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理工大学2016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5.08.07 12:23

  2016考研各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进入招简专题)陆续发布,新东方在线及时为大家跟踪发布整合,帮助考生及时了解各院校专业考研招生简章、考研专业目录及考研参考书目,更好的复习。下面是解放军理工大学2016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解放军理工大学2016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您选择报考解放军理工大学的理由:

  合实力一流: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军5所综合大学之一,校园环境美,办学条件优,师资力量雄厚,教研成果显著。

  教育底蕴深厚:办学历史悠久,是全军最早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具有深厚的学科积淀,学科实力强。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古都南京,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经济社会发达,高等教育资源集中。

  解放军理工大学2016年面向全国全军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热烈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大学2016年研究生!

  一、学校简介

  解放军理工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于1999年7月组建,是全军5所综合大学之一。学校底蕴深厚,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31年在江西宁都创建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以及上世纪50年代初创办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和军委气象局干部培训班。

  目前,学校下辖7个学院、1个研究所和1系1团,主要承担军事通信、指挥信息工程、军事防护工程、作战工程保障、大气海洋与空间环境等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对外军事人才培训及交流任务。学校占地总面积6500余亩,主要校区有5个。

  学校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兼有大专、士官和任职培(轮)训等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培训任务,其中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培训规模列全军院校第二,具有较强的综合办学实力。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军队重点学科4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9 个,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军事工程技术为主干、理工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专业体系;

  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0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10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1项牵头完成)、二等奖2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2项。

  学校拥有一支以院士、名师领军,博专兼备、中坚厚实、成果丰硕、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特聘院士3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军优秀教师2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各4名,“求是奖”获得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6名,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44名,1人入选“2014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总参优秀科技创新群体2个。博士生导师105名,硕士生导师393名。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浪潮集团等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20余个联合实验室,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开展了大量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工作。

  经过近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持续建设,学校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已成为军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招生类别和对象

  凡符合国家教育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招收研究生有关报考条件的军人和地方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职人员均可报考,各类考生具体报考政策详见我校在互联网门户网站(http://www.plaust.edu.cn)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上公布的招生简章等信息。

  (一)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军人硕士研究生。主要招生对象有:(1)全军部队(军兵种不限)在职干部,须有3年以上部队工作经历(含合训分流任职培训时间,截止录取当年9月1日),其中营、连主官须任现职满2年,经所在军级(含)以上单位政治部批准,可以报考我校所有学科研究生;(2)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学员,经所在院校同意后可以报考我校相关学科研究生;(3)地方高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经驻所在高校选培办和大单位干部部门同意后,可以报考我校非军事学学科硕士研究生;(4)地方“211工程”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理学、工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经总部批准录取后,入学即参军入伍,享受部队供给制待遇。

  2.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凡符合国家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均可报考我校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录取后不参军入伍。

  3.军人博士研究生。主要面向部队在职干部和军校应届硕士生招生:(1)全军部队(军兵种不限)在职干部,经所在军级(含)以上单位政治部批准,可以报考我校所有学科博士研究生;(2)军校应届硕士毕业军人研究生,经所在院校同意后可以报考我校各学科博士研究生;

  4.无军籍地方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已获硕士学位的地方人员和地方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录取后不参军入伍。

  (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已获学士学位满3年或本科毕业满4年的军队和地方在职人员均可报考(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不受年限限制)。工程硕士培养主要采取校内集中学习和联合培养单位集中办班两种非全日制(不脱产)方式,其中地方人员报考录取后不参军入伍。

  三、招生学科专业和计划

  (一)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2016年招生的主要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数学、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军队管理学、光学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流体力学、环境工程等,具体以我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可通过我校互联网门户网站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下载。

  近年来学校招生计划总体保持稳定,其中2015年招生计划为博士研究生111名(军人86名、地方生25名),硕士研究生368名(军人338名、地方生30名)。各学科具体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和总部文件为准。

  (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2016年招收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主要有: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兵器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具体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文件为准,其中2015年招生计划为100名。

  四、报名和考试安排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程序与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完全相同。一般为2015年10月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及考试具体时间、要求以国家教育部最终公布的信息为准。

  2.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由学校按照教育部和总部有关要求自行组织,一般为2015年12月报名,2016年3月考试。报名及考试具体安排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3.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工作由教育部统一组织(“GCT”考试),报名时间为2015年6月23日至7月11日,报名网址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一般于10月下旬,考生在所在省市报名地点参加考试。

  温馨提醒:各类考生具体报考政策以我校公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请广大考生及时关注。

  五、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南京市后标营路88号解放军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 编:210014

  联 系 人:廖参谋、张参谋(全日制),胡参谋(非全日制)

  咨询电话:0501-820133/820139,820135(军线)

  025-80820133/80820139/85661405,80820135(民线)

  咨询和资料索取邮箱:jlgyz@lgdx.mtn(军训网)

  jlgyz@qq.com(互联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互联网)

  理工大学门户网站:http://www.lgdx.mtn(军训网)

  http://www.plaust.edu.cn(互联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军理工研究生招生”(微信号:jlgyzb)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