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复习备考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具体的心理学考研复习部分如何备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为了让参加考研心理学考试的同学,更高效的复习备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婴儿社会性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情绪的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从出生之日起就会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微笑
从第5周开始,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
从5周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即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或4个月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微笑不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 重要标志。
(2)依恋的标志
①婴儿试图维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触
②当依恋对象不再时,婴儿会表现出烦恼
③婴儿和依恋对象在一起会更加轻松快乐,而与他人时则会更加焦躁不安
(3)与母亲的依恋
婴儿通常依恋的对象是母亲,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人格特征和与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之所以大多以母亲为依恋对象主要是因为四点:
①照顾婴儿时间最长
②母亲照顾的反应性最强
③在婴儿身上情感投入最多,与婴儿最亲密
④经常出现在如进食、排便等关键时间段
(4)依恋的阶段
鲍尔比、艾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②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对母亲、婴儿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
③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基本形成,与母亲的关系符合依恋的标志,而对陌生人则更加排斥
(5)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
这类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独立游戏,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 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②回避型
这类婴儿,母亲在与不在无所谓,自己独自游戏,也叫“无依恋婴儿”
③反抗型(矛盾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而当母亲来时,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其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6)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法是由艾斯沃斯和其同事创立的,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工具
3、婴儿同伴交往(在出生后的后半年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
分为三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
(2)简单交往阶段
(3)互补性交往阶段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婴儿社会性的发展”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心理学考研复习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