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资讯中心 > 小学 > 四年级 > 数学 > 教案 > 正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2018.08.15 17:3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完美的教案是一节完美课程的开始,新东方在线小编精心整理《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二、探索三边关系。

    1.理解“围成”的含义。

    (1)提问:围一个三角形就要用到几根小棒?

    (2)生围

    (3)小结:相邻两根小棒的头和头相连了,就说是围成了三角形。

    (4)质疑: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够围成三角形呢?

    (5)小组合作研究

    (6)交流:有时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2.探究第一个条件:

    (1)质疑:为什么有时能够围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2)讨论:红、黄两边的长度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和蓝边围成三角形?

    (3)交流并检验

    (2)小结: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红边和黄边的长度和就必须要大于蓝边。

    3.探究第2个条件。

    (1)固化条件1:4组判断

    (2)质疑:蓝边10厘米,红边3厘米、黄边15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

    (3)操作并得第2个条件:要围成三角形,红和黄的长度和要比黄边长。

    4.探究得第3个条件:

    (1)设疑:会不会有了这两个条件还不够?还要满足其他的条件?

    (2)讨论并验证

    (3)小结:还要符合第3个条件,黄边和蓝边的和要大于红边。

    5.形成结论。

    (1)问题: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2)小结: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都大于了第三边。

    6.优化判断

    (1)固化结论:要围成三角形3边要符合什么条件?(2题)

    (2)优化判断:

    长边+短边>中边长边+中边>短边短边+中边>长边

    a.问题:哪一个条件符合了?

    b.判断说理

    c.方法: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断。只要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这个条件符合了,就能围成三角形。

    (3)巩固

    三、全课总结。

    四、解决实际问题。

    路线判断。

    五、拓展提高。

    固定边7厘米、3厘米,配一条活动边。活动边可以是几厘米?


加载更多
课程推荐
加载更多课程>> 进入小学选课中心

微信扫码免费领取

小学1-6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

资料下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