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2021.04.15 10:25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工作已经展开,新东方在线考博频道将为广大2021考博考生发布转载各博士招生单位发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考博专业目录、考博参考书目、及导师联系方式,以下是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点击查看:全国各院校2021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 

 

  一、招生规模

  2021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48人,其中包含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

  二、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现场确认时提交认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4.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

  5.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三、报名

  1. 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方为有效。考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报名,逾期不进行补报。

  2. 网上报名:

  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时间:2021年4月12日17:00-5月5日17:00

  考生同时将附件1中的《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发送到dbdlyzb@163.com。

  3. 报名费:报名费200元,现场确认时缴纳。

  4. 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2021年5月10日上午8:30-11:30

  地点: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东石头楼315)

  现场确认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报名完成后点击“下载报名信息表”)。

  (2)《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我校招生章程下附件);

  (3)硕士学习期间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1份,须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在本人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4)往届生提交本科及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信网生成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指定机构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1份);

  应届硕士生(含网上报名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提交研究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由学校学位管理部门出具的可获学位证明的原件(1份)、本科毕业证在学信网生成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以及在学信网生成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指定机构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1份);

  境外获得学位证书者提交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书原件(1份);

  (5)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以上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装订成册。

  如因疫情原因导致无法现场确认,考生应在2021年5月10日之前将上述材料的原件扫描件及下载的PDF版本制作成压缩包(文件名为“专业代码+姓名+考生编号”,如080800张三101881000000001)发送至dbdlyzb@163.com。

  四、考试

  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采用现场考试为主,网络远程考试为辅的方式进行。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 考试初试为笔试,科目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100分。具体考试科目可查看招生专业目录。60分以下不予通过。初试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和要求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另行通知,请考试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通知。

  2. 复试科目为外语面试、科研基础能力面试和科研创新能力面试,每科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不予通过。复试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通知。

  3. 因疫情防控要求确实不能参加现场考试的考生,应至少提前3天通知相关招生学院,各招生学院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按照以下要求参加网络远程考试:

  (1)考生需要采用双机位模式参加考试,即需要两部带摄像头、麦克风的设备,一台设备从正面拍摄,另一台设备从考生侧后方45°拍摄。网络远程考试平台支持手机访问,但手机受到视频效果、网络稳定性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影响到考试过程和效果,建议考生首选电脑+有线网络。

  (2)若考生不具备网络远程考试条件,经各招生学院审核后,应至少在考试前3天上报研究生院。我校将根据考生情况积极协调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帮助。

  (3)考生应在独立、无干扰场所进行考试,考试过程中周围不得出现其他无关人员和其他声音。一机位要求配置麦克风(远离音箱),二机位关闭麦克风。一经发现考生考试环境存在异样,即认定该考生违规,取消该考生录取资格。

  (4)我校原则上采用统一的远程考试平台,并会提前组织考生进行模拟演练,确保考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五、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或工作实绩等有关材料,确定拟录取名单。

  体检在入学报到时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注册学籍。

  六、学制

  统招全日制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全日制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基本学制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

  七、其他

  1. 学费:1万元/人/年

  2. 学业奖学金:共设两个等级,须符合基本条件的非定向博士生

  一等:15000元/年(50%非定向博士生可获得)

  二等:8000元/年(50%非定向博士生可获得)

  3. 国家助学金:13000元/年(符合基本条件的非定向博士生均可获得)

  4.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博士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报到时可不转入档案,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定向就业考生不享受奖助学金。非定向就业考生入学报到时若不将本人所有档案转入我校,则不享有我校的奖、助学金政策。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5. 所有报名人员必须自行审核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造成的不能参加考试、录取等,由考生负责。

  6. 考生所报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现弄虚作假,取消报考及录取资格。

  7. 本章程中如有内容与国家最新政策不一致,将按照国家最新政策执行。

  8. 我校不提供往年试题、参考书及辅导材料,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八、现场考试防疫工作方案

  (一)入校要求

  1. 入校考生必须符合各级政府疫情防控要求,来校前14天之内体温在37.3℃以下,来校前14天之内未去过或途径过高、中风险地区,来校前当日居住地无疫情,来校前14天之内无中高风险地区及境外人员接触史,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来校行程不途径高、中风险地区。

  2. 考生入校前必须注册两项内容:微信小程序“吉事办-吉祥码”和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以备入校时查验。

  3. 考生在入校参加考试前3天开始向各招生学院提交即时生成的本人“防疫行程卡”截图。

  4. 考生入校前要加强自身健康监测,减少聚集,了解并掌握新冠疫情预防的知识和技能。做好路途及到校所需防护用品准备(如口罩、消毒湿巾等),做好路途中疫情防护。考生在到校途中,途经地区突然爆发疫情,必须及时向各招生学院反馈情况,学院将及时通知学生继续来校或者返回。

  5. 考生到校后,通过指定校门(西区南门)进入学校,保卫处负责在指定校门入口处进行测温、扫描“吉祥码”,核验“通信行程卡”。各招生学院负责在指定校门入口处核验参加考试考生身份信息。

  6. 研工部负责配合各招生学院做好防疫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参加考试考生进校期间现场布置安排。

  7. 校医院负责设置临时观察区,对入校期间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进行临时处置。

  8. 送考生参加考试的家长、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二)现场考试要求

  1. 研究生院指派专人对进入考场的考生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测试(核验人员需佩戴口罩和手套),核验无误且体温正常的考生方可进入考场(初试和复试)。

  2. 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须全程佩戴口罩。各招生学院所有考官、考场秘书、监考人员及工作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

  3. 面试候考区内的考生不得聚集,各招生学院应合理安排候考区考生人数。面试考场内的考官和笔试考场内的考生应间隔就坐。

  4. 隔离考生的考试工作应在单独的隔离室内进行,考场内设置监控,全程无死角监控。

  九、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郎老师 (0432—64806432,dbdlyzb@163.com)

  联系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号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办公地点:东北电力大学东石头楼315

  邮编:132012

  原文链接:http://grad.neepu.edu.cn/info/1126/1764.htm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MORE+

    资料下载
    MORE+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