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法律硕士考试,知识点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初期的备考中,针对法硕知识点内容,考生们要不断反复的进行背诵,一刷理解,二刷背诵,三刷重点,因此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硕士宪法学知识点:法治原则”,供大家背诵复习。
法律硕士宪法学知识点:法治原则
从宪政的发展史来看,乃是权力不断受到约束和规范的历史。
(一)古希腊的法治观
1、苏格拉底之死——法律应该被遵守。但有多数人的暴政。
2、柏拉图:哲学王、法治是第二好的国家;
3、亚里士多德:“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1)法律至上
2)良法之治
(二)古罗马的法治观
1、西塞罗:自然法思想
1)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
2)理性是人与上帝共有的财富,正当的理性就是法,所以必须认为人与上帝共有具有法,宣称人类所制定的法应该符合代表理性的自然法的要求。
3)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自然法相违背,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法;
只有符合自然法的法才能称的上是法,而“恶法”只能被称为其他的东西,而不是法律。 社会是法律的统治而不是官员的统治。
(三)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法治
1、国王和教皇,国家与教会在权力和管辖上的角力。法被分为神法,自然法和人定法。
2、君王要受法律的约束,柯克法官:国王在万人之上,却在法律之下。 问题是:当自然法没有神圣性的时候,法高于统治者怎么维持? 当政府成为法律的终极来源的时候,它如何或者能否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是一个历久尤新的问题。
(四)实证分析主义法学——是不是法律是一个问题,是不是好法律是另外一个问题。
1、奥斯丁: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 分析法学派的方法:将法与道德的关系移至立法学的研究范围,而将法理学的研究范围限于法律本身。因此,提出了“恶法亦法”的观点。
2、 形式法治。
(1) 以法治国。法律工具论。Rule by law
(2) 形式法治。Formal legality 哈耶克, 富勒的法治八原则:从重视法的道德性的古典法治思想向重视法本身合理性的新法治思想转变的分水岭。
(3)民主的法治。立法程序成为法的正当性的唯一来源。
(五)新自然法学派——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 二战后,拉德布鲁赫 恶法非法。
1、正义应当成为法治国追求的目标,而且正义必须由超实证法的理念来予以理解;
2、法治国的概念必须和民主产生关联,没有民主即没有法治国可言,民主对于法治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由于拉德布鲁赫的影响,法治国原则亦随之转入了实质法治国时期。
(六)法律现实主义,批判法学 法律只是法官所做判决的预测。 法治就沦为人治。
(七)宪政时代——宪法对法治的控制 宪法取代了古典文明时代的自然法,成为对主权者立法权力的约束的依据。 【小结】法治的三大主线
1、 政府的权力必须受法律的限制。
2、 立法权本身也要受宪法的限制。
1)完善立法程序,规制立法机关的恣意立法;
2)规定立法体制,实现法律体系自身的统一;
3)建立司法审查制度,调处法治和宪政的紧张关系。
3、 要法治不要人治,要求法官司法独立,很高的智慧来解释法律。
(1)宪法优位。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法律必须受宪法拘束。也就是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必须受到宪法的约束,而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这就是宪法优位。
(2)法律保留。法律保留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根据《立法法》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该项原则的实质在于要求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在代议机关的监督之中,没有代议机关(民意)的同意行政权就不得行使。它既体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也体现了行政权的民意基础。
(3)司法独立。这是指法官在审判案件时不受任何干涉或压迫,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
以上就是关于“法律硕士宪法学知识点:法治原则”的介绍,相信你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