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题考完后朋友说写成申论了,其实自己写的主要内容和她差不太多,但是毕竟这是考法律,如果不跟法律沾边还是要修饰一下,在立意和用词上多多与法律相关。
1.总体策略
先说复试的重要性吧,我初试370,第108名。复试86,第3。听力2.1,中上。总名次20。当初知道总名次的时候,我向法硕教务办公室连打了两个电话都不敢相信。复试的分数有多么的重要可见一斑。虽然北大给出了总成绩的计算公式(总成绩=初试/5*70%+复试*30%+听力),但数字还不是很直观,看了我成绩就应该能够想象复试的比重是有多大。每年初试高分被刷的也是屡见不鲜。
但是复试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很难,主要还是复习思路可能没有把握好。有的朋友考完感觉很好,但是成绩却不理想我猜也是因为如此。尤其是综合分析和论文,案例和题材都是浅显易懂而又和我们社会息息相关的,如何用法律人的眼光来分析是关键。本人复试应该是案例和论文一共只扣了5分,但是自己觉得答题应该是切中了给分标准才得的高分。因为后来想想自己的论述的确存在不严谨和幼稚之处,可见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毕竟我们还只是踏入法律的门,在那样的时间和环境下写出来一篇立意与论述俱佳的文章是很难的。
关于字体,我的字不好看,但是自己注意考试的时候把字尽量写得不潦草,排列整齐,字间距和行间距都合适。(论文写到反面的时候还是歪了)
2.考试安排和题型
上午3小时笔试
A前30分钟,逻辑题10道,9个单选1个填空(今年填空这题要写出来过程,不过因为时间几乎没有了,我只写出了用字母表示的极为简单的过程,老师应该给我分了),每题3分,共30分。
B然后老师直接收逻辑题的答题卷,开始发后面的试卷,包括1个案例分析,字数无要求,可按800来答,20分。1个论文,不少于2000字,50分。一共2小时30分钟。综合分析给出一个简单的案例,让你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你如何判决。论文给出关于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很多很多材料,包括了足够的背景资料和各方观点。近些年的是没有任何论点的要求,完全需要自己从中选出论点。这部分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局限于一国法律规定,从法理的角度作答。这点也是下面思路的切入点。
下午30分钟听力
(其实只有20多分钟考试,听力一结束就要交卷了,这时候离考试结束至少还有5分钟,但是老师坚持要收卷子。往年不是这样,幸好自己位置靠后才涂完的答题卡。不知道以后什么样,考前最好问下老师,否则做前面的同学可要边听边涂答题卡了)
A听一个句子,选出同义句,共10个,每个0.1分。难度很大,语速快,选项设置也略复杂,有的看不完选项就下个了。答案完全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听的内容。这部分还难在需要适应朗读人的语速语调,一上来5道题我就啥也没听清楚,所以需要提前做好适应的准备。今年这人的朗读完全不同于6级和托福的风格,就好像是个没有情感的极为冷淡的人==
B10段对话,共10题,每个0.1分。难度不大,对话好把握。
C3段短文,共10题,每个0.1分。跟托福差不多,个别问题设置的有难度。
整体来说今年可能因为考研英语泄题了,听力难度加大。不像往年经验贴里说的那样,难度和6级差不多,今年绝对比老托福难。我只听懂了一半,然后蒙了一半。最后2.1,果然是RP起的作用。不过听力蒙也是有技巧的,我下面会讲到一些。
3.复习安排、方法和思路
时间上,我是过完元宵节才开始看的。大概1个月左右吧。今年因为复试时间赶上两会了,应该是往后调了1个星期,比往年多了1周的复习时间。大家过完年就该调整状态准备复试了,感觉自己有过线的希望就要准备了,等出分再准备就稍微晚了一点。虽然不知道分数复习心里很没底,或许玩开了不想看书,总之为了北大,忍忍吧~
A听力:
我先听的6级,后来觉得语速不够快,就去转为听老托福。托福比起6级来几乎让人崩溃了,又快又难,不过比较适合今年听力的风格。托福最后我也大概是听一半蒙一半,所以嘛……蒙的技术就是在这里练出来的==但是对话部分,托福感情丰富,极为容易构建情景,而复试则比较冰冷。学会通过情景来蒙答案是一大技巧。大家多练练也很容易掌握。
短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说的主题。认真听第一段+阅读选项能帮上忙。然后听力不是阅读,不需要听懂每一句话,记住每一个细节。以听懂段落大意为目标就可以了。然后边听扫下选项,如果有细节题就注意下,选项是否听到过。需要说的还有一点就是一段短文的最后一个问题给的答题时间超短,我还没读完选项就下一个短文了。要知道错过短文开头就无法快速把握短文主题。
听力想在短时间提高的确不可能,但是连听带蒙还是能拿个不错的分数的。这需要坚持练习。对快速的英文朗读有感觉。
B逻辑题
买本逻辑题的书,一本足够,能做完就可以了。我自己买的是清华MBA分册那本,觉得一般,答案讲解的不是很详细,有个别错误。如果说论文是软实力,逻辑就是硬实力,要求比较单一,通过做题能够提高。逻辑错3个以内,分数应该就有保障了。
需要说的是,大家买来书之后会看到前面有理论部分,这些比较抽象,内容也比较简单,当初可能不少人和我一开始一样草草地看了看就开始做题了。我30道题一般会错个10个左右,虽然题不断的做,有所提高,但最好情况也得错5个以上。最后题几乎都快做完了,也快考试了,发现貌似也没多大的长进。然后我就重新看了前面的理论部分,而技巧就再于此。经过大量做题之后,再来看理论就发现了它的作用。题不过就是考的理论的内容,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做题之中去,做题的速度加快,准确性也大大提高。再做模拟题的时候,我就只错2个了。
另外,做逻辑题对读题要求很高,题干长,条件多,需要快速把握有效内容,并把它转化成理论中的符号语言,再用理论来解答。提高用理论解题的能力和技巧。例如,把题干中的条件转化为哪些是反对关系,哪些是下反对关系,哪些是矛盾关系,这就对解答诸如几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假)话这种题十分有效;把题干中的连续几个条件的充分必要关系用符号语言表达出题干来,做以下哪项(不)符合题意的题也非常有效。
最后强调下75道趣味题,往年很多经验贴都有提到,今年也有3个原题改编的。都是非常规题,这种题技巧性强,解答需要大量的时间,没法准备,就看看75吧。另外记答案是没用的,原题都改过。学学思路就好。如果复杂非常规题考场上没有思路,果断蒙个吧。今年有个猜生日的题,是75的改编题,试了一下没思路就立刻放弃了。而最后一题,记得思路,虽然没有时间了,用符号画出来的,不到2分钟就搞定了。75题中数学性强的可以不看,因为北大考的是逻辑能力。
整体上来说,因为非常规题的存在,时间是不够用的,平时练下速度和准确度,该放弃的放弃,可以保证错3个以内。
C案例分析
这种题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无从下手,因为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支持原告还是被告只要言之有理就行。我对于这种题的思路就是先凭感觉经验判断结果,然后据此找法理。这里说的法理指法律理性,用法律的价值来支持你的结论。那什么是法律的价值,一言难尽,法律的价值有公平和效率,成本和效益,社会稳定和推动改革等等,都是一些笼统而又对立的内涵。
对于把握这些还是得看一些法律的着作和论文,复试时看了好多以往经验贴里提到过的书籍。我觉得最有用的要数《大法官的智慧:美国联邦法院经典案例选》。这本书里的案例几乎不具有任何直接拿来用的意义。因为都是涉及宪法的,跟复试的案例差别太大。但是大法官判词的思路完全可以拿来用。
首先就是要摆脱法条主义,就像大法官们一样,即使是存在相关法律,通过对法律的解释,法官赋予法条新的意义来支持他们的结论。法条不是结论,而是服务于结论的。
其次找到案例争议何在。也许是某个权利界限的争议,也许是某个责任归责的争议。回答之前先明确,你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学习下书中大法官是怎样分析争议的。大法官们的判例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能够对同类的案件起到范例作用。这点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习,用法理来回答的案例题的一大作用就是,不仅解决了案例也解决了其他案件中的同类争议。因此从题干中抽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争议可谓答好本题的关键。同理,同类的案例可以拿来做为论据。
最后积累论据和论述,在看各种法律着作的时候记下你认为有亮点的观点,即使只是一句或者半句。看看大法官们是如果精彩地论述他们的观点的。
再强调下练笔,自己写一下往年的题目,在45分钟内写800字,锻炼下防止手生,眼高手低。复习的时候每天走路都在想怎么答往年的案例和论文,慢慢的思路就能打开了。
D论文
论文分数是50分,想得一个大众的分数不太难。高分的话,还得在立意和结构上下点功夫。
复习时我看了N多本书,除了苏力的书外用处都不是特别大。(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若干短篇的论文)倒不是其他人的书不好,而是苏力的书中的论文讲法理比较多。尤其是苏力论文的结构完全可以拿来用。我自己复试的时候就是模仿苏力论文的结构。模仿苏力并不是因为他是北大法学院的前院长,而是这种结构很方便用来对付论文。容易引题,容易明确观点,容易让老师看清文章结构,容易收尾。
苏力的文章结构大概是这样的:首先标题,事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争议、领域——从XX事件切入。题记,法谚、文学名句、网络流行语等等(题记就是论文立意的核心、精髓)。然后第一段,简单的讲述一下事件,说出其中的法律问题来引题。小标题一:事件发生原因。小标题二: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是什么。小标题三:论点1。小标题四:继续论点。最后一个小标题:结论。文章结尾并且点题。
今年的题考完后朋友说写成申论了,其实自己写的主要内容和她差不太多,但是毕竟这是考法律,如果不跟法律沾边还是要修饰一下,在立意和用词上多多与法律相关。
看过苏力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能用浅显的语言说出深刻的法理。完全没有掉书袋,没有使用专业地让人一头雾水的名词和引用。对于法律知识有限的我们,苏力的文风也很适合学习,就是尽量简单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语言又不幼稚。还有就是要敢写,无论是与主流相反的观点,还是罕见的角度,只要能言之有法理,我认为都是可以的。我自己在答案例和论文时就把自己的观点都写了出来,虽然论述逻辑不够严谨,经不起推敲,但是就分数来看老师还是认同的。
苏力的论文中经常有看似不是法律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其实不然,社会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中的内容,只要能够被用来立法、执法、司法,都是可以的。本来法律就不是一门脱离其他学科而能够独立存在的。多角度的分析对于开拓思路很有好处,对于摆脱法条主义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还是那句话,这是考的法律,多角度还是得和法律沾点边的,不沾边自个儿也把它说沾边了……
练笔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光写思路提纲的话是无法体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00字的实感。复试时我两部分的时间都按计划安排的刚刚好,能够轻松地规划好提纲再动笔。这样防止了立意差,逻辑混乱,没话说凑字数,以及太赶时间而使得字迹过于潦草。
猜题的话我觉得不太必要,因为猜中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自己找个热点事件,练练思路还是很好的。我自己就把“活熊取胆”,“方寒之争”用来练习思路。想出了非常好的立意和论述,如果真是压到了得话应该能写出很棒的论文。不过这都是用来练思路的,单靠猜题来准备论文可是很可能悲剧的。
最后说一下一本许多经验贴里提到的书:《论述题高分解密》。我第一本看的书就是这个,但是个人认为内容用处不大,因为里面的专题都是很大的立意,而且涉及行政法的居多。总结往年的论文真题,可以发现复试还是涉及民法的居多。因为我们接触民法涉及的内容更多,即使是初入法律门还是能够说上几句的。行政法中的法理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来理解,这不是北大复试所要求的。这本书模板化非常严重,论文都跟简答题一样,看多了反而僵化思路。给出的范文跟复试的思路,个人觉得差的比较远。可以选择性看看,但是以本书为模板来准备的论文,想拿高分应该比较困难。
4.复试备考的个人感受
首先感谢各位写了经验贴的北大学长学姐,没有他们无私地分享经验,也不可能有这篇帖子。然后批评下某商业法硕论坛,一开始它建个了复试群,后来毫无说明就把没有参加其培训班的人给踢了。本来大家在那里交流地挺开心的,突然就被踢了。以至于好友都没来得及加,顿时失去了组织,无比气愤。本来还打算报名的,就果断不报了。我自己就建了个复试交流的群,因缘机巧下在群里结识了许多朋友,现在群里的朋友都顺利成了同学~~原来的复试群也成了我们的校友群。
同时感谢群里的朋友支持我写经验帖,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不吝指正。也希望这篇帖子能够帮助到今后的学弟学妹们。对于今年复试失利而有心再战朋友,衷心祝愿你们明年顺利。
我就不留个人联系方式了。如果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站内私信我。我会补充更新帖子的内容。
PS:今天上面批评的论坛的管理员就踢人的事情道歉了,大家也都接受了。毕竟我们都曾在那里得到过帮助。
附录:我的复试答题思路
因为细节的内容记不太全了,我就简单说下思路吧。而且我的论述和修辞也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我的字数案例800,论文1800-1900。
1.案例
题干:一个知名禁烟运动者A要在某电视台做一期关于禁烟的节目。在录音棚里呢,主持人B就故意抽雪茄,然后把烟吐A身上。A则称B的“烟攻”是“蓄意攻击”,造成了其精神紧张和羞辱,并且告上法院。
问题:(1)给“蓄意攻击”下定义(2)你认为B是不是“蓄意攻击”(3)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答:(1)主观:故意,明知。客观:行为能够造成一定程度的物理或精神的伤害,如轻微伤,羞辱
(2)不是。因为不能够达到一定程度。案例中B的行为必然无物理伤害,而精神伤害也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在一般人看来,只是被吐几口烟的话是不足以构成攻击程度的伤害的。(凭常理来看的,世界上数亿人遭受二手烟侵害呢)而A主观称自己受到羞辱不能成为判定标准,而应该采用客观标准。虽然A身份特殊,但正因为A的特殊性,其对烟的敏感性使其有夸大所受“烟攻”的倾向。所以B不是蓄意攻击
(3)A.重申判定标准应当以客观标准。如果以主观标准,则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公平。
B.微小的法律产权不受法律保护。烟攻的伤害性太小,因此法律不保护。否则就会造成有限的司法资源浪费。
C.引申为B的行为是言论自由。用烟攻来表达自己对禁烟的反对。同时举了两个论据,一个是《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中的焚烧国旗案。联邦法院判定焚烧国旗是一种言论,而非亵渎国旗。另一个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馒头”是文艺批评性言论的自由表达而非对陈凯歌的名誉侵权。具有攻击性的言论,如果不是严重侵害他人的权利,也应当予以保护。否则容易导致因为轻微攻击而造成的滥讼。
综上所述,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论文
给出了关于校车安全事件的新闻,中国政府赠与马其顿校车后网民的反应,国务院要求法治办一个月内起草《校车安全条例》,校车安全条例制定时的民主立法(社会,法学家等各方参与),一位人大代表对《条例》的反对“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说明的中国的现状下无法适用条例)
材料很多,很充足,无论点要求,2000字。
今年的题目比较特别,是关于立法的,不像往年一样涉及到一个可以立案的案件。不好打开思路,也很容易写成申论。
题目:一场校车事故引发的火速立法
题记:立法易,执法难——法谚
第一段:引题,说说这事,然后发出疑问一个月内的立法质量如何?可行性如何?
小标题:事故缘何而起?
根据材料总结了事故的必然性。中国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有限,无经费管理校车运营和一年投入。法律的缺失不是根本因素。
小标题:《条例》的立法质量和可行性分析
先夸夸,政府反映快,立法各方参与。但是!没有足够的调查,不适合中国国情。然后论述一下。
可行性方面,自然好答,因为不符合国情,如果强制全国适用必然导致法律规避、学校倒闭、孩子失学、有效教育资源无法最大化利用。
小标题:西方校车立法的启示
这段实在是没啥好写的了,正好想到了西方牛逼的校车就拿来写了。先夸,比悍马都坚固等等。但是!西方存在校车特权。就是校车停时,后面的车必须停下,等校车开时后面的车才能启动。这体现了立法对儿童的保护,也是立法精神的体现。我国不应该只关注硬件,而校车特权的成本不大,却能提供相当多的保护。(这是平时关注新闻所积累的,所以平时关注下南方周末,法律人的微博等等。我订了最近半年的南方周末,平时闲暇时看看报纸。微博的话,我关注了何兵、徐昕、陈有西、贺卫方、石扉客)
小标题:政府解决社会问题不能靠立法“毕其功于一役”
这就是总结段了,批评了立法万能和火速立法。提醒政府应该当牢记经典法谚——立法易,执法难。
(完)
论文我自己以为写内容少、立意一般,思路不够开阔,给的分数不会高。可老师依然给了我一个非常不错分数,可见法律问题为主轴,结构合理还是主要的得分点。写成申论未必不精彩,也许内容更详实。但是毕竟是考法律,还是围绕法律来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