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资讯中心 > 中考 > 中考数学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积的乘方

2018.08.02 18:05

  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2019中考数学复习资料:积的乘方》,供同学们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2.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区别.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

  【课堂演练】

  计算:(1)(x4)3 (2)a·a5 (3)x7·x9(x2)3

  【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幂的运算法则.

  【教师活动】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

  (2a3)4=(2a3)·(2a3)·(2a3)·(2a3)(乘方的含义)

  =(2·2·2·2)·(a3·a3·a3·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4·a12(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16a12

  【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4,说出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

  (ab)4=(ab)·(ab)·(ab)·(ab)(乘方的含义)

  =(aaaa)·(bbbb)(交换律、结合律)

  =a4·b4(乘方的含义)

  【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规律?(2)如果设n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即:(ab)n,其结果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出(ab)n=anb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n=anbn(n为正整数),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n==anbn

  【教师活动】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abc)n,

  【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n =a n b n c n.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1)(2b)3;(2)(2×a3)2;(3)(-a)3;(4)(-3x)4.

  【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

  【学生活动】踊跃抢答.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44练习.

  【探研时空】

  计算下列各式:

  (1)(-)2·(-)3; (2)(a-b)3·(a-b)4;

  (3)(-a5)5; (4)(-2xy)4;

  (5)(3a2)n; (6)(xy3n)2-[(2x)2] 3;

  (7)(x4)6-(x3)8; (8)-p·(-p)4;

  (9)(tm)2·t; (10)(a2)3·(a3)2.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课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开端等于成功一半”.

  1.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2.在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

  3.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

  4.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相关链接

  2018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8中考作文题目汇总(31省市汇总)

加载更多
课程推荐
加载更多课程>> 进入中考选课中心

扫码预约一对一精华课

资深教师+1对1定制教学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

资料下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