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为了让2022考研考生们更好的来进行复习备考心理学,新东方在线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考研应用心理备考:人格心理学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一)理论观点
1. 人性观
班杜拉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人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不能把人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原因。他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图5-1 相互作用论关系图
在先天与后天问题的争论上,班杜拉认为大部分行为(除了基本反射动作以外)都是学来的,先天因素作用不大。
2. 理论要点
(1)观察学习
班杜拉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被称为观察学习/替代学习。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①注意过程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
影响因素:榜样行为的特性:例如独特简单的活动容易成为观察的对象,榜样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等;榜样的特征:例如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观察者的特点:例如信息加工能力强的个体倾向于模仿别人。
②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语言和...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考研应用心理备考:人格心理学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内容,希望2022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