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备考中,公共科目的复习,也是备考的重点。对于公共科目中的考研政治部分,具体的应该如何备考复习呢?小编为考生整理了详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共同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党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此前,1924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总统曹锟,赶走了溥仪,然后电邀孙北上。等孙中山北上抵达时,冯玉祥已经与张作霖商定,接受段祺瑞进京任“临时执政”摄行大总统,并废除了曹锟宪法,终止《临时约法》和取消国会。
孙中山主张召开民选的国民会议,段祺瑞主张召开军政商学实力派组成的善后会议。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召开。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在南方,第一次国共合作确立后,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成立。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
北伐战争对象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
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被誉为“铁军”。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1927年3月,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
北伐的胜利还带来了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他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叛变后,各地陆续出现“清党”。
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又称“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系指1927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取得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第一方面军和第二、四方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先后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
1935年中共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2月,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2月9日爆发了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6年12月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开始了全面抗日战争。
这个期间,主要武装起义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重要会议包括:八七会议、中共“六大”、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它直接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局部冲突:
序幕(1945年9月—1946年6月)
上党、山海关等地均发生战争。1946年1月初,在马歇尔的调停下,国共双方下达了1月停战令。2月,国共达成整军方案,决定整编中共军队为国军,未果。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宪法修改提议案引起中共激烈反应。
1946年4月15日,中共占领长春,随后占领哈尔滨,齐齐哈尔。随后,国共两军在四平街,长春等地激战。6月6日,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压迫下,国民政府6月6日下达了第二次停战令。
2.全面爆发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
1946年6月26日,停战有效期刚过,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全面内战开始。这时期,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共产党军队则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年7月—1948年9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均未消灭共产党。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使中原地区由国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2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国民党精锐大部丧失。
12月10日,蒋介石仓惶逃离成都,前往台北。
第四阶段——战略追歼(1949年12月—1955年2月)1950年,解放军在先后解放海南岛、万山群岛与舟山群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国内革命战争”,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频道的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