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0 14:14
《有血有肉的表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两段话,知道什么是有血有肉的表达。
2.学习使用“添枝加叶法”“想象延伸法”“感官参与法”,使习作有血有肉。
3.利用评价量表提高评改效率,增强习作效果。
4.增强学生喜欢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使用“添枝加叶法”“想象延伸法”“感官参与法”,使习作有血有肉。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有选择地积累歌词以及描写音乐的词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喜欢音乐吗?我就知道!咱们来玩个游戏——“猜歌名”。
《父亲》《我的未来不是梦》《左手右手》《稻香》《最初的梦想》《蜗牛》……
2.音乐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儿,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恋。什么歌曲最让你念念不忘,让你回忆起一些发生过的事情?
3.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把它写下来。现在就拿出你课前所写,咱们来说一说你和一首歌的故事。
4.认真倾听的同学都能发现,这几位同学讲述的事情都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一件事就需要这六大要素,这样,一篇文章才能完整。不过,有个框架有了筋骨还不够,咱们还要让它变得有血有肉!板书课题:有血有肉的表达。
二、例文引入,习得方法
1.什么是有血有肉呢?有血有肉就是写具体。是啊,所谓具体,词典上解释为:“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
2.出示两段文字,进行对比。咱们来对比这两段话,你就能清晰知道什么样的段落是有血有肉了。
(1)那天下午,我到新华书店,许多有趣的新书吸引了我,我专心致志地看起来。后来,书店里响起了《回家》的音乐,我恋恋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回家了。
(2)那天下午,我到新华书店,许多有趣的新书吸引了我,我专心致志地看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忽然,耳边响起了低回婉转的音乐声。我听出来了,是萨克斯演奏的《回家》。那熟悉的旋律,如一阵阵清风吹入我的耳际,像是妈妈在我耳旁低语:“回家吧,亲爱的孩子,该回家了。”向窗外一望,天已经黑了,路灯都亮了。书店的人都静静地合上书,收拾提包,走向楼梯。哦,我得回家了,不然家里人要着急了!我和着《回家》的音调,把书插回书架往外走。悠扬的乐曲一直把我送到大街上。
3.谁来说说哪一段话写得有血有肉?找出文中的词句来说明。
预设:第二段比较好。他把经过写得很具体。
你觉得第二个段落好在哪儿?
预设:第二段比较好。它里面有一些形容词,如“低回婉转”“悠扬”。还有一些动作描写。
哦!句子里面添加了一些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我们平时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练习呢?扩写句子,就是这样的。所以,想要有血有肉的表达可以用上这个好方法——“添枝加叶法”。
预设:第二段里面有听到歌之后的想象。如“那熟悉的旋律,如一阵阵清风吹入我的耳际,像是妈妈在我耳旁低语:‘回家吧,亲爱的孩子,该回家了。’”
这儿用上了比喻,同时也有他的想象。这不禁让我想起,课文《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动听的旋律时也用上了联想和想象。
所以啊!“想象延伸法”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预设:“忽然,耳边响起了低回婉转的音乐声。我听出来了,是萨克斯演奏的《回家》。”这是他听到的。
预设:第二段里面还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心理活动。如“哦,我得回家了,不然家里人要着急了!”
预设:第二段里面还有环境描写。如“向窗外一望,天已经黑了,路灯都亮了。书店的人都静静地合上书,收拾提包,走向楼梯。”所以,这段话里面不仅写出了他听到的,还写出了他看到的。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不仅有作者听到的,想到的,还有他看到的!这种多角度的描写,老师把它总结成一个方法:感官参与法。写文章的时候,可以用上你的感觉器官哦!
4.教师提炼方法:添枝加叶法、想象延伸法、感官参与法
三、迁移应用,巧用量表
1.学习了这习作的三大法宝?何不用一用它呢?现在就拿起你的笔来,让你与一首歌的故事变得有血有肉吧!记得写出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2.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使用评价量表,点评一位学生的片段习作。
4.学生使用评价量表,同桌互评。
5.指名上台点评同桌作品。
在路上
一堂公开课结束了,然而我并不觉得轻松,这是以往未有的感觉。一堂习作指导课最看重的就是学生当堂习作的成果,然而20分钟过去了,学生还未能完成。课堂未有成效,问题出在哪?回顾整堂课——
我以音乐激趣导入,明确歌词质量良莠不齐,应当树立分辨意识。同时,以"猜歌名"引出话题,说说自己与一首歌的故事。学生在课前基本上是能根据记事六要素来说和写。其后,引入两段例文进行对比,明确哪段话写得有血有肉,再让学生来说第二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表达有血有肉,我总结提炼出三种习作方法:添枝加叶法,想象延伸法,感官参与法。在这环节中,发言学生不多,他们对语句的敏感度也不够,对于老师提炼的方法仅限于表层理论知识的理解,大部分人都无法深度理解并应用。反思这一环节,教师在指导和提炼方法方面也存在问题,一堂课让学生掌握有血有肉表达的三种方法,泛而不精,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某种技能和方法。习作指导也应该有所侧重,而非每堂课都面面俱到。我想这是学生习作没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反思过后,我想如果本次习作教学能重点突出"想象延伸法",指导学生迁移应用,就用这方法来扩展"我和一首歌的故事"经过,对于学生来说,或许会更有目的性,可操作性更强。
其次,我也应该自我检讨自己之前的习作指导课,由于指导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写段的概念模糊,纵观学生写作过程,发现许多孩子并非写段,而在写篇,那么时间也固然会不够了。回忆以往的教学,我在习作指导方面所花时间也确实不多,较少当堂指导当堂训练,学生也就没有了课堂习作的应变能力。
而最为可惜的是本堂课未能让学生展开互评机制。一直以来,我觉得习作指导的一大缺陷就在于评价环节,有的老师或草草收尾,或为了评价环节而评价,在这一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不多。然而,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评是对学生习作的一个实践引领,习作从学生中来,更贴近他们的思维,因此,点评这样的习作也就更有指向性。课堂中教师能点评的学生习作数量是有限的,为了让一堂课更高效,我引入了评价量表,希望学生能够借助评价量表,当场互评,当场修改。当然,这样的设想在本堂课未能完成,只能留于课下。而我在点评两篇习作时,点评方式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如何有效点评学生的习作也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一大问题。点评得好,学生能有所启发,能起激励作用,能发现习作中的问题。点评得不好,泛泛而谈,那么评价环节的设置如同虚设。说到底,这和教师自身语文知识素养有很大关系。学生在习作中遇到困难,一写作文就犯难。我们是否想过,教师在引导和评价方面有没有做到位了,孩子的习作难是否和教师的指导欠缺有关系。
孩子在学习的途中,教师也应该是在一样前行的路上。习作是孩子学习上的一大拦路虎,而指导学生习作何尝不是让我们犯难的一大问题呢?两者皆应同学习,共进步。
希望上述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优秀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师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新东方小学网还有更多优秀的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和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供你参考。另外,我们还有三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和六年级语文教案等资料供你参考。
小学1-6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
免费领取2022小初高全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