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2019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提高学习效率,整理了311教育学综合当中的中国教育史知识,供考生参考。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汉朝教育
1.三大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建立太学】、“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的设立】;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儒家经学称为教育的主题内容,并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2.汉代太学的设立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教育活动。太学的教师是“博士”,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
3.鸿都门学,是专权的宦官集团为了对抗儒家士大夫及归属于他们的太学生而设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
4.察举制的科目包括常科和特举;方式是荐举和考试相结合
汉代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思想 | |
董仲舒 |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 |
2.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论;教育的作用就是针对“中民之性”的教育 | |
3.道德教育:内容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总原则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具体原则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明于性情”、“必仁且智”。 | |
王充 | 1.对神学的批判:反对“信师师古”,主张“极问”;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 |
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人性恶可变善,关键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本性,认为性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之人。主张培养“鸿儒”,不仅遍读群书,而且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 |
3,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