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宋代教育
2018.12.02 14:39

  下面,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2019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提高学习效率,整理了311教育学综合当中的中国教育史知识,供考生参考。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宋代教育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改革科举程序(以殿试取代吏部复试,形成省试-殿试两级考试);增加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待遇;体恤久考不第者,开设恩科;考场制度日益严格,实行“别头试”“封弥”“眷录”“锁院”等制度

  明清科举的完善和定制:

  确定三年大比制;科举三程序:乡试-会试-殿试;考试方法:八股取士制度;明清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学校在制度上彻底沦为科举附庸

  北宋三次兴学


兴学原因
内因:养士与选士的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重科举而不重教育,犹如不务耕而求获
外因:政局动荡,学校萧条





















兴学内容
 







庆历兴学
(范仲淹)
1.改革太学,采用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进士、民政、水利等,其教学方法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时间并重的方法改编了当时重辞赋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改革科举
3.令州县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一句,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










熙宁兴学
(王安石)
1.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设考试、三舍法师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
2.整顿地方官学(设置学官,为地方拨充学田)
3.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帖经诗赋的形式,仅以经义和策论作为考试形式;在考试内容上,编纂《三经新义》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



崇宁兴学
(蔡京)【北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兴学】
1.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
2.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州县学,形成州学、县学和太学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
3.设立提举学事司,自此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
兴学结果1.将北宋学校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使地方官学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育才与选才的矛盾,确证了兴学育才的地位高于科举考试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