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管理学院电影市场营销专硕,初试367分(英语73,政治61,专业一124,专业二109),复试74.3分,各门课比较平均。本科毕业于某财经类211管理系,大学期间有过一些剧组的实践,自己创过小公司,有演出经纪人证,这些都是加分项,复试的时候挺看重这些的,老师会围绕着问,印证你对行业真实现状是有了解的,而不是稀里糊涂的就想入行(主要针对跨考生)。
我是一个典型的三跨考生,本科在上海,之前从未来过北京。怀着一腔对电影的热爱和家里抗争了四年,终于在毕业之际下定决心要放弃财经方向来搞电影,然后迅速地制定了考研计划,6月份来了北京,租房报班开始备考。
一、选专业
大学期间我做的大多都是演员,所以一开始想过报表演系,也想过导演系,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与本科专业相呼应,并且对跨考最友好的管理系。选营销是因为看往年报录比觉得希望更大(后来发现制片的老师都很严格,营销老师相对nice得多,内心比较脆弱的同学建议不要轻易挑战制片),从今年的结果来看,选营销实在太明智了。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从考试来说,专硕更灵活、更偏向结合市场时事,学硕更理论,强调逻辑能力吧。
个人建议,在选专业时不要仅凭热爱,尤其是跨专业考生。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你的基础薄弱,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的,哪怕过了初试,复试也会露馅,如果导师觉得你不好使,宁可一个都不招也不会迁就的(今年非常典型),像导演系这种专业,如果你连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品都没有,不要指望老师会被你的一腔热忱打动,何况今年故事片导演报了800个人。
像北电这种学校,永远不缺挤破头想去的学生,在你决定报考的时候,想清楚“我凭什么”能被导师看上,初试只是个门槛,到了复试,你的简历、作品、谈吐甚至应变能力缺一不可。选一个你最有把握的专业,一个“关于这个专业,我应该能达到比大多数人牛逼的水平”的专业,因为即使是这样你也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旅程,所以先回头看看自己有什么,再决定这次要什么。
我选营销,是因为我的本科算国内顶尖的财经院校,而且本科时有不少剧组运营类实践,这些很加分,简历也可以很漂亮(不止一个老师盖章认证)。专业二“制片与市场”考察的内容,有财经知识做底也更容易掌握。无论你以后想从事哪个工种,或者对创作类专业多么热爱,如果你不是牛逼到闪闪发光的天才,请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擅长、最有积累、学得最容易的专业,哪怕曲线救国,也先考上再说。
二、备考&初试
英语: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没怎么准备,就买了一套往年真题,一周做一套保持感觉,考前背了背作文。最后作文分还是很低,北京会比较压分,不过英语这事儿吧真的很看基础,如果你英语基础不好(我是指连6级都没过),那你必须专业极强几乎不用复习,然后全身心攻英语(参照彭老师)。如果你英语还行,背背单词做做卷子,建议保持就行,不要花太多时间。
政治:我是用的肖秀荣全套(别管有几本,全买就行)刷完一遍,然后肖秀荣+徐涛的各种网课每天路上听,其实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利用闲暇或走路的时间不心疼,保持一个背政治的状态。不用太早开始复习政治,大概从8月份开始刷卷子吧,临考试一两个月的时候四套卷八套卷开始上,并且翻之前的错题,以及时不时背背大题。总之就是该刷的题刷,临近考试狠命背,反正最后学得还行就基本六七十吧,也拉不开差距。
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这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因为我本身不是学艺术的,所有基础理论都要从零学起。《艺术概论》彭吉象版、赵斌版,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我主要就用这三本书,彭书打底,对艺术史有个大概的了解,赵书提升,开始形成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思辨性体系,再从贡书中不断寻找可以辅证你观点的作品例证。我的学习以及答题思路就是:艺术史梳理(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思潮、流派、艺术家及作品,这是基础,啥也不说了都背下来,每个流派都至少背几个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及风格;然后将不同的艺术思潮与历史、哲学、社会运动等等做结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三维的艺术史,这是第二步触类旁通;再接下来就是要能回答“为什么说当代人人都是艺术家”这类问题了,你脑海中已经有了庞大的知识库,要开始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了,尝试着用123整理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不一定要回答得完美,只要向老师展示:我是个有逻辑条理的人+我对艺术史艺术理论还挺懂的呢。
你也可以搜罗自己喜欢的作品,将它整理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最好依据彭或赵的书整理出一套知识点笔记,在里面填充足量的作品例子。这是一项大工程,但是会很有意思,一点一点来,反正我当时整理了60多页密密麻麻的一本笔记。
专业二(只针对“制片与市场”):《电影市场营销》《电影制片管理》《电影经济学》……搜俞健红、巩继程、唐玲玲、于丽等等,他们的书都可以看,到后面你会觉得大同小异,然后推荐一本何建平的关于好莱坞体系的书,很干货。基础打好后,看产业报告,18年的、17年的也可以看看,《当代电影》杂志,各类公众号,总之就是把所有能获取的关于影视行业的信息全都看了,不要问这个需要吗那个不需要吗,都需要,都看,只要是关于电影市场的。书选择性地看几本基础的,然后关注每周每天的行业事件,积累营销案例、项目案例、行业新闻,当你的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对这些行业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慢慢尝试着用123去分析他们,讲出一个逻辑自洽的观点,再尝试着写下来,练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整理表达观点的速度,这在复试中会无比重要。
掌握好基础,然后多看多想多说多写,把自己当作影视产业的行业研究者,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但要有理有据、有逻辑、有你自己独到的理解。
三、备考&复试
千万不要以为过了初试你就大概率能被录取了,今年营销37个人进复试,录了7个,制片好像是46个进复试吧,录了2个。所以即使进了复试,你还会有80%以上的概率被刷掉。
复试主要是笔试+面试(含口语),主要看老师给你的打分。不同专业要求不同,管理系的复试,就是把初试的专业二升级+难度double然后用笔试、面试两种方式来考验你。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我性格开朗又可爱,即使专业能力一般老师也会喜欢我的,我可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可爱呢……老师会在面试时提出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包括涉及到电影认知、版权交易、“电影策划到底是什么”等等,所以我强调复习初试时,一定要多看多想,你要真的理解这个产业,真的有自己的一套观点。然后什么老师根本不会看你简历的啦,就是听你BB啦,假的,面试的时候老师超认真地看我简历好吗,然后针对简历里的任何一项都可能提出来细问,所以千万别乱写,别吹牛逼,好好看自己的简历,看自己之前做过什么,想一想有什么收获,认知获得了怎样的提升,记住有理有据有逻辑。
面试的时候会紧张是绝对的,你会控制不住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不用想着装出什么样来,如果肚里没货,问两句就冷场,那基本就凉了。而且老师会故意让你用不擅长的方式来回答,比如你是发散型选手就让你一句话总结,你是概括型选手就让你多举例,这时候你放心老师并不打算用你的回答来写进论文里,他只是想看你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在短时间内快速思考、组织、表达的能力,保持冷静和微笑,分条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被老师否定也没关系,尝试着不断调整自己的回答,自信但谦虚地说出来,“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嗯不对吗?您说,那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虽然如此但是我觉得……是因为……好的谢谢老师”,就类似这样的心理活动啦。鞠躬、道谢、礼仪微笑,这些就不用多说了,进门出门都要体态完美。
复试确实有技巧,但不要依赖技巧,老师见的学生多了,他们想找的是有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应变抗压,还有悟性和潜力,同时又谦虚好学有礼貌的孩子,最好还有灵气,这就是玄学了。总之多阅读多思考,多对自己提问,说话注重逻辑性,有意识地背一些市场案例,在自己头脑里建模,做个聪明的学生。
最后,考研,尤其是北电这样的学校,压力、辛苦、失败的可能,这些都是必然的。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耐性,有规划地、踏实地学习,不断制定小目标,然后实现它,再微调下一个目标,再实现,同时不断构建和调整对自己的认知。有疑问,要找到清清楚楚的解答,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话语来糊弄自己,你的短板迟早会暴露出来的,与其含糊地拖着,不如坚定地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