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1 17:07
用计数器计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但不依赖计算器,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设计:一、 谈话激趣导入:
猜谜:
1、细细的长长的,串冰糖葫芦用的(小棒)(算筹)
2、长长的,方方的,上面有很多珠子的(算盘)
3、小小的,计算起来速度非常的快(计算器)
是啊!咱们地球人都知道,那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 认识计算器: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1、看一看计算器的外形2、找一找计算器的显示器和键盘;3、开机要按哪个键?关机要按哪个键?键盘上的字母C有什么作用?“on/off”是什么意思?“CE”的作用是什么?计算器上你还看到了什么?(方法,可以同桌交流汇报)4、试一试计算器怎样开机、关机。(可参考课本100页上的内容)
三、运用计算器:
1、师:自学课本100页的例题,一边看书一边操作计算器,并观察显示器上数的变化。算完后让学生口算检验计算器计算得是否正确。
师:计算准确是计算器的一大优点。要使计算准确,我们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输入时要细心,输入一个数要检查一下是否正确,否则计算器再神通广大也不能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
2、我们再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完成试一试的题目,交流,选几题说说计算经过。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左边两排同学笔算,右边两排同学用计算器计算,一分钟时间,看大家能做几道题,能做对几题。
交流:笔算的做了几题,利用计算器的做了几题。然后出示答案,统计全对的几人。
问:通过刚才的比较,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计算器在计算数目较大的四则运算中优势非常明显。使用计算器计算不仅准确而且速度快、节省时间。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并交流汇报。
5、说一说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人们为什么要用计算器计算?小洁:计算器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进行计算。使用计算器计算不仅准确而且速度快、节省时间,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6走进生活,解决新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课件播放一个水龙头滴水的短片,出示具体条件和数据。)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四、探索数学规律
现在让我们一起用计算器去探索数学中的一些奥秘,大家愿意吗?
1、出示101页第三题。
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142857乘上不同的数,积还是1、4、2、8、5、7这几个数字组成,只不过它们的排列发生了变化,这个规律是不是很有趣呢?142857是一个特别的数,大家留心一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
2、数字“1”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1 × 1=1
11 × 11=121
111 × 111=12321
1111 × 1111=1234321
11111 ×11111=
× = 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发现规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归纳是提炼、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要经历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数学内容的思维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1) 各道题的乘数分别是1(一个1)、11(两个1)、111(三个一)、1111(四个一)、11111(五个1),依次增加一个1,所以最后一道算式可以是111111(六个一)相乘,也可以写成由7个1、8个1、9个1组成的七位数、八位数、九位数,这里的练习设计应该是开放性的,要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各道题的积依次是一位数、三位数、五位数、七位数,接下去的算式的积应该是九位数和十一位数等。(3) 各个积的最中间的一个数字依次是1、2、3、4,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一个数字肯定是5、6等。(4)从第二个算式起,积的最中间数字的左右两边分别是1和1、12和21、123和321,左右两边的数字是对称的,接下去的算式的积的最中间数字左右两边肯定是1234和4321、12345和54321。同一种规律也可以不同的表达,如1234321的前半部分各位上分别是1、2、3、4,逐位多1,后半部分各位上分别是3、2、1,逐位少1。
3、辨证的看待计算器:
A:1111111×1111111=?
计算交流结果 提问:为什么你们得到的结果有不同呢?是不是计算器出错了呢?(指出: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0位的数。)追问:谁能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刚才找到的你规律你知道积应是多少?)
B: 大家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器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最快算出这些得数。
3363÷27=
0×4586×23=
300—3=
25×77×4=
72+129+28=
比赛结束后,让获得第一名的同学介绍得胜秘诀。
通过这轮比赛,你对使用计算器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到计算器呢?)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数学王国的确是一个奇妙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许多这样有趣的规律。计算器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还能运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学规律,相信只要你们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体会到更大的乐趣!
本课设计特点:
用计算器计算,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平时都在用,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用计算器,在计算时,如果手边有计算器,学生会依赖这个计算工具,如果本课就在如何使用计算器上花时间会显得单调,枯燥无味。所以在设计时我在注重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要,有层次的把以上的想法贯穿在里面。计算器已融入了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或使用过计算器,所以,我也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多形式的巩固练习。
本课有下几个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拾级而上;二是数学味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本质的内容,比如“找规律”、“认识有趣的数142857”等;三是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学时,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并对教材巧妙加以整合让学生的思维在运用中得到提升;四是感悟数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感受“人”和“工具”这一对矛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辩证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五是辨证的看待计算器通过计算1111111×1111111=?指出: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0位的数。体会计算器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总之,这堂课比较平实,没什么花样,如果非要说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
相关说明:1、键“M+”、“MR”?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如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希望上述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优秀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师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新东方小学网还有更多优秀的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和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供你参考。另外,我们还有三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和六年级数学教案等资料供你参考。
小学1-6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2022小初高全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