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决定考研时,你知道最大的拦路虎是什么吗?没错,就是考研公共课——政治!
其实,只要你对这一拦路虎的性质、特点都弄清楚了,这只拦路虎也可以变得这么可爱,萌萌哒~~~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研政治考什么
1.考研政治考试科目及所占分值比例
2.试卷题型结构
二、考研政治怎么考——评价目标
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这是对考生掌握知识内容、知识范围的基本要求。在这一要求中:
一是指出了考生必须复习的内容范围。
二是强调考生要准确地掌握知识,必须做到准确地认识或再现有关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是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 如下题:
[2013年多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
A。从自然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A。从可逛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B。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一定的范畴、规律和论断构成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基本原理的切入点。我们知道,在政治理论各学科中,如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都有一系列的范畴(概念)、规律和论断,它们是各门政治理论学科的支撑点;把它们 按其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就构成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因此,正确理解它们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内容。没有对范畴、规律和论断 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就不会真正懂得思想政治的基本原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各种题型,从理论内容来说,都是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
比如:
【2015年多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 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 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产过 程说明( )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这主要是考查考生辨别、判断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下题:
【2013年多选】6.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他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 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的护理。这就是 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
A。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B。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C。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也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主要是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能力。
各种题型都有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而在分析题中,则比较集中地考查这方面的能力。掌握理论, 联系实际,这是整个考试的重点,在分数上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在考试中就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复习阶段,应特别注意提 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
【2011年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 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 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 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 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账 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的实践说明, 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这类题一般都提供若干条材料,篇幅较大,表面看来比较难,但实际上都同考生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相关。
求解的关键,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进行思考,从中揭示出材料所蕴含的思想实 质,并针对试题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评价或批判。求解材料分析题需要注意,有时它不只涉及某一学科、某一原理,而是涉及多种知识和原理,甚至是跨学 科的。既需要哲学知识,也需要政治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很好地回答材料分析题中的问题。要注意提高综合运用各种原理和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比如:
【2011年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媒体经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人们可看到一白一红“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切不符合实际的高帽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却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失衡等责任归到中国头上。无论是明“捧”实“压”,还是借“批”卸“责”,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鼓噪“中国责任论”。这既暴露出他们所谓“中国责任”的用心,也反映出其对“真实中国”的误解。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国的“捧”与“批”,谈谈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责任”是什么。
再比如下题:
【2007年分析题选做题Ⅱ】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 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 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1)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上述五点,就是硕士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的评价目标,是评卷给分的依据。复习的好坏,考试成绩的高低,就看在这五点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
许多人认为考研政治很容易,其实相对于英语而言,政治是比较容易通过分数线。但是因为政治不过线而与考研失之交臂,或者因为政治分数不高导致总成绩上不去而与理想之门无缘的人也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