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介绍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
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湖南省重点学科2个。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以及特种装备先进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轻量化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模具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先进复合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汽车轻量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装备服役质量保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运载装备智能网联系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和“111”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26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73人,副教授79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稳定。学院在籍学生3500余人,其中研究生15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和世界一流学科为奋斗目标,秉承“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理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近几年来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5项、部省级科技奖励7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建有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实验基地;在国内外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学院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学院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矢志一流、特色发展、创新引领、改革驱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080100力学:力学一级学科涵盖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4个二级学科。我校于1981年获批固体力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固体力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教育已达36年。力学一级学科获批湖南省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学科点被原机械工业部评为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余人。建有“大型工程科学计算”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近几年来,力学学科共承担40余项国家级和60余项部省级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00余篇。
080200机械工程、085500机械: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湖南大学机械工程教育始于1909年,至今已有100年历史,1981年、1986年分别获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1993年分别获批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研究生教育已达36年历史。
本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学院拥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机构,这些研究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机械工程学科已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5项、部省级奖励40余项,发表论文1500多篇,发明专利120余项。
本学科与美国、德国、英国等世界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建立了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
085800能源动力:湖南大学动力工程学科最早可追溯至1972的内燃机专业,动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于2009年获批,培养在职人员专业学位,从2010年开始,开展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1981年获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热能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该学科拥有“汽车电子与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湖南省机动车排放污染技术研究与检测中心”、“湖南大学先进动力总成工程中心”等重要科研基地。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多年来,与玉柴、潍柴等国内各大发动机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汽车发动机排放与控制、发动机对标技术等领域积累了较为显著的技术特色及行业影响力。多年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分布在广汽、玉柴、美国FEV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要岗位。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 学习方式 及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 备注 |
002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
080100力学 01 固体力学 02 工程力学 03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4 流体力学 | 全日制 13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2材料力学 复试专业课 F0201理论力学 | 欢迎土木、机械、材料、航空、数学等考生报考 |
080200机械工程 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 机械电子工程 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4 车辆工程 05 工业工程 06 动力机械 07工程热科学
| 全日制52人 其中: 01、02、03、04方向共44人; 05方向4人; 06、07方向共4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机械原理(01、02、03、04方向) 809生产管理学(05方向) 806工程热力学(06、07方向) 复试专业课 F020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01方向)F0203控制工程基础(02方向) F0205计算机辅助设计(03方向) F0202汽车理论(04方向) F0206基础工业工程(05方向) F0207热工测试技术(06;07方向)
| 欢迎数学、工程力学、电气电信、计算机、材料、管理类等考生报考 |
085500机械 01 机械工程 02 车辆工程 03 智能制造
| 全日制134人 其中: 01、02方向共129人; 03方向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5机械原理(01、02方向) 809生产管理学(03方向) 复试专业课 F0203控制工程基础(01方向) F0202汽车理论(02方向) F0206基础工业工程(03方向)
| 欢迎数学、工程力学、电气、电信、计算机、材料等考生报考 |
085800 能源动力 01能源动力
| 全日制 2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6工程热力学 复试专业课 F0207热工测试技术 | 欢迎建环、机械、工程力学、安全工程、化学化工、物理、流体力学、电气信息等考生 |
备注:1.专业代码第 3 位为“5”的专业为专业学位;
2.此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考试招生人数,不含推免生人数。考试招生数将会根据 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和实际录取的推免生人数产生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