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学考研笔记:课程与课程理论
2018.12.10 09:19

  考研冲刺复习阶段,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到位,本来复习开始就相对晚些,新东方在线提醒考生要注意整合专业知识体系,把握复习重点要点。下面精华整理了教育学考研笔记,请看学生这部分内容要点。

  2019教育学考研笔记: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有几种:★★★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斯宾塞)

  缺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远超出正式列入课程的学科范围,忽视学生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等。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

  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作了什么。

  缺点:在实践中很难实行,且太宽泛。

  (三)课程既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

  认为任何社会中的课程,都是该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再身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与价值。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中选择出来的材料。

  缺点:是幼稚的。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

  认为课程不是要是学生适应成顺从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得束缚。

  缺点:过于天真

  我觉得袁振国的定义比较好: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二、课程理论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杜威)

  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不足取

  1、 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和目的。

  2、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二)学科主义课程论

  1、要素主义(巴格莱)

  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风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2、 永恒主义(赫钦斯)

  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他推移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首要的。首先是古典书籍。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课程不应该帮住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1、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2、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课程最终要由学生需要来决定。

  人文学科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

  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

  1、丰富性richness 体现了开放性。

  2、循环性recursion 旨在发展能力

  3、关联性relation 教育上的关联;文化方面的联系。

  4、严密性rigor 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企图。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