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战川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一战时间分配表
以上日期比较详细,因为我有列任务清单的习惯,很推荐清单学习法。
第一阶段
实习+听书+写论文
(2019.3.1-2019.6.1)
实习+论文:实习不是很累,所以应届生们可以吃点苦,若不方便学习就尽量利用工作间隙提前完成论文,这能减轻后期学习和心理的负担。
听书:用的喜马拉雅。对在职人士非常友好!洗漱、吃饭、做家务等都可以学习。但建议能看书背书就少依赖音频,否则不利于专注力培养。
决定跨考中文系后,我是从儿童成语故事、五千年、中华历史科普等音频节目起步的。因为我基础的确很差,初中摸鱼,高中学理,大学连朝代都背不出来。可我没跟外人提过,也不为此感到自卑,一直默默进步。听的这些内容看似跟考研无关,但我收获很大。
首先有了兴趣,这对后期的理论学习和背诵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次掌握了文化体系的大致框架,学习起来会更有系统性和条理性。这一步就将庞杂艰巨的学习任务简化成了细化、纠错和扩充工作。跨专业考生可参照自身基础合理使用这种方法。不知道有没有起点比我更低的考生,但我都能上岸,你们用对方法加坚持肯定能上。
第二阶段
迷茫状态(2019.6.17-2019.10.07)
正式开始看教材,可无聊的语言学使我陷入迷茫。其实选专业时我犯了超低级的错误,看名字就以为这个专业既能学习中华文化又能精通多国语言,大家可以引以为戒。我花了一个多月挣扎着看完了两三本教材,但知识不进脑子。
7月份认识过客学长后,文学理论的学习有了点逻辑。那时候不全信学长(希望学长不要多心),同时还买了另外两家川大辅导的资料来背。然而过客团队真的是质量和售后服务做得最好的,好在他们后来也有了语言学资料。我是在二战备考时才看出其它两家资料有些误导跨专业的考生。
由于一战时是激情背书,从不请教问题,大概把一些谬误也背下了,愿大家避坑,过客学长非常值得信任。
第三阶段
激情背书(2019.10.08-2019.12.14)
此时川大宣布改考大综合。一方面,我也跟着考生抱怨,但觉察到自己实际是产生了“因为公示太晚所以考不上也不怪我”的逃避心态;另一方面,由于相对有趣的学科加入,我的学习效率和求知动力达到了巅峰。
除了语言学科目,其他都背得很起劲。因为时间不够,我直接放弃了教科书,反复背诵资料和真题为主,查漏补缺、适当拓展为辅。这个阶段需要极强的自控力和毅力,强度就是每天脸蛋都背得热乎乎的,头顶冒油,但效率超高。
花太多时间看教材搞摘抄效率很低,很多首战的学生都踩过这坑。也不是说教科书不重要,只是要优先考虑跨过应试门槛,才能抢到深造的机会。
第四阶段
往死里背了(2019.12.15-2019.12.20)
最后几天就是往死里背了。但考前高强度背诵不一定对每个人适用,有人放松才能更好发挥,要根据自身经验判断。
我一战考试状态非常好,自我感觉稳上。然而总分是338,政治71,英语69,专业课不记得了(都是90+)。反思是文学评论写作出了较大问题,中国文学知识不够扎实,短期内背太多书有些记混了。
(二)公共课
公共课分不高,但也分享下方法。先说政治。我是某政法大学出身,可政治不太好,于是从六月份就开始背诵+刷题+错题归纳,虽然没考好但掌握得挺牢固,为二战吃老本打下了资本。
再说下英语,其实我同时是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证书和实战都不算太差,然而考研英语从没上过70分。所以英语不太好的同学一定不要害怕,考研英语跟六级之类的似乎没啥关系,但一定要每天坚持精练培养语感,总结归纳重点和陌生词句,尽早背作文。
(三)心理调节
2020年3月出成绩到2020年5月,是心理缓冲期。通过自省和观察他人我总结了一下失意考生最容易出现的两个心理困扰:巨大的落差感,认为自己太差,不配好学校,甚至配不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身边还有考生患上抑郁症开始药物治疗;另外有不少人抱怨或谴责外界因素。
这些是人之常情,要敢于接受,也要学会克服困难。拿我自己开刀:零基础跨考;备考期间同时挑战了很多难度较大的考试(虽然一个都没过);精神压力大就自学心理学调整;家境不差,但考试费资料费部分生活费都是自己坚持兼职挣的,不也挺过来了嘛。虽然挺作的,但我觉得还是挺励志。考研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投资,既然决定去做了,就大胆地把“跨专业”、“学习忙”、“要实习”、“家人施压”、“家里穷”等阻碍前进的借口舍弃吧。
二、二战:在职考重师
二战跨考重师的考研复习时间段:2020.5——2020.12
五月份决定二战,目标仍是川大语言学。可没扛住就业焦虑,8月份找了工作,开始在职考研。10月左右撑不住了,目标调整为重师现当代。(建议家里有些条件的同学还是尽量脱产考吧,我本是个很能吃苦的人,但没想到在职考研这么苦。)
二战的学习方法跟之前的差不多,只是每日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收缩到了三四个小时。一战专业课吃了亏,所以二战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专业课。在职忒累,听书就成了我主要的学习方式。
可以搜孔庆东、温儒敏先生的文学课程,还有一个不知老师名字的外国文学课,他会结合各个名校的真题讲解,跨考生直呼万岁。公共课没时间刷题就买了跟谁学的课程,讲得不错押题很准,可惜我没学完。
直到快填志愿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可能没法考上川大,就备选了吉林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地理弱化竞争)、四川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考试范围小)、重庆师范大学现当代(名额多)。
10月份确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它目前对一志愿友好,不少中文老师也是川大出来的。但重师的参考书目有点多(见附1)。
但要提醒一下,报考学校前一定要好好考察。比如我填报重师后才知道它是禁止公开真题的,网上卖回忆版的不少,但我认为川大的资料足够了,所以没有准备重师的资料和真题,现在想想还真是胆大。
如果想报考重师,其实可以买回忆版的真题,复试时我买了一年的看起来挺还原。另外,不能觉得等级没那么高的学校就好考了,我考试时感到题有些偏和多,有些术语读不懂,不知是不是因为没看规定的教材(专业课真题回忆见附2)。本以为凉了,或许重师老师给分比较松。
二战没来得及刷公共课的题,考试时明显感到思维迟钝,题也没做完,真的要重视定时模拟。最后是360分险上,英语61,政治62,专业课118+119,面试反超了一点(复试押题方法见附3)。重师文学院竞争不大,但上线的也挺少,所以需要认真对待。
总之一定要明确定位自己的能力,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要做好功课,确定了方向就果断前进。不要等拿到不满意的结果后才感叹选择比努力重要。以上。
01
附1
重师823、615专业课
考研参考书目
重师专业 科目 |
823综合 |
615文学 |
分值分布 |
古代汉语40分 现代汉语40分 文学理论70分 |
中国古代文学60分 中国现代文学50分 外国文学40分 |
参考书目 |
1.《古代汉语》郭锡良等主编,商务印书馆或天津教育出版社 2.《现代汉语》(增订二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西方文论史》(第三版)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1.《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郁贤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
附2
重师2021届真题回忆
615文学
一、名词解释(4x5')
1.汉赋
2.诸宫调
3.鸳鸯蝴蝶派
4.东北作家群
二、简答题(7x10')
1.简述《诗经》与《离骚》的特点
2.简述苏轼词的特点与贡献
3.简述《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倾向
4.简述鲁迅的《秋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5.简述解放区文学的文艺思潮思潮
6.简述《堂吉诃德》中悲剧与喜剧的二重性
7.结合作品,简要谈谈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写作特点
三、论述题(3x20')
1.结合一段对杜甫诗歌评价的材料,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说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2.结合作品,论述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作家的共同创作特点,以及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意义。
3.有学者认为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杰出的“人性实验”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附3
重师复试押题思路
1、下载招生专业目录,把报考专业对应的全部导师列出;
2、依次查询各位导师的资料,将其籍贯、研究方向、作品罗列在姓名之下;
3、找出关键词、高频词作为复习重点,同时搜索和关注重点对应的前沿话题。
(我只总结了重师现当代的重点。复试时太紧张故意摘下了眼镜,没看清有哪些老师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