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MPA参考:非形式逻辑类型及解题技巧
2023.05.29 12:58

  公共管理硕士也是专硕考试的热门专业,尤其是近几年考MPA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进行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4年MPA参考:非形式逻辑类型及解题技巧“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元听课:管综真题解析&24备考指导

  2024年MPA参考:非形式逻辑类型及解题技巧

  一、分析推理

  (一)元素对应问题

  给出两类或多类元素,通过题干已知条件找出匹配关系。即元素与元素之间一一对应,元素“对号入座”即可。

  1. 常用方法

  (1)最大信息法:在做题过程中,题干中如果有被反复提及的条件,那么可优先作为突破口,正所谓“言多必失”,此类信息有可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

  (2)排除法、代入法

  排除法就是通过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来得到正确选项。排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整个解题过程中都可使用。

  适用排除法的典型特征:①题干给出的条件众多,且条件也非常确定时 ②每个选项确定且全面时

  代入法就是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的方法。一般也是当选项确定且全面,易于代入时,可使用代入法。需要注意的是,排除法和代入法在适用条件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当题干条件确定时,采用排除法;当题干条件不确定时,采用假设法。

  (3)假设法

  假设法就是假设某个条件正确,根据假设来进一步推导的方法。如果假设不会推导出矛盾,则假设正确;反之,则假设错误。多适用于当题干条件众多且不确定,因而无法直接推理的题目。

  2. 辅助技巧

  (1)数学符号/不等式

  当题干本身限定了部分元素的次序(高低大小等比较),可借助不等式等一些数学符号推理,更加直观。

  (2)画图法

  当题干涉及多类元素,且排列形状已知时,采用画图法更加直观。

  (3)列表法

  当题干涉及两类相关的元素或以两类元素为主,且给出的元素在时间或空间排列上直线排列时使用。在填入表格相关信息或条件的过程中,注意能填多少就填多少,不能填的就暂且空着,同时注意可以根据当时已有的结论观察选项,能排除的先排除。

  (二)真假话问题

  该类型真假话问题指的是题干条件里出现真话假话,需要重复判断的那种,多采用假设法解决。注意:需与前面直言命题中讲到的真假话问题作区分,直言命题中真假话问题的主要特征是规定了几真几假,多借助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来解题。

  二、论证逻辑

  1、论证三要素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

  论点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所以,论点作为结论性的观点,会偏向于主观性。

  论点通常由一些总结词(由此、可以推测、认为、从而…)引导出来,大多数情况是位于尾句。

  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既可以是某些公认的理论,也可以是某个事实或实验调查的结果。所以论据一般偏向于客观。

  论证方式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题干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一般是隐含的。

  2、论证漏洞

  绝大多数论证很难做到绝对的严谨,也就是在论证某个观点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一些漏洞,此时我们只需要抓住其中的某个漏洞,就可以对整个论证过程进行削弱和加强了。通俗来说,削弱就是指将漏洞“捅大”,使得论证的观点成立的可能性降低;反之,加强是指将漏洞尽可能“弥补”,使得论证的观点成立的可能性升高。如果选项表述对题干论证不产生影响,这就是无关选项。

  3、论证原则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使得论证过程更加合理严谨,有些论证原则是非常有必要去遵循的,同时这也是常见的错误选项。

  (1)话题统一。题干中论据与论点之间话题必须一致,因而,如果选项和题干的谈论的话题不一致,就可以作为无关选项排除,需要注意偷换概念的选项。如:题干论证的是某种疾病的治愈率高低的问题,而选项在论述该疾病为何发病的问题。那么这就是偷换了概念,导致话题不统一,无关选项。

  (2)不否定客观事实论据。这一点在削弱题型中要注意,也就是在反驳题干时不可强行反驳客观事实。如:已知今天下雨了,所以推测天气会变凉爽。不可以“今天没下雨”这样的逻辑去反驳题干,是无意义的。

  (3)从强原则。主要从对选项的分析出发,选项中可能会出现同时具有削弱或加强作用的选项,做此类选择时,应选择削弱加强力度最强的选项。如何比较削弱加强力度,后续会进行讲解。

  4、削弱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包含“削弱”、“反驳”、“质疑”等字眼。有时会考查“不能削弱型”,即选出无关或加强的选项,一般采用排除法把能够削弱题干的选项一一排除即可。

  (2)解题方法

  看清提问,找准结论,“抬杠”即可。

  (3)具体角度

  削弱结论:选项中出现与结论相矛盾的表述或例子。

  削弱论证:切断论据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指出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削弱前提:质疑前提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注意:如果是客观论据不去削弱。

  5、力度比较

  力度比较在大多数论证类题目中都会涉及到,那么首先要明确力度比较只是择优,是“好”与“更好”之间的选择,所以比较的两个选项都是有削弱或加强的力度的。虽然力度比较在削弱这一节讲述,但它也适用于加强题型。

  (1)量大>量小

  如果某个选项当中含有“有些”、“有时候”、“某些情况下”、“个别人”等这种表示部分的用词,那么这种“少量”和“特例”削弱的选项力度是比较弱的,出现这些词的选项往往不是最能削弱题型的正确答案。

  (2)直接>间接

  a.选项内容与材料的话题相关度更大,力度更强

  b.削弱/加强角度更为直接明确,更直接指出结论成立或不成立的选项力度更强。

  (3)必然>可能

  a.选项如果含有“可能”、“也许”等语气较弱的字眼,往往削弱力度较弱。

  b.选项中运用必然性推理(多以假言命题相关联结词表现)知识加强/削弱,力度更强。

  (4)综合>单一

  从多个角度削弱选项力度大于从单一角度削弱的选项。(德才兼备)

  (5)本质>现象

  选项从更深层次原因出发去削弱,力度大于用举特殊例子去类比削弱的方式。即理证法强于例证法。用举特殊事例去削弱和加强力度是较小的。

  6、一般加强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包含“加强”、“支持”、“提供进一步论据”等字眼。有时会考查“不能加强型”,即选出无关或削弱的选项,一般采用排除法把能够加强题干的选项一一排除即可。

  (2)解题方法

  看清提问,找准结论,“拍马屁”即可。

  (3)具体角度

  加强结论:选项中出现与结论相一致的表述或例子,说明论点的正确性。

  加强论证:指出论据与结论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巩固两者联系。

  加强前提:通过不同侧面证明论据的可靠性。

  7、前提假设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包含“前提”、“假设”、“必须/常用”等字眼。与一般加强型最明显的区分方式就是问法。

  (2)解题方法

  a、搭桥法

  观察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跳跃的概念,建立联系。

  b、反向验证法

  该方法较为复杂,同时考查较少,一般当出现前提型问法,但又未找到跳跃的概念时使用。

  步骤:先将选项否定,代入题干推理,在推理过程中,如果使得结论不成立了(没他不行),那么这个选项是必要的前提;如果对结论无影响(没它也行),那么这个选项就不是必要的了。

  8、常见论证结构—因果论证

  (1)知果求因型

  a、含义

  此类因果关系是给出一个事实B,然后推测A是事件B的原因

  b、削弱

  ①另有他因,找到另外一个事实C,认为 C是B原因。

  ②否定此因,A不是B的原因

  注意:否定此因的角度削弱力度会大于另有他因。

  c、加强

  ①肯定此因,强调A能导致B

  ②排除他因,排除其他原因导致B

  (2)因果共存型

  a、含义

  此类因果关系是已知事实A和B,推出A是B的原因。

  b、削弱

  ①因果倒置:题干认为事实A导致了事实B,其实是事实B导致事实A。

  ②另有他因:找到另外一个事实C,认为 C是B原因。

  ③切断因果联系:两个事实间没有必然联系。

  注意:在力度比较中,因果倒置力度是最强的。

  c、加强

  ①排除他因:排除其他原因导致B

  ②建立因果联系:事实A能够导致事实B。

  9、常见论证模型

  (1)类比推理

  a、含义

  类比推理:有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该属性。

  b、模型

  A对象具有属性a,b,c;B对象也具有属性a,b,c。

  当A对象还具有属性d时,推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c、削弱

  找不同属性(尤其本质相关)

  d、加强

  找相同属性(尤其本质相关)

  (2)枚举归纳

  a、含义

  由一部分具有的属性,从而推知整体也具有该属性。(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即部分→整体)

  b、模型

  S(1)具有性质P

  S(2)具有性质P

  S(3)具有性质P

  …………

  s(n)具有性质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个体对象。结论:所有S都具有P属性。题干形式一般以调查实验等形式呈现。

  c、削弱

  ①调查样本特殊,不具有代表性

  ②样本容量不足

  ③没有调查的样本存在不同的结果

  d、加强

  ①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②样本容量足够

  ③没有调查的样本也具有同样的结果

  (3)求异论证

  a、含义

  被研究的两个对象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相同,对应的结果不同,因此,导致这个不同结果的原因是这个不同的情况。

  b、模型

  场合 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B,C —

  所以,A是a的原因

  c、削弱

  ①另有他因

  ②切断联系

  d、加强

  ①排除他因,保证其他情况都相同。

  ②加强联系

  (4)数据比例

  a、含义

  题干出现数据比例,并且根据这些数据比例得出了结论,叫做数据比例推理。

  b、模型

  【模型一】用相对数比较来说明绝对数大小。

  【模型二】用绝对数比较来说明相对数大小。

  剖析:上面两个模型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即混淆了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概念,对于这样的模型,削弱与加强只要找到基数就可以,通过比较两者基数大小来进行削弱与加强。

  【模型三】以平均数为根据来引申出一般结论。

  剖析:平均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因此当较高值与最低值差距过大或某个个体特别突出时,容易出现陷阱。那么可以通过找个体数据与平均数据比较来进行削弱与加强。

  【模型四】用样本比例来说明整体比例。

  注意:为保证结论的严谨性,就必须默认样本和整体都是均匀分配的。

  (5)可行性分析

  a、含义

  题干给出一定的措施和方案,结论是要达到某种效果。

  b、削弱

  ①没有可操作性

  ②不能达到目标

  ③该方法会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剖析:这三个角度均可削弱,但进行削弱力度比较时,产生其他不良影响这个角度力度较弱,因为并没有针对方法本身,角度不够直接。

  c、加强

  ①有可操作性

  ②能达到目标

  ③该方法不会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三、解释型

  1、问法形式

  题干问法中要求能够解释或者不能够解释矛盾的选项

  如: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够合理地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情况的是:

  以下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采用排除法)

  题干一般会给出一个看似矛盾实际并不矛盾的现象,要求从选项中找出能够解释的选项。为何看似矛盾实际不矛盾呢?原因一般是还有某方面的细节没有考虑到。

  2、解题原则

  正确选项能够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将题干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个事实顺理成章的联系起来。但有时也需要我们去遵循一些原则,找出最优选项。记住:在做题的过程中,不需要对选项进行过度发挥和联想。

  原则1:解释需具有普遍性,合情合理。

  原则2:解释需兼顾矛盾双方,不能否定题干任何一方。

  四、评价型

  1.问法形式

  求选出与题干具有相似推理结构的选项 /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述最为相似?

  以下哪项推理明显说明上述论证不成立?

  2.解题方法

  分析题干论证结构,明确题干推理形式,对照选项进行选择。

  3、常考结构:三段论、命题推理、论证结构与论证模型等。

  4、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集合体具有的属性,其构成部分未必具有(其中每一个个体不一定具有)。

  非集合概念:集合体具有的属性,其构成部分也具有。

  有些词有时表示集合概念,有时又可以表示非集合概念。如“人定胜天”中的“人”是集合概念,而在“人都是要喝水的”这个概念中,“人”则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MPA参考:非形式逻辑类型及解题技巧”,预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销好课 预约择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