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2025.01.10 08:34

  教育专业硕士是专硕考试中的热门专业,近几年考教育专业硕士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领取考研备考资料

  设计课程目标的直接依据应来自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但课程目标不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简单推演。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

  1. 学生需要

  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的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生成课程目标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

  2. 社会需要

  学生作为个体,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融入到特定的社会,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理所当然地应将社会生活需求作为一个重要来源。

  3. 学科需要

  作为实质性规范的知识是任何形式课程的本源,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是课程的原生性来源,学科是知识最主要的支柱,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应成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学习者、社会和学科三者作为生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在确定课程目标时交互起作用,共同构成课程目标的来源。为使课程本身平衡发展,我们要在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不能过分强调任一方面,否则将导致课程本身的发展失衡。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MORE+
  • #考研院校库
  • #真题下载
  • #4月复习资料
限时免费
资料推荐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

26考研优惠
获取验证码
收不到短信?点此接收语音验证码
电话拨打中...请留意来自125909888237的来电
60秒后可重新获取
《新东方在线注册条款》  、  《隐私权保护政策》  及  《儿童隐私保护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找回密码
国际手机登录
《新东方在线注册条款》  、  《隐私权保护政策》  及  《儿童隐私保护政策》
手机快速登录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