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是考试的公共科目,因此在具体的备考中,大家也不能忽视这部分的复习。小编为考生整理了详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
在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1、(农资局限性)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2、(无产阶级特点)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
3、(中共领导)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是革命(成败关键)。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任务决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
2、(五新决定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有了新的(领导者)无产阶级;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处在新的(时代),十月革命之后;具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三、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国情决定角色)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要压迫和剥削对象),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2、(任务、道路和人员)中国民主革命反封建的核心是消灭封建土地占有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走的又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事实上中国革命队伍主要是由穿上军装的农民组成的。
四、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相互关系
1、(工劳联盟;工非劳联盟)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2、(工劳联盟是基础)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
3、(统一战线是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4、(工农知3主体、社统2拥的爱国者)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不再是两个联盟,而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者为主体,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5、(民资两面性与阶级关系及状况根本变化)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除了工农联盟之外,还要团结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从而使统一战线成为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阶级联盟。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和各阶级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统一战线不再是四个阶级的联盟,而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处理
1、(看清两面,既联合又要斗争)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出发,去分析论证中共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因而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资产阶级和他结成民族统一的革命战线;同时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斗争。
2、(全面看待,避免两错误倾向)要全面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如果只看到他革命性的一面,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那就会导致(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倾向,相反,如果只看到他妥协性动摇性及其表现,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还有革命性的一面,就会导致对民族资产阶级(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错误倾向。
3、(对大资产阶级特殊时期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对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也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其(利益受损),因而有(抗日)的一面。但同时其出于(阶级本性)又具有(反共和对日妥协)的另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其进行(坚决的斗争),甚至不惜作流血的(武装斗争)。
六、两个先锋队
1、(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理论和纲领)中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其(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因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符合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国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现代化,既符合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根本利益,因而他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1、(2个矛盾1个任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尽快的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2、(2个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得到不断解决。
3、(2类性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八、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三代领导人的工业化道路的背景、特点及取的的成绩。
第一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没有一个(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缺乏(重工业基础)。
特点:
1、(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体制)下的工业化。
2、(农轻促重)一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力图通过更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3、(外延3高)以(外延性)的经济发展为主,通过高(投入)高(产出)达到高(速度)。
4、从改善(生产力布局和备战)的需要出发,加快(内地)发展,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成绩:(工业国经体系,雄厚重工基础)到改革开放前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打下了重工业比较雄厚的基础。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
第二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暴露出来,重工业虽然发展很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点:
1、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下的工业化。
2、(农、轻、重)全面发展,(农村和城市)全面发展的工业化。
3、(内向性)经济和(外向性)经济的全面发展。
4、以(外延性)的发展为主。
成绩:(告别短缺,卖方变买方)中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第三代领导人的新型工业化
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其次(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强调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3、强调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
4、强调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1.(从特点上看),它们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中国工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从体制基础、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看),毛泽东时代是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封闭半封闭封锁被封锁的国际环境下的工业化;现在的工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经济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工业化。
3.(从内容上看),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九、各时期党建设的“伟大工程”
毛泽东的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工程”
(3大背景)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里诞生和进行革命的,是在长期(武装斗争和游击战争)环境建党,是在同(资产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复杂关系中建党,如何建设一个马列主义的政党便成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5条经验)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建思想和主要经验
1、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
(制定前是根本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确定的总目标总任务,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确定后要围绕服务)在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党的各方面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条政治路线来进行,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2、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思想建设是党建的首要任务)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
3、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毛泽东认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不断克服党内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使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逐步趋于完善。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也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基本政治优势。
5、(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实现思想上建党的好方法和好形式
(背景)六届七中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用(大规模整风运动的形式)解决党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党建史上第一次把(思想教育同总结历史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党建史上一个伟大创举。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3大考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
1、(党内)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使党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能够更好地为全中国人民服务,但党的(执政地位)也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使党面临严峻的考验。
2、(国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3、(国际)我们党还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考验。
(3点内容)“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容
1.党建的(总目标):(5个党2课题)
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解决两大课题:一是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2、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即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党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3、要发挥(三大优势):(政治、组织、群众)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毛中特的考点”,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频道的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