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15:19
新东方在线中考频道整理了《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希望对大家的初二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点击查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经过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在广西传教。
2.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3.永安建制——永安封王: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冀王石达开。——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5.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6.北伐和西征:
(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概况: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7.天京事变: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调整与改革:
(1)目的:为了改变不利局面。
(2)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2、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9.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攻陷天京。——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资深教师+1对1定制教学
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全科预习资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