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结束后,有不少同学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咨询经验或者邀请我上课,这个成绩对我而言是运气大于实力的,所以我谢绝了所有的邀请,为了回馈考研路上一路帮助我的朋友和家人,更作为一种考研人的传承,我会竭尽所能将我认为最值得的经验写下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取得理想的成绩,希望大家看后会有帮助。
我这篇经验主要以纯考试技术分享为主,不夹杂选校分析,考研之前的经历,考研心态等鸡汤,当然这些都很重要,只是有很多前辈写的很好了,我从中受益良多,就不班门弄斧,只说说我个人考试方面的干货。最后提醒一下,如果你刚接触复旦431考试,你可能看不懂一些内容,不要灰心,随着踏实复习的深入,你会越来越有感觉,而且比你想象的简单,最重要的是do it,right now!
背景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无任何金融或经济先修基础,一战政治67,英语84,数学122,专业课142,总分415,专业课第一,复试总分第一。
我一直属于比较会考试的学生,能力不算出众但是应试教育还是有一定心得,从高考到大学的各种考试最后到考研,都算应付的不错。所以,考试就是考试,不完全是水平的比拼,我们需要在这一年取得高分,而不是在这一年学会炒股。很多同学开始学习金融以后觉得各个方面都很有意思,也自己学习了不少,说起话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然而就是忽视了考试所要求的扎实功夫。我大学本科接受的教育比较扎实,从小又生长在校园里,我很明白学术和实务的区别,我们考试考的是学术水平,不是实战操作。学术一定是课本上扎实的理论并用此去解释现实,而不是一大堆金融实务中的东西,这一点一定注意。
另外,要准备一门考试,我们需要结合自身背景(英语强还是数学强,是否二战,是否跨考)等等来为自己制定标准,以我为例,数学英语比较好,政治和专业课较弱,结合复旦的录取情况,我制定的是400分的标准,那么理想情况是政治70,英语80,数学140,专业课110(去年专业课最高120+)。划出自己的标准的意义是可以知道自己怎么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这样有一种大局观,而不会专注于一门课弄得很深,因为政治的一分跟数学的一分在总成绩里都是一分,专业课多得一分的难度可能比政治多得一分的难度要高,大家需要注意。
以上内容都相对简单,大家考研的时候都会有这种规划,然而难点在于如何为每一门课程划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我知道我努力到这里就可以了,否则考研的每一门课事无巨细绝无可能在一到两年内都掌握,必须舍弃一些细枝末节,所以考研从一开始就要有统领全局的思路,这也是我说的考试技术而不是纯学术水平。
举个例子,比如英语,我考过GRE,考研词汇量不超过6000,所以我知道我的词汇量绝对够了,开始时我试做了15年考研真题,完型错三个,阅读错两个,我就知道英语二对我来说基本达标,我只需要反复熟悉单词并且好好把真题来回读读就足够了。接下来我会结合这个思路讲讲我认为的每一门课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