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中传艺术学理论传媒艺术方向395跨考一战成
2021.06.30 07:24

  

  从准备考研到收获结果,如今回想正好近一年的时光,不得不说,表面平静下内心的起伏在看到“拟录取”三个字时终于得以平息。回首看看,收获不少,且将一些个人经验和感受简单分享,希望能对预备小白杨们有所帮助~

  一、个人情况

  本科院校专业:211历史学

  初试成绩:395

  材料分:62

  复试成绩:86.5

  二、初试备考

  政治

  • 所用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 讲真题+8套卷+4套卷

  • 时间安排

  9月—10月:《知识点精讲精练》全书精读,在阅读和完成习题中形成初步记忆和每一部分的框架建构。

  11月:《1000题》练习,每天按计划做定量的选择题。

  12月:第一至第二周,真题+肖8+肖4 选择题部分,一天2套;第三周,肖8+肖4大题部分背诵记忆,略看时政信息;最后五天,第二轮至第三轮大题记忆,选择题中的错题回看、记忆相关知识点。

  一些tips:

  • 选择题

  (1)做题时要完全凭借已有的积累,即使还有很多不能准确记忆也要避免边翻知识点边做题,更不要犹豫不决时瞄答案~这样才能最真实地知道自己的欠缺之处。

  (2)因为知识点不清楚或不知道而凭直觉选的题目在做的时候打上标记,批改时即使是正确答案也要把相应的知识点注释在旁边,这样在回看时就可以没有缺漏地知道自己知识点上的不足。

  (3)对答案批改环节超级重要!是对所有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加深阶段,在错题旁完整笔记注释也便于最后阶段的回看记忆对错题也要简要分析原因,区分出主次,对于自己总是出错或是关键性必须记忆的点,在题目前作标识,在回看阶段着重记忆,时间不够时优先看这一类错题。

  (4)最后阶段做完整套卷的选择题时一定要卡时间,根据自己预估写大题的时间明确完成选择题的时间,我自身定的是30分钟以内。每天做题时注意时间能对自身答题速度形成一个范围上的认知,在考场上按照平时的状态来就会更有把握。

  • 材料分析题

  大题的复习简单来说就是记忆,我个人的记忆方法大致可分为三轮:

  (1)第一轮勾画记忆。明确大题的主题、逻辑及关键词句,在完成记忆后后一定要彻底脱稿回记。

  (2)第二轮大纲式记忆。根据记忆内容,写出大纲,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主题包含的记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将标准答案的语句内化成自己的逻辑,分点记忆,这样不仅能让记忆更顺畅,也形成了答题逻辑。(Ps:有体系的分点作答很重要)

  (3)第三轮整体+强化记忆。将十二套模拟题的大题内容综合,相同主题的部分进行整合,依据已有大纲对所有内容宏观把握,能在脑中形成对不同知识点的体系建构。最后阶段,对整个记忆过程中自己的易忘点进行回顾强化

  英语一

  • 所用工具和资料

  张剑2009—2020考研真题黄皮书;墨墨背单词app;经济学人app

  • 时间安排

  3月—12月:每天用墨墨背考研单词,看外刊英语文章一篇。

  11—12月:每周1-2套真题,留了两套在考前两天练习保持题感。

  • 个人的经验教训

  (1)英语学习非一朝一夕之事,用比较长的时间背单词作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多看英语的外刊长文章是更为直接的锻炼阅读能力、积累生词的方法,但两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2)对应试而言,多做题形成题感也很重要。我的教训就在于对真题练习的时间安排较少,练习的总体题目量还是少了一些,所以最后结果不甚理想。有时间的小伙伴们还是要根据自身习惯多多做题!

  (3)依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进行真题练习,在练习中把握做题节奏。

  总体来说,我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习惯,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对公共课的时间规划占比是较少的,最终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比较一般(T_T)小伙伴们在规划各科目复习时要充分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最适合自己的安排,对公共课的的重视不能少!

  783主题写作

  • 所用课程及资料

  河广一航课程+红宝书+相关论文

  我对这门专业课的复习全程跟了一航的相关课程,个人认为课程的亮点不仅在于其分出的诸多专题,更有价值之处是借专题延伸的相关理论、事例和广博的论文资源,还有专业的师哥师姐带领分析论文架构等。

  (1)对理论的理解运用和对事例的积累能真正成为对自身立论的支撑论据

  (2)课程提供的论文资源真的非常非常良心!质量和数量都能保证!这方面真的省去了在紧张的备考期间海量搜寻相关论文要花费的时间精力。

  (3)对优秀论文架构的分析是自身写作的基础,在模仿中越来越熟练地建立自己的框架。

  • 复习小tips

  (1)客观要求如字迹工整、写字速度、字数估计等需在考前做到心中有数,没有把握时动笔练习是必要的~

  (2)多读论文,人文类学科的相关论文都可以有所涉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一天1-2篇积累。更多地关注行文思路和整体结构,不需刻意去记忆具体内容,在看相关例证时可以思索同样的理论还可以用在哪些主题上~

  (3)模拟练习写题纲,根据自身写字速度明确自己阅读材料+立论点+写题纲所需时间(一般30—40分钟),同样也在练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题纲要包括的内容,多次练习,考场上按照练习的时间安排来就会更有把握。

  883人文社科基础

  • 所用课程及资料

  参考书目+河广一航课程+红宝书

  这门课程的包含的4科内容门类清楚,知识含量极为丰富,个人认为最好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对四门的复习时间。而考试的形式也决定了必须把知识都刻进脑海里。

  • 学习&记忆tips

  (1)理解为先。无论是文学史、文明史还是哲学和媒介,对知识点的理解吸收是记忆背诵的前提,记忆也绝不是对参考书内容的原文复制,而是吸收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方式,用自己的语言逻辑转述,这样背诵起来会更轻松,记忆也会更深刻。

  (2)笔记记录。人文学科的普遍学习特征:做笔记 初次学习时用笔记录能对知识点形成初步印象,同时注意条理和体系,后期复习就会更加高效。

  (3)框架建构。因为这门专业课的知识要点实在太多,所以对文学史、文明史、哲学、媒介依据各自的体系建立框架就很重要,在框架中记忆具体内容也能让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这样的记忆模式也有利于在考试中快速调取出需要的知识点~

  (4)答题习惯养成。对于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不同题型的不同答法和要点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所把握,考场上注意不同题型的时间分配。

  总体来说,中传改革后的专业课考察更看重人文知识素养,时间还充裕的当下可以根据参考书目,有计划地积累相关知识和论文,厚积薄发!

  三、材料评议准备

  因为去年的改革来的猝不及防,对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来说,其实已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材料上做很大幅度的提升了,所以材料成绩不甚理想(在报考专业处于中等位置)

  在准备环节,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设想和个人陈述的写作上,科研设想更重。这里要真心感谢一航的师姐,从科研设想的选题到大纲再到最后的成稿上,超级负责地一直和我沟通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 个人教训

  从我惨淡的材料分来看,跨专业考生在这一环节真的需要更多的付出~各方面材料中有能与所考专业方向关系更为紧密的作品&学术实践经历应该会更好!

  四、复试环节

  1、备考

  • 专业课

  复试相比于初试在专业性上会更强,所以一定要看报考专业方向的参考书和相关论文,掌握报考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前沿,避免专业问题抽题时出现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对自己的科研设想研究对象也要更深入地了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能做的一切准备。

  • 英语

  根据自身情况,提前一段时间开始听、说英语,可以在生活中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准备好一份英语的自我介绍(作为每天练习英语的文本)。

  • 其他

  熟练脱稿的中文自我介绍是必备的,一定要非常非常熟练!模拟面试也是必须的,再次第n次感谢一航的师哥师姐,1V1的专属模拟面试超级有用。也可以寻觅一个小伙伴进行视频连线,模拟练习,让自己熟悉镜头,减少在镜头前说话的紧张感~

  2、面试

  虽说紧张是难免的,但就自身面试情况来看,保持自信的答题状态和镇定微笑的面部表情应该能有一些加分~

  自我介绍作为面试的开始环节,语速合适、顺利流畅的做完自我介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紧张,所以要在练习中达成无需思考脱口而出的成就~

  问答环节,全程保持大脑的高度集中和高速运转,有意识的分点作答即可。

  五、心路历程

  借着写经验贴的契机,回顾了这将近一年的考研之路。从选择跨专业到选择中传,没有太多的犹豫,甚至没有去仔细考察过中传以外的院校,就这样成为了我的第一和唯一选择。

  开始准备考研之后,稳定似乎是一直以来我的心理状态(当然8月份的改革真是猝不及防)。这种稳定一方面来源于我从最开始就选择的一航,清晰的课程安排让我知道自己在每一时段该做什么,有疑惑和纠结时也能通过与师哥师姐的及时沟通得到解决,一路陪伴真的很感谢;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的负责,选择既已做出,放平心态地踏实前行就好~或许正是由于一直以来的稳定,我的考研之旅似乎没有不想回首的痛苦,反而收获了自律安排学习生活后的身心愉悦。

  如果已经决定好了要走的路,就向前看着,稳步出发吧!

  愿所有的我们终得所愿✨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