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科目多,知识点广,不知道怎么抓重点?新东方在线整理分享浓缩版精华考点背诵!背下来,分数到手一半,下面是哲学部分,速度来记!
2018考研政治浓缩精华背诵版:哲学部分
1. 物质和意识第一性问题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 必然性,联系因果,规律性区分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偶然性)
4. 度的范围 区分质变和量变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点):和辩证法结合,认识历史唯物主义,主观能动性,实践
6.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 形而上学性 机械性 只承认必然性 不承认辩证法 夸大物质对意识的作用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不能科学认识意识的起源 (认识片面)
7.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有4种基本形式(个人、集团、社会、人类);实践的客体是指主体活动的对象的总和,进入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实践的中介是各种工具、手段、程序、方法。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在生产和实践中,主体客体化;在消费和认识过程中,客体主体化;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8. 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1)进行实践决策,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施实践方案。(3)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4)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9. 发展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事物结构的变化和优化。
10.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客观内容;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真理既有相对性(正确认识的广度、深度、进程有限),又有绝对有(客观内容;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可知性;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具体性(受条件制约,是发展的)
11. 辨证思维方法与科学实践是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辨证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1)归纳(个别→一般)与演绎(一般到个别);2)分析(整体到部分)与综合(部分到综合);3)抽象(客观事物的本质概括)与具体(思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不同于感性具体);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认识历史事物的过程应当符合。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了的历史。
12.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加速或延缓作用;提供物质资料来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过程。(在解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时用得到)
13. 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的发展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4.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两者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把2 者割裂会产生3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2者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15. 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和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应该将后者放在首位,个人的贡献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16.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由于其内部矛盾的作用而不断完善不断前进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的发展道路就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7.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8.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9.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区别,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本节中未考的空白点有:①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②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体现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尤为重要。
21.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反映与重构的关系,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22.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间的辩证关系,
2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任何时候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24.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是科学的人性理论,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社会属性是本质属性,人的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25. 认识过程完成的标志: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
27.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
客观唯心主义←宿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