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1 15:50
《鸟的天堂》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更多内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小学网。
四年级语文教学杂谈:《鸟的天堂》
批判性阅读,不迷信权威,这是积极主动的阅读心态,也是超越文本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应传递给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性学习精神,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超越文本。
如教学《鸟的天堂》动态部分时,原文是:“……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我首先引导学生质疑这部分的标点:“这个片断末尾用了句号,换成省略号会不会好一点?”学生先是呆了,然后激烈争论后认为:还是省略号好。我再启发:“请同学代老舍爷爷,将省略号的内容写出来,好吗?”一个标点的更改,打开了学生的创新闸门,学生们写出了更多的鸟的姿态:“有的在梳理自己五彩的羽毛,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站在树梢歌唱……”;“有的在洗脸,有的在互相抓痒痒,有的在与同伴窃窃私语……”我再适时小结:“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得不可计数,早晨,百鸟醒来,大家都在为新的一天作准备,姿态万千,用句号就表示结束了,当然不够理想。巴金看了你们这些小作家的创作,一定会为你们有自己的阅读见解而欣慰!”虽然课文范文很有权威性和示范性,但只要有批判阅读的意识,就能迸发创新的火花,获得超越文本的阅读体会。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华区田家炳小学 钟云欢】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把“读”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我安排了大量形式多样的“读”的训练,增加“读”的数量,而且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从而保证“读”的质量。例如,当学生朗读描写大榕树叶子的第 8自然段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朗读指导:为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大榕树茂盛的句子时,语调要稍高,语速稍快,读出跳跃的感觉,边读边想象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的景象;读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要带着深情的语气,充分流露出作者对南国的树的无比赞美之情。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第三完全小学 蒲和清】
〖创新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效果·在阅读中培养想象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打破作者的思维定式,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构思合理的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不少“空白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机会。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相关段落,然后教师又结合课文展示了大榕树的图片,用录音机播放出鸟的各种叫声,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声音里的景象。在欢快的鸟叫声中,同学们想象出了各种景象:一群小鸟在高兴地游戏;一群鸟在互相争吃食物;还有的鸟在垒窝,起房子;还有的鸟在举行赛歌会……这样“读、听”结合,让学生了解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壮观景象,认识了鸟的世界,体验了鸟的生活,感受了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这样的阅读教学既充实了原本教材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郝家川小学 周贤永】
〖升华参与意识 培养自主能力·培养质疑能力,放飞创新的翅膀〗
首先,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质疑,多鼓励,让他们放胆去质疑。提错了不指责,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疑对了,疑好了,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质疑求疑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有的学生看了以后就问:“为什么前面的‘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后面的‘鸟的天堂’却没有呢?”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感到欣慰,马上给予表扬,指出疑问已抓住课文的重点,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华南碧桂园学校小学部 屈太侠】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欣赏中感受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教师应该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景象的美。在教材中,有许多声情并茂的散文,它们往往以优美的句子来表现。罗丹有一句经典而耐人寻味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及时捕捉文眼、亮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教学时,我让学生找一找用得特别传神的词语。有的认为“堆”字用得好 ,写出了大榕树枝叶繁茂的样子;有的认为“明亮”用得好,说明大榕树的叶子色彩鲜明,有光泽;有的认为“颤动”用得妙,写出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语言的优美性。
【四川省绵阳市御营小学 卿礼秀】
〖心的感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以文激情获得感悟·引导学生悟“法”〗
推敲用词的准确,改变句式体会遣词造句的灵活性,调整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连句成段的多样性。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作者为什么要用“卧”字?先让学生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卧”,有的学生用“趴”“躺”“睡”,从讨论中他们体会作者选择“卧”的恰到好处,加深对榕树“大”特点的理解。又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通过改变句式,抓住“的确”“啊”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感。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去思考,还促使学生逐步学会面对问题能进行冷静地分析,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心的感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以文激情获得感悟·引导学生悟“情”〗
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中的自然美,人文景观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以及语文形式的词意美、意境美、整体美。
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体会,去领悟,阅读时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扬民主,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结合教材这一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段落谈感悟,抓品读促感悟。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的歌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浙江省嘉兴市行知小学 郁良妹】
〖关注教学细节,更显生成魅力·课后不断反思教学细节,尽显生成的魅力〗
教学细节需要教学机智,教学细节是教师积极反思、经验积累的结果。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
那些善于反思、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把这些“突发事件”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堪称是巧妙运用教学细节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不断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细节激活教学过程,于细节中蕴涵深厚的人文关怀的典范。一次上大型公开课,时间是下午第一节课,师生很疲累,而且比较紧张,他刚一开口,麦克风刺耳地尖叫,在场的组织者和听课者都为之捏一把汗。但于老师镇定自若,等技术人员把音响调好,他问: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一阵尖叫有什么感觉?有学生说:吓了一跳。于老师风趣地说:你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可没你们胆子大,我是吓了八跳。于老师的幽默诙谐赢得现场一片喝彩,原有的紧张、沉闷、尴尬的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师生关系、教学氛围达到了最佳状态,为这节公开课的成功和预设目标的达成开了个好头。
类似的意外如果出现在缺乏经验的教师面前时,他们往往可能会手足无措,既不能抓住机遇,自然而富有创新地“生成”,甚至连预设的目标、步骤等也可能会被这种“意外”打乱。所以,面对开放的语文、开放的课堂、开放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格魅力,更要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培育教学智慧,这是教师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生成的必由之路。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让学生感受鸟的姿态多种多样,我说:“大榕树上热闹极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这么多鸟,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还有的鸟在干什么呢?”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还有的站在树枝上梳理羽毛。”“还有的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像在舞蹈。”“还有的站在枝头放声歌唱。”“还有的鸟妈妈正在给小宝宝喂食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加上合理的想象,说了鸟的许许多多不同的姿态。这时,一只小手还高高举着。“宇扬。”我示意他发言。他迫不及待地说:“还有的在交配。”我楞了一下。这个小鬼,这么多答案不说,偏说这个。可他也没说错呀。这时,有几位学生忍不住笑了,他们边笑边看着我。这一笑,让刚才还很兴奋的宇扬低下了头,觉得自己犯了错似的。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窘态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判断。于是,我笑着说:“宇扬同学说的也对,鸟儿们不仅把这株榕树当成游乐场,还把它当成了新房,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他们是多么自由,多么幸福啊!”听了我的话,一学生站起来,很自信地说:“我想,这株大榕树实在太大太美了,鸟儿们都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时,宇扬同学也抬起了头,开心的点着头,表示认同同学的看法。学生们受到了启发,又纷纷发表起自己的感受:“我感到这株大榕树确实成了鸟儿们嬉戏玩耍的乐园,幸福生活的家园。”“鸟儿们生活在这里,真的就像在天堂一样自由、幸福。”不用我再赘言,学生已读懂了课文。宇扬的发言是我没预设到的,但由于运用好了这个教学细节,使这个环节结束得这么完美,这是我没想到的。
【湖南省岳阳市长炼小学 王硕果】
〖换个方式提问,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提问的声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一些什么?”“课文围绕XX讲了哪几件事?”“课文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且师生交流问答的常见方式为老师站在前面提问,学生举手后老师示意起立回答,也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示意其他同学交流完成的。一直以来,我也照此习惯上着平时的家常课,倒也能四平八稳地把教学任务完成。只是日子久了,学生似乎也习惯了我的提问,有时话音未落,有那调皮嘴快的已接过话去,或者做好了你提某个问题的准备,没有深入思考便迫不及待地举手,问题回答也质量欠佳。
老师与学生达到如此程度之默契,原本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坚持着毫无变化的语言,也会让人沮丧,觉着自己的课堂了无生趣。再听听名师的连珠妙语,飞扬文采,便会自惭形秽。
通过上网取经,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些微改变,发现同一问题,有时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下方式,学生兴趣更浓,课堂趣味也油然顿生。
案例三:教学《鸟的天堂》片断
课上,我让学生给游览胜地──“鸟的天堂”做导游。这次,我没有在一旁当旁观者,而是改变了自己平时站的位置,走到教室后面充当起了游客。当导游一介绍完,我便和其他扮演游客的学生一起举手,要求导游解答。站在讲台前的导游见我也在举手,并兴致勃勃地示意我提问。我说:“请问导游,那些鸟为什么喜欢在这棵大榕树上居住呢?”第一个导游为我解答道:“因为这棵树很大,很繁茂,所以鸟喜欢这儿。”我接着问:“导游,我带了一杆枪,想打只鸟尝尝,可以吗?”导游回答:“这里的农民非常爱护鸟,不许别人打,这也是这里鸟多的原因,你可千万不能打鸟,要罚款的哦。”学生乐了,也开始被我带入了情境。
第二个同学做导游时,有学生游客问:“鸟粪那么多,要是掉到游客身上怎么办?”“我们能上岸去玩玩吗?”导游说:“鸟粪落下来,正好给榕树当肥料。上面鸟粪多,最好不上去。”我见机又问导游:“这么多鸟,吃什么呀?”导游回答:“大榕树上长虫子,这些鸟就专门给树捉虫子。”我说:“哦,难怪这树长这么大。”鸟和树共生共荣的繁茂、热闹景象,就这样被我们一点点挖掘了出来。
反思:感觉这节课,学生和我都空前地兴奋。除了老师将问题的提出融入情境创设之中外,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位置的改变也是让课堂趣味横生的原因。如果老师站在讲台跟前,硬生生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大榕树成为鸟的乐园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这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问的积极性将荡然无存。
【湖北省仙桃市东方小学 蔡长青】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细节做起·关注教师备课的细节〗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崔峦老师在总结小语课改五年来时提出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语文课教学的要求。其中,也无不透露出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呼唤。我想就从此开始谈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学有效性,先从关注教学细节开始。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关注教师备课的细节
教师的备课环节似乎并不在教学有效性的讨论范畴之内。实则不然,要谈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的备课谈起。首先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他是站在何种角度去设计教学的预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师生共同合作的课堂无论如何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也一定会各有所得。如果仅站在老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可能使教学有序进行,但真正学生与教师的收获就很有限了。其次,一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多少,将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角度。
如《鸟的天堂》一课,过去很多老师都站在写景的角度,分析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榕树的大与鸟的多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而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想,究竟除了语言文字的东西外,在学生情感价值观上应予以什么引导似乎不是前面认为的那么简单。于是就有人得出了不同的解读: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引导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从而体会环境与鸟的关系,体会人与环境与自然与鸟的关系。让学生受到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教师苦心研读文本与从学生现实考虑的结晶。
更多小升初辅导内容,请关注新东方在线小学网(http://xiaoxue.koolearn.com/),我们将为小升初学生提供最新最全的复习资料。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小学1-6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2022小初高全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