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资讯中心 > 小学 > 趣味学习 > 说课稿 > 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 > 正文
三年级《共建邻里好环境》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

2016.04.30 14:59

  《共建邻里好环境》说课稿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主题《共建邻里好环境》。

  一、说教材

  本课以开放的视角,把学生由学会处理身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延伸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的大主题中。不仅使学生知道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社区的环境,能为保护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事情,而且还能够号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邻里好环境的活动中来。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目标分为以下三个:

  1.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2.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愿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3.通过观察、访问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和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 说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观察了解,但要完整地叙述清楚还有很大地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愿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难点是: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四、 说教学方法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

  五、 说学法

  品社学科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材选择的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但是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虽然对周围环境有所了解,但千篇一律,缺乏个人独特观点,视角还不够开阔。因此,我主张学生通过自己去调查,访问,去发现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通过亲自调查、采访、记录,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从内心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生活环境。但今天因为条件有限,学生来源也不是很清楚,故只能根据学生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六、 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明理

  品社课程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符合学生情绪水平的氛围和环境。从心理学角度讲,贴近儿童生活经历的情景,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容易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为此,我在导入环节采用了讲故事《孟母三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看图知意

  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和范例,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本活动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把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了解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劣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师生交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让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各组成员的心里想法,选取记录员记录下小组成员的想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四)故事延伸

  在这一环节,我用《邻择孟母》这个故事与《孟母择邻》做了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好环境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造,引发学生改造周围环境的思考。

  七、 说板书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学生的交流成果作为板书,暗示着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使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希望上述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优秀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师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新东方小学网还有更多优秀的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和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模板供你参考。

加载更多
课程推荐
加载更多课程>> 进入小学选课中心

微信扫码免费领取

小学1-6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

资料下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