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各位备考中的小伙伴们介绍一下我的考试情况:
初试成绩:政治77,英语一64,专业课242,总分383。复试成绩:90。初试第二复试第一,一志愿上岸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一择校定专业,二初试,三复试,四心态,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备考经验。
一.择校定专业:
1.为什么选择历史专业: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历史,对历史充满好奇。在本科期间就是历史专业,所以考研也没有想要跨专业。
2.为什么选择313统考:高校纷纷回归统考,这是大势所趋。再加之,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是通晓海内,只有把中国放到世界中,才能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以及通过今年的调剂政策我们可以看出统考生十分占优势,只要过线就能上岸,尽管如此,还有好多统考学校调剂没有招满。所以这些是我选择统考以及建议大家选择统考的原因。
3.为什么选择安徽大学:首先安徽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高校。其次大家都知道考研分水区旱区,同样的试卷同样的答案,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分数相差会很大。安徽大学自2007年实行统考以来一直很成熟稳定,很少暴冷暴热。
4.为什么选择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历史学有三个招生单位,分别是历史系(30+),创新发展研究院(1+),徽学研究中心(20+),徽学研究中心的实力相对较强,是教育部国家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安徽大学准备大力发展推选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所以各方面待遇相对较好。在2020年以前,由于历史系招生人数较多,所以竞争较大(报录比7:1左右),而徽学研究中心一志愿上线不足,招收调剂,竞争较小(报录比4:1左右)。但今年,由于统考大势所趋备考人数增加,以及徽学研究中心越来越被人熟知,虽然因为疫情原因有所扩招,但是却开始一志愿充足。以后热度肯定会越来越大。
二.初试:
【专业课】今年的专业课考试大纲是在9月份出的,在这之前我都是按照以前的题型来复习的,也就是包括名词解释。我是从6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备考,相当于678这三个月一直在花费大量时间在理解背诵名词解释。但在9月初大纲删掉了名词解释这一题型,所以这样说来,我专业课的正式复习是在9月份才开始的。
我用的教材就是传统的11本。摸清教材的目录,然后好好利用教辅资料。教辅资料我用的是长孙博的论述题,长孙博老师的论述题简直就是统考生的福利!今年统考真题中世界史部分的西方史学成就以及法徳关系就在这两本书中有出现。
在开始背诵之前,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把所有要背诵的题目摆在桌子上,拿一张白纸一支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能力估计出自己一天能背多少道题目,再算出所有题目自己多久能过完一轮,到考前自己最少能背几遍最多能背几遍,都清清楚楚写下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样不仅能时刻提醒自己,还能在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后有满满的成就感,到后期会越来越有信心!
选择题我并没有刻意去练习,从今年的选择题来看,都是论述题中的内容。只要你能把每一道论述题的背景内容影响理解透彻,把古今中外的历史串联起来(框架),选择题不去进行专项训练完全不成问题。
在对所有题目基本掌握后,拿出几张白纸,把自己觉得有关联的题目写在一起,与时间对应上,时间很重要!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重要事件的时间一定要记住。尤其是世界史,不需要记的太精确到年月日,但要记清楚在几世纪几十年代!自己给自己出一些新题。比如,长孙博论述题上有道提到二战后的法徳和解。那么我们自己就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自问自答。法德和解是因为什么?又为什么有那么大的矛盾?如果把时间限定去掉后,题目只给了法徳关系四个字的时候该怎么答?上限应该是何时?下限又是何时?用这样的方法来测试自己,不仅会巩固已有题目,还会创造很多新颖的题目。说不定就押到了考研真题。今年我就是这样押到的!
专业课的资料不要贪多嚼不烂。能把手头的资料理解透彻已经很了不起了。大道至简,物尽其用。
【英语一】如果说政治相对简单,那么英语是一个仅次于专业课的拉分项。短时间内不容易提分,要静下心来慢慢学习积累。英语的复习我是从6月份开始的。我买的是《考研真相》这本书。我觉得比《黄皮书》要好,它的思路是按照唐迟老师的思路来的。它是对每一篇文章都逐字逐句讲解的,我会用一下午的时间来研究两篇真题。把每一句里的生词标出来,把每一句的句式搞清楚翻译出来。看似笨,其实会对英译汉和写作文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英语就是慢功夫,要把真题好好研究至少3遍,也把真题做至少3遍。有人担心做的遍数多了会记住答案,我觉得这个不用担心,因为要做到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自欺欺人。尽管有时候记住答案选项了,但是却还不理解为什么要选这个。反复刷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到全对,而是为了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对。平时做题就是为了错的,不要害怕和担心。这是为了考场上选对做铺垫。
作文我是从10月份开始背的。我买了王江涛老师的《高分英语写作》,背了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要背熟才有用!背5-10遍,背完一定要默写。不仅锻炼速度卡时间,更能练习印刷体,做到一气呵成,卷面整洁不涂改。有很多同学反映王江涛老师的作文拗口难背,但是我并没有这样认为。反而我觉得王老师的作文很有内涵,很高级。生搬硬套一定不会拿到高分。诀窍就是先背汉语翻译再背英语文章!一定要先汉后英。小作文就是记格式,大作文就是记主题和例子。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式例子和名言警句可以反复使用,举一反三,成为万能例子!
【政治】笨鸟先飞,我是从8月份开始的。我买的是肖秀荣老师的全家桶。
《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在考前至少过3遍。《讲真题》用来摸清真题的套路与难易。《知识点提要》相当于框架的作用,来代替最初的精讲精练。《形势与政策》是考研当年最新最重要的时事政治,里面的选择题至少过3遍。重头戏是《肖四肖八》!这两本的选择题一定要好好反复做3-4遍,后期时间不够的话,大题只需要背肖四即可。要一字不落全背下来!因为他里面的内容不仅是大题考点,更是选择题考点。一定要背熟练记牢固。
三.复试:
以往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是要调剂的,今年一志愿充足。去年因为疫情扩招了5个人,由15变为20.今年又扩招了4人,一共招24人。进入复试的有29人,刷5人。
需要提示的是安徽大学初试成绩占比60%,而且只算专业课成绩,不包括政治英语。所以专业课分数极其重要。复试占比40%,复试参考书就是初试中国史的内容以及中国文化史。英语需要翻译一段文章,不太难。只要用心准备就没问题。
四.心态: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觉得背了就忘很正常!乾坤未定,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就可以在岸上自由呼吸!
尽管前途坎坷,但我愿往!超级真诚的上岸经验分享!一定要看!
个人介绍:考研之前,我是一名普通二本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当初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会计学专业,本来我高中时数学极差,满分150分的数学每次只能考30分,没想到高考时居然破天荒的考了70,加上文综考试本来就是我的长处,所以当年河南高考还是考了510多的成绩,超出二本线30多分。大学时凡是跟数学相关的科目总是挂科,尽管我的综合成绩能占到班级前几,却仍旧与各种奖学金和入党失之交臂。高中时我就对数学丧失希望,大学时也是得过且过,至于考研也从未想过,但是我依然酷爱读历史书籍。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去图书馆学习是为了学业;而我去图书馆就是想把我见到的每一本历史类图书读完,虽然最终没达成这个目的,但我对历史学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基础。
大三时偶然得知我们学校也走出过有名的历史学者,尽管我们学校从没有过历史专业。受到一些启发,我就想既然大学已经不尽如人意,那为什么不读研,选择自己的热爱,哪怕前途坎坷,至少换得心情畅快。
所以第一次考研十分盲目,对于研究生考试也并不了解,比如要考哪些科目、哪些内容、做哪些考试准备等,我仅仅知道的是历史考研不考数学,而这就是我报考历史最初的动力源。到了19年10月份,我从朋友的二手书店偶然发现了一本18年长孙博中国史考研大纲,简单一翻,发现内容丰富精炼,很适合入门备考,拿回去读了一遍便也没了下文。
第一年我报考的暨南大学,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报考暨大性价比最高。但是第一年我并没有能考得上的信心,尤其是忽略了我考研时认识的一个小伙伴给我最真诚的建议,我在这应该留下她的名字-付慧琪,她告诉我历史一定要背,不要等到上考场手慌脚乱,最关键的是长孙博系列教材值得托付,因为这也是她历史本科老师推荐的。等我清楚这些时已然到了11月份,最后仅仅是通读了两遍313历史学基础教材,当时我甚至不知道暨大是自主命题只考中国史。考完研后我就去了一家国企实习,当时都已经做好了工作的准备。然而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困在家等到了考研成绩,283分。说实话,暨大当年的试题并不难,我有印象都是长孙博教材里出现过的,但是我没有背过书,做起题来磕磕巴巴,尤其是三个小时要写那么大量的题目,根本不容得你有时间去思考这道题要从哪里入手,所以最关键的就在于平时备考时的大量背诵和反复练习。我清楚地记得我只写了150分的题目,其余都是寥寥几句,最后专业课162分的成绩反倒让我觉得理所应当。英语和政治还算一般,但也都过了线。仔细分析了成绩后,我就有了二战的坚定信心。
一、专业课
之前付慧琪给我所有的建议我重新一一采纳。因为有了一些经验,首先关注了长孙博考研公众号,订购长孙博系列教材。后来看公众号推送,长孙博老师推出了历史考考研全程规划指导课程,活动价只要309元。当时就想一双鞋的价格也不过如此,而且我一个跨考生真的需要专业的备考指导,哪一个阶段要做什么事,需要注意什么,有没有好的学习小技巧。
从三月开始选择了长孙博老师,我就把所有的希望托付于此。
根据全程班规划,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大纲解析+推荐教材)5月之前。这个阶段是考研之初,我不想学的太累,每天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只背20个名词解释。更多的时间我是在B站上观看一些历史公开课(如北大吴宗国、阎步克、邓小南、张帆等,民大李鸿宾;2016版《中国通史》100集),其余零散时间尽可能涉猎一些历史书籍,在10月前我读了陈寅恪、钱穆、翦伯赞、王奇生等名家著作,另外按门类读了一些法制史、哲学史、民族史、文献学、考古学方面的书籍。
第二阶段:题型巩固(名词解释+论述)5-10月。这个阶段,我每天6点起床,花2个小时背诵30个名词解释,和10道论述题,此时是有重点的背诵和反复的书写训练,经常是写的手腕酸疼。此外长孙博老师定期会安排课程,内容丰富,但是时间间隔把握的很好,并且会布置一些作业让你觉得每一天都很充实,有目标,有动力。老师经常会讲解复习重点,学术热点,优秀文献,一步步的把你引入历史的学术圈子,而不是让你机械的读死书,变成一个只会背书的书呆子。长孙老师教会你如何在有效把握历史基础的同时,更多的是教会你研究历史的方法。
第三阶段:高分冲刺(论述+模拟考试+真题研究)10-12月。我在这段期间其实没多少时间看别的书了,但是在晚上睡前,我会再花两个小时背诵。和上午的背诵进度形成日期差,更好的巩固已背内容,有时间我晚上做梦都在背名词解释。就这样在日复一日一轮又一轮的背诵记忆下对于长孙博教材的把握可以达到随便一个名解立马就能把时间、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迅速写在纸上的程度,而且连续写字两个小时不会累。此时长孙老师开始教授学术强化课,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你的历史学素养,增强历史学的思维方法,让你在答题内容中体现更深层次的历史认知,赢得老师青睐,更容易取得高分。只要你每天坚持,那么到了考试当天就是水到渠成。难在坚持,贵在坚持!
第四阶段:高分复试(复试指导+学术训练)。分数出来后能到达这一阶段的其实离上岸只差一线了,不出意外可以宣布成为准研究生了。但就是这样一个阶段出现过很多高分被刷的考生,长孙博老师设置这样的课程,其实就是给你套一个安全绳,指导你复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防止你高兴过早,达不到志愿学校的复试要求而遗憾落榜。这个期间基础知识方面不必像考研前那么刻苦,但是一定把自己掌握欠缺的知识点经常翻阅,另外就是我在喜欢的专业方向上读了更多的秦汉史书籍,研究了几位导师的论文,结合学术强化课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了一个综合把握,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这样以来,在复试过程中老师向你提问问题时,我就从容不迫,不论老师怎样增压,我都可以结合各种角度答出自己的观点,而不单纯就是背书,毫无深度可言。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你学的什么专业,一定去好好阅读文献学的内容,在复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会问你阅读过哪些历史文献?哪个出版社的最好?哪个校订版本最好?可喜的是这些我在长孙博老师的学术强化课上都有所了解,所以复试不慌不忙。只要自身积累足够,学习刻苦,你就一定不会差!
二、英语
说起英语其实我并没有值得分享给大家的经验,毕竟我英语分并不高,一战考研49分,没听过网课,每天就是单纯背单词,做两篇阅读理解,然后在文章里把每一个生词都找出来,每一句话都充分翻译出来,每一个问题想清楚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仅此而已。
二战时,听我一个好朋友推荐,学了唐迟老师的公开课,很适合我的口味,所以在做上述工作的同时,我又好好揣摩阅读逻辑的问题。另外换了背单词的方式,用了百词斩一天刷300个单词,到考试时5000多单词一共刷了16轮。我学习英语并没有像学历史那么系统,所以对于英语就不班门弄斧了。
三、政治
政治应该是我们文科历史考生最熟悉的内容,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我仅介绍自己的学习感悟,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战时4月份买了一套肖秀荣教材,结合徐涛网课,每天只学一个小时,我建议这个科目不适宜安排过多时间。如果是理科考生,建议每天花一点时间背诵些重点内容,不要追求一字不差,大概可以叙述即可。到9月时,就可以练些政治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争取弄一个错题照片集,闲暇时间翻看。现在有许多考研政治app可以在线刷题,节省时间又很便捷建议大家采用。到了11月份肖八出来后注意分析做题的逻辑,而不是去纠结哪个题今年会考。政治有它自己的套路,万变不离其宗,你要仔细把握时事热点,然后根据肖四肖八的答题方向,形成一套答题逻辑。答题有归纳有分析,层层递进,不要过于范式化。
政治总结一句,练题很重要!肖四很重要!三观很重要!
四、院校选择
其实选择院校应该放在第一部分,但是我是到二战选择院校才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所以放到最后陈述。一战报考暨大是因为大家都说它好,对学生公平,不歧视跨考生,事实确实如此。但是第一年我没把握机会。到了第二年,本来还想报考暨大,但是此时念及父母年纪大了,再去太远的城市上学,回家一次极为不易。我家在河南,本科在黑龙江就读,对此深有感触。一战的考研分数坚定了我的二战信心,想去北京就读,当时选择了985中央民族大学。我的选择条件就是报考院校不歧视跨考,保护第一志愿,自主名题只考中国史,但是到了9月,中央民大换了313统考,因为我对世界史不太把握,于是立即换了备选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虽然该校历史专业实力较弱,不如暨大,但是对于我这个跨考生也是具有相当吸引力。选择法大满足以上条件,并且也满足我想要涉猎法律的兴趣。
五、结语
最终的二战分数365分,查分当天不敢第一时间登陆查询,直到夜间11点洗完澡后,毕恭毕敬在微信研招网上查到365的数字,一度怀疑是不是系统出错。政治70,英语52,专业课243。虽然这个分数不是特别惊艳,但是感谢长孙博老师一路的悉心指导和陪伴,让我在备考历史的道路上,方向清晰准确,让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有如黑夜前行,有光照亮。复试已经上岸,长孙博老师功不可没!另外感谢考研过程中付慧琪小伙伴的及时督促以及我的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让我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