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2019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提高学习效率,整理了311教育学综合当中的中国教育史知识,供考生参考。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唐代教育
唐代文教政策:
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唐代学制:
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国子监;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六学二馆;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前三学术语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术语专科学校。“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封建等级性;与科举关系密切;普通学校与专门学校兼顾,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学制体系完备;管理制度日趋健全;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唐代科举制度:
1.进士科(文才秀美科)得建立标志科举制度的创立;
2.科举考试程序:生徒要经过省试和吏部复试;乡贡在参加省试之前,要参加州县考试选拔
3.科举科目:常见的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其中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内容以儒经为主,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进士科出身的人特别受到推崇
4.科举方法:帖经,墨义与口试,策问,诗赋
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 | 1.科举制度推动了封建学校教育的繁荣(士子们有了读书做官的目标,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科举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指导思想;科目众多,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 | |
2.科举的发展和学校又始终存在矛盾对立(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 | ||
科举制度的影响 | 积极影响 | 1.科举把选才和育才统一了起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
2.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才能之弊端,故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 ||
3.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 ||
4.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 | ||
消极影响 | 1.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 | |
2.“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入人心,养成了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思想和社会风气 | ||
3.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压抑了许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