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学院及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学院简介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可追溯至1921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的电机科。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电气信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领域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厚、动手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
学院拥有一级博士点3个,二级博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点17个,专业硕士点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4个。现有教职工201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68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建有“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机器视觉控制及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十余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近年研究成果丰硕,2018、2019二年连续获得国家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以上其他科技奖励18项。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以“依托学科高峰,打造学科高原”为发展目标,以“强基础、补短板、谋突破”为工作主线,聚焦问题,找准对策,重点将电气和控制学科建成国家一流学科,力争分别进入A、A-行列,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学院。
学科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学科
该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具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电气工程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科涵盖电力电子电能变换技术与装备、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智能电网分析与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安全监测与主动防御技术、先进电能传输与高电压新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设计及应用、高效电磁能量转换技术与装备、复杂电网络分析综合与诊断、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等九个研究领域。
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3人,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31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2015、2018年两次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电气科学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基地。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系统运行与控制、电气装备制造、实验分析、电能转换与高效应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收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电气工程方向),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双导师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控制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26人。面向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研究应用领域,着重培养理论基础厚、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型与复合应用型人才。掌握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设计、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传感与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复杂系统感知与智能控制、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装备等5个方向。建有“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机器视觉控制及应用技术工程中心”、“视觉感知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制造业智能机器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收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与系统方向),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双导师制。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湖南省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面向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5G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主要开展智能感知与信息传输处理、集成电路与智能芯片、射频微波技术与系统、数字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门知识与现代实验方法与技能,能够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
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导师15名。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和部省科研基金项目30多项,其他横向科研课题200余项;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收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电子与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芯片方向),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双导师制。
电子信息智能仪器仪表方向(原仪器仪表工程)
智能仪器仪表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学科师资力量精干,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硕士人才,在智能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新型传感器与仪器设计、现代测试系统、工业过程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电测新技术等领域有着长期积累,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与学术研究特色。培养的研究生连年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学科竞赛奖励,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该方向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双导师制。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 学习方式及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 备注 |
080800 电气工程 01 电力电子电能变换技术与装备 02 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 03 智能电网分析与控制技术 04 电力系统安全监测与主动防御技术 05 先进电能传输与高电压新技术 06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设计及应用 07 高效电磁能量转换技术与装备 08 复杂电网络分析综合与诊断 09 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 10 半导体器件设计及应用
| 全日制 19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1电路一 复试专业课 F0902 专业综合一(含电机学、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 | |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信息感知、传输与处理 02射频微波技术与系统 03数字多媒体技术 04集成电路与系统 | 全日制 9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2 电子技术基础一 复试专业课 F0903 信号处理技术一
| |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02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 03复杂系统感知与智能控制 04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05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装备
| 全日制 8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3自动控制原理一 复试专业课 F0904 微机原理及应用一
| |
085800能源动力 01电气工程 | 全日制 43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6电路二 复试专业课 复试专业课 F0906 专业综合二(含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 |
085400 电子信息 01电子与通讯工程 02人工智能芯片 0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04智能控制与系统 05智能仪器仪表 | 全日制 01、02方向:32人 03、04方向:35人 05方向:11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5电子技术基础二 复试专业课 方向01、02:F0907信号处理技术二 方向03、04:F0908微机原理及应用二 方向05:F0905 传感器技术二 |
备注:1.专业代码第 3 位为“5”的专业为专业学位;
2.此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考试招生人数,不含推免生人数。考试招生数将会根据
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和实际录取的推免生人数产生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