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经验:​四川大学历史学考研备考经验
2021.09.10 07:08

2022考研经验:四川大学历史学考研院校选择、参考书、初复试备考经验(一)

  一、 关于院校选择

  择校的确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同时也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确定要跨考历史学的研究生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院校的选择,但是由于我本科不属于该专业,所以对各个院校考研的难易程度和性价比只能算得上一知半解。因此,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了较多的院校信息,从985院校至普通学校不等,诸如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经过我的爬梳以及对一些历史学师兄的询问,我已知道历史学考研基本分为统考和自主命题两大块。一般来说,统考试题较为基础,但覆盖面较大,涉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主要以背诵教材为主;而自主命题则题型千变万化,随各校学院的考察方式而定,题量可能不大,但试题难度较高,很多都涉及学科的前沿动态以及考生的学术积累,需要考生在基础知识以外另行阅读大量学术专著、文章。后者对于新入行者来说,可能更是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所以我起初较为恐惧,不太敢选择这些顶尖院校,就在郑大、河大等学校间犹豫。但我又思忖自身可能并不擅长背诵,难以与他人比拼记忆力,故又渐渐倾向了自主命题这种更灵活、更考验理解力的方向。最终我确定了四川大学为考试目标,只因川大名声显著而且试题合我胃口,而且招生名额也较多,老师不会过于歧视本科出身,全按成绩取士,除了考题难度较大外,总体性价比还是较高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择校时不仅需要关注学校的整体水平,关注报录比,更要善于甄别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把每个心仪高校的真题都拿来一观,选择自身擅长的备考、作答风格,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二、关于初试备考

  (一)公共课

  公共课对于能否上岸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过线是最低标准。但对于备战985高校的考生来说,仅仅过线就不行了,分数自然是愈高愈好。尤其是对专业课上处于薄弱地位的跨专业考生来说,公共课的得分有时是鲤鱼跃龙门的关键。我是买的网课,认真上课、做题、总体,按部就班,成果显著。

  1.英语。川大英语线一般在60左右,但是真正上岸并且成绩靠前的学生英语都是在70以上,所以英语一科就能拉开数十分的差距。能不能实现弯道超车,关键即在此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单词正是其中一大支柱。我是从大三寒假开始看恋恋有词,结合视频,早晚都背,背了大半年之后,已滚瓜烂熟,索性又换了一本最基础的考研单词大纲表来背诵。至考试时我单词已过了十遍有余,如此熟练当然做题得心应手。所以单词没有捷径,惟反复诵读,直至口熟、手熟、眼熟。在我看来,市面上的词汇书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任意选择一本,背到天荒地老,至书本翻烂,则真金始成。另一支柱是语法。若只会单词而忽略语法,长难句这关尚难逾越,要做到横行无忌,则非双剑合璧不可。我也是在复习中方才领会,又回过头来重学语法,跟着语法老师的课程,从零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总结,清扫语法盲区。两个月后,我已基本融会贯通,做真题正确率明显上升。我个人坚信,若上述两方面做到优秀,则英语一已不可怕。所谓解题技巧永远都是锦上添花,唯有基本功才是颠扑不破的根基,纵然敌人来势骇人,我仍可不动如山。

  2.政治。政治虽然比之英语难度较低,但也不可忽视,更不可迟迟才开始准备,欲得高分则非下同样的苦功不可。我从暑假开始刷徐涛的视频课,同时精读肖秀荣的课本,假期间反复看了两、三遍,算是基本把教材吃透了。此后便结合教材持续地进行刷题。这个阶段做题可不分良莠,各老师的题都可涉猎,愈多愈好,通过试题将知识点牢记,考前两个月可开始使用肖四肖八,写作背诵结合,兼及时事,每天保证较足的背诵时间,准备充分方不会临阵慌乱。

  (二)专业课

  重头戏在专业课上。川大的专业课考试为自主命题,称之为650中国通史,考试范围横跨中国千年历史,贯通古、今,但不试世界史方面的内容。考卷一张300分,题型不多,上午一场便结束,颇有些大巧若拙的意味。但其难度是有目共睹的,需要充分的准备。

  1.古代史。

  作为通史试题,650考试其实是有难易侧重的。相对来说,古代史方面较为基础些,而近代史部分则难度较高。我个人以为,古代史方面的复习先以教材为主。川大参考书是张传玺版《中国史纲》,一般高校用的是是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但大同小异,可任选一套。通过仔细阅读,对历朝历代的史实有所把握,虽不必达到背诵记忆的地步,但也要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了然于心,比如财赋、政制、学术、边疆政策等。待基础扎实后,再进阶一步,拿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较为专业些的书来读,以期在史实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体察史学“察势观风”之真意。同时,还须结合期刊杂志上之学术文章,把握当下各断代史研究的动态与趋向,紧跟时势,方不至于落伍,只发些陈词滥调。若《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等均是可关注的对象。川大古代史各方向的名师论文也不可不读。

  2.近代史。

  近代史方面难度较大,题型灵活,历年皆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以考察学术储备为准,需要大量积累。备考亦宜以教材为先,一本李侃版的《中国近代史》即可,尽量熟读史实,对近代以来每个十年的大小事件均能有所印象。此后,便需要大量的阅读与拓展,期刊与专著是备考的重头戏。《近代史研究》作为该方向的顶尖刊物,代表着研究之前沿,必须一读。若能将近五年的文章遍览,则学界目前的研究趋向与种种共识差不多可了然于胸。此外,一些近代史大家的文字也不可忽视,可收集来做系统的阅读整理。尤其是对报考川大的学子来说,罗志田大师的作品岂可不读?《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若你翻阅历年真题便会惊讶发觉,许多问题之答案就藏诸于其中。如果大家觉得专业课自学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简言之,川大真题不设客观题,以主观题为主,特别重视考生的想法、观点、思考。若阅读广泛,则如鱼得水;若平素无所积累,则难如登天。

  03三、关于复试准备

  近两年来均采用网络复试,分为五分钟自我介绍和专业课问答两个大环节。一人时长大概为30分钟,一般来说不单独包含英语口试环节,可能个别题目含英语内容,所以英语口语不必特意准备。近现代史与古代史分开面试,备考近现代史的考生不必在复试环节准备古代史内容。总体来说,复试考察的仍是你对学界研究动态的把握,若初试准备已足够充分,那复试也不足为虑,只要再稍加温习、拓展阅读即可。在与老师交流时,须注意把握聊天的主动权,不要说大话、空话,为自己挖坑。总之,放平心态,初试成绩够高,复试一般没有问题。

  学海无涯,你我皆是争渡者,也借此机会与诸位后来者共勉。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