,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韩国西中物流株式会社危险货物集装箱专列过境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06-01--2009-10-31,参加 其它部市:民航运输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研究,2008-01-25--2008-12-30,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专用线扩建运输安全综合分析,2008-06-16--2009-06-15,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建四平君汇能源有限公司专用线运输安全综合预分析报告,2008-02-01--2009-01-31,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增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及该专用线增加共用单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02-01--2009-01-31,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昆明焦化制气厂专用铁路新增品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2007-05-01--2008-03-31,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中石化贵州铜仁石油分公司铜仁石油库铁路专用线和铜仁东站运输安全综合分析,2007-10-15--2008-10-15,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荆门荆铁佳洲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专用线新增品名及新增共用单位运输安全综合分析报告,2008-01-22--2009-01-21,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新增铁路运输专线安全预综合分析报告,2007-08-01--2008-07-31,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运输安全预综合分析,2007-07-01--2008-06-30,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外挂式柴油发电机组冷藏集装箱运输安全研究报告,2007-12-15--2008-12-31,参加 其它部市:《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合同书,2007-10-30--2008-12-31,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铁路直达运输系统实施方案研究,2007-07-01--2008-12-31,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研究——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与技术研究,2007-01-01--2008-12-31,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中石化集团锡林郭勒盟元宝山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新增铁路专用线运输安全综合分析,2007-08-01--2008-08-30,参加 其它部市:我国危险货物运输统一规则并与国际接轨问题的研究——铁路组,2007-06-01--2007-12-31,参加 校科技基金: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系统相关问题研究,2007-01-01--2009-12-31,主持 教学工作 论文/期刊 安茹 贾传峻 王德 刘仍奎 王福田 铁路钢轨折断事件风险因素量化分析模型研究 铁道学报 2019-02 武旭 杜奕 贾传峻 基于全距离完全度量聚类的交通运输能耗区域划分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9-02 白磊,贾传峻,李擎,刘仍奎,孙全欣 铁路钢轨网格化维修规划优化编制模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8-09 林枫 贾传峻 胡思继 两种集结模式对编组站解体系统的经济比较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02 徐鹏,贾传峻,李晔,孙全欣,刘仍奎 Developing an Enhanced Short-Range Railroad Track Condition Prediction Model for Optimal Maintenance Schedul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10 贾传峻 高勇 程志明 20 英尺1C 型罐式集装箱装运黄磷的探讨 铁道货运 2015-02 贾传峻 胡思继 李会玲 汽车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3-01 贾传峻 孙全欣 李振江 铁路危险货物专用集装箱发展对策研究 铁道货运, 2010-02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贾传峻”,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0日 07:4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蒋健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蒋健”文章。 蒋健 博士、讲师、无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2963电子邮件: jjiang@bjtu.edu.cn 通讯地址:邮编: 教育背景 2005年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8年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3年 毕业于大阪大学工学研究科交通与地域计划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年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科研项目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铁路运输生产组织和经营质效指标体系研究, 2024-2025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兰新客专开行普速客车运营维护适应性研究, 2024-2025 自然科学横向-国铁集团: 铁路特货物流智能化实施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1, 2024-2026 自然科学横向-国铁集团: 兰新客专开行普速客车运营维护适应性研究, 2024-2025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铁路特货物流智能化实施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2024-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中铁特货产品价格服务体系及“门到门”全程物流价格测算软件原型设计, 2024-2025 科研专项: 面向现代物流的铁路运输生产系统重构理论体系架构研究, 2024-2026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构建现代化铁路运输服务体系总体方案研究, 2023-2024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数字铁路战略下“智慧天路”模数一体化平台与典型场景应用技术研究, 2024-202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适应动态货运需求的运力资源配置技术, 2023-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新技术条件下神华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移动装备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2024-2026 红果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XXXXXX多式联运径路规划技术研究, 2023-20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适应动态货运需求的川藏铁路运力资源配置与运输产品设计技术, 2023-2026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修订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2023-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重载列车及车辆系统智能化技术方案, 2024-2025 红果园国家级“科技委”: 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在军事中的运用系列慕课, 2023-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应急管理建设模式研究, 2023-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客车开行计划数据管理及一日一图质量提升研究, 2023-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繁忙枢纽客站股道及咽喉道岔组高效运用技术研究, 2023-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服务雄安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研究, 2023-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多网融合条件下考虑旅客多维出行需求的高铁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2024-2027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调度管理与站段生产一体化组织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基于市场和运力精准适配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主要运输通道运能需求时空匹配与调度主动调整优化技术研究, 2022-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铁路运输调度组织创新和实施技术路线研究, 2023-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车站和路网运输组织策略动态数字化仿真控制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与“一日一图”质量优化提升技术,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朔黄铁路货场集装箱运输与封闭改造技术经济性研究,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平公转铁物流枢纽产业园大流量运能支持及其规划建设研究, 2022-2023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一般课题(校级): 提高北京45分钟通勤比例可行措施研究(1),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济南高铁枢纽环通后济青走廊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及效益分析研究, 2022-2025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省部级重大): 关于利用国铁资源服务城市通勤需求的机制研究(1)-1, 2022-2022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首都圈轨道交通发展能力研究(2), 2021-2022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智能交通运行管理策略研究(2), 2021-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控制中心(NOCC)二期工程NCC系统扩容升级及工控云设备采购与集成项目,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速铁路智能运输综合调度系统技术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智能化编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3:列车运行图智能化编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2021-202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发达高铁网的智能综合调度系统应用深化技术研究-课题3:面向发达路网的运输调度指挥模式创新与关键技术研究, 2021-202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与管理平台, 2021-202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提升与现场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2021-2025 国家铁路局: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铁路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2021-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非煤运输组织方案与经济可行性研究, 2021-2024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首都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特大城市现代化交通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研究(2), 2020-2021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关于利用国铁资源服务城市通勤需求的机制研究(1), 2021-2022 其它(科技处): 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路径模式研究, 2021-2021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 我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慢行系统多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1), 2021-2022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北京市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研究(2), 2020-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速铁路调度阶段计划、列车运行图自动调整技术研究, 2020-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速铁路成网对郑州枢纽及沿线经济效应研究, 2020-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智慧铁路体系建设规划研究项目智慧运营发展规划, 2020-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基于知识计算和智能算法融合的调度决策优化研究, 2021-2024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省部级重大): 北京市公交地铁规划、建设、运营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2020-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黄天荡线网指挥中心(NCC)集成、采购项目仿真系统项目, 2019-2023 人文社科专题项目: 智慧交通下大都市圈人性化交通的探索与实践, 2020-2023 前沿中心项目: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一体化编制云平台设计和开发, 2020-2023 基础研究项目: 收益管理在铁路运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202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基于真实场景的调度集中控制系统智能化考核实训平台研究, 2019-202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多式联运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2018-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山西铁路货运系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2019-202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重载铁路技术升级深化研究-1速密重子课题, 2019-202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重载铁路技术升级深化研究-2集疏运子课题, 2019-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成都地铁客运服务管理平台(NCCC)项目客流预测软件开发, 2019-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速铁路能力仿真和效益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2019-2020 国家铁路局: 运输结构调整调研, 2019-2020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多式联运运输组织优化和信息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2018-2022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未来战略方向研究, 2019-2020 国家铁路局: 典型铁路交通作业事故致因分析模式研究, 2019-2020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京津城际运输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2018-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编组站调度指挥安全管控系统, 2018-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集疏运一体化研究(货运), 2018-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构构建与规划评价技术研究, 2018-2020 国家铁路局: 发挥铁路优势调整运输供给结构, 2018-2018 国家铁路局: 铁路运输条例相关研究, 2018-201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铁路客货运效益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 2018-2021 基础研究项目: 基于综合交通大数据的运输结构调整关键技术研究, 2018-2021 北京市教委: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研究—轨道交通安全协同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2018-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成都地铁线网运营信息分析系统(NOIS) 软件开发合同, 2018-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枢纽总图客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大型铁路客运站智能作业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 2017-201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路网运力资源统筹利用智能化技术研究, 2017-2020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基于大数据的铁路日常运输态势推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17-2020 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然科学类型项目: 京津冀城际铁路运输组织方案协同优化理论与技术, 2017-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基于时空视角的区域多模式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协同调控研究, 2018-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一带一路”陆路通道国际联运研究与交流中心, 2017-2022 基础研究项目: 高速铁路动车段(运用所)资源配置及日班计划编制优化研究, 2017-2018 国家铁路局: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监测研究, 2017-2018 北京市自然基金: 京津冀城市群城际铁路全方式客流控制与全程客运组织协同优化研究, 2016-2018 北京市自然基金: 需求导向下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设计及运能适配技术研究, 2016-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市域公路网布局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 2017-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速铁路枢纽改造方案评价技术及软件系统开发, 2016-2017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定制化产品模式下铁路调度组织与运输调整关键技术研究, 2016-202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市场的铁路客货运营管理技术研究——自备铁路车辆全过程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2016-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PPP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 2016-2018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现代物流经营关键技术研究——铁路多式联运提单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6-2020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市场化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铁路现代物流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5-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我国物流园区综合评价研究, 2015-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铁路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2015-2017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铁路物流发展相关技术研究-铁路物流中心运营管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5-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十三五”时期物流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5-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市场化经营关键技术研究——铁路货运运价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2015-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 高速铁路出行需求分析与服务网络设计(反馈调整)—4, 2015-2018 其它: 依托国家物资储备资源建设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项目研究, 2015-2019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5-2019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支撑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的30项重要标准研究 , 2015-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综合交通的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2015-201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迁安市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铁路运输能力优化配置研究, 2015-2015 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旅游景区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相关问题研究, 2015-2016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大问题研究, 2014-2020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铁路行业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4-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货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4-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货运改革关键技术研究——推进铁路集装化运输实施的关键技术研究, 2014-2015 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速铁路运力资源时空优化方法研究, 2014-2015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神华集团物流网络及物流成本分析软件, 2013-2014 基础研究项目: 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法的节能减排交通政策评价研究, 2014-201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运能释放后区际通道与集疏运系统能力优化配置研究, 2013-2015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概论、高速铁路概论 研究生课程: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运输枢纽规划与管理 论文/期刊 蒋健,景云,刘青,田宇,王晶.Data Mining Analysis of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by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An Index Decomposition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ysics,2024,3(18) 蒋健.Research on monitoring strategy on railway dangerous goods warehousing based on game theory.Design Engineering,2020,2020(7) 蒋健.Sustainable achievement efficiency of 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indicator analysis.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20,None(None) 蒋健,何世伟,景云,黎浩东.《运输枢纽规划与管理》课程平台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8,48(0) 张伦,赵汗青,王闻蓉,蒋健.基于UIC406的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12(41) 蒋健,谭宇燕.Emergency dispatching problem for public bicycles: a triangle fuzzy programming approach.Advances in Transportation Studies,2019,2019(2) 蒋健.A Factor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lated Policy Implications.IATSS Research,2015,2(38) 刘星材,何世伟,黎浩东,蒋健,陈胜波.铁路调度指挥模式创新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12(36) 何世伟,蒋健,宋瑞.面向留学生全英文教学的“运输枢纽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改革论文集(2022),2023 呼国杰,孙晚华,蒋健.Optim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 Scheme for Container Sea-Rail Multimodal Transport.CEAT 2020,2021 蒋健.关于大学生学科竞赛参与机制改进的思考.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2023 蒋健,孙晚华.The estimation of the facility efficiency in Nansha Port terminal.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2019 呼国杰,孙晚华,蒋健.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Rail-Water Intermodal Transport in Guangzhou Port Group.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CEAT 2019),2019 蒋健,宋瑞.基于本科课程平台建设的“交通运输设备”教学改革的探索.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2018 蒋健.The evaluation of cities for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ransport based on DEA method.The 2016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Transportation,2016 蒋健.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achievement based on indicator analysis.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6 蒋健.Application of indicator in factor analysis on 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The 2016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Transportation,2016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蒋健”,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20日 07:4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贺振欢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贺振欢”文章。 贺振欢 博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8544-801电子邮件: zhhe@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2003.7 - 现在,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师 2008.4-2009.4, 德国汉诺威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IVE)进修 1999.9-2003.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 1997.9-1999.9,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生 1993.9-1997.7,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系,本科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产品竞争力的高铁票价市场化浮动机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2024-2027 国家铁路局课题计划: 铁路运输竞争性环节监管制度体系研究, 2023-2024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谱系化产品模式下旅客列车车次命名编排规则与号段分配方案研究, 2023-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大数据的城际铁路客流分析技术研究, 2023-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综合交通深度融合的 MaaS+全行程智能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运需求分析预测及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2022-202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基于客流多维出行特征的大型铁路枢纽客站分工方案优化研究,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车站和路网运输组织策略动态数字化仿真控制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黄东联络线开通后济南枢纽及胶济通道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配送业务信息化管理和技术研究, 2022-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客运多层次服务体系构建与出行服务优化技术,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贵南高铁客流预测与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2022-2023 前沿中心项目: 大规模路网客运产品智能设计与实现技术, 2022-202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智能化编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二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2021-202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发达高铁网的智能综合调度系统应用深化研究-课题二 成网条件下京沪高铁客运需求分析及效率效益导向的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2021-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智能化编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3:列车运行图智能化编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2021-2025 国家铁路局: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铁路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2021-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路网整体效能的旅客列车开行效果综合评估与辅助优化系统, 2021-202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基于 5G 的京张高铁智慧出行关键技术研究, 2020-202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应急广播相关技术标准英文翻译, 2021-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复杂客流需求下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及线别产品组合方案设计研究, 2020-2023 国家铁路局: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监管中的应用分析论证, 2020-2021 国家铁路局: 铁路旅客运输相关制度研究, 2020-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大兴机场空铁网络协同发展研究, 2020-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石家庄正定机场空铁联运研究项目咨询服务, 2020-2020 前沿中心项目: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一体化编制云平台设计和开发, 2020-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基于高速铁路的旅客联合运输系统构建技术与实证研究, 2019-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客运列车产品谱系化研究, 2019-2019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智能京张技术规章体系构建研究, 2019-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济南局鲁南高铁及环线高铁列车产品设计研究, 2019-2021 国家铁路局: 铁路旅客列车超员现状及监管研究, 2019-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空铁联运协同组织优化理论与方法, 2020-202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基于效益效率综合优化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设计, 2019-2023 基础研究项目: 需求导向的闭环型高速铁路客流分配方法研究, 2019-202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铁路客货运效益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 2018-2021 北京市教工委: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络周期化列车运行模式研究, 2017-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兰州铁路局客运服务升级与产品设计研究, 2016-202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津冀旅客联程运输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研究, 2017-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铁WiFi建设与运营咨询合作协议, 2017-201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一带一路”陆路通道国际联运研究与交流中心, 2017-2022 国家发展改革委: 空铁联程联运发展研究, 2017-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铁Wifi服务需求调研分析, 2017-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南宁铁路局客票销售策略研究及仿真模型, 2016-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铁列车开行方案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2016-2017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市场的铁路客货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周期化高铁网络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2016-202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面向市场的铁路客货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基于客流分配技术的客票销售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研究, 2016-2020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铁路客货运市场动态监测总体方案研究, 2016-2018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预研-高速铁路精细化经营管理技术——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估方法与系统研究 , 2016-2023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周期性列车运输组织方案设计与系统研究, 2015-2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 高速铁路出行需求分析与服务网络设计——2, 2015-2018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铁路运输市场监测与评价研究, 2015-2016 重大资助项目: 高速铁路客运需求及与航空运输系统协同研究, 2015-2018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城际铁路发展重点及政策研究, 2015-2017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综合评价研究, 2015-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南广、贵广客运专线客流预测及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设计, 2014-201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货运市场动态监测总体方案研究, 2014-2016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新一代客票系统技术深化研究--面向新一代客票系统的客运收益管理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4-2017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精细化经营管理技术——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估方法与系统研究, 2014-201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票额集中管理条件下的席位智能动态分配策略研究, 2013-201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运产品优化与收益预测研究, 2013-201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流基本规律研究, 2013-201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京沪高铁客运产品分类与评价研究, 2013-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京沪、京广高铁动车车底运用及交路优化方案研究, 2013-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多等级票价下的票额投放策略研究, 2013-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成网条件下高速铁路维修天窗设置及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2013-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新一代客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铁路客运移动商务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2-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新一代客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客运营销辅助决策技术研究, 2012-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与优化研究, 2009-201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运收益管理研究, 2012-201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客票分销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 2012-2013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铁路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技术研究——高速铁路换乘节点布局规划与列车接续方案研究, 2012-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预测型列车运行调整计划鲁棒优化方法研究, 2013-2015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发展技术研究, 2011-2012 科技部“科技支撑”: 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 --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仿真评估系统构建, 2011-2013 基础研究项目: 成网条件下旅客列车相关性分析及席位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2012-2014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客运管理与服务技术研究──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延伸与服务质量保障技术研究 , 2011-201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客运管理与服务技术研究——高铁售票策略动态优化和旅程规划关键技术的研究, 2011-2012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客运服务相关技术研究--武广郑西高速铁路营销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0-2011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不再新立项): 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策略研究, 2010-2010 教学工作 主讲《运输组织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开发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交通、电子商务类的专业主干课程,并担任《计算机原理》、《网络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本科及硕士课程教学工作。 主编《Web服务器开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5 参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等多本教材的编著 论文/期刊 刘张家璇,苗蕾,佟璐,贺振欢.预售期高速铁路购票需求预测方法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23,09(45) 姚致远,聂磊,乐逸祥,贺振欢,可钰,莫雨欣,王宏达.Network periodic train timetabling with integrated stop planning and passenger routing: A periodic time–space network construct and ADMM algorithm.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2023,2023(8)(153) 姚致远,聂磊,贺振欢.A genetic algorithm for heterogeneous high-speed railway timetabling with dense traffic: The train-sequence matrix encoding scheme.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 Planning & Management,2022,None(23) 黄全,贺振欢,何红.高铁枢纽车站到发线运用与进路选择综合优化研究.山东科学,2017,6(30) 张宇,贺振欢,聂磊.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9(28) 李天琦,聂磊,贺振欢.高铁新线开通条件下运营线路列车开行方案调整研究.综合运输,2017,11(39) 强丽霞,贺振欢.基于客流分配技术的铁路旅客列车票额分配方法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9(39) 王秀成,贺振欢,聂磊,王腾龙.多层次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价及优化方法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8(38) 佟璐,贺振欢,聂磊,郭根材.Optimizing Train Connection Plan Based Method of Passenger Flow Assignment.Revista Tecnica de la Facultad de Ingeniera,2016,8(39) 佟璐,贺振欢,聂磊,郭根材.Algorithm of Passenger Travel route in Space-Time Service Network of Railway Transport.Revista Tecnica de la Facultad de Ingeniera,2016,7(39) 贺振欢.Analysis on Impact of Redundant Time on Train Rescheduling in High Speed Railwa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6,1(9) 贺振欢,聂磊,付慧伶.Service Planning System for Large-scale High Speed Railway Network.Journal of Software,2014,5(9) 贺振欢.用户出行费用综合更新自学习模型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7,1(27) 郭根材,聂磊,佟璐,贺振欢.基于备选列车接续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研究 .铁道学报,2016,8(38) 童佳楠,聂磊,贺振欢.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车运用所一级检修作业计划优化.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8(2016) 付慧伶,聂磊,Sperry,贺振欢.Train Stop Scheduling in a High-Speed Rail Network by Utilizing a Two-Stage Approach.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2,1(2012) 佟璐,聂磊,贺振欢,付慧伶.Optimization of Train Trip Package Operation Scheme.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1(2015) 付慧伶,聂磊,孟令云,Sperry,贺振欢.A hierarchical line planning approach for a large-scale high speed rail network: The China cas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15,2015(75) 张天伟,聂磊,贺振欢.基于全线矩形天窗的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模式选择优化模型.铁道学报,2015,2(37) 于嘉璐,贺振欢,姚致远,王刚,周靖哲.Optimiz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Train Timetable Considering Origin-Destination Service Quality.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gorithm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2 佟璐,贺振欢,聂磊,黄全,李文俊.Integrated Optimization Electric Multiple Unit Circulation and Maintenance Scheduling Problem In High-Speed Rail System.the 98th TRB Manual Anual Meeting,2019 曹继人,聂磊,贺振欢.High-Speed Railway Assignment Method Based on Passenger Flow Arrival Rule and Ticket Sales Strategy.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lway Operations Modelling and Analysis(RailBeijing 2021),2021 王刚,贺振欢.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Plan of Express Freight Train Based on Satisfaction of Shipper time.2018 IEE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ICCSSE 2018),2018 杜丽娜,贺振欢.Equitability-based Crew Rostering Optimization for High-speed Railway.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CONTROL, AUTO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CAEE 2020),2020 王书杰,贺振欢.Analysis of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s' Travel Choice Behavior Based on Deep Learning Model.202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Algorithm,2020 邱莹辉,贺振欢.A Research on Passenger's Travel Choice Behavior in High-speed Railway Based on Passenger Survey Questionnaire.2018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hemat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2018 贺振欢,张丽伟,聂磊,童佳楠.A Super-Efficiency DEA Model with Preference to Evaluate Train Service Plan for High-Speed Railwa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hematics, Modelling and Statistics Application (AMMSA),2017 贺振欢,聂磊,付慧伶.A greedy-based computer algorithm for train stop schedule in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3 王腾龙,贺振欢,聂磊,王秀成.Analysis of Passenger Travel Choice Behavior Based on High-Speed Railway Ticket Data.Proceeding of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mulation, Modeling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2015 贺振欢,李海鹰,苗建瑞,孟令云,毛保华.Research on Greedy Train Rescheduling Algorithm.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7 贺振欢.Research on improved greedy algorithm for train rescheduling. 2011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IS 2011,2011 黄全,贺振欢.Research on determination of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 mode. the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Rail Transportation, EITRT 2013,2013 罗浩,聂磊,贺振欢.Modeling of Multi-Train Seat Inventory Control Based on Revenue Management.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Informatics and Service Science,2016 专著/译著 专利 一种用于行包数据管理的控制卡,ZL 2009 2 0173298.0,第一完成人 快捷货物运输途径确定方法和装置,ZL 2009 1 0086795.1,第二完成人 软件著作权 基于B/S结构的铁路开行方案表达系统,2012SRBJ0448,第一完成人 高速铁路网络化开行方案编制系统,2012SRBJ1430,第二完成人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停车诱导系统,2009SRBJ5152,第一完成人 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系统,2008SRBJ0323,第一完成人 枢纽站基础设施可视化建模软件,2010SRBJ0524,第四完成人 综合客运枢纽仿真客流生成软件,2010SRBJ0813,第四完成人 获奖与荣誉 2005、2006、2007、2010、2011年度交通运输学院“我最敬爱的老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贺振欢”,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19日 07:4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韩延慧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韩延慧”文章。 韩延慧 硕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电子邮件: yhhan@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1994.09-1998.07,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管理工程系,铁道运输专业,本科; 2003.09-2004.07,比利时鲁汶大学,工业管理专业物流管理方向,硕士。 工作经历 1998.07-2003.09,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004.10-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主要参加铁路货运装载加固相关课题研究。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供应链管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韩延慧”,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19日 07:4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韩学雷
在读研期间,所有与你读研相关的事情,可能都需要经过你的导师同意,所以说,选择导师真的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韩学雷”文章。 韩学雷 硕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8334电子邮件: xlhan@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运输系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1991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路运输专业,工学学士 1994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工学硕士 工作经历 1994年-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交通运输硕士 科研项目 铁道部科技司:适应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运输组织相关技术研究 ,2013-10-01--2014-12-31,5.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公铁两网之间大宗货流转移及调控机理,2014-01-01--2017-12-31,8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郑州铁路局京广客专客运量预测 ,2012-05-21--2012-12-31,5.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电子商务条件下铁路货运营销及运输组织优化研究,2012-10-01--2013-12-31,5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坦赞铁路修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之运营管理方案研究,2012-07-01--2013-01-31,192.8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广铁集团站车服务旅客满意度调查与分析,2012-10-08--2013-04-07,45.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多层次集成建模的道路交叉口人性化设计综合模拟研究,2012-10-24--2016-12-20,8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既有线开行大轴重列车关键技术研究——既有线开行27t轴重货运列车运输组织技术研究_2,2012-06-01--2013-12-31,10.0万元,主持 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技术条件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研究,2012-01-01--2013-12-31,6.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发展,2010-07-01--2012-01-31,8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既有线重载铁路运输研究--重载运输组织及特定线路车流组织方案研究,2011-08-01--2012-12-31,5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适应铁路局市场主体地位的编组站运营管理问题研究,2011-06-30--2012-10-30,2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基于运输需求的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能力协调配置及投资效益研究,2010-01-01--2011-12-30,16.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服务相关技术研究——大型客站旅客输送能力及标准的研究,2010-01-01--2011-12-31,60.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跨海铁路通道竞争力及其收益研究,2009-12-05--2011-12-31,5.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模式与支撑体系研究,2009-12-01--2010-12-31,5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4,2009-01-01--2011-12-31,10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高速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优化设计关键技术与系统-9,2009-01-01--2011-12-31,5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重载能力技术研究——大秦线货运组织运力配置辅助决策技术研究,2008-10-01--2009-12-01,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货分线模式下的铁路生产经营计划技术和应用信息系统集成方案的研究,2009-01-01--2010-12-30,4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运输组织与能力相关技术研究——综合枢纽铁路运输生产力优化配置及点线能力协调技术研究,2009-06-01--2010-12-31,5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台州市物流园区规划咨询,2009-05-13--2009-12-10,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旅客运输站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评,2009-06-30--2009-08-31,9.6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运输组织能力与能力相关技术研究--铁路编组站车流组织优化技术研究,2009-06-01--2010-12-31,6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车务、货运、客运人员继续教育教学大纲,2008-01-01--2008-12-30,10.22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评,2009-04-09--2009-08-31,10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旅客运输运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2008-01-01--2009-12-30,2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力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2007-08-01--2008-12-30,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衔接关系的研究,2008-06-01--2009-06-30,17.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运力资源优化相关技术研究--铁路客运市场整体需求结构研究-B,2008-01-01--2009-12-31,5.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运力资源优化相关技术研究--铁路客运市场整体需求结构研究-A,2008-01-01--2009-12-30,3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运力资源优化相关技术研究--铁路综合枢纽运输能力计算与协调研究,2008-01-01--2009-12-30,6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运能及优化研究--客运专线旅客运输计划与营销技术研究,2008-08-01--2009-12-30,6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重载运输集疏运一体化相关技术研究,2008-09-01--2009-12-30,8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大秦线4亿吨运量系统深化研究,2008-09-01--2009-12-3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80t级和30t轴重货车综合经济性及技术可行性研究,2008-05-01--2008-10-31,28.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面向运输市场需求的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对策研究,2008-01-01--2008-12-31,25.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运输组织匹配研究,2007-12-01--2008-12-31,3.0万元,主持 校科技基金:重载铁路运力资源与运输组织优化技术,2007-12-01--2009-12-31,2.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术语》制修订,2008-01-01--2008-12-31,2.835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网络运能配置与优化技术,2007-07-31--2009-07-31,78.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与铁路六大干线运输组织衔接优化方案关键技术的研究,2007-11-22--2008-12-31,4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客运专线调度与能力优化——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运输组织方法研究,2007-09-01--2008-12-31,2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枢纽规划及能力配置研究-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2007-01-01--2008-12-31,30.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藏高寒铁路灾害和事故条件下运输组织理论,2008-01-01--2010-12-31,25.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编组站多源信息冗余尺度对鲁棒性调度计划的影响机理与动态优化调度方法,2008-01-01--2010-12-31,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铁路旅客运输站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评,2007-11-01--2008-01-30,13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枢纽规划及能力配置研究——大型铁路枢纽、区域编组站布局规划研究,2007-01-01--2008-12-31,8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既有铁路干线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及投资效益研究,2007-01-01--2008-12-31,1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重载技术研究——煤运通道运输增量问题研究,2007-07-01--2008-12-3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高速铁路客车开行方案研究,2006-10-01--2006-12-20,8.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与既有线铁路旅客运营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研究,2006-01-10--2007-12-31,50.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综合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动车理论组运用优化编制算法研究,2007-01-01--2009-12-31,23.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发展与我国主要线路的适应性,2006-11-05--2007-03-05,7.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行车规章管理信息系统,2006-08-09--2007-08-09,13.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延长提速货车制动距离可行性论证,2006-06-22--2006-10-22,8.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青藏铁路灾害和事故条件下运输组织,2006-06-01--2007-10-31,2.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客运专线一体化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及运营管理模式研究-1,2006-02-01--2008-02-28,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客货共线铁路开行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及通过能力计算,2005-10-01--2006-12-31,8.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网运输组织系统研究??客运专线和既有线能力综合运用与投资效益研究,2005-01-01--2006-12-31,5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2005-09-01--2006-02-28,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客运专线设站方式与京广专线北京-郑州段设站量化研究,2004-12-09--2005-01-09,5.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老龄化进程中的老龄人口交通问题的研究,2005-01-01--2006-12-01,2.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时速200公里/小时繁忙干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与列车开行的协同优化研究,2004-01-30--2004-12-30,12.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全路机车车辆运用与检修布局中长期规划的研究,2004-01-12--2005-12-31,14.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方案研究,2004-02-26--2004-05-31,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徐州北站改编能力计算机模拟计算,2003-06-01--2003-12-30,6.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全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信息系统,2004-01-01--2004-12-01,48.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枢纽运输能力计算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2004-01-01--2004-12-31,54.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时速200公里/小时繁忙干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与列车开行的协同优化研究,2004-01-12--2004-12-30,12.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保障货物运到期限技术措施的研究,2003-01-01--2003-12-31,4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国内外铁路客运整体运营能力差异性的研究,2003-01-01--2003-12-31,4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相关技术问题的深化研究,2003-01-01--2004-12-31,4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青藏铁路运营管理模式与运输组织特殊性深化的研究,2002-08-01--2003-06-30,57.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浙江省温州市道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发展规划研究,2002-12-01--2003-04-30,12.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适应市场经济铁路运输组织的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旅客列车合理运用的研究,2002-05-01--2003-05-31,3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适应市场经济铁路运输组织的研究-铁路客车总量需求合理取值得研究,2002-01-01--2002-12-01,25.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铁路编组站通过能力计算机模拟法研究及通用平台的实现,2001-07-01--2002-07-31,1.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管内车流输送方式改革方案及其使用条件的研究,2001-10-01--2002-10-31,2.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既有线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研究,2001-07-01--2002-06-01,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打通孝西,扩能孝柳”相关问题研究,2001-09-18--2001-12-30,4.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智能货物运输系统-公铁联运及城际运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6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提速线路技术装备与列车速度等级匹配的研究,2001-01-12--2001-12-12,3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提速铁路技术装备术列车速度,2001-04-01--2002-04-30,4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基金:铁路客运售票管理体制的研究,2000-12-12--2001-12-12,2.5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全路跨局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计算机编制及实施,2000-01-01--2001-12-31,10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烟台铁路公司运输组织改革问题研究,1999-12-01--2000-12-01,4.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计算机编制全路列车编组计划总体方案研究,1999-05-01--1999-12-01,40.0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城市路口交通计算机仿真的研究,1998-07-01--1999-10-01,0.3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网状线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研究,1998-04-01--1999-12-01,40.0万元,参加 教学工作 主讲《运输组织学》、《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行车组织》等课程。 专著/译著 孙晚华,韩学雷.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理论及应用[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6 杨浩,林柏梁,纪嘉伦,韩学雷,张超,何世伟,孙晚华.铁路运输组织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08 论文/期刊 期 刊-> 魏玉光,杨浩,韩学雷.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7-12,27(5), 期 刊-> 魏玉光,杨浩,韩学雷.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16(6), 期 刊-> 魏玉光,杨浩,韩学雷.青藏铁路弹性运输能力理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12,30(3), 期 刊-> 魏玉光,杨浩,韩学雷.1-青藏高原铁路沿线雪崩危险度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2,14(4), 会议论文-> 杨浩,韩学雷.关于建设青藏铁路“环境-健康-安全-运输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若干思考。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研讨会,北京,2005-12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韩学雷”,更多研究生导师信息,欢迎继续浏览新东方在线研究生导师频道。
2025年05月19日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