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考研招生简章
2014.10.28 11:40

  各招生单位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研究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正在陆续发布,新东方在线小编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以下是201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考研招生简章。点击进入>>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专题

201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是我国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

  地震预测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60人。现有研究生导师4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0人。

  二十多年来,研究所的广大科技人员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4项;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从2002年进入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86篇,EI收录论文68篇);在地震预测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震仪器的研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研究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保持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地震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是国务院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招收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的高级科研人才。

  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形成了新构造与地震构造、数字地震学、地震及灾害预测、地壳形变、GPS及空间技术以及地震观测技术等优势学科及相应的研究领域和一流的专家群体。

  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是以多学科交叉渗透为特点的学科。这两个专业均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并分别以现代地壳运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提供的各种先进理论和方法,全方位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和预测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我所正在建设和发展有特色的地震预测学科。

  1.培养目标

  我所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2.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者(大专毕业生需工作两年以上)。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3.报名日期

  报名日期请参照当年本省、市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招生通知。

  4.报名手续

  报名手续请参照当年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招生名额

  2015年计划招生:地球物理学13人、构造地质学9人。我所2015招收若干名推荐免试生,欢迎具有推免资格的考生积极报名。

  6.学习年限

  脱产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7.学费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研究生收取学费,收费标准为:3000元/生学年。

  我所同时完善了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8.奖助学金及在学期间待遇

  (1)助学金和研究生奖学金

  非定向培养研究生享受助学金和研究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的覆盖面为全体非定向培养研究生。

  (2)助研津贴

  非定向培养研究生享有助研津贴,覆盖面为全体非定向培养的研究生。

  (3)其他待遇

  二、三年级研究生享有和与本所职工相同的餐补和出差待遇等。

  9.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学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培单位;非定向培养学生自主就业。


来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