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研复习备考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具体的管理学考研复习部分如何备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为了让参加考研管理学考试的同学,更高效的复习备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考研管理学知识点指导:政策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6考研管理学知识点指导:政策过程
一、政策议程建立(政策议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二)建立议程的途径:外在发动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发动型。
二、政策方案形成(第二阶段)
制定方案时必须遵循的原则:1、信息性原则(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广泛性);2、系统性原则;3、预见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理解政策问题、搜集信息是政策方案形成的基本阶段,经过这个过程的好处:
1、参与讨论和咨询的各方会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主动承担制定方案的成本,从而降低政府的信息和时间成本;
2、公开讨论政策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能让公众,包括政策对象更好地理解问题和相关解决办法,有利于意见的收集和政策宣传。困境:参与人数多、难以形成普遍统一的政策方案;若最终决策不能成功,利益受损者的行动将可能被激化,造成不稳定。
三、政策决定
经决策模式确定政策方案后,必须对该方案合法化成为真正有权威性的决策,只有获得合法性的政策决策,才能在后续的政策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政策合法化包括的内容:1、决策者及其权力的合法化;2、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3、政策内容的合法化;4、政策内容法律化。
四、政策执行
(一)政策执行的主体及其对象
主体:1、各级政府行政部门;2、立法与司法机构;3、中介组织;4、社区组织。
与主体相对应的是政策对象。
(二)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1、决定性因素: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政策资源因素;(即执行条件,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3、政策环境因素。(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外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
五、政策评估
(一)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
主体:1、内部评估者,主要是具备政策能力和权力资源的政府官员。2、外部评估者,包括利益集团、参政政党、社会团体、企业等。
主体分为内部和外部,目的是提倡政策评估的民主化。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1、正是评估与非正式评估;2、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3、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26考研管理学知识点指导:政策过程”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管理学考研复习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