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学考研复习:体温调节
2024.01.25 14:18

  2025年农学考研备考火热进行中,很多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着,关于农学考研,大家都复习的怎么样了呢?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的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5年农学考研复习:体温调节”,希望能给同学带来帮助。

  2025年农学考研复习:体温调节

  1、动物的体温调节的方式

  自主性调节:增减皮肤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

  行为性调节:增减衣着,开电扇空调等行为。

  2、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①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

  ②类型: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③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2)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

  ①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血温↑→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血温↓→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②分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 局部脑温变动0.1℃,加温PO/AH → PO/AH的热敏N元+ → 散热反应↑产热反应↓;冷却PO/AH → PO/AH的冷敏N元+ → 散热反应↓产热反应↑

  说明:PO/AH中的某些温敏N元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

  (3)体温调节中枢

  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CNS中都存在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但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PO/AH还能对中脑、延髓、脊髓、皮肤等处传入的温度信息发生反应,以及能直接对致热物质、5-HT、NE等物质发生反应。说明PO/AH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

  (4)体温调定点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设定了一个规定的体温值,即37℃。

  3、体温调定点学说

  调定点按照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来调节体温的高低。

  4、动物的休眠:是动物在不良条件下维持生存的一种独特的生理适应性反应。分为冬眠和夏眠。

  在休眠状态下,动物机体内的一切生理活动都要降至最低限度,由于不能摄食,休眠过程中的生命维持主要依靠休眠前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

  休眠动物最明显的生理变化是体温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

  甲壳动物、蜘蛛和昆虫等以及变温的脊椎动物都进入一种麻痹(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也称冬眠 。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农学考研复习:体温调节”相关信息了,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