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的具体复习中,大家需要了解更多的备考技巧,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来进行训练,有效的提高数学考试的分数。因此小编为考生整理了详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 市面或网上的考研数学复习资料很多:考纲、各类文章、试题、各阶段的模拟题,那么考研数学复习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基本依据是考纲和历年试题。考试大纲是命题依据,考生可以考纲获得考研的基本也是权威的信息,如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而历年试题在所有试题中含金量,可以对试题的分析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如试题难度,核心考点等。
2. 能否简单概括考研数学的要求?
我们依据什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是对考纲和试题的分析。从考纲看,考研数学对考生有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从考研试题看,考研数学的要求如果用三个关键字概括,即:“基础”、“方法”和“熟练”。
3. 您说的“基础”、“方法”和“熟练”具体指什么?
考生可任选一道考研试题,该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但其分解之后的考点都在考纲规定的考点范围内,说明考研数学重基础。
那么打牢基础是否能轻松应对考试呢?不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方法。比如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题是令不少考生头痛的一类题。考生把基础内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费马引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掌握好后(定理内容能完整表述,定理本身会证),直接做试题,很可能没什么思路,不知道朝哪个方向想。
知识从理解到应用有一个过程:理解了不代表会用,应用还有个方向问题——在哪方面应用呢?这时试题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试题是很好的素材,对历年试题的分析总结,可以对试题的具体应用有直观认识,对试题的命题思路有面认识。换句话说,对试题“归纳题型,总结方法”可以让考生知道拿到题目往哪个方向想。以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这类题型为例,如果总结到位了,就能达到如下效果:拿到一道此类型的题目,一般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看要证的式子是含一个中值还是两个。若是一个,再看含不含导数,若含导数,优先考虑罗尔定理,否则考虑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主要是两个定理——介值定理和零点存在定理);若待证的式子含两个中值,则考虑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
4. 后面的时间如何安排,如何规划?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考研复习周期为近一年的时间——从3月到12月(但是现在备考越来越提前, 已经有2017考生现在就开始准备了。),可以划分为“考研四季”:考研之春(准备-6月),考研之夏(7-8月),考研之秋(9-10月)和考研之冬(11-12月)。前三季对应考研数学的三个要求——“基础”、“方法”和“熟练”,第四季的任务是模拟演练,查漏补缺。
以上是大的规律性的东西。每位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5. 您提到的“基础”、“方法”我相对完整地过了一遍,那接下来怎么达到“熟练”呢?
考生可能对考研没有透彻的理解,但一定对考有较面的把握。而考研数学和考数学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么大家如何达到考数学的“熟练”的要求呢?多做题是有效的途径。做什么题?试题和模拟题。优先选试题,市面上有十几年的试题解析,网上也有一些资料。此外,假设考生考数学三,那么不光做数三的历年试题,数一数二,只要在数三的考试范围内的试题,也要做。后,想要达到“熟练”,分享一句卖油翁的话,“无他,唯手熟尔”。
6. 刚做了两套测试卷,感觉不理想,您说的“基础”、“方法”我好像都没掌握好,受打击呀。
李开复说过“挫折不是惩罚,而是成长的契机”。测试成绩不理想,感觉受打击也是人之常情。但更积极的态度是将其看成完善、提升的机会。暴露出问题不可怕,甚至是要的。我们还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完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
你这种情况也不少。那既然发现了自己基础不牢,方法也未完掌握,那怎么做其实自己也明白了。数学是很“诚实”的学科,有的文科自己没有什么思路,还可以写点自己的认识,但数学没有思路,真的写不出什么来。所以从头做起,扎扎实实是不可少的。当然,也不要忘记“考研之秋”的任务。
7. 我基础还可以,下个阶段有没有详细些的建议?只一个“熟练”就够了?
对于基础不错,有志于考分的考生,下个阶段的复习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适当拓展难度,提升熟练度,提升准确度。
要想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只做与试题难度相当的题目是不够的。适当做点难度超过试题的模拟题,可以使考生再面对试题是感觉“简单”。也有考生问能否推荐模拟卷。大家可以上网上查查销量好的模拟卷,得到市场认可的资料质量不会错。
8. 有时复习状态不好,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经验性的文章网上有很多,这里不赘述了。考研战线长,大家一定要想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这个学校,以及对于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大致考虑,这些都是考研根本的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在考研复习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放弃。其他的小问题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9. 复习书要不要过一遍呢?很纠结。
有不少质量不错的数学资料,考生不知如何取舍。我的看法是这样:可以按照权威性给资料排个序,以数资料为例:“同济六版教材”>“复习书”>各类模拟卷。这样可以按照资料的权威性来选择复习资料,过完教材过复习书。
书不在多,而在精。真正的手未用了很多资料,但很可能是把权威性的资料用的很精。比如教材,包含了考纲要求的基础知识,来龙去脉写得很详细,而且一些方法也蕴含在题目中,但需要挖掘整理。所以能把教材用精了的考生水平一定不低。再比如,“复习书”经过了时间检验,质量不错。怎么用精?过一遍肯定不行,得过两、三遍。另外,题目好自己动手做,而不是仅仅看。走笔至此,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句子就在嘴边:山不在,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 我是工作之后再回来考研的,前面没有系统地复习,现在做题很吃力,要不要从基础的开始看呢?
建议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数学备考常见的疑问”,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频道的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