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教育学备考:中国教育史之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2019.04.30 18:47

  2020年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已经开始,新东方在线在此整理了2020考研教育学备考:中国教育史之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1)庆历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

  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校读书三百日方准应试;已经应过试的,也需再学百日。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注重策论和经学。

  第三,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模式,体现出对当时教育流行的形式主义教学的批判和“明体达用”主张。虽然失败,但其倡导“明体达用”,取苏湖教法对当时北宋学风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2)熙宁—元丰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第三,颁定《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也为科考内容和标准。

  第四,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进士考试废除诗、赋、帖经、墨义而试之以“本经”(任选诗、书、易、周礼、礼记中一种)、“兼经”(论语、孟子)、策论。

  王安石发展官学,使教育为之一振。但因政治变动而最终失败。

  3)崇宁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

  其一,扩大太学规模;

  其二,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其三,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的美术学院)等专科学校;

  其四,全面实施“三舍法”,停止科举,通过学校取士;

  其五,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

  4)“三舍法”:

  又称“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中改革太学教学管理的主要措施。规定: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层次不同、依次递升的部分;学生入学后成为外舍生,需经平时考试和升舍考试,考在一、二等者参酌平时德行和学业表现,予以依次升入内舍乃至上舍;上舍生平时德艺与学业考试在上等者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考试而可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礼部考试。

  历史意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考检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他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用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行“三舍法”意在突出学校作用,抵消科举影响,并将学生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共同作为考核和选拔依据,而层层淘汰制度又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进取心,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管理的一项创新,对后代官学教育有很大影响。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