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2024.05.27 16:15

  为帮助大家更好、更有效的备战考研教育学,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精心为大家准备了“20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相关内容,更多教育学考研复习知识点、如何备考等等内容,小编会定期为大家更新教育学考研复习内容!持续关注我,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点击下载>考研教育学历年真题|考试大纲

  20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不同于两汉以德取士的察举制,也不同于魏晋南北朝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前是荐举为主、考试为辅,隋唐之后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是隋代的一大创举,经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始于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于清末(1905 年)废除,共存在了 1300 年,对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1. 隋朝—科举制的产生

  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有:

  (1) 隋朝一统天下后,为了巩固政权和统治者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德才兼备的 人才充任官吏,求贤若渴。

  (2) 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落,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 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治、分享权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3) 九品中正制仅凭门第取士,不适应隋朝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受大众欢迎,淘 汰九品中正制势在必行。

  (4) 西魏时已经有了不全凭门第的选士方法,隋初为强化中央集权,收回了选士 大权,统治者开始探索新的选士方法。此时的选士主要依靠人们文武才能的大小而定, 并不完全依照门第高低,逐步向科举制迈进,科举制应运而生。

  隋朝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2. 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1)唐太宗时实行偃武修文的国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以保证科举取士的质量与数量;另一方面开科取士,网罗人才,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都得到较快的发展。

  (2)唐高宗规定科举考试者必学《孝经》与《论语》。

  (3)武则天轻视学校教育,重视科举,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武举选军事人才的先例和糊名考试的办法,这种办法沿用至今,她对科举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唐玄宗时,科举制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考试形式、科目也已定型,已经发展成为完备的选士制度。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教育学考研复习精彩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