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普通二本学校的女生,高考失利去了现在的学校。
姑娘不甘心,想考研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见识更多厉害的人。可现实是,他们学校的考研率非常低,成功考到985的例子也很少。
她自卑又失望,如果放低标准就只能留校读研了。她说:
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因为我没有成功过。
她想知道,从一个二流大学突围到985有多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什么“不是211就别折腾了”这都是什么鬼扯。这些和当年的出生论都是一个腔调。
人生这么长,充满了无限可能,凭什么四年普通本科就决定了你不能上985?谁规定的?
只要敢想,敢做,要相信所有的付出都终有回报。
我要讲一个从国内普本到名牌大学硕士,再到世界前50大学博士的故事,不励志,但真实。
亲身说法,本人当年高考同样失利,不是发挥不好,只是志愿填的太糟糕,距离梦想学校中科大6分,失之交臂,落入一本最后一个志愿,一个连211都不是的普通学校。
大学四年也沉沦过,玩过游戏无数,虽然没有挂过科,但是平均分不高,80出头。
第一次考研,目标北京某重点学校工科专业失败,继而出去工作,深圳某通信设备商,月薪6千。
当时所有人都对我说,我们这个学校,本科能去这样的公司,拿这样的工资就很不错了,安心好好干吧。
可是我偏就不信邪,我说我要继续考研,而且要考国内最好的学校。
本来准备边工作边复习,但是工作实在太忙,毅然辞职,我还记得当时部门领导为了挽留我,要给我加薪,升职,认识的人都来劝我,安心在这上班,不要好高骛远。
不过最终我还是走了,我知道当时不上人等着看我的笑话,但是说句自大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于是工作一年半后,我重新回到了学校,在附近租上了房子,正式开始复习考研,我还记得当时开始复习的时间是8月中旬。
至于复习过程就不表了,可以类比想象高三最后冲刺半年那种拼劲。
功夫不服有心人,报考国内top2大学计算机专业,而且还是从通信跨专业考试,顺利通过初试。
当时和我复试的一个竞争对手是上海交大的,分数还比我高。
连我父母都觉得我没希望比得过人家,不过我并不怕,我觉得除了本科学校,我没什么比他差的。果然,复试顺利通过。
读研三年,身边是各种名牌985的本科,每当别人问我学校的时候,我都得回答两遍,因为他们没有听过,或者是以为听错了。
不过那又怎么样?普本就比名牌差?我不觉得,三年,两次三好学生,最后还拿了个优秀毕业生。
当时准备出国的时候,导师一直劝我直接转博,再读两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了,可是被我婉拒了。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去更大的舞台。
最后出国申请异常顺利,世界top前50phd全奖,最终来到了北美大陆。现在phd再读,下一个目标,top5博士后。
现在在回首看看走过的路,很多人都觉得很神奇,很励志,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只是普通人而已,甚至没有很多人想得那么那么努力。
我只是相信我能做到,然后去做了。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不够聪明,甚至不敢尝试就放弃了,结果他们就放弃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本科是二流又怎么样,名牌985又怎么样,大家其实都差不多,没有你想的差距那么大,除了个别天才,都是普通人而已。
我从来没有妄自菲薄,搞笑的是他们,居然想通过本科出身来衡量人与人的差距?努力+自信,你不比别人差。
嘛,这篇文章是给想考研又总怕考不上的小伙伴的一剂鸡血。可绝不是告诉你们在面对工作还是考研这个选择时你该选哪个。
人生就是见招拆招的,一场持续的战斗,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别人的故事始终是别人的,你的路还是要选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