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复习备考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具体的考研心理学部分如何备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为了让参加考研心理学考试的同学,更高效的复习备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情绪理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情绪理论
早期的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外周理论) (1)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2)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人们由于哭泣而悲伤,由于打斗而愤怒。 (3)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4)两人基本观点相同,都认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2.坎农—巴德学说 (1)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质疑:①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生理变化差异不大;②机体生理变化缓慢,情绪变化快;③机体某些变化由药物引起,但药物不能引起情绪变化。 (2)为此,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学说为坎农—巴德情绪学说
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1)该学说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 (2)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3)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重要条件。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丘脑,上传至大脑皮层,在皮层中得到评估,形成主观体验,再将这种体验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2.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 (1)情绪唤醒实验表明,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相应的环境因素。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沙赫特和辛格给被试注射一种药物,告诉他们是测定这种新药对视力的影响。但实际上注射的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发抖、脸发热等情绪生理反应。被试分为三组: ①告诉第一组,注射这种新药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发抖、脸发热等反应; ②告诉第二组,注射这种新药可能会发麻、发痒、头痛等; ③第三组无任何说明。 每组被试再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被安排到两种实验情境;一种愉快环境,一种愤怒环境。如果情绪是由生理状态引起的,那么三组被试的生理状态一样,情绪反应也应相同;如果情绪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那么三组被试所处环境一样,情绪反应也应相同;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验结果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显示出愉快情绪,在愤怒环境中显示出愤怒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则没有愉快或愤怒的体验。这说明,注射肾上腺素虽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绪唤醒状态,但它的单独作用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同样,环境因素也不能单独决定人的情绪;而认知对人的情绪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 (1)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2)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即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①初评价:指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厉害关系。 ②次评价:指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③再评价:指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1.情绪是分化的,存在具有不同体验的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具有动机功能。 2.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3.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且在适应上起着核心作用。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情绪理论”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考研心理学复习指导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