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阎长虹:南京大学
2016.05.07 10:32
姓  名 阎长虹 性  别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南京大学 所在院系 地学院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构造地质学
研究领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环境地质
联系方式 E-mail yanchh@nju.edu.cn 电 话 025-*******邮 编 0
地 址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 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
  1982年9月―1985年6月 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生
  1985年7月―1987年8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助教
  1987年9月―1993年11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讲师
  1993年12月-2001年2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副教授
  2001年3月―现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授
  2002年4月―现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教学情况
  1.土力学 本科生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概论 本科生
  3.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研究生
  4.系统工程概论 研究生
  5.现代工程地质专题 研究生  个人简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 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
  1982年9月―1985年6月 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生
  1985年7月―1987年8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助教
  1987年9月―1993年11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讲师
  1993年12月-2001年2月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副教授
  2001年3月―现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授
  2002年4月―现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教学情况
  1.土力学 本科生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概论 本科生
  3.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研究生
  4.系统工程概论 研究生
  5.现代工程地质专题 研究生
获得奖项
  主要获奖项目:
  1.《岩土工程优势面分析原理与方法》江苏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1994)
  2.《黄河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论证》宁夏自治区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994)
  3.《优势面理论在大型桥梁、水利和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与新进展》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
  4.《城市环境岩土工程》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5.《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及其可视化系统》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主要获奖项目:
  1.《岩土工程优势面分析原理与方法》江苏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1994)
  2.《黄河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论证》宁夏自治区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994)
  3.《优势面理论在大型桥梁、水利和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与新进展》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
  4.《城市环境岩土工程》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
  5.《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及其可视化系统》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
著作及论文
  代表性文章、论著
  1.阎长虹、宋丹丽、张成元、陈葆仁、陈菘、马日和, 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可视化软件系统研制, 2000, 高校地质学报,Vol.6,No.4
  2.阎长虹、陈葆仁、何长鸣、宋丹丽、张成元、马日和, 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数据库可视化系统, 200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4
  3.阎长虹、何长鸣、陈菘, 包裹体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1999, 岩土工程学报,Vol.21,No.3
  4.阎长虹、罗国煜、陈兆乾、徐迎伍等, 黄河悬河研究及其专家系统研制, 1999, 地质论评,Vol.45,No.2
  5.阎长虹、陈云棠、周建平, 做好评估工作促进基础地质实验室建设, 1998, 高教研究与探素,No.3
  6.阎长虹、李晓昭、陈征宙, 优势面理论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2000, 中国工程地质五十年,地震出版社
  7.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深基坑渗透变形问题探讨, 2000, 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0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甬台温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2001, 水科学进展,Vol.21, No.5
  9.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深基坑渗透变形与防治, 2001, 河海大学学报,Vol.29(Sup.)
  10.阎长虹、罗国煜、李晓昭,, 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001, 海峡两岸第三届尖端科学学术论文会文集
  11.阎长虹、罗国煜、许宝田、蒋建平, 我国长江下游大型桥梁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200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1
  12.阎长虹、陈征宙, 绘制赤平极射投影的计算机软件, 1993, 中国首届计算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展示会文集
  13.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001, 第三届两岸尖端科学研讨会文集
  14.Yan Changhong, Luo Guoyu, etc,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ing Expert System, International Basin Tectonic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ference, 1993
  15.Luo Guoyu, Yan Changhong, Li Xiaozhao, Jiang Jianping and Ma Ji, Exploration of Water Resource and Multiple Models for W...  代表性文章、论著
  1.阎长虹、宋丹丽、张成元、陈葆仁、陈菘、马日和, 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可视化软件系统研制, 2000, 高校地质学报,Vol.6,No.4
  2.阎长虹、陈葆仁、何长鸣、宋丹丽、张成元、马日和, 扬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数据库可视化系统, 200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4
  3.阎长虹、何长鸣、陈菘, 包裹体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1999, 岩土工程学报,Vol.21,No.3
  4.阎长虹、罗国煜、陈兆乾、徐迎伍等, 黄河悬河研究及其专家系统研制, 1999, 地质论评,Vol.45,No.2
  5.阎长虹、陈云棠、周建平, 做好评估工作促进基础地质实验室建设, 1998, 高教研究与探素,No.3
  6.阎长虹、李晓昭、陈征宙, 优势面理论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2000, 中国工程地质五十年,地震出版社
  7.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深基坑渗透变形问题探讨, 2000, 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0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甬台温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2001, 水科学进展,Vol.21, No.5
  9.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深基坑渗透变形与防治, 2001, 河海大学学报,Vol.29(Sup.)
  10.阎长虹、罗国煜、李晓昭,, 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001, 海峡两岸第三届尖端科学学术论文会文集
  11.阎长虹、罗国煜、许宝田、蒋建平, 我国长江下游大型桥梁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200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Vol.30, No.1
  12.阎长虹、陈征宙, 绘制赤平极射投影的计算机软件, 1993, 中国首届计算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展示会文集
  13.阎长虹、许宝田、许崧, 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001, 第三届两岸尖端科学研讨会文集
  14.Yan Changhong, Luo Guoyu, etc,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ing Expert System, International Basin Tectonic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ference, 1993
  15.Luo Guoyu, Yan Changhong, Li Xiaozhao, Jiang Jianping and Ma Ji, Exploration of Water Resource and Multiple Models for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by Preferred Plane Theory in Karst Areas, 2003, Acta Geologica Sinica, 77(1):
  16.Salah bishir, Yan changhong, Chen Zhengzhou, An Evalution of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a Quaternary Alluvial Soils Underlying Nanjing Area,P. R. C., 1996, The Journal of advances in E. G. in China, Three gorgea Publishing House
  17.Luo Guoyu,Yan Changhong etc., The System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Rock Slope, 1994, ACTA GOOLOGICA SINICA Vol.7,No.4
  18.Luo Guoyu,Yan Changhong etc,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Determining the Preferred Planes on Rock Slope, 1990, Int.Sym.on Advance in Geo.Eng. Beijing, China
  19.Luo Guoyu, Yan Changhong, etc., Th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Approach to the Collapse at Qixia Mountain, 1999, 4th Int. Symp. On Env.ISTPEng., Sci. & Tec. (CEEST),USA
  20.许宝田,阎长虹,许崧, 茅山地区岩溶的发育特征及其旅游资源, 2001, 水科学进展,Vol.21, No.5
  21.罗国煜,阎长虹,李晓昭, 优势面理论与西部缺水地区多样化水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2000, 工程地恃Пǎ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