î 例题6
当计算机提供了管态(系统态)和目态(用户态)时, (6) 必须在管态下执行。
(6)A.从内存中取数的指令 B.把运算结果送内存的指令
C.算术运算指令 D.输入/输出指令
例题6分析
CPU状态分为管态和目态,管态又称为特权态,系统态或核心态。CPU在管态下可以执行指令系统的全集。通常,操作系统在管态下运行。
目态又称为常态或用户态。机器处于目态时,程序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用户程序只能在目态下运行,如果用户程序在目态下执行特权指令,硬件将发生中断,由操作系统获得控制,特权指令执行被禁止,这样可以防止用户程序有意或无意地破坏系统。
从目态转换为管态的唯一途径是中断;从管态到目态可以通过修改程序状态字来实现,这将伴随这由操作系统程序到用户程序的转换。
硬件资源不可由用户程序在目态下直接驱动,I/O指令是特权指令,只能由系统程序在管态进行控制。
例题6答案
(6)D
î 例题7
当中断发生后,进入中断处理的程序属于 (7) 。
(7)A.用户程序 B.OS程序
C.可能是用户程序,也可能是OS程序
D.单独的程序,既不是用户程序,也不是OS程序
例题7分析
中断发生时,若被中断的是用户程序,系统将从目态转入管态,在管态下进行中断的处理,若被中断的是低级中断,则仍保留在管态,而用户程序只能在目态下运行,因此进入中断处理的程序只可能是OS程序。
例题7答案
(7)B
î 例题8
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 (8) 指令。
(8)A.被中断的前一条 B.被中断的那一条
C.被中断的后一条 D.启动时的第一条
例题8分析
在CPU的控制部件中有一个能检测中断的机构,在每条指令执行周期的最后时刻扫描中断寄存器,询问是否有中断信号。若有,则CPU停止执行当前程序的后续指令,转入中断处理程序,因此处理完中断后应执行后续指令。
例题8答案
(8)C
î 例题9
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9) 则响应时间越长。
(9)A.用户数越多 B.用户数越少 C.内存越小 D.内存越大
例题9分析
分时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用户交互式地向系统提出命令请求,系统接受每个用户的命令,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用户根据上一步结果发出下道命。分时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每个用户轮流使用一个时间片而使每个用户并不感到有别的用户存在。分时系统具有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多路性是指,伺时有多个用户使用一台计算机,宏观上看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微观上是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交互性是指,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步提出新请求(用户直接干预每一步)。“独占”性是指,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就像整个系统为他所独占。及时性是指,系统对用户提出的请求及时响应。
响应时间是指用户从提交到调度运行所需时间,用户多则轮到执行的时间就会往后延长。因此,如果时间片一定,那么用户数越多,则响应时间越长。
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T可以表达为:T≈Q×N,其中Q是时间片,而N是用户数。当时间片一定,用户数越多(即N越大),T就越大。
例题9答案
(9)A
î 例题10
系统调用是 (10) 。
(10)A.一条机器指令 B.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
C.中断子程序 D.用户子程序
例题10分析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软件开发人员的唯一接口,开发人员可利用它使用系统功能。OS核心中都有一组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子程序),系统调用就是对上述过程的调用。因此,系统调用像一个黑匣子那样,对用户屏蔽了操作系统的具体动作而只提供有关的功能。
例题10答案
(10)B
î 例题11
UNIX操作系统是著名的 (11) 。
(11)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分布式系统
例题11分析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使一台计算机为多个终端服务。对每个用户能保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并提供交互会话能力。 UNIX操作系统就是典型的分时系统。
例题11答案
(11)B
î 例题12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12) 。
(12)A.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
B.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充分利用存储器
例题12分析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也就是说,计算机内存中可以同时存放多道(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程序,它们都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中,并且都没有运行结束;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各道程序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部件的并行性,现代计算机系统都采用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例题12答案
(12)A
î 例题13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 (13) 。
(13)A.共享资源 B.独占资源 C.临界资源 D.共享区
例题13分析
系统中的某些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虽然它们可以提供给多个进程(线程)使用,但为使所打印或记录的结果不致造成混淆,应规定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线程)访问该资源。
为此,当一个进程A访问某资源时,必须先提出请求,如果此时该资源空闲,系统便可将之分配给请求进程A使用,此后若再有其他进程也要访问该资源时(只要A未用完)则必须等待。仅当A进程访问完并释放该资源后,才允许另一进程对该资源进行访问。 我们把这种资源共享方式称为互斥式共享,而把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或独占资源。计算机系统中的大多数物理设备,以及某些软件中所用的栈、变量和表格,都属于临界资源,它们要求被互斥地共享。
例题13答案
(13)C
î 例题14
使用SPOOLing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14) 的使用效率。
(14)A.操作系统 B.内存 C.CPU D.I/O设备
例题14分析
SPOOLing技术是低速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交换的一种技术,通常也称为“假脱机真联机”,他的核心思想是以联机的方式得到脱机的效果。低速设备经通道和设在主机内存的缓冲存储器与高速设备相联,该高速设备通常是辅存。为了存放从低速设备上输入的信息,或者存放将要输出到低速设备上的信息(来自内存),在辅存分别开辟一固定区域,叫“输出井”(对输出),或者“输入井”(对输入)。简单来说,就是在内存中形成缓冲区,在高级设备形成输出井和输入井,传递时,从低速设备传入缓冲区,再传到高速设备的输入井,再从高速设备的输出井,传到缓冲区,再传到低速设备。
SPOOLing技术也是一种用一类物理设备模拟另一类物理设备的技术,它使独占使用的设备变成多台虚拟设备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及使独占设备共享化。
例题14答案
(14)D
î 例题15
下述 (15) 不属于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15)A.多道 B.运行速度快
C.宏观上并行 D.实际上多道程序是穿插运行的
例题15分析
多道程序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的运行。多道程序的运行特征如下。
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状态,但都未运行结束。
微观上串行运行:各作业交替使用CPU。
例题15答案
(15)B
î 例题16
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16) 。
(16)A.交互性 B.多路性 C.成批性 D.独占性
例题16分析
分时系统具有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多路性指,伺时有多个用户使用一台计算机,宏观上看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微观上是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交互性是指,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步提出新请求(用户直接干预每一步);“独占”性是指,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就像整个系统为他所独占;及时性是指,系统对用户提出的请求及时响应。
例题16答案
(16)C
î 例题17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17) 和资源共享。
(17)A.多道程序设计 B.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 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例题17分析
并发性和共享性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一方面,资源的共享是以程序的并发执行为条件的,若系统不允许程序的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的管理,也必然影响到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例题17答案
(17)C