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2025.03.17 14:30

  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根据教育部、北京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中国农科院实际,制定《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一、调剂基本条件

  (一)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二)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三)第一志愿报考工学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同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本类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四)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等7个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该7个专业学位。

  (五)第一志愿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如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一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六)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到该专项计划。

  (七)教育部调剂政策中规定的其他条件及要求。

  二、调剂基本程序

  接收调剂的培养单位,可从第一志愿报考中国农科院或报考其他院校的考生中调剂。

  (一)填写志愿

  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中调剂意向采集模块于3月28日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但仍有调剂需求的培养单位可发布调剂意向信息,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查询、填报意向信息。调剂模块于4月8日正式开通后,各培养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考生可登录调剂系统查看中国农科院各培养单位公布的专业生源缺额情况,并及时填报相关志愿信息,接收复试通知。

  (二)考生筛选

  培养单位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向符合复试要求的调剂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应于收到复试通知后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确认,否则视为放弃。

  (三)接受复试

  初选合格的考生,须登录调剂系统接收并确认培养单位的复试通知,接受复试通知的考生须按时参加复试。

  (四)确认拟录取

  复试结束后,拟录取的考生须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接收并确认待录取通知。

  三、工作要求

  (一)为方便考生调剂,各培养单位应及时告知第一志愿考生及调剂考生复试结果。

  (二)中国农科院接收调剂考生时间为:自调剂系统开通之日起,至2025年4月18日。调剂系统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12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未接收到明确受理意见,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三)各培养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调剂公告,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在本单位网站和调剂系统公布。调剂公告应明确本单位接受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含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初试科目、初试成绩要求等,其中初试成绩含加分)、工作程序、复试办法(含考生进入复试的遴选规则)、咨询渠道等信息。严禁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严禁以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非学业水平标准限定调剂生源范围,严禁设置歧视性调剂条件。其中涉及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等学术要求的,须先经本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确保科学性。

  (四)各培养单位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

  (五)各培养单位要以考生为中心,精准发布调剂要求,防止考生盲目报考。要积极做好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不同专项等政策区别的宣传解读工作。要随时关注“调剂服务系统”考生在线留言,对调剂过程中的热点共性问题集中统一答复。及时解答考生咨询,确保信息沟通畅通。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教育部、北京市等有最新政策要求,以最新政策要求为准。


MORE+
  • #考研院校库
  • #真题下载
  • #4月复习资料
限时免费
资料推荐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

26考研优惠
获取验证码
收不到短信?点此接收语音验证码
电话拨打中...请留意来自125909888237的来电
60秒后可重新获取
《新东方在线注册条款》  、  《隐私权保护政策》  及  《儿童隐私保护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找回密码
国际手机登录
《新东方在线注册条款》  、  《隐私权保护政策》  及  《儿童隐私保护政策》
手机快速登录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