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毛中特考点详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013.08.29 21:48

   1.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此同时,实际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需要。

  5.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MORE+
  • #考研院校库
  • #真题下载
  • #备考大全
限时免费
资料推荐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优惠券
获取验证码
收不到短信?点此接收语音验证码
电话拨打中...请留意来自125909888237的来电
60秒后可重新获取
《新东方在线注册条款》  、  《隐私权保护政策》  及  《儿童隐私保护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找回密码
国际手机登录
《新东方在线注册条款》  、  《隐私权保护政策》  及  《儿童隐私保护政策》
手机快速登录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